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8_2019学年广东广州南沙区广州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四校联考(含答案).docx

上传人:优****虫 文档编号:8690634 上传时间:2025-02-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_2019学年广东广州南沙区广州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四校联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8_2019学年广东广州南沙区广州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四校联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广东广州南沙区广州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四校联考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C. 成年人的身高 D. 洗澡最佳水温约 2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问题叫做错误 B. 只要严格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认真读数就能消除误差 C. 选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无法消除 3 坐着竹排在漓江的水面上滑行,两岸的悬崖怪石像野兽一样向你奔来,这里描述的悬崖怪石像野兽一样向你奔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竹排 B. 远处的天际线 C. 岸边的树 D. 两岸的悬崖怪石 4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第 内前进了 ,在以后的 内前进了 ,这个物体的运动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直线运动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如图,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的手机的铃声越大 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 安装“噪音监测仪”可以根治噪音污染 6 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应用这一原理的是( ) A. 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被击成细小的粉末,顺畅的排出体外 B. 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 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D. 如超声波加湿器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增加湿度 7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 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铁中声速为 ,两个声音进入人耳的间隔大于 ,人耳才能识别出两个声音)( ) A. 次敲击声 B. 次敲击声 C. 次敲击声 D. 次敲击声 8 已知固态水银的熔点是 ,液态水银的沸点是 ,固态酒精的熔点是 ,液态酒精的沸点是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普通温度计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 ,可在该地区使用水银温度计 C. 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 D. 要测量冰水化合物的温度,水银和酒精温度计均可使用 9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 B.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液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 测量液体温度时,液泡一浸没在液体中就进行读数 D. 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注意温度计的液泡不要触碰到烧杯的侧壁和底壁 10 一个体温计的读数是 ,小明忘记先甩一甩,直接拿去测量自己的体温,若小明的体温是 ,那么他测出的读数是( ) A. B. C. D. 无法确定 11 下列均属于晶体的是( ) A. 塑料 蜂蜡 B. 玻璃 铁 C. 铁 冰 D. 冰 石蜡 12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是非晶体 B. 海波在 段是液态 C. 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 D. 海波在 段吸热,温度不变 二、填空题 13 每空1分,共30分回答下列问题. (1) 用甲、乙两个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甲图测得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乙图测得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由此可以判断:读数不一致的原因是两尺的 不同, 刻度尺的测量更精确.如图丙所示是张小雅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厚度的情景,而这本书共有 页,那么一张纸的厚度是 . (2) 学校体育课 的体能测试上,程涛的成绩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指针所示,则其读数为 . 1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则丙车 (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15 自习课上,小明突然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 ;歌声通过 在教室传 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姆认为小明的歌声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小娟可以用什么办法阻止小明的歌声进入耳朵: . 图中为示波器显示的声波图形. (1) 图A是两个不同的音叉的声波的图形,甲、乙比较, (选填“甲”或“乙”)音调低. 图B是同一音叉的两列声波的图形.丙、丁比较, (选填“丙”或“丁”)响度小. 图C中我们能区分两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2) 若实验室的示波器坏了,为了更好地看清音叉在振动,你有什么办法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器材不限). 17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 到 .低于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 的声音叫超声波.与人的耳朵可以听到的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人们利用超声波制成了声呐,可以测量海底的深度;利用超声波制成了超声波清洗器,可以用来洗碗:利用超声波制成了 超,可以观察母体内的胎儿. (1) 人的耳朵 听到超声波(选填“能”或“不能”). (2) 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 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 ,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 18 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 19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可能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 (2) 从图像中可以看到盐水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 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 (4)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0 “马踏飞燕”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现代工艺品厂家将“铜水”倒入摸具中使“铜 水” (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马踏飞燕”工艺品以出售.浇铸过程中,浇铸用的材料—— 铜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说明“铜”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三、解析题 21题4分,22题8分,共12分 21 根据图中的交通标志牌计算,回答: (1) 标志牌中的“ ”和“ ”意义是什么? (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交通标志牌到西大桥的最快时间是多少分钟? 22 图中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1) 甲、乙两车分别做什么运动.你判断的方法是? (2) 计算甲车的速度. (3) 计算乙车前 秒的平均速度. 四、实验探究题 每空2分,作图2分,共22分 23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 实验原理是 . (2)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中 , . (3)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4) 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 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5) 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24 下表示小刘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是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他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帮助小刘分析数据并回答. 时间 温度 (1) 错误的数据是第 分钟的数据. (2) 请根据记录和更正后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 从图象可以看出物质凝固过程的规律是 . 2018~2019学年广东广州南沙区广州外国语学校初二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四校联考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C. 成年人的身高 D. 洗澡最佳水温约 答案 解析 B A选项:中学生每分钟脉搏大约 下,大约 秒一次,故A错误; B选项: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左右,故B正确; C选项:成年人身高 左右,故C错误; D选项:人体正常体温在 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 左右,不可能达到 ,故D错误. 故选B. 2 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问题叫做错误 B. 只要严格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认真读数就能消除误差 C. 选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无法消除 答案 解析 B 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误差;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尽量减小误差,多次测量求取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误差也不同于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 故选B. 3 坐着竹排在漓江的水面上滑行,两岸的悬崖怪石像野兽一样向你奔来,这里描述的悬崖怪石像野兽一样向你奔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竹排 B. 远处的天际线 C. 岸边的树 D. 两岸的悬崖怪石 答案 解析 A 在“我”的视角中,悬崖怪石是运动的,而“我”本身是静止的,因此“我”所选的参照物一定是相对于“我”本身静止的事物,在选项中只有竹排是相对于“我”本身静止的. 故选A. 4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第 内前进了 ,在以后的 内前进了 ,这个物体的运动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先做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加速直线运动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 解析 D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第 内前进了 ,在以后的 内前进了 , 内前进了 ,不知第是前进了 吗?不知第 是前进了 吗?不知第 是前进了 吗?即使是都是在 是前 进了 ,在 是前进了 吗?没有说明,就不能断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5 如图,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的手机的铃声越大 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 安装“噪音监测仪”可以根治噪音污染 答案 解析 C A选项: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A错误; B选项: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小;故B错误; C选项: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频率越低,发出的音调越低;故C正确; D选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测噪声污染;故D错误; 故选C. 6 声波能传递能量,下列不是应用这一原理的是( ) A. 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被击成细小的粉末,顺畅的排出体外 B. 眼镜店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 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来确定目标的位置 D. 如超声波加湿器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产生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增加湿度 答案 解析 C A.医生利用超声波给病人治疗肾结石,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A错误; B.工业上利用超声波清洗精细机械的微小部件,声传递能量,故B错误; C.蝙蝠通过超声波定位是通过声波遇到障碍物后会被反弹的原理,反弹后蝙蝠可以分析反弹声波的频率从而获得位置信息,因此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而不是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声波加湿器的原理是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 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声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7 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 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铁中声速为 ,两个声音进入人耳的间隔大于 ,人耳才能识别出两个声音)( ) A. 次敲击声 B. 次敲击声 C. 次敲击声 D. 次敲击声 答案 解析 A 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传播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当乙同学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另一端时,声音会传播两次,即第一次是通过铁管这一固体传播过来的,另一次是通过铁管周围的空气传播过来的. 由于铁管长 ,故其通过铁管传播的时间是,据 可知, ; 同理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的时间是: ; 分析上述数据,可知声音通过空气和铁管的传播时间之差小于 ,所以此时人耳朵是不能区分开这两次声音的,故只能听到一次声音. 故选A. 考点 声学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已知固态水银的熔点是 ,液态水银的沸点是 ,固态酒精的熔点是 ,液态酒精的沸点是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普通温度计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 ,可在该地区使用水银温度计 C. 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 D. 要测量冰水化合物的温度,水银和酒精温度计均可使用 答案 解析 D A. 昔通通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错误; B.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 可在该地区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在该温度下,水银已经变为固态,应用酒精温度计.故B错误; C.不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开水的温度,因为水的沸点是 ,而酒精的沸点是 ,低于水的沸点.故C错误;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故要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水银和酒精温度计均可.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 热学 物态变化 温度 9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温度计前,首先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 B.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液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 测量液体温度时,液泡一浸没在液体中就进行读数 D. 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注意温度计的液泡不要触碰到烧杯的侧壁和底壁 答案 C 解析 A.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先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故A正确; B.温度计的感温泡(即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B 正确; C.读数时,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再读数,会造出测量值偏大或偏小,故C错误; D.如果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再计数的话,温度计在拿出的过程中可能会散失一部分热量从而温度比实际值低了.所以不能拿出来读数;由于体温计使用时有与一般温度计不同的要求,所以连接玻璃泡和玻璃管处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吸热体积膨胀, 水银通过缩口上升到上面的细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体温计中的水银温度下降,体积收缩,缩口下方的水银柱收缩回玻璃泡里,上方的水银柱来不及收缩回玻璃泡中,在缩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在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测量沸水的温度前应可不把温度计内的液休甩进液泡内仍可准确测量,故D正确; 故选C. 10 一个体温计的读数是 ,小明忘记先甩一甩,直接拿去测量自己的体温,若小明的体温是 ,那么他测出的读数是( ) A. B. C. D. 无法确定 答案 解析 C 由于体温计的构造特殊,液泡上方有一缩口,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未经下甩不会自动下来,用后再次使用必须用力向下甩,正常人的体温低于 ,里面的液体只会上升不会自动下来, 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仍为 摄氏度. 故选C 11 下列均属于晶体的是( ) A. 塑料 蜂蜡 B. 玻璃 铁 C. 铁 冰 D. 冰 石蜡 答案 C 解析 A选项:分子整齐规则排列的固体叫做晶体.分子杂乱无章排列的固体叫做非晶体.所以A中塑料不属于晶体,故A错误; B选项:B中,玻璃属于非晶体,故B错误; C选项:C中,铁和冰都属于晶体,故C正确; D选项:D中,石蜡属于非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是非晶体 B. 海波在 段是液态 C. 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 D. 海波在 段吸热,温度不变 答案 解析 D A.因为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因此海波是晶体,故A错误; B.据熔化图象可以知道海波在 段是固态,故B错误; C.据图象可以知道海波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约 ,故C错误; D.据熔化图象可以知道 段是熔化过程故该过程中海波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3 回答下列问题. (1) 用甲、乙两个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甲图测得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乙图测得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由此可以判断:读数不一致的原因是两尺的 不同, 刻度尺的测量更精确.如图丙所示是张小雅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本书的厚度的情景,而这本书共有 页,那么一张纸的厚度是 . (2) 学校体育课 的体能测试上,程涛的成绩如图所示的机械停表指针所示,则其读数为 . 答案 (1) 1: 2: 3:分度值 4:甲 5: (2) 解析 (1) 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只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即可,所以该物体的产地可记为: . 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只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即可,所以该物体的长度应急为: . 对于长度测量,一般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两者读数不同时因为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读值小的更精确. 同甲图,丙图的书本厚度为 共 页,则每页厚度为: . 故答案为: ; ; 分度值;甲; . (2) 小盘的分度值是 ,指针在“ ”和“ ”之间,比较靠近“ ”;大盘的分度值是 , 而大盘指针在“ ”与“ ”之间,因分度值靠近“ ”,故表针指的是 之间,观察可得是 .因此停表读数为: 即 . 故答案为: . 1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和 ;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甲车 ,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则丙车 (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答案 解析 1:甲 2:乙 3:静止 4:向后运动 (1) 甲图象是 图像,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 甲 . (2) 乙图像是 图像,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时一个 乙 乙 定值,即 乙 . (3) 丙的图像也是 图像,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时一个定值,即 , 丙 丙 丙 由于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此速度相同的示甲和乙,甲和乙保持相对静止,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向后运动. 故答案为:甲;乙;静止;向后运动. 15 自习课上,小明突然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喉头在 ;歌声通过 在教室传 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姆认为小明的歌声是 (选填“乐音”或“噪声”);小娟可以用什么办法阻止小明的歌声进入耳朵: . 答案 解析 1:振动 2:空气 3:噪声 4:阻止小明唱歌 小明唱歌时声带会振动,所以用手摸喉头会感到在振动; 歌声通过空气可以传播到其它同学的耳朵里,此声音影响了小娟的学习,所以此歌声对小娟来说就是噪声; 小娟可以住耳朵来阻止嗓声进入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嗓声;或者阻止小明唱歌,这是再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噪声;阻止小明唱歌. 16 图中为示波器显示的声波图形. (1) 图A是两个不同的音叉的声波的图形,甲、乙比较, (选填“甲”或“乙”)音调低. 图B是同一音叉的两列声波的图形.丙、丁比较, (选填“丙”或“丁”)响度小. 图C中我们能区分两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2) 若实验室的示波器坏了,为了更好地看清音叉在振动,你有什么办法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 (器材不限). 答案 (1) 1:乙 2:丁 3:音色 (2) 把一些小纸片放在桌面上,当敲桌子时,纸片跳动,从而证明桌子在振动 解析 (1) 对比甲乙可看出,甲图中波动的快一些,故说明乙振动快,故甲的音调高,乙的音调低;对比丙丁可看出,丁波振动的幅度小,即其振幅小,故其响度小; 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图C中我们能区分两乐器的演奏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2) 把一些小纸片放在桌面上,当敲桌子时,纸片跳动,从而证明桌子在振动. 17 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超声波及其应用 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 到 .低于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 的声音叫超声波.与人的耳朵可以听到的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人们利用超声波制成了声呐,可以测量海底的深度;利用超声波制成了超声波清洗器,可以用来洗碗:利用超声波制成了 超,可以观察母体内的胎儿. (1) 人的耳朵 听到超声波(选填“能”或“不能”). (2) 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 . (3) 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回声所用时间为 ,那么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 答案 (1) 不能 (2) 能量 (3) 解析 (1) 根据原文内容: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从 到 ,高于 的声音叫超声波,不属于人耳能听到的范围. 故答案为:不能. (2) 根据原文内容可知利用超声波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当其冲击物件上的污垢时可带动污垢一起振动从而剥离物件表面,故超声波能够清洗物件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故答案为:能量. (3) 由 且海洋的深度为声音走过路程的单程得 , 故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 故答案为: . 18 如图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是 . 答案 1:热胀冷缩 2: 解析 体温计是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它的分度值是 ,此时示数为 . 19 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可能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 (2) 从图像中可以看到盐水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 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 (4) 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答案 (1) 1: 2: (2) 不变 (3) (4) 变多 解析 (1) 1:晶体的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象中与横轴平行的一段是温度保持不变的,可知盐水是晶体. 故答案为: . 2:盐水从第 分钟开始凝固,到第 分钟凝固完成,凝固过程用了 分钟. 故答案为: . (2) 液态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时放热,温度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不变. (3) 从图象可知: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 ,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又知:水的凝固点是 ,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了,所以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是对 的. 故答案为: . (4)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故答案为:变多. 20 “马踏飞燕”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现代工艺品厂家将“铜水”倒入摸具中使“铜 水” (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马踏飞燕”工艺品以出售.浇铸过程中,浇铸用的材料—— 铜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说明“铜”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 解析 1:凝固 2:晶体 将“铜水”倒入摸具中使“铜水”变成固态工艺品,发生的是凝固现象; 铜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说明它具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因此属于晶体. 故答案为:凝固;晶体. 三、解析题 21题4分,22题8分,共12分 21 根据图中的交通标志牌计算,回答: (1) 标志牌中的“ ”和“ ”意义是什么? (2)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交通标志牌到西大桥的最快时间是多少分钟? 答案 (1) ; (2) 解析 (1) 标志牌上的“ ”表示此处汽车限速 . 故答案为:; . (2) 由交通标志牌知车的最大速度,即限速,此处到西大桥的距离 ,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即汽车的速度为,由 可得, 汽车从标志牌到南京最快需要的时间: . 故答案为: . 22 图中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完成下列几个问题. (1) 甲、乙两车分别做什么运动.你判断的方法是? (2) 计算甲车的速度. (3) 计算乙车前 秒的平均速度. 答案 (1)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两车通过的路程是否变化来判断 (2) (3) 解析 (1) 由图可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速度不变,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 动;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即速度改变,因此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该判断方法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两车通过的路程是否变化. 故答案为: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两车通过的路程是否变化来判断. (2) 由 可得 ,即甲车的速度为 . 故答案为:. 乙 乙 (3) 由 结合图乙可得 乙 四、实验探究题 故答案为:. 每空2分,作图2分,共22分  ,即乙车的平均速度为 . 23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 实验原理是 . (2) 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中 , . (3)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4) 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 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5) 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 答案 (1) (2) 1:刻度尺 2:秒表 (3) 便于计时 (4) 1: 2: 3: (5) 加速 解析 (1) 测量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故答案为: . (2) 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故答案为:刻度尺;秒表. (3) 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是为了使小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速度慢些,便于计时. 故答案为:便于计时. (4) 1:上半段路程 , 上半段时间根据秒表: , 则 . 故答案为: . 2:下半段路程 , 下半段时间根据秒表: , 则 . 故答案为: . 3:全程长 全程的平均速度 ,观察秒表,可得通过全程的时间 , . 故答案为: . (5) 由(4)知,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速度越来越快,做加速直线. 故答案为:加速. 24 下表示小刘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是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他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帮助小刘分析数据并回答. 时间 温度 (1) 错误的数据是第 分钟的数据. (2) 请根据记录和更正后的数据在图中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画出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 从图象可以看出物质凝固过程的规律是 . 答案 (1) (2) (3) 该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 解析 (1) 第分钟温度为 , 此处温度与前后数据明显存在冲突,故此数据是错误的. (2) 画图像要先描点,再用平滑曲线连线. (3)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该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是保持不变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