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 名词解释
1、风湿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神经等的一组疾病。
2、血液病:指原发或重要累及血液和造血器官的疾病。
3、基质细胞:指骨髓中的网状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
4、造血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是多种血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始细胞。
5、自身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现象。
二、填空题:
1、RA的重要病理变化是: ,AS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
2、白塞病的特异性体现包括: , 和
。
3、造血干细胞的特点是: , 和
。
4、造血干细胞的类型: 、
和 。
5、基质细胞的功能是 和 。
6、造血功能的常规评估: 、 、
。
7、我国对世界血液病的奉献重要体目前:研发了 和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8、风湿病的特异性检查包括: 、
和 。
9、风湿性疾病根据其发病机制、病理及临床特点分为 大类 近 种疾病。
10、晶体性关节炎一般包括 和 。
答案:
1、关节滑膜炎,附着点炎
2、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针刺阳性
3、自我复制,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增殖
4、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祖细胞
5、产生细胞因子,为HSC提供营养和粘附的场所
6、血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检查
7、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
8、关节液,自身抗体,补充体水平,病理
9、十,200
10、痛风,假性痛风
三、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是痛风特异性体现( )
A、突发性单关节红肿热痛 B、血尿酸增高
C、关节变形 D、关节游走性疼痛
2、下列哪能一项阳性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意义最大( )
A、抗CCP B、RF
C、ANA D、ESR
3、下列哪一项不是血液的功能( )
A、提供营养 B、清除废物
C、止血与血栓 D、保护血管
4、下列哪一项不是脾脏的功能( )
A、过滤 B、免疫
C、造血 D、凝血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
A、类风湿关节炎 B、红斑狼疮
C、干燥综合征 D、痛风性关节炎
6、病理特性体现为经典小血管炎的是( )
A、红斑狼疮 B、干燥综合征
C、硬皮病 C、多发性肌炎
7、红斑狼疮的标识性抗体为( )
A、抗ANA抗 B、抗ds-DNA抗
C、抗Sm抗体 C、抗核小体
8、下列哪一项不是白细胞减少的发病原因( )
A、白细胞生成减少 B、白细胞破坏过多
C、白细胞成熟障碍 D、急性出血
9、下列哪一项不是血液病引起发热的原因( )
A、感染 B、原发病
C、药物热 D、贫血
10、急性白血病引起贫血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红细胞寿命缩短 B、红细胞的形成受异常增生细胞的克制
C、无效红细胞生成 D、出血
答案: 1、A 2、B 3、D 4、D 5、D
6、A 7、C、 8、D 9、D 10、D
四、判断题
1、人出生后的重要造血器官是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 )
2、血液病学除了血液系统疾病,还包括输血医学( )
3、诱导分化和增进细胞凋亡都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两都治疗机制一致( )
4、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机制是增进凋亡。( )
5、痛风病人伴血压升高者首选利尿剂降压。( )
6、刺激骨髓造血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盆血的首选措施( )
7、类风湿因子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
8、类风湿关节炎属于非特异性炎症( )
9、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是指可以防止和延缓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骨质构造破坏的药物( )
10、将痛风归属于风湿病是由于痛风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五、简答题
1、血液病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哪能些?
答案:
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疱疹、MCV)等
原发病:肿瘤、粒细胞减少
药物热:化疗药物、生物制剂、抗生素等
吸取热:
2、简述风湿性疾病的范围及分类
答案: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性关节病、与代谢和内分泌有关的风湿病、和感染有关的风湿病、肿瘤有关的风湿病、神经血管疾病、骨与软骨病变、非关节性风湿病、其他有关节症状的疾病。
3、对于血液病的治疗,清除异常血液成分和克制异常功能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1)化疗和放疗;
(2)诱导分化;
(3)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
(4)免疫克制;
(5)抗凝及溶栓治疗。
4、常用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有哪些?(至少说出5种)
答案:
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羟氯喹、硫唑嘌噙、环磷酰胺、柳氮磺吡啶、艾拉莫德等。
五、论述题:
1、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中的一大类,它除了有风湿性疾病慢性病程、关节骨肉病变外,还具有哪此特点?
答案:
(1)属自身免疫病;
(2)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变化为基础;
(3)病变累及多种系统,包括肌肉、骨骼系统;
(4)异质性,即同一疾病,在不一样患者的临床体现和预后差异甚大;
(5)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6)疾病多为慢性病程,逐渐累及多种器官和系统,只有初期诊断,合理治疗才能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预后。
2、 简述血液病学的进展
国内外在血液病的研究如造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血液病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临床干预措施,血液病的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的优化、替代供体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等方面获得了重要进展。未来血液病学的发展方向为:发现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中的分子遗传学异常,以期为疾病的初期诊断提供根据;关注干细胞与造血微环境的关系、血液病发病机制与异常基因的体现调控,以及有关的转化医学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靶向治疗药物、细胞学诊治方略,通过多中心临床研究获取我国血液病患者诊治的循证医学证据;深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防止疾病复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