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运用
知识清单
知识点一: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
现象
实质
超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自身重力的现象
系统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上的分量(加速上升,减速下降)
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自身重力的现象
系统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加速度有竖直向下的分量(加速下降,减速上升)
完全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0的现象
系统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且a=g;
超重和失重的判断:根据加速度沿竖直方向的分量进行判断;若竖直向上,则超重;若竖直向下,则失重;
知识点二:两类动力学问题
1:受力情况
2:
※ (1)无论哪种情况,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是加速度a;
※ (2)物体的运动情况由受力情况及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共同决定;
知识点三: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
1.整体法
当系统中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质量等于各物体的质量之和,当整体受到的外力已知时,可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
2.隔离法
从研究方便出发,当求解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力时,常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3.外力和内力
如果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物体的作用力,这些力是该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时不考虑内力.如果把某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
4:涉及隔离法与整体法的具体问题
(1)涉及滑轮的问题.若要求绳的拉力,一般都必须采用隔离法.这类问题中一般都忽略绳、滑轮的重力和摩擦力,且滑轮大小不计.若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的两物体虽然加速度方向不同,但大小相同,也可以先整体求a的大小,再隔离求FT.
(2)固定在斜面上的连接体问题.这类问题一般多是连接体(系统)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即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解题时,一般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方法.建立坐标系时也要考虑矢量正交分解越少越好的原则,或者正交分解力,或者正交分解加速度.
(3)斜面体(或称为劈形物体、楔形物体)与在斜面体上物体组成的连接体(系统)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为物体与斜面体的加速度不同,其中最多的是物体具有加速度,而斜面体静止的情况.解题时,可采用隔离法,但是相当麻烦,因涉及的力过多.如果问题不涉及物体与斜面体的相互作用,则采用整体法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例题精讲
题组一:超重和失重
1:游乐园中,游客乘坐能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升降机,可以体会超重或失重的感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当升降机加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B.当升降机减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C.当升降机减速上升时,游客是处在失重状态 D.当升降机加速下降时,游客是处在超重状态
2.(2007·山东理综)下列实例属于超重现象的是( )
A.汽车驶过拱形桥顶端 B.荡秋千的小孩通过最低点
C.跳水运动员被跳板弹起,离开跳板向上运动。 D.火箭点火后加速升空。
3:(2004全国Ⅰ)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4:2010高考海南物理)如图5,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加速下降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5:(2010浙江理综) 如图4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以相同的初速度上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B
v
图4
A.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一定为零
B. 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对物体受到的重力
C. 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大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D. 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A对B的压力等于A物体受到的重力
题组二:牛顿定律解决连体问题
1:如下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和M(m∶M=1∶2)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2,则x1∶x2等于( )
A.1∶1 B.1∶2 C.2∶1 D.2∶3
2:如图10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B,A、B的质量均为2 kg,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 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加在物块A上,则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g=10 m/s2)( )
A.10 N B.20 N
C.25 N D.30 N
3.如图9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
A.g B .g C.0 D.g
4:如图3-3-2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1 kg、m2=4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秤的示数是25 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 N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7 m/s2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 m/s2
5: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6:两个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滑块A、B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滑下,求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 )
A: 等于零 B: 方向沿斜面向上 C:大小等于μ1mgcosθ D. 大小等于μ2mgcosθ
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的两个物块间用一轻弹簧连接,放在倾角为的粗糙斜面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平行于斜面、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在上,使、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斜面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则( )
A.弹簧的弹力为 B.弹簧的弹力为sin
C.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8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
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
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
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
9.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右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
10.如图7所示,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作用下,先沿水平面,再沿斜面(斜面与水平面成θ角),最后竖直向上运动.则在这三个阶段的运动中,细线上张力的大小情况是( )
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始终不变 D.由大变小再变大
11.如图4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A、B,m1>m2,A、B间水平连接着一轻质弹簧秤.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右拉B,稳定后B的加速度大小为a1,弹簧秤示数为F1;如果改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向左拉A,稳定后A的加速度大小为a2,弹簧秤示数为F2.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a1=a2,F1>F2 B.a1=a2,F1<F2
C.a1<a2,F1=F2 D.a1>a2,F1>F2
12:如图1,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站着一只猫.已知木板的质量是猫的质量的2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猫立即沿着板向上跑,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则此时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 )
A.sinα B.gsinα C .gsinα D.2gsinα
知识点三:牛顿定律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
1: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 图线如图所示,则
(A)在秒内,外力大小不断增大 (B)在时刻,外力为零
(C)在秒内,外力大小可能不断减小 (D)在秒内,外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2: (09年山东卷)17.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据此判断图乙(F表示物体所受合力,x表示物体的位移)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 )
3:如图3-3-1所示,质量m=1 kg、长L=0.8 m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平.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现用F=5 N的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下桌子,力F的作用时间至少为(取g=10 m/s2) ( ).
A.0.8 s B.1.0 s C. s D. s
4:(2010年高考安徽理综卷)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3-2-8所示.g取10 m/s2,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F的大小; (3)0~10 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5.(16分)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紧绷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 m/s运行,一质量为m=4 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 m,g取10 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6: 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以及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990kg,气球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发现气球漏气而下降,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速度为1m/s,且做匀加速运动,4s内下降了12m.为使气球安全着陆,向舱外缓慢抛出一定的压舱物,此后发现气球做匀减速运动,下降速度在5分钟内减少了3m/s.若空气阻力和泄漏气体的质量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9.89m/s²,求抛掉的压舱物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