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OHSMS危险源应急预案
危险源名称
主电室渗水、失火
等级
三
责任部门
热轧厂
责任人
作业长、安全员
可
能
发
生
事
故
类
型
大量渗水、失火
事
故
可
能
发
生
结
果
短路,停厂、失火
事故可能发生原因
1、大量渗水;
2、小动物(老鼠)咬破电缆。
防
范
措
施
1. 辨识并学习热轧主电室区域的危险源;
2. 定置设置自析泵;
3. 定期放置老鼠药。
检
查
方
式
1、值班电工每班至少检查两次;
2、区域点检员定期检查;
3、值班巡检要加强巡查。
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
1. 通知生产线停机;切断全线电源,并通知能源部变电所断开主电室所有主、辅机变压器电源;增加水泵排水;
2. 切断全线电源,使用应急照明;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打开安全通道;
3. 当班作业长向部门领导、公司、安保部汇报。
OHSMS危险源应急预案
单位: №:2
危险源名称
煤气中毒
等级
三
责任部门
热轧厂
责任人
作业长、安全员
可
能
发
生
事
故
类
型
中毒
事
故
可
能
发
生
结
果
造成人员伤亡
事故可能发生原因
1、 未携带任何CO检测工具,长时间直接接触煤气;
2、 阀门、管道泄露;
3、 排水器泄露。
防
范
措
施
1、 辨识并学习热轧煤气区域危险源;
2、 进煤气区域要随带便携式CO检测仪,CO浓度超标时不得进入;
3、 煤气区域动火作业办理好动火作业手续,落实好防范措施;
4、 班班加强巡检。
检
查
方
式
1、煤气区域实行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
2、必须二人同行,间隔5米以上,带好CO报警仪;
3、作业前要进行CO浓度测定,CO浓度超标时不准进禁区作业;
4、按要求每班巡查4次。
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
1、 发生煤气中毒后,当班操作工立即根据《热轧厂煤气系统事故应急预案》向相关人员汇报;
2、 当班煤防员、操作工等立即组织本班人员正确戴好呼吸器,将中毒人员移到上风侧有新鲜空气的地方;
3、 当班煤防员或本区作业长、操作工等根据现场中毒者症状判别中毒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 当班作业长组织人员撤离并向相关人员汇报。
OHSMS危险源应急预案
危险源名称
煤气爆炸
等级
三
责任部门
热轧厂
责任人
作业长、安全员
可
能
发
生
事
故
类
型
爆炸
事
故
可
能
发
生
结
果
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可能发生原因
1、煤气系统(管路、阀门等)检修作业未严格执行标准化,未落实安全措施或预见性不足;2、煤气操作不遵循操作规程,煤气管道吹扫置换不干净就动火等;3、煤气系统密封老化、检修结束试压不仔细存在泄漏点;4、煤气和空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封闭的容器内,遇明火、电火或与达到着火温度的物体相遇,就会发生爆炸。
防
范
措
施
1、 辨识并学习热轧煤气区域危险源;
2、 煤气系统(管路、阀门等)检修作业严格执行标准化,落实安全措施;
3、 煤气操作遵循操作规程,煤气管道吹扫置换不干净不许动火;
4、 检修结束严格试压,仔细检查泄漏点;
5、 避免高温和火源接触爆炸性混合气体。
检
查
方
式
1、所有与煤气有关的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运行、设备人员按规定周期性对煤气设备做仔细检查;
2、必须二人同行,间隔5米以上,带好CO报警仪;
3、作业前要进行CO浓度测定,CO浓度超标时不准进禁区作业;
4、按要求每班巡查4次;
5、作业前,点检人员、操作人员必须确认无爆炸性混合气体时才能进行操作。
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
根据《热轧厂煤气系统事故应急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相关人员汇报。
OHSMS危险源应急预案
单位: №:
危险源名称
粗轧液压着火
等级
三
责任部门
热轧厂
责任人
作业长、安全员
可
能
发
生
事
故
类
型
火灾
事
故
可
能
发
生
结
果
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事故可能发生原因
1、导致通风条件差;
2、混合易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有明火或电器故障产生的火花等;
3、值班巡检人员及升火工日常巡查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异常。
防
范
措
施
1、 辨识并学习热轧粗轧液压站区域危险源;
2、 粗轧液压站空调机组常开;
3、 轧粗轧液压站区域操作遵循操作规程,严禁明火或火花;
检
查
方
式
1、值班巡检加强巡查;
2、定期抽查火灾报警系统,以确保火灾报警系统正常运行。
事故发生时应急措施
1、 通知轧线停机,值班电工切断粗轧液压(润滑)系统动力电源;
2、 火势较小情况下使用干粉灭火器及黄沙灭火 (严禁用水灭火);如火势较大需立即报警并有效控制火势;
3、 当班作业长组织人员撤离并向相关人员汇报。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