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驻村干部访民情范文大全.docx

上传人:qwe****66 文档编号:8697871 上传时间:2025-02-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驻村干部访民情范文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驻村干部访民情范文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驻村干部访民情范文大全 “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掠影 XX县区煎茶中学驻村工作组:张月忠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 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老驻村的,2011年驻煎茶镇重华村“抗旱救灾”2012年驻复兴镇共和村“四帮四促”;2013至2015年连续驻煎茶镇石板塘村“干群连心”。现就近3年在石板塘村的驻村工作作如下交流发言。 一、调解民事纠纷 黄坤荣、男、78岁、苗族、生于1935年7月22日。老大:黄兴高、媳刘应香;老二:黄兴海、媳朱克智;老幺:黄超、媳胡永梅。当1978年改革开放时、三个儿子归根结毕、当家为人。唯有小女黄娟和黄坤荣老两口一道生活。1981年小女黄娟结婚后、老两口靠着18亩责任田、9亩责任土、15亩责任山日子过得比较舒坦。1992年2月黄坤荣的老伴去世后、黄兴高三兄弟把田、土、山林平均分为三股、每家一股。黄坤荣老人居住在他老幺黄超家堂屋后吞小房间里单独开伙。日常生活由黄兴高三兄弟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是每家每月付给黄坤荣老人35斤大米、20块钱。起初三兄弟赡养老人的义务执行得很好,一年后、老大黄兴高因二孩同时上大学,每月只称35斤米拿不出钱。老人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时间长了、弟兄妯娌矛盾重重。2012年12月老幺黄超向黄坤荣老人提出条件,黄超说:“爹呀。您不是我一个人的爹、赶快搬出我家”。黄坤荣老人在儿子媳妇的强行逼迫下,于2013年大年初一搬出了黄超家,去向如何呢。——搬到了石板塘村、村委会烤烟房里。我进村入户后、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这一怵目惊心之事。2013年3月13日,我和石板塘村党支部书记陈忠书第一次到黄兴高家,把大儿媳刘应香、老二黄兴海媳朱克智;老幺黄超媳胡永梅聚拢、做思想工作。不但没有做好思想工作反而遭受幺媳妇胡永梅的痛骂。我心想;老人要生存、工作必得要开展。改革开放30多年了、还有七老八十岁的老人坐烤烟房、还有这样不孝道的儿子媳妇。2013年4月14日我又和村支两委干部再次登门,这次虽然没有遭受幺媳妇胡永梅的痛骂、但未达成协议。 在万般无赖的情况下、我只好向党组织汇报情况。2013年5月31日、我和XX县区委组织部党建办杨光文同志、煎茶镇联系领导李进、石板塘村村支两委干部一起前往黄兴高家。通过4个多小时方方面面的举例说明和党的政策讲解、终于把住在烤烟房里的黄坤荣老人安排妥当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黄坤荣老人的被条、床单和日常生活用品搬到了他老二黄兴海家。老人舒坦了、黄家三兄弟的思想沟通了、妯娌和睦了—— 二、慰问伤残军人 2013年4月28日(星期日)上午,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贵州服务队队长吕律老师和我一路风尘来到煎茶镇石板塘村樱桃水组慰问煎茶中学初二(11)班黄成军家爷爷——黄兴忠。黄兴忠、男、72岁、汉族,生于1941年11月18日。1959年3月应征入伍,在8249部队一中队三分队服役,1959年4月因修云贵铁路在苏家寨邃道被瞎炮炸伤。残疾证等级:三等甲级;残疾证编号:滇no.3379;1998年儿子去世、儿媳妇改嫁出走,当时、黄成军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黄兴忠常年卧床不起、老伴王玉英68岁已高龄、经常生病,家庭十分贫困。我向煎茶镇人民政府申请解决、为伤残军人黄兴忠送去了200斤大米;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贵州服务队队长吕律老师送去了衣服、鞋袜和生活用品,给黄成军同学送去了笔墨纸张等学习用品。 三、挽救公共财产 2013年6月26日清晨暴雨下个不停、屋檐冲水,排水沟里哗哗着响。雨猛得平地起水、这时石板塘村村民们正在烤烟。看到看到石板塘村委会旁边的7座烤房就要“坏火了。”、村委会坝子高于烤烟房水平面,坝子里的水全往烤烟房淌,村委会后边“阳豪”里的水也涌入烤房,这7座烤烟房里的14个电机很快就要被水淹没报废了。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四万二千元。(7座烤烟房×3000元/座烤烟房)+(14个电机×1500元/个电机)=42000元.我和石板塘村党支部书记冒着暴雨和烟农们抗洪救灾。雨越来越大、电停了、人工舀炉桥下灰道里的水来不及了,我和党支部书记要烟农们打开烤房迅速钻进40oc烤间从风曹里拆出电机。大家钻进后呼吸都感到困难、摸到什么都很烫。我和党支部书记把第三烤房的电机拆出后又钻进第四烤房帮项吉桥的忙。党的凝聚力、中共党员的楷模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大家不喂高温,通过75分钟的艰苦辛劳、终于挽救了四万二千元的经济损失。 四、呵护百姓学子 2015年6月2日早晨、是节日后的第一天上课。天下着大雨,我和石板塘村办事处联系领导董剑副镇长、总支书陈波涛同志急着去石板塘小学门口迎接学生上学,我们走到红岩子“海大桥”时雨下得越来越猛,迎面的稠密雨滴打在脸上流到下额,为了看清路道不时用手在脸上抹一把又一把的。身上穿的雨衣封颈处早已进水、脚下踩着滴滴嗒嗒的水声。几分钟后我们到达学校,见到付章维老师正忙于为学生做早餐---煎熬绿豆粥、一排排的餐碟里都有一份腌菜;陈兴廷校长忙碌接过学生雨伞检查每一学生的衣服。我和领导们把衣服湿透的学生叫到校长办公室、分别通知家长送干衣服到学校。当然、并不是所有家长都能用电话通知得到的,山里娃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跟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已经是正常不过的了。所以,通知不到的学生家长,我就和领导们亲自上门去拿。为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不受感冒,往返我们加急步伐,一路来回几乎小跑、用了55分钟的时间把学生衣服取送到学校。 第5页 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