资源描述
13 砌体工程
13-1 砌筑砂浆
13-1-1 原材料要求
1.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水泥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32.5级;水泥混合砂浆采用的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宜大于42.5级。
2.砂:砂宜用中砂,其中毛石砌体宜用粗砂。砂的含泥量:对水泥砂浆和强度等级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5%;强度等级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不应超过10%。
3.石灰膏:生石灰熟化成石灰膏时,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熟化时间不得少于7d;磨细生石灰粉的熟化时间不得小于2d。沉淀池中贮存的石灰膏,应采取防止干燥、冻结和污染的措施。配制水泥石灰砂浆时,不得采用脱水硬化的石灰膏。
4.黏土膏:采用黏土或粉质黏土制备黏土膏时,宜用搅拌机加水搅拌,通过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筛。用比色法鉴定黏土中的有机物含量时应浅于标准色。
5.电石膏:制作电石膏的电石渣应用孔径不大于3mm×3mm的网过滤,检验时应加热至70℃并保持20min,没有乙炔气味后,方可使用。
6.粉煤灰:粉煤灰的品质指标应符合表13-1的要求。
7.磨细生石灰粉:磨细生石灰粉的品质指标应符合表13-2的要求。
粉煤灰品质指标表 13-1
序
指标
级别
I
II
III
1
细度(0.045m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12
20
45
2
摇水量比,%不大于
95
105
115
3
烧失量,%不大于
5
8
15
4
含水量,%不大于
1
1
不规定
5
三氧化硫,%不大于
3
3
3
建筑生石灰粉品质指标 表13-2
序
指标
钙质生石灰粉
镁质生石灰粉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
CaO+Mg0含量,%不小于
85
80
75
80
75
70
2
C02含量,%不大于
7
9
11
8
10
12
3
细度
0.90mm筛筛余(%)不大于
0.2
0.5
1.5
0.2
0.5
1.5
0.125mm筛筛余(%)不大于
7.0
12.0
18.0
7.0
12.0
18.0
8.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9.外加剂: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13-1-2 砂浆技术条件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宜采用M20、M15、M10、M7.5、M5、M2.5。
水泥砂浆拌合物的密度不宜小于1900kg/m3;水泥混合砂浆拌合物的密度不宜小于1800kg/m3。
砌筑砂浆的稠度应按表13-3的规定选用。
砌筑砂浆的稠度 表13-3
砌体种类
砂浆稠度(mm)
烧结普通砖砌体
70~90
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60~90
砌体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砌体
60~80
烧结普通砖平拱式过梁
空斗墙、简拱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砌体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
50~70
石砌体
30~50
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不得大于30mm。
水泥砂浆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00kg/m3;水泥混合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总量宜为300~350kg/m3。
具有冻融循环次数要求的砌筑砂浆,经冻融试验后,质量损失率不得大于5%,抗压强度损失率不得大于25%。
13-1-3 砌筑砂浆配合比计算与确定
13-1-3-1 水泥混合砂浆配合比计算
水泥砂浆配合比计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m,0
砂浆的试配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m,0=f2+0.645σ (13-1)
式中 fm,0——砂浆的试配强度,精确至0.1MPa;
f2——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σ——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01MPa。
当有统计资料时,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σ应按下式计算
(13-2)
式中 fm,i——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第i组试件的强度(MPa);
μfm——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n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MPa);
n——统计周期内同一品种砂浆试件的总组数,n≥25。
当不具有近期统计资料时,砂浆现场强度标准差σ可按表13-4取用。
砂浆强度标准差σ选用值(MPa) 表13-4
施工水平
砂浆强度等级
M2.5
M5
M7.5
M10
M15
M20
优良
0.50
1.00
1.50
2.00
3.00
4.00
一般
0.62
1.25
1.88
2.50
3.75
5.00
较差
0.75
1.50
2.25
3.00
4.50
6.00
2.计算水泥用量QC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13-3)
式中 Q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
fm,0——砂浆的试配砂浆,精确至0.1MPa;
fce——水泥的实测强度,精确至0.1MPa;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其中α=3.03,β=15.09。
在无法取得水泥的实测强度值时,可按下式计算fce:
fce=γc·fce,k (13-4)
式中 fce,k——水泥强度等级对应的强度值;
γc——水泥强度等级值的富余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无统计资料时γc可取1.0。
3.计算掺加料用量QD
水泥混合砂浆的掺加料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QD=QA-QC
式中 QD——每立方米砂浆的掺加料用量,精确至1kg;石灰膏、钻土膏使用时的稠度为120±5mm;
QC——每立方米砂浆的水泥用量,精确至1kg;
QA——每立方米砂浆中水泥和掺加料的总量,精确至1kg;宜在300~350kg之间。
4.确定砂用量QS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应按干操状态(含水率小于0.5%)的堆积密度值作为计算值(kg)。
5.选用用水量QW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用水量,根据砂浆稠度等要求可选用240~310kg。用水量中不包括石灰膏或黏土膏中的水。当采用细砂或粗砂时,用水量分别取上限或下限;砂浆稠度小于70mm时,用水量可小于下限;施工现场气候炎热或干燥季节,可酌量增加用水量。
13-1-3-2 水泥砂浆配合比选用
水泥砂浆材料用量可按表13-5选用。
每立方米水泥砂浆材料用量 表13-5
砂浆强度等级
每立方米砂浆水泥用量(kg)
每立方米砂浆砂用量(kg)
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kg)
M2.5、M5
200~230
1m3砂的堆积密度值
270~330
M7.5、M10
220~280
M15
280~340
M20
340~400
注:1.此表水泥强度等级为32.5级,大于32.5级水泥用量宜取下限;
2.根据施工水平合理选择水泥用量;
3.当采用细砂或粗砂时,用水量分别取上限或下限;
4.稠度小于70mm时,用水量可小于下限;
5.施工现场气候炎热或干燥季节,可酌量增加用水量。
13-1-3-3 配合比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配时应采用工程中实际使用的材料;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应自投料结束算起,对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120s;对掺用粉煤灰和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180s。
按计算或查表所得配合比进行试拌时,应测定砂浆拌合物的稠度和分层度,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调整材料用量,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然后确定为试配时的砂浆基准配合比。
试配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其中一个为基准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泥用量应按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及减少10%。在保证稠度、分层度合格的条件下,可将用水量或掺加料用量作相应调整。
对三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调整后,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JGJ 70)的规定成型试件,测定砂浆强度;并选定符合试配强度要求且水泥用量最少的配合比作为砂浆配合比。
13-1-3-4 砂筑砂浆配合比计算实例
试计算M5水泥石灰砂浆配合比。水泥42.5级;石灰膏稠度120mm;中砂,堆积密度1450kg/m3;施工水平一般。
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m,0。
fm,0=f2+0.645σ=5+0.645×1.25=5.8MPa
2.计算水泥用量QC
3.计算石灰膏用量QD
QD=QA―QC=330―162=168kg
4.确定砂用量QS
QS=1450kg
5.选用用水量QW
QW=270kg
水泥石灰砂浆配合比(水:水泥:石灰膏:砂)为270:162:168:1450。
以水泥为1,配合比为1.66:1:1.04:8.95。
13-1-4 砂浆拌制及使用
砌筑砂浆应采用砂浆搅拌机进行拌制。砂浆搅拌机可选用活门卸料式、倾翻卸料式或立式,其出料容量常用200L。
搅拌时间从投料完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2min。
2.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3min。
3.掺用有机塑化剂的砂浆,应为3~5min。
拌制水泥砂浆,应先将砂与水泥干拌均匀,再加水拌合均匀。
拌制水泥混合砂浆,应先将砂与水泥干拌均匀,再加掺加料(石灰膏、黏土膏)和水拌合均匀。
拌制水泥粉煤灰砂浆,应先将水泥、粉煤灰、砂干拌均匀,再加水拌合均匀。
掺用外加剂时,应先将外加剂按规定浓度溶于水中,在拌合水投入时投入外加剂溶液,外加剂不得直接投入拌制的砂浆中。
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中。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对掺用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可根据具体情况延长。
13-1-5 砂浆强度增长关系
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砂浆强度增长关系见表13-6(仅作参考)。
用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砂浆强度增长关系 表13-6
龄期
(d)
不同温度下的砂浆强度百分率(以在20℃时养护28d的强度为100%)
1℃
5℃
10℃
15℃
20℃
25℃
30℃
35℃
1
4
6
8
11
15
19
23
25
3
18
25
30
36
43
48
54
60
7
38
46
54
62
69
73
78
82
10
46
55
64
71
78
84
88
92
14
50
61
71
78
85
90
94
98
21
55
67
76
85
93
96
102
104
28
59
71
81
92
100
104
-
-
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砂浆强度增长关系见表13-7及表13-8(仅作参考)。
用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砂浆强度增长关系 表13-7
龄期
(d)
不同温度下的砂浆强度百分率(以在20℃时养护28d的强度为100%)
1℃
5℃
10℃
15℃
20℃
25℃
30℃
35℃
1
3
4
5
6
8
11
15
18
3
8
10
13
19
30
40
47
52
7
19
25
33
45
59
64
69
74
10
26
34
44
57
69
75
81
88
14
32
43
54
66
79
87
93
98
21
39
48
60
74
90
96
100
102
28
44
53
65
83
100
104
-
-
用4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砂浆强度增长关系 表13-8
龄期
(d)
不同温度下的砂浆强度百分率(以在20℃时养护28d的强度为100%)
1℃
5℃
10℃
15℃
20℃
25℃
30℃
35℃
1
3
4
6
8
11
15
19
22
3
12
18
24
31
39
45
50
56
7
28
37
45
54
61
68
73
77
10
39
47
54
63
72
77
82
86
14
46
55
62
72
82
87
91
95
21
51
61
70
82
92
96
100
104
28
55
66
75
89
100
104
-
-
13-1-6 砌筑砂浆质量
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必须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所对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0.75倍。
抽检数量: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在砂浆搅拌机出料口随机取样制作砂浆试块(同盘砂浆只应制作一组试块),最后检查试块强度试验报告单。
当施工中或验收时出现下列情况,可采用现场检验方法对砂浆和砌体强度进行原位检测或取样检测,并判定其强度:
1.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块数量不足;
2.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有争议;
3.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13-2 砖砌体工程
13-2-1 砌筑用砖
13-2-1-1 烧结普通砖
烧结普通砖按主要原料分为黏土砖、页岩砖、煤矸石砖和粉煤灰砖。
烧结普通砖根据抗压强度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
烧结普通砖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泛霜和石灰爆裂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质量等级。优等品适用于清水墙,一等品、合格品可用于混水墙。
烧结普通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其公称尺寸为:长240mm、宽115mm、高53mm。配砖规格为175mm×115mm×53mm。
烧结普通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9的规定。
烧结普通砖尺寸允许偏差(mm) 表13-9
公称尺寸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样本平均偏差
样本极差≤
样本平均偏差
样本极差≤
样本平均偏差
样本极差≤
240
±2.0
8
±2.5
8
±3.0
8
115
±1.5
6
±2.0
6
±2.5
7
53
±1.5
4
±1.6
5
±2.0
6
烧结普通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3-10的规定。
烧结普通砖外观质量(mm) 表13-10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两条面高度差 不大于
2
3
5
(2)弯曲 不大于
2
3
5
(3)杂质凸出高度 不大于
2
3
5
(4)缺棱掉角的三个破坏尺寸同时不大于裂纹长度
15
20
30
a.大面上宽度方向及其延伸至条面长度
70
70
110
b.大面上长度方向及其延伸至顶面的长度或条顶面上水平裂纹的长度
100
100
150
(5)完整面不得少于
一条面和一顶面
一条面和一顶面
-
(6)颜色
基本一致
-
-
注: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不得称为完整面:
1.缺损在条面或顶面上造成的破坏面尺寸同时大于10mm×10mm;
2.条面或顶面上裂纹宽度大于1mm,其长度超过30mm;
3.压陷、粘底、焦花在条面或顶面上的凹陷或凸出超过2mm,区域尺寸同时大于10mm ×10mm。
烧结普通砖的强度应符合表13-11的规定。
烧结普通砖强度(MPa) 表13-11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平均值≥
变异系数≤0.21
变异系数>0.21
强度标准值≥
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
MU30
30.0
22.0
25.0
MU25
25.0
18.0
22.0
MU20
20.0
14.0
16.0
MU15
15.0
10.0
12.0
MU10
10.0
6.5
7.5
13-2-1-2 煤渣砖
煤渣砖以煤渣为主要原料,掺入适量石灰、石膏、经混合、压制成型、蒸养或蒸压而成的实心砖。
煤渣砖的外形为矩形体,公称尺寸为:长240mm,宽115mm,高53mm。
煤渣砖根据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为MU20、MU15、MU10、MU7.5四个强度等级。
煤渣砖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煤渣砖的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3-12的规定。
煤渣砖尺寸偏差与外观质量(mm) 表13-12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尺寸允许偏差:
长度
宽度
高度
±2
±3
±4
(2)对应高度差 不大于
1
2
3
(3)每一缺棱掉角的最小破坏尺寸不大于
10
20
30
(4)完整面 不少于
二条面和一顶面或二顶面和一条面
一条面和一顶面
一条面和一顶面
(5)裂缝长度 不大于
a.大面上宽度方向及其延伸到条面长度
b.大面上长度方向及其延伸到顶面上的长度或条、顶水平裂纹的长度
30
50
50
70
70
100
(6)层裂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注:在条面或顶面上破坏面的两个尺寸同时大于10mm和20mm者为非完整面。
煤渣砖强度应符合表13-13的规定,优等品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15,一等品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10,合格品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7.5。
煤渣砖强度 表13-13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抗折强度(MPa)
10块平均值不小于
单块值不小于
10块平均值不小于
单块值不小于
MU20
20.0
15.0
4.0
3.0
MU15
15.0
11.2
3.2
2.4
MU10
10.0
7.5
2.5
1.9
MU7.5
7.5
5.6
2.0
1.5
13-2-1-3 烧结多孔砖
烧结多孔砖以黏土、页岩、煤矸石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多孔砖。
烧结多孔砖的外形为矩形体,其长度、宽度、高度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a.290、240、190、180mm;
b.175、140、115、90mm。
烧结多孔砖的孔洞尺寸应符合表13-14的规定。
烧结多孔砖孔洞规定 表13-14
圆孔直径
非圆孔内切圆直径
手抓孔
≤22mm
≤15mm
30~40mm×75~85mm
烧结多孔砖根据抗压强度、变异系数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
烧结多孔砖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和物理性能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
烧结多孔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15的规定。
烧结多孔砖尺寸允许偏差(mm) 表13-15
公称尺寸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样本平均偏差
样本极差≤
样本平均偏差
样本极差≤
样本平均偏差
样本极差≤
290、240
±2.0
5
±2.5
7
±3.0
8
190、180、175、140、115
±1.5
4
±2.0
6
±2.5
7
90
±1.5
3
±1.6
5
±2.0
6
烧结多孔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3-16的规定。
烧结多孔砖外观质量 表13-16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颜色(一条面和一顶面)
一致
基本一致
-
(2)完整面不得少于
一条面和一顶面
一条面和一顶面
-
(3)缺棱掉角的三个破坏尺寸不得同时大于(mm)
15
20
30
(4)裂纹长度不大于(mm)
a.大面上深入孔壁15mm以上宽度方向及其延伸到条顽的长度
60
80
100
b.大面上深入孔壁15mm以上长度方向及其延伸到顶丙的长度
60
100
120
c.条、顶面上的水平裂纹
80
100
120
(5)杂质在砖面上造成的凸出高度不大于(mm)
3
4
5
注: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不能称为完整面:
1.缺损在条面或顶面上造成的破坏面尺寸同时大于20mm×30mm;
2.条面或顶面上裂纹宽度大于1mm,其长度超过70mm;
3.压陷、焦花、粘底在条面或顶面上的凹陷或凸出超过2mm,区域尺寸同时大于20mm×30mm。
烧结多孔砖的强度应符合表13-17的规定。
烧结多孔砖强度 表13-17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变异系数S≤0.21
变异系数δ>0.21
平均值
不小于
强度标准值不
小于(MPa)
单块最小抗压强度
不小于(MPa)
MU30
30
22
25
MU25
25
18
22
MU20
20
14
16
MU15
15
10
12
MU10
10
6.5
7.5
13-2-1-4 烧结空心砖
烧结空心砖以黏土、页岩、煤矸石等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空心砖。
烧结空心砖的外形为矩形体,在与砂浆的接合面上应设有增加结合力的深度1mm以上的凹线槽,如图13-1所示。
图13-1 烧结空心砖
烧结空心砖的长度、宽度、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290,190,140,90mm;
b.240,180(175),115mm。
烧结空心砖根据密度分为800、900、1100三个密度级别。
每个密度级根据孔洞及其排数、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和物理性能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
烧结空心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18的规定。
烧结空心砖允许偏差 表13-18
尺寸
尺寸允许偏差(mm)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200
±4
±5
±7
200~100
±
±4
±5
<100
±3
±4
±4
烧结空心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13-19的规定。
烧结空心砖外观质量 表13-19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弯曲不大于(mm)
3
4
5
(2)缺棱掉角的三个破坏尺寸不得同时大于(mm)
15
30
40
(3)未贯穿裂纹长度不大于(mm)
a.大面上宽度方向及其延伸到条面的长度
不允许
100
140
b.大面上长度方向或条面上水平方向的长度
不允许
120
160
(4)贯穿裂纹长度不大于(mm)
a.大面上宽度方向及其延伸到条面的长度
不允许
60
80
b.壁、肋沿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及其水平方向的长度
不允许
60
80
(5)肋、壁内残缺长度不大于(mm)
不允许
60
80
(6)完整面不少于
一条面和一大面
一条面或一大面
-
(7)欠火砖和酥砖
不允许
不允许
不允许
注: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不能称为完整面:
1.缺损在大面、条面上造成的破坏面尺寸同时大于20mm×30mm。
2.大面、条面上裂纹宽度大于1mm,其长度超过70mm。
3.压陷、粘底、焦花在大面、条面上的凹陷或凸出超过2mm,区域尺寸同时大于20mm×30mm。
烧结空心砖的强度应符合表13-20的规定。
烧结空心砖强度(MPa) 表13-20
品质级别
强度等级
大面抗压强度
条面抗压强度
平均值
不小于
单块最小值
不小于
平均值
不小于
单块最小值
不小于
优等品
MU5
5.0
3.7
3.4
2.3
一等品
MU3
3.0
2.2
2.2
1.4
合格品
MU2
2.0
1.4
1.6
0.9
烧结空心砖的密度级别应符合表13-21的规定。
烧结空心砖密度级别 表13-21
密度级别
五块密度平均值(kg/m3)
800
≤800
900
801~900
1100
901~1100
13-2-1-5 蒸压灰砂空心砖
蒸压灰砂空心砖以石灰、砂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蒸压养护而制成的孔洞率大于15%的空心砖。’
蒸压灰砂空心砖的规格及公称尺寸列于表13-22。孔洞采用圆形或其他孔形。空洞应垂直于大面。
蒸压灰砂空心砖公称尺寸 表13-22
规格代号
公称尺寸(mm)
长
宽
高
NF
240
115
53
1.5NF
240
115
90
2NF
240
115
115
3NF
240
115
175
蒸压灰砂空心砖根据抗压强度分为MU25、MU20、MU15、MU10、MU7.5五个强度等级。
蒸压灰砂空心砖根据强度等级、尺寸允许偏差和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蒸压灰砂空心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外观质量和孔洞率应符合表13-23的规定。
蒸压灰砂空心砖尺寸允许偏差、外观质量和孔洞率 表13-23
项目
指标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1)尺寸允许偏差:
长度(mm)
不大于
±2
±2
±3
宽度(mm)
不大于
±1
±2
±3
高度(mm)
不大于
±1
±2
±3
(2)相对高度差(mm)
不大于
±1
±2
±3
(3)孔洞率(%)
不小于
15
15
15
(4)外壁厚度(mm)
不小于
10
10
10
(5)肋厚度(mm)
不小于
7
7
7
(6)缺棱掉角最小尺寸(mm)
不大于
15
20
25
(7)完整面
不少于
1条面和1顶面
1条面或1顶面
1条面或1顶面
(8)裂纹长度(mm)
不大于
a.条面上高度方向及其延伸到大面的长度
30
50
70
b.条面上长度方向及其延伸到顶面上的水平裂纹长度
50
70
100
注:凡有以下缺陷者,均为非完整面:
1.缺棱尺寸或掉角的最小尺寸大于8mm;
2.灰球、黏土团、草根等杂物造成破坏面尺寸大于10mm×20mm;
3.有气泡、麻面、龟裂等缺陷造成的凹陷与凸起分别超过2mm。
蒸压灰砂空心砖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表13-24的规定。优等品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15,一等品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MU10。
蒸压灰砂空心砖抗压强度 表13-24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MPa)
五块平均值不小于
单块最小值不小于
MU25
25.0
20.0
MU20
20.0
16.0
MU15
15.0
12.0
MU10
10.0
8.0
NU7.5
7.5
6.0
13-2-2 烧结普通砖砌体
13-2-2-1 砌筑前准备
选砖: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
砖浇水: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烧结普通砖含水率宜为10%~15%。
校核放线尺寸:砌筑基础前,应用钢尺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25的规定。
放线尺寸允许偏差 表13-25
长度L、宽度B(m)
允许偏差(mm)
L(或B)≤30
±5
30<L(或B)≤60
±10
60<L(或B)≤90
±15
L(或B)>90
±20
选择砌筑方法:宜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揉压的砌筑方法。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设置度数杆:在砖砌体转角处、交接处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砖皮数、灰缝厚度以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皮数杆间距不应大于15m。在相对两皮数杆上砖上边线处拉准线。
清理:清除砌筑部位处所残存的砂浆、杂物等。
13-2-2-2 砖基础
砖基础的下部为大放脚、上部为基础墙。
大放脚有等高或和间隔式。等高式大放脚是每砌两皮砖,两边各收进1/4砖长(60mm);间隔式大放脚是每砌两皮砖及一皮砖,轮流两边各收进1/4砖长(60mm),最下面应为两皮砖(图13-2)。
图13-2 砖基础大放脚形式
砖基础大放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即一皮顺砖与一皮丁砖相间,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60mm。
砖基础的转角处、交接处,为错缝需要应加砌配砖(3/4砖、半砖或1/4砖)。
图13-3所示是底宽为2砖半等高式砖基础大放脚转角处分皮砌法。
图13-3 大放脚转角处分皮砌法
砖基础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10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砖基础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砌长度不应小于砖基础大放脚的高度(图13-4)。
图13-4 基底标高不同时,砖基础的搭砌
砖基础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留置斜槎。
基础墙的防潮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宜用1:2水泥砂浆加适量防水剂铺设,其厚度宜为20mm。防潮层位置宜在室内地面标高以下一皮砖处。
13-2-2-3 砖墙
砖墙根据其厚度不同,可采用全顺、两平一侧、全丁、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的砌筑形式(图13-5)。
图13-5 砖墙砌筑形式
全顺:各皮砖均顺砌,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半砖长(120mm),适合砌半砖厚(115mm)墙。
两平一侧:两皮顺砖与一皮侧砖相间,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60mm)以上,适合砌3/4砖厚(178mm)墙。
全丁:各皮砖均丁砌,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适合砌一砖厚(240mm)墙。
一顺一丁:一皮顺砖与一皮丁砖相间,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适合砌一砖及一砖以上厚墙。
梅花丁:同皮中顺砖与丁砖相间,丁砖的上下均为顺砖,并位于顺砖中间,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适合砌一砖厚墙。
正顺一丁:三皮顺砖与一皮丁砖相间,顺砖与顺砖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2砖长;顺砖与丁砖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适合砌一砖及一砖以上厚墙。
一砖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墙的阶台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整砖丁砌。
砖墙的转角处、交接处,为错缝需要加砌配砖。
图13-6所示是一砖厚墙一顺一丁转角处分皮砌法,配砖为3/4砖,位于墙外角。
图13-6 一砖墙一顺一丁转角处分皮砌法
图13-7所示是一砖厚墙一顺一丁交接处分皮砌法,配砖为3/4砖,位于墙交接处外面,仅在丁砌层设置。
图13-7 一砖墙一顺一丁交接处分皮砌法
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砖墙的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垂直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
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
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半砖厚墙;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墙体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施工脚手眼补砌时,灰缝应填满砂浆,不得用干砖填塞。
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和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
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m。
砖墙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变形缝、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过一个楼层高度,也不宜大于4m。
13-2-2-4 砖柱
砖柱应选用整砖砌筑。
砖柱断面宜为方形或矩形。最小断面尺寸为240mm×365mm。
砖柱砌筑应保证砖柱外表面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砖柱内部少通缝,为错缝需要应加砌配砖,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图13-8所示是几种断面的砖柱分皮砌法。
图13-8 不同断面砖柱分皮砌法
砖柱的水平灰缝厚度和垂直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砖柱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成排同断面砖柱,宜先砌成那两端的砖柱,以此为准,拉准线砌中间部分砖柱,这样可保证各砖柱皮数相同,水平灰缝厚度相同。
砖柱中不得留脚手眼。
砖柱每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m。
13-2-2-5 砖垛
砖垛应与所附砖墙同时砌起。
砖垛最小断面尺寸为120mm×240mm。
砖垛应隔皮与砖墙搭砌,搭砌长度应不小于1/4砖长。砖垛外表面上下皮垂直灰缝应相互错开1/2砖长,砖垛内部应尽量少通缝,为错缝需要应加砌配砖。
图13-9所示是一砖半厚墙附120mm×490mm砖垛和附240mm×365mm砖垛的分皮砌法。
图13-9 砖垛分皮砌法
13-2-2-6 砖平拱
砖平拱应用整砖侧砌,平拱高度不小于砖长(240mm)。
砖平拱的拱脚下面应伸入墙内不小于20mm。
砖平拱砌筑时,应在其底部支设模板,模板中央应有1%的起拱。
砖平拱的砖数应为单数。砌筑时应从平拱两端同时向中间进行。
砖平拱的灰缝应砌成楔形。灰缝的宽度,在平拱的底面不应小于5mm;在平拱的顶面不应大于15mm(图13-10)。
图13-10 砖平拱
砖平拱底部的模板,应在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50%时,方可拆除。
砖平拱截面计算高度内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
砖平拱的跨度不得超过1.2m。
13-2-2-7 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的底面为砂浆层,砂浆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砂浆层中应配置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5mm,其间距不宜大于120mm,钢筋两端伸入墙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250mm,并有向上的直角弯钩(图13-11)。
图13-11 钢筋砖过梁
钢筋砖过梁砌筑前,应先支设模板,模板中央应略有起拱。
砌筑时,宜先铺15mm厚的砂浆层,把钢筋放在砂浆层上,使其弯钩向上,然后再铺15mm砂浆层,使钢筋位于30mm厚的砂浆层中间。之后,按墙体砌筑形式与墙体同时砌砖。
钢筋砖过梁截面计算高度内(7皮砖高)的砂浆强度不宜低于M5。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1.5m。
钢筋砖过梁底部的模板,应在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强度50%时,方可拆除。
13-2-2-8 烧结普通砖砌体质量
烧结普通砖砌体的质量分为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
烧结普通砖砌体质量合格应达到以下规定:
1.主控项目应全部符合规定;
2.一般项目应有80%及以上的抽检处符合规定,或偏差值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
达不到上述规定,则为质量不合格:
烧结普通砖砌体的主控项目:
1.砖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抽检数量:每一生产厂家的砖到现场后,按烧结普通砖15万块为一验收批,抽检数量为一组。砂浆试块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m3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应至少抽检一次。
检验方法:查砖和砂浆试块试验报告。
2.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抽检数量:每检验批抽查不应少于5处。
检验方法:用百格网检查砖底面与砂浆的粘结痕迹面积。每处检测3块砖,取其平均值。
3.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图13-12)。
图13-12 烧结普通砖砌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