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九星天辰诀 傲世九重天
几步教你驯化野生龟龟
龟是一种对环境依赖性极强的爬行动物,如果人工养殖未经驯化的野生龟,龟会因原先生态习惯、栖息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如拒食、神经质、焦躁不安、生长停滞等现象,甚至撞死于笼中。因此,人工饲养市场上购买的野生龟,必须经过一个细致的驯养过程。
一)驯化过程中应考虑的因素。
1、栖息地:根据龟的生活习性,将饲养箱营造出与原栖息地相似的环境。若在室外庭院饲养龟,陆栖龟类可在饲养环境营造一些土坡,供龟攀爬,种植陆栖龟喜食的天竺葵、草莓、雏菊、羽衣甘蓝、无花果、桑树等植物。水栖龟类可在饲养环境用水泥砌一个半球体的水池,在水泥池中种植水栖龟喜食的浮萍、水葫芦、金鱼藻等植物。
2、温度:龟的活动、捕食、繁殖等行为都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陆栖龟类和东南亚龟类适宜在25~30℃的环境中生活,不能长期在15℃左右的环境中生活。但四爪陆龟却能在2℃左右的环境中度过4个月的漫长寒冬,而我国所产的龟则能在0℃左右的环境中度过6个月的漫长寒冬(海栖龟类、地龟、凹甲陆龟和缅甸陆龟除外)。
3、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影响龟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尤其是在冬眠期。野生水栖龟类大多在水边或水中生活,冬眠期间钻入水边的洞穴或水底淤泥中冬眠。人工饲养时,水栖龟类在陆地上冬眠,冬眠期间环境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可在饲养箱内放块湿布,湿布以手挤捏不滴水为宜)。陆栖龟类冬眠期间环境应干燥一些,通常用干布或干草包裹陆龟。对于冬季加温饲养的龟,正常喂食管理。陆栖龟类要每天洗一次温水浴,切忌每天喷水,以防龟患呼吸道疾病。
4、饵料:不同种类的龟,对饵料的需求也不同。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饲养者不可能提供与它原栖息地完全相同的饵料,因此必需得驯化。例如:缅甸陆龟在我国境内仅分布于广西,在原栖息地,以当地野生植物的茎、叶、花、果实等为食。缅甸陆龟异地饲养后,首先提供当地容易获得的野草、野花或野菜等与原栖息地相似的饵料引诱其吃食,待其正常摄食后,再逐渐投喂一些当地易获得的瓜果、蔬菜,如生菜、油麦菜、莴笋、西红柿等饵料。多数水栖龟类喜食鱼、虾、水生昆虫和水生藻类等饵料,一旦改喂人工配合饵料,少数龟有拒食现象。这时可采取饥饿法,即停止投喂原来的饵料2~3天,改为每天喂1~2次人工配合饵料,如龟不吃就将残饵捞出,如此坚持4~5天后,多数龟能觅食人工配合饵料。
(二)野生龟地驯化方法。
野生龟在野外被捕捉,几经转手,最终停留在饲养者手中,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惊吓,有些个体已有内伤(运输途中被摔、撞击引起),体质极差。它们表现出高度紧张和强烈的逃脱欲望,如:长时间内缩头少动,或有拒食,反复扒土、挖洞等行为。因此,对刚刚引进的龟,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它的刺激,如振动、敲打等,同时为它提供安静、黑暗、无异味,温度和湿度均适宜的环境。具体方法如下:
野生龟引进后,首先对龟进行全面检查。观察龟体表是否有寄生虫,是否溃烂,硬壳和皮肤下是否有瘀血,粪便是否异常,若发现患病,应及时治疗。对于健康个体,先将其放在较大的容器中,静养2~3天(水栖龟类环境应保持湿润),待龟安静,感觉新环境无危险后,替龟洗温水浴,冬季水温应相对高一点,通常为28℃,其它季节以25℃为宜,水位以不超过龟甲的1/2为准,浸泡时间为30分钟(水栖龟类可将其直接饲养于26℃的水中)。龟体温升高后,体内新陈代谢速度加快,肠蠕动频率增大,多数龟能在这时排出异样粪便,如水栖龟类排出的粪便为白色黏冻状或细而软的黑褐色粪便。陆栖龟浸泡后,用棉布迅速擦干其体表的水,尤其是颈部。
将龟放入饲养箱内,每天坚持投喂多种瓜果、蔬菜等饵料,让其择食。所投饵料要尽量接近原栖息地的饵料,这样有利于龟较早开食。对于肉食性的龟类应投喂鱼或小型无脊椎动物等饵料。若龟2~3个星期内仍拒食,可采取填喂方法:将龟直立,用开口器掰开龟嘴,将饵料填喂入口中,并送入食管(饵料在口腔中易被吐出,尤其是水栖龟类)。填喂量宜少勿多,隔1天填喂1次,1星期后,将饵料放入饲养箱内,观察龟是否主动吃食。若龟仍不主动吃食,则继续填喂。有些龟经过人工填喂后,适应了填喂方法,可能很长时间不主动吃食,对这样的龟必须继续填喂,直至龟能主动吃食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