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黄杨镇中心小学
黄小发[2010] 03号
黄杨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考核奖惩方案
(试 行)
为了贯彻落实《绥阳县常规教学质量考核奖惩方案》的精神,着力推进我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全镇各级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建立正确的导向激励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县教育局2010年3月10日教研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镇教育质量滞后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学年统测、统评成果奖励
(一)教学质量综合积分奖(以学校为单位计奖)
分科按参考率、人均分、及格率、优良率计算单科综合积分,然后将所有统测、统评学科综合积分相加为学校综合得分,以学校为单位奖前3名(教学点不设集体奖)。分别设一、二、三等奖。奖校长(400.00元、300.00元、200.00元)、教导主任(300.00元、200.00元、100.00元)。奖任课教师共计1000.00元、800.00元、600.00元。
(二)班级学科教学质量奖:
分科分级分班按参考率、人均分、及格率、优良率计算综合积分,不分学校类别设一、二、三、四等奖,奖金分别为400.00元、350.00元、300.00元、250.00元。(以班级数在10个班以上奖前4名,10个班以下5个班以上奖前3名。按班级人数中心学校少于30人,其余学校少于20人的班级其奖金分别递减50.00元)。
二、班级学科教学质量进步奖
按学科平均分增值计算奖金,奖励任课教师。
平均分增值=[(本次考试单科人均分-全镇本次考试单科人均分)-(上期单科人均分-上期全镇单科人均分)]×10元(以上一年原班学生为准,除正常转出外减少5人的不能评奖,获奖的前4名免惩。任多科教师若某级科人均分居镇同级科人均分以下10分内,该科免惩。)
四、按人均分名次设提升奖
在上一年人均分基础上,每上升一个名次奖50.00元,每下降一个名次惩30.00元。
五、教师教研成果奖
1、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课件制作、教学设计奖励如下:
获奖级别和等第
国家级
省 级
市 级
县 级
镇 级
一等奖
300.00元
250.00元
200.00元
150.00元
50.00元
二等奖
250.00元
200.00元
150.00元
100.00元
40.00元
三等奖
200.00元
150.00元
100.00元
80.00元
30.00元
2、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的各类竞赛奖励如下:
获奖级别和等第
国家级
省 级
市 级
县 级
镇 级
一等奖
500.00元
400.00元
300.00元
200.00元
50.00元
二等奖
400.00元
300.00元
200.00元
100.00元
40.00元
三等奖
300.00元
200.00元
100.00元
70.00元
30.00元
3、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教具制作等技能大赛奖励如下:
获奖级别和等第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县 级
镇 级
一等奖
500.00元
400.00元
300.00元
200.00元
50.00元
二等奖
400.00元
350.00元
250.00元
150.00元
40.00元
三等奖
300.00元
250.00元
200.00元
100.00元
30.00元
注;1、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是指县教育局推荐同意参赛的。
2、以上获奖若出现特殊情况的,通过镇中心小学校委会研究决定。
五、惩罚
1、全镇统测统评成绩位于全镇倒数3名以内(含3名)的教师,该年度不能评优评先。
2、连续两年同级同科统测统评成绩位于全镇倒数3名以内(含3名)的教师,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400.00元、350.00元、300.00元(人均分达60分以上的免于处罚,人均分名次提升者免惩)。
3、连续三年所教班级学生统测统评成绩位居全镇倒数3名以内(含3名)的教师,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500.00元、450.00元、350.00元。并顺向流动到下级学校。(人均分达60分以上的免于处罚,人均分名次提升者免惩)。
六、 评估奖励的相关安排
1、各学校必须按照奖惩方案的相关条款,收集旁证材料,进行自查自评,在校内进行公示,于每年的8月20日前完成,并向镇中心小学相关工作联系人递交申报材料。
2、各校教师个人单项奖励,由教师向学校提出申请,收集旁证材料,学校复核属实后,要在校内公示一周,在无异议的情况下,学校加盖公章于每年的9月初向镇中心小学相关工作联系人递交申报材料。
七、其它
1、各学校制定相关的教学质量奖惩方案,凡没有奖惩方案,实行平均分配的学校,奖金收回。
2、班级单科教学质量奖:每年春季学期,镇中心小学将举行一至六年级部分科目的统测统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奖励。奖励单科“四率综合积分”。计算方式:
①参考率积分=(学校参考率÷全镇该项最高参考率)×20分
②人均分积分=(学校人均分÷全镇该项最高人均分)×40分
③及格率积分=(学校及格率÷全镇该项最高及格率)×20分
④优良率积分=(学校优良率÷全镇该项最高优良率)×20分
四率综合积分=参考率积分+人均分积分+及格率积分+优良率积分
说明:1、原《黄杨镇中心小学教学成果奖励方案》作废。
2、一年级春季学期的统考不设置平均分增值奖。
3、奖金来于绩校工资的奖励部分。
4、黄小的县抽考级科由教育局实施奖惩。也同样适用与本方案。
5、此方案待教育局实施后,随之执行。
6、所涉金额若与总奖金有冲突,则由校长会研究实施。
黄杨镇中心小学
2010年6月13日
《教学质量奖惩方案》讨论意见收集:
黄小:1、领导不能只设奖而不设惩。 2、任多科教师的奖惩怎样算。
曙光:1、惩罚比例太大,建议为20%。 2、建议只用经济惩罚,不与职称挂勾。
3、应分学校类别实行奖惩。
茶小:1、处罚中平均60分太高,建议为40分。2、倒数名次建议定为倒数1—2或1—3名。
3、建议任双科的教师就高不就低。 4、黄杨小学应单列奖惩,不和其它学校一起纳入评比。 5、一些文体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参赛名额应与各校机会同等。
6、教研成果奖不应从教师绩效工资中列支,应从总校所提取的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
7、没有专职教师的其它科目,不应纳入统测同评,如英语学科。
8、教育教育局抽考的级科才纳入镇的统考范围,实施奖惩。
9、建议以处罚金为主,不与职称挂勾。
新农:1、教研成果奖按最高级别奖,不累计计算。 2、按名次处罚不够科学,应进行综合考核处罚。 3、虽为倒数名次,但成绩较上一年有所上升,应视其情况进行处罚。
4、采取的方式应多样化,如合理化流动和有差别地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等。
联丰:1、倒数5名处罚面太大,建议惩1—2名。
2、如居倒数名次的教师流动了,学校不好排课,且该教师又免于了处罚。
3、多科教师的奖惩该怎样考核。
4、黄小不应纳如与村级学校同比,若比应提高标准。
乐园:1、原本为倒数的级科,新学年名次上升应免于处罚。
2、班级不足10个,惩2名,10个班级以上,惩3名。降级聘用太严,可改为经济处罚。
3、应设立分值进步奖。 4、奖励面应扩大至班级数的一半。
5、保持前3名不惩,但三名后下滑应考虑处罚。
金子:1、复式班教师奖惩怎样算。 2、应分学校类别设奖。 3、建议处罚不与教师职称挂勾。 4、综合积分奖上领导过高,教师过低。 5、不在第一线的领导应设立处罚条款。 6、班额不足30人和20人,还应缩小数具。
7、连续两年或三年居倒数的处罚,如有教师流动或请假,该如何处罚。
8、应加强对监考的管理力度。
综合意见:1、领导不能只设奖而不设惩。
2、任多科教师的奖惩怎样算。
3、惩罚比例太大,建议为20%。
4、建议只用经济惩罚,不与职称挂勾。
5、应分学校类别实行奖惩。
6、处罚中平均60分太高,建议为40分。
7、建议任双科的教师就高不就低。
8、黄杨小学应单列奖惩,不和其它学校一起纳入评比。
9、一些文体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参赛名额应与各校机会同等。
10、教研成果奖不应从教师绩效工资中列支,从总校提取的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
11、没有专职教师的其它科目,不应纳入统测同评,如英语学科。
12、教育教育局抽考的级科才纳入镇的统考范围,实施奖惩。
13、教研成果奖按最高级别奖,不累计计算。
14、按名次处罚不够科学,应进行综合考核处罚。
15、虽为倒数名次,但成绩较上一年有所上升,应视其情况进行处罚。
16、采取的方式应多样化,如合理化流动和有差别地扣发奖励性绩效工资等。
17、如居倒数名次的教师流动了,学校不好排课,且该教师又免于了处罚。
18、原本为倒数的级科,新学年名次上升应免于处罚。
19、班级不足10个,惩2名,10个班级以上,惩3名。降级聘用太严,可改为经济处罚。
20、应设立分值进步奖。
21、奖励面应扩大至班级数的一半。
22、保持前3名不惩,但三名后下滑应考虑处罚。
23、综合积分奖上领导过高,教师过低。
24、不在第一线的领导应设立处罚条款.
25、班额不足30人和20人,还应缩小数具。
26、连续两年或三年居倒数的处罚,如有教师流动或请假,该如何处罚。
27、应加强对监考的管理力度。
注:
其一:领导的奖是“教学质量综合积分奖”领导没设惩,是因为没设奖。
其二:“综合积分奖领导过高,教师过低”,教师有三项奖(综合奖、班级奖、班级进步奖)
其三:“班额不足30人和20人,还应缩小数据”,上级规定不足30人不能开班。
其四:不分学校类别,只设级科奖和进步奖。虽然地区条件不同,但考试的方式也不一样。
建议:1、不要把方案复杂化,要具可操作性。
2、设立分值进步奖。但前三名可免惩。
3、处罚可改为绩效工资惩罚或顺向交流。
4、未担任统考科目的教师和非教学人员的考核,除按其所从事工作的性质进行量化考核外,按所在学校综合积分。居前3名的分别奖150.00元、130.00元、100.00元。
5、黄小不能单列,虽然考试方式不同,但有两次获奖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