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目的规定: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2、熟悉药理学的学科地位、任务和重要研究内容。3、理解药理学的重要研究措施和发展简史。 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目的规定:一、 掌握:1、简朴扩散及影响原因(尤其强调药物所处环境PH值和药物解离度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离子障的概念。2、吸取、首关消除、肝肠循环的概念。3、消除的概念,一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和特点,稳态血药浓度的概念。4、药代动力学基本参数:消除半衰期、生物运用度的概念、计算公式,理解其药理学意义。二、熟悉:1、被动转运、积极转运、易化扩散的概念及特点。2、肝药酶概念及特性。药物分布、再分
2、布,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型药物的特点,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药物的生物转化:药酶克制剂、药酶诱导剂;药物的排泄:肾脏排泄,胆汁排泄。3、零级消除动力学的概念、特点。4、表观分布容积概念及意义;负荷量、清除率的含义。三、理解多种给药途径对药物吸取的影响。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目的规定:一、掌握:1、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概念,药物的副反应概念及特性。2、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量-效关系曲线、量反应、质反应、效能、效价强度、治疗指数及意义。3、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亲和力(KD)及内在活性,激动药、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部分激动药 。二、熟悉: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的定义,药物治疗效
3、果: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药物不良反应中的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概念及特点。2、量-效关系曲线上的几种特定位点:最小有效浓度、阈浓度、半数有效浓度(半数有效量)、半数致死浓度(半数致死剂量)。3、受体的调整:受体脱敏(向下调整)和受体增敏(向上调整)。三、理解受体与药物的互相作用,受体的类型,第二信使的概念、种类和功能,受体的概念和特性、KD 、pD2 、pA2 的概念和意义。第五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目的规定:一、熟悉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理解胆碱酯类。课时安排:理论课:1 课时第六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I)-M胆碱受体阻断药目的规定:一、掌握阿托品的药理作
4、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中毒、禁忌症。二、熟悉山莨菪碱及东莨菪碱的作用特点及应用。三、理解后马托品、溴丙胺太林、哌仑西平的临床应用。第七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目的规定:一、掌握:1、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2、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3、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二、熟悉:1、间羟胺的作用特点及应用。2、多巴胺的作用的特点及应用。三、理解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麻黄碱、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特点及应用。第八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目的规定:一、掌握:1、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及其临床意义。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的药理作
5、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禁忌症。二、熟悉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三、理解妥拉唑啉、酚苄明、噻吗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拉贝洛尔的作用特点及应用。第九章 镇静催眠药目的规定:一、 掌握代表药地西泮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二、 熟悉苯二氮类药物的体内过程、不良反应、特异解毒药。三、 理解苯二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其他苯二氮类药物和巴比妥类药物。第十章 镇痛药目的规定:一、 掌握吗啡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重要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禁忌症。二、熟悉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重要不良反应特点。三、理解吗啡的来源、体内过程、成瘾的治疗,吗啡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其他镇痛药(可待因、喷他佐辛、纳洛
6、酮、纳曲酮、美沙酮和芬太尼)的作用特点和用途。第十一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目的规定: 一、掌握: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作用机制及作用。2、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理解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布洛芬的特点。第十二章 抗高血压药目的规定:一、掌握: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克制药(卡托普利)及血管紧张素受体(AT1)阻断药(沙坦类)的降压作用特点、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的降压特点及应用。3、钙拮抗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的降压特点、机制及应用。 二、熟悉:1、利尿降压药的降压特点、应用及不良反应。2、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的降压特点、机制及应用。
7、 三、理解:1、高血压的发病原理及高血压病分型。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2、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特点及应用。3、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第十三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目的规定:一、掌握: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中毒救治。2、强心苷类药物正性肌力作用的特点和机制。二、熟悉:1、血管紧张转化酶克制药的抗CHF作用机制及应用。2、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的抗CHF作用机制及应用。三、理解: 1.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及神经内分泌、信号转导等变化。2.治疗CHF药物的分类。3.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抗CHF作用机制及应用。 第十四章 抗
8、心绞痛药物目的规定:一、掌握:1、抗心绞痛药的分类。2、三类抗心绞痛药物(硝酸酯类、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共同的抗心绞痛作用机制二、熟悉:1、硝酸酯类、受体阻断药、钙拮抗药抗心绞痛作用机制、应用及不良反应。2、硝酸甘油的体内过程特点。3、硝酸甘油与普萘洛尔合用的原理及注意事项。三、理解:1、心绞痛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及药物发挥抗心绞痛疗效的作用环节。2、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松驰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原理。3、硝酸异山梨醇酯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的作用特点及应用。第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目的规定:一、掌握:1、糖皮质激素的重要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2、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的特点和基本
9、机制; 抗炎作用与抗免疫作用的二重性。二、熟悉1、糖皮质激素的体内过程特点、禁忌症、给药措施。2、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感染的目的和应用原则。三、理解糖皮质激素的化学构造及分类。第十六章 抗菌药物概论目的规定:一、掌握化学治疗、化学治疗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化疗指数、抗生素、抗菌后效应、耐药性、二重感染的概念。二、熟悉抑菌药、杀菌药、广谱抗生素、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问题。三、理解其他概念、抗菌药作用机制、细菌的耐药性。第十七章 内酰胺类抗生素目的规定:一、掌握:1、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概念和分类。2、抗菌作用机制。3、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的抗菌谱、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过敏性休克防治措施。4、各代头孢菌素
10、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比较。二、熟悉:1、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2、半合成青霉素类药物的抗菌特点及应用。3、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重要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三、理解:1、细菌的耐药性及机制。2、青霉素G的体内过程、抗菌作用特点。3、内酰胺酶克制药及其复方制剂的特点。第十八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目的规定:一、掌握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共同抗菌作用特点及机制。二、熟悉:1、红霉素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2、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体内过程特点及临床应用。三、理解:1、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特点。2、林可霉素及克林霉素的抗菌作用。第十九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目的规定:一、掌握氨基苷糖类抗生素的共性:抗菌作用特点、抗菌谱、作用机制、重要耐药机制、体内过程特点及不良反应。二、熟悉链霉素、庆大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三、理解阿米卡星、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大观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应用。第二十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目的规定:一、掌握:1、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2、磺胺类药物、甲氧苄啶(TMP)的抗菌机制及其合用的药理学基础。二、熟悉磺胺类药物的体内过程特点和重要不良反应。 三、理解:1、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重要不良反应。2、磺胺类药物的分类、临床应用。3、硝基呋喃类、甲硝唑的作用特点、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