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8月4日,涡阳县举行2017第7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考试,共有13人参与考试并全部合格结业。培训考试期间,鸿途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的教练员重点讲授道路交通安全和农机法律、法规及安全规章制度等知识,要求全体驾驶操作人员牢固树立安全驾驶理念,时时刻刻做到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违法违规驾驶等,并将良好的驾驶习惯一直保持下去。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农机安全监理条例》及农机安全常识。针对违法载人、无牌无证行驶等违法违规现象,培训班通过对大量真实交通事故案例的解析,使参训驾驶员深刻认识到安全行车的重要性,提高了安全意识。此外,培训班还向参训学员发放了《农机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致全县农机手朋友一封信》等宣传材料。
鸿途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9月4日,涡阳县举行2017第8期拖拉机驾驶员培训考试,共有25人参与考试,24人合格结业,其中拖拉机驾驶人22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2人。1人考试不合格,已经当场办理了补考手续。培训考试期间,鸿途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的教练员重点讲授农机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农机安全作业常识及道路交通安全等知识,要求全体驾驶操作人员牢固树立安全作业理念,时时刻刻做到合法经营,坚决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违法作业等,切实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负起安全责任。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农机安全监理条例》及农机安全常识。针对违法载人、无牌无证行驶等违法违规现象,培训班通过对大量真实交通事故案例的解析,使参训驾驶员深刻认识到安全行车的重要性,提高了安全意识。
第二篇:学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学校消防安全教育记录
教育培训对象:
全体学生主
讲
人:
宁彦力培训时
间:
2017年9月地
点:
大操场参训班级(个):
12参训人
数:
530
教育培训内容
防火常识
校园防火安全,事关学生的人身、财物安全,事关学校事业的发展。维护校园安全,离不开大学生的主动关心和积极参与。为了使同学们学会和使用恰当的方式防范校园内可能出现的各种防火安全问题,我们根据以有积累的经验,编摘了有关维护校园安全,确保学生人身、财物安全的有关小常识,供大家借鉴。
1、如何防止火灾的发生。防止火灾发生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同学们只要认真贯彻消防法规,自觉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就能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1)教室、实验室的防火。在实验室工作或学习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
2、初起火灾如何报警及扑救。
发生火灾必须立即报警。报警时,要讲清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地址,尽最大可能说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等要素。如向公安消防"119"火警台报警,则必须派人在校门口或关键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至火灾现场。在报警的同时,可在物管人员或保卫人员的带领下,就近使用灭火器或开启消防栓进行灭火。如火势较难控制时,除继续千方百计设法扑救外,还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安全防护。
3、当您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
如果您在教室、餐厅、娱乐场所被突发的火灾所困时,应设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救逃生。火势不大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教育培训时间:
2017年11月17日组织单位:
田庄镇中心小学教育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接受培训人员:全校教职工
授课人:
宁彦力
教育培训内容
消防安全校园防火安全,事关学生的人身、财物安全,事关学校事业的发展。维护校园安全,离不开大学生的主动关心和积极参与。为了使同学们学会和使用恰当的方式防范校园内可能出现的各种防火安全问题,我们根据以有积累的经验,编摘了有关维护校园安全,确保学生人身、财物安全的有关小常识,供大家借鉴。
1、如何防止火灾的发生。
防止火灾发生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工作。同学们只要认真贯彻消防法规,自觉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就能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教室、实验室的防火。在实验室工作或学习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
2、初起火灾如何报警及扑救。
发生火灾必须立即报警。报警时,要讲清发生火灾的单位名称、地址,尽最大可能说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质、火情大小、报警人姓名、联系电话等要素。如向公安消防"119"火警台报警,则必须派人在校门口或关键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至火灾现场。在报警的同时,可在物管人员或保卫人员的带领下,就近使用灭火器或开启消防栓进行灭火。如火势较难控制时,除继续千方百计设法扑救外,还应高度重视自身的安全防护。
3、当您遇到火灾时如何逃生。
如果您在教室、餐厅、娱乐场所被突发的火灾所困时,应设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救逃生。火势不大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但千万不要披塑料雨衣。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为确保同学们在校期间安全健康,请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过马路要左右看,走路要走人行道,靠右行走,不横穿马路,不翻越栏杆,不与机动车抢行,不在公路上玩耍,12岁以下不骑车上路,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2、独自在家时不玩火,不玩电,以防引发事故。不准把刀具等锐利器具带到学校。
3、学会锁好防盗门,将能够进人的窗户关好,防止坏人破门而入或从窗子潜入室内;有人来访,可以隔着门窗与之对话,不要开门,要与爸爸妈妈联系,问清情况后决定是否开门;在上放学的路上,不要与陌生人搭讪,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4、注意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做到饮食平衡;不买街头或小店“三无”食品,不吃腐坏变质的食物,以免食物中毒。
5、不把家庭情况、电话号码、父母及自己的姓名随意告诉陌生人。不轻信他人花言巧语。
6、每个同学要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记住父母的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一些亲戚的情况也要熟知。另外,110(匪警)、119(火警)、120(救护)、122(交通肇事)、114(电话号码查询)等急救和常用电话也要记熟。
7、不玩火、不吸烟、爱护消防设施,发现火情及时报警和呼救。处于火场时要及时呼救,同时用湿毛巾等蒙住脸,迅速逃离火场,切不可逞强参与救火,以免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教育培训时间:
2017年10月17日组织单位:
田庄镇中心小学教育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接受培训人员:全校教职工
授课人:
宁彦力
培训内容: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1、灭火器的种类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储气瓶式、储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
2、手提式于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可手提或肩扛灭火器快速奔赴火场,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如在室外,应选择站在上风方向喷射。
使用的干粉灭火器若是储气瓶式,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储气瓶的开启是手轮式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当干粉喷山后,迅速对准火焰的根部扫射灭火。使用的于粉灭火器若是储压式,操作者应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然后握住喷射软管前端喷嘴部,另一只手将开启压把压下,打开灭火器进行灭火。灭火器在使用时,一手应始终压下压把,不能放开,否则会中断喷射。干粉灭火器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火灾时,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如果被扑救的液体火灾呈流淌燃烧时,应对准火焰根部由近而远,并左右扫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使用者应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晃动扫射,使喷射出的干粉流覆盖整个容器开口表面;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使用者仍应继续喷射,直至将火焰全部扑灭。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类灭火器联用,则灭火效果更佳。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教育培训时间:
2017年12月17日组织单位:
田庄镇中心小学教育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接受培训人员:全校教职工授课人:
宁彦力灭火的基本常识
人们长期与火灾作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灭火经验,总结出4种灭火的基本方法:
1.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点,从而燃烧过程停止。如用水和二氧化碳直接喷射燃烧物,往火源附近未燃烧物上喷洒灭火剂,防止形成新的火点。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域的氧气量,阻止空气注入燃烧区域或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火焰熄灭。如用不燃或难燃的石棉被、湿麻袋、湿棉被等捂盖燃烧物;用砂土埋没燃烧物;往着火空间内灌入惰性气体、蒸汽;往燃烧物上喷射氮气、二氧化碳等;封闭已着火的建筑物、设备的孔洞。
3.隔离法。使燃烧物和未燃烧物隔离,限制燃烧范围。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进入燃烧环境内;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和设备。
4.抑制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如往燃烧物上喷射干粉等灭火剂。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教育培训时间:
2018年1月17日组织单位:
田庄镇中心小学教育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接受培训人员:全校教职工
授课人:
宁彦力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防止燃烧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防火的基本措施是:
1.控制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过程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可燃物质的使用要谨慎小心。在选材时,尽量用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料建筑房屋,用防火漆浸涂可燃物以提高耐火性能;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厂房,采用抽风或通风方法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凡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要分开存放等。
2.隔绝空气。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封的设备内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危险化学品,如金属钠存于煤油中,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3.清除火源。如采取隔离火源、控制温度、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措施,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升高而起火。
4.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为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就要防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具体措施有:在可燃气体管路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机车、轮船、汽车、推土机的排烟和排气系统戴防火帽;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安全阀;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防火墙。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教育培训时间:
2018年2月17日组织单位:
田庄镇中心小学教育培训地点:多媒体教室接受培训人员:全校教职工
授课人:
宁彦力
火灾逃生知识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地行动,从而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逃生方法:
1.尽量利用建筑物内的设施
逃生利用建筑物内已有的设施进行逃生,是争取逃生时间,提高逃生率的重要办法。(1)利用消防电梯进行疏散逃生,但着火时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2)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进行逃生;(3)利用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等进行逃生;(4)利用观光楼梯避难逃生;(5)利用墙边落水管进行逃生。
2.不同部位、不同条件下人员的逃生方法
(1)当某一楼层某一部位起火,且火势已经开始发展时,应注意听广播通知,广播会告诉着火的搂层,以及安全疏散的路线、方法等。不要一听有火警就惊慌失措盲目行动。(2)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它通道。(3)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
4.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
(1)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位置,一旦火灾发生,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2)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3)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4)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败。(5)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第三篇:学校食堂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学校食堂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一、学校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1、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包括纯净水生产加工人员)上岗前必须到市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并取得健康证者方可上岗,工作时要佩戴或随身携带健康证。
从业人员每年定期体检,合格者领取当年的健康证,健康证超过一年者,视为无证。
3、本制度执行责任人每年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掌握结果,发现“五病”人员,及时调离岗位。
4、本制度执行责任人要定期检查从业人员持证情况,如有关部门检查时,发现无证上岗人员,除追究无证上岗人员责任外,还要追究本制度执行责任人责任。
二、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1、建立健全食堂卫生清扫制度,坚持环境卫生清扫“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制度;
主管领导定期检查(每周三下午);
3、食堂负责人查(每天上午);
4、卫生领导组成员抽查(不定期);
5、按标准严要求,不留死角;
6、查出问题,立即解决,并追究责任人责任。
三、学校食堂餐厅卫生管理
1、建立健全餐厅卫生清扫制度,坚持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清分工,包干负责)制度,并定期检查;
餐厅设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消灭“四害”;
3、餐厅地面保持清洁(无水、无油迹、无尘土、无垃圾);
4、餐厅服务人员要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工作时间不得吸烟;
5、餐厅服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用流水洗手后上岗;
6、餐厅服务人员出外办事,前必须脱下工作服,帽等,回来后用流水洗手;、餐厅服务人员上岗必须佩戴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四、学校食堂库房管理制度
1、食堂库房必须专人负责,为保证食品安全,库房随时上锁,除管理员外,任何人都不得擅入库;、客房内设置食品架。原料分类摆设,食品原料等应离地35㎝,离墙45㎝,离棚65㎝放置;
3、严格执行出入库制度,做好出入库记录;
4、严禁“三无”食品及腐烂变质的食品、原料等入库存放;
5、保持库房卫生清洁,物品规整,保证通风良好;
6、设置防蝇、防鼠等设施,安全有效;
库房管理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佩戴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工作;
8、库房管理工作未按上述规定操作,造成纰漏将追究库房管理员,负责人责任。
五、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
(一)、食堂管理员根据每日食谱要求,通知库管员准备每餐所用食品原料;
(二)、肉、禽类食品专用清洗池清洗,用菜板,专用刀进行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三)、蔬菜类根据不同品种进行粗加工
1、叶菜类摘除不可食部分,用洗菜池清洗干净后,用专用案板、专用刀,根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根茎类:在洗菜池中清洗干净外皮,需打皮处理的,打皮后再次清洗,然后用专用菜板、专用刀,根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四)、粗加工人员必须穿戴整齐工作衣、帽,佩戴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工作。
(五)、负责人随时监督检查各岗位工作人员操作情况。
六、学校食堂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1、食堂原料采购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掌握食品卫生知识和采购常识;
定点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定型包装食品时要索取食品的卫生许可证,食品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等,采购肉禽类食品要索取检疫证明,采购非定型包装食品时,要检查食品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
3、建立索证档案,索取的证明要分类并按时间顺序存档管理;
4、每次采购食物均要向货主索要收据,并保存收据至食品进行后无异常;
5、食品原料采购负责人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佩戴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
七、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中毒事故,保障本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学校食物中毒预案。
(一)、食物中毒抢救领导小组
(二)、发生食物中毒后的报告
当共同就餐人员在就餐后的一段时间内同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应怀疑食物中毒。此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学校食物中毒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组长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通知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到岗,部署各项救治及处理工作。
(三)、具体措施及责任
1、应立即联系医疗单位,及时向医院运送患者进行救治;、由联系人向XX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报告电话:165;
3、由联系人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说明事故的经过及严重程度,必要时请求支援;
4、由联系人负责现场的封闭保护。发生中毒的食堂应立即封闭,任何人不得进入。剩余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食品的容器用具必须保留,待卫生行政部门的调查人员调查事故原因;
5、由查事维持现场秩序并接待有关来访人员。
(四)、校食物中毒抢救领导小组组长负责校内抢救工作的组织协调。
八、学校防投毒措施
1、加强门卫管理,严格执行校门出入登记制度;、严把采购、储存、加工、供应等各项环节的安全关;
3、原料库专人专管,其他人未经允许不得擅入内,库房随时上锁;
4、厨房内除本单位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能随便进入,工作人员离开时要锁门;
5、定期对教职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曾强员工防投毒意识;
6、各环节由专人负责,学校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投毒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纠正,出现安全事故要追究具体管理人及主管人员责任。
九、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1、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人员应经常参加食品卫生知识及有关卫生法律、法规学习,掌握与食品卫生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卫生常识,关能对本单位的食品从也人员进行卫生知识教育和培训;
卫生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本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做到从掌握应知应会的食品卫生知识,按要求操作,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每年组织一次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年培训不少于学时,并进行卫生知识考试,对卫生知识考试不合格者要重新进行培训,补考不合格者要调出食品生产经管证;
十、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烹调食品时不得使用亚硝酸盐,学校食堂不得贮存亚硝酸盐;
采购食品添加剂要到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并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和使用说明书,对产品标签没有卫生许可证编号,没有厂名、厂址,没有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
3、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不清的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
4、调料罐必须有用量标记,标明罐内调料的品名,购入调料或向调料罐内重新填加调料,必须向下一班操作人员交接,操作人员在不明调料的来源时,不得使用。
十一、餐具,用餐清洗消毒制度
1、使用后的餐具必须在指定的餐具洗涤槽内将食物残渣和油污洗涤干净,再将餐具置于另一餐具洗涤槽内用洗涤剂冲洗干净;
确认餐具已洗净后,将餐具置于待消毒的餐具存放架上;
3、将待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消毒设施中消毒;
4、将消毒后的餐具置于餐具保洁柜中待用;
5、厨房内待使用的餐具及供客人使用的餐具必须使用餐具保洁柜中已消毒的餐具,否则不得使用;
6、厨房内使用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在指定的容器洗涮槽内洗刷,洗刷后置于指定的消毒器内进行消毒(或以5%的酒精擦拭消毒);
十二、配餐卫生管理
1、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携带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上岗每天配餐前后必须将紫外线灯开启3分钟,对配餐间进行空气消毒;
3、配餐间内的一切食品容器、用具、餐具必须洗净、消毒;
4、操作台使用前必须用5%的食用酒精擦拭消毒;
5、杂物及水直接入口食品不得进入配餐间;
6、出售食品的从业人员的手不得接触接触钱币等污物,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洗手;、操作完毕后关闭食品出售窗。十
三、凉菜制作管理制度
1、进入凉菜间的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携带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操作前必须洗手,并用5%的食用酒精擦手消毒。
3、进入凉菜间的一切食品必须洗净、消毒,是直接按可食状态;
4、进入凉菜间的容器,用具必须经过洗净、消毒、台案、刀、墩在每班操作前必须经5%的食用酒精擦拭(或烧灼)消毒;
5、操作人员进入凉菜间前必须将紫外线灯开启3分钟;
6、冷藏设施中不得放置水直接入口食品;、凉菜间内不得有与本操作间无关的任何物品。十
四、面食制作管理制度
1、进入面食间的人员必须携带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必须穿戴工作服、帽、操作前必须洗手;、加工面食的机械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有污物,使用后必须清洗干净;面板使用后不得有残留物。
3、直接入口的食品容器、用具必须专用;
4、墙壁、地面应保持清洁;
5、污物桶必须加盖;
6、个人物品不得带入面食间。十
五、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携带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帽;
3、所有使用的容器、用具必须洗净、消毒。
4、食品加工前应检查是否有感官异常;
5、进入烹调间的食品必须洗净,盛装食品的容器必须放在指定台案上,不得放置地面;
6、炸制食品的食用油不得反复使用二次以上;、各岗位工作时必须随时清扫地面、案台;
8、废弃物应置于污物桶内并将污物桶加盖;
9、无防蝇窗纱的窗户不得打开;
1、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烹调间;
11、负责人定期检查各岗位人员操作情况。
第四篇: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记录驾驶员夏季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一、警惕三个危险时段
研究表明。午间时分——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很多驾驶员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
黄昏时分——据不完全统计,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经过一天的劳顿后,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出虚汗、打呵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
午夜时分——午夜1时至凌晨3时,此时称为“休眠状态”,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机。
调整状态再工作
心要静。开车时要尽量少说话。有关研究表明,开车时讲话30秒,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10%左右,导致意外事故发生。所以,不要在开车时喋喋不休,更不要在开车时打手机。
防失眠。充足的睡眠对驾车很重要。睡前用热水泡脚15分钟,或洗个热水澡,有利于消除疲劳、帮助入睡。睡前喝一杯牛奶,也可起催眠作用。
常饮水。以开车为职业的驾驶员,因长时间坐在车里而忘记摄入足够的水分,容易造成习惯性便秘
高温天气使人容易烦躁,在车厢这个封闭的环境内,人一旦烦躁,就会导致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危险情况就很难避让。同时,夏季昼长夜短,且气温高,许多驾驶员休息不够充分,导致精力不充沛,行车中易疲劳、瞌睡,出现反应迟钝,从而导致交通事故。那么,如何保证在夏季安全行车呢。
二、夏季出车,防暑降温
出车前,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出车时,应用塑料壶装满水,放在车上,还应带上风油精、清凉油、毛巾、饮用水、遮阳镜等提神醒脑药品和防暑降温用品。白天行车,可将前挡风玻璃打开,保持驾驶室内通风良好。戴上眼镜,以减少阳光的直射。在戴眼镜时不宜戴颜色太深和太大且重的墨镜。据研究,墨镜的暗色能延迟眼睛把映像送往大脑的时间,这种视觉延迟又造成速度感觉失真,使戴墨镜的驾驶员做出错误的判断。特别是汽车以80公里的时速前进时,过深的墨镜会把驾驶员对情况的反应延长100毫秒,从而增加2.2米的急刹车距离;而如果墨镜的镜架宽大且重,也会给人带来许多不适感觉。
三、慎重驾驶,降低速度
炎炎夏日,人很容易疲劳,身体乏力,心情烦躁,精力无法集中,再加上车辆行人嘈杂、路面的灰尘多等外界原因,极易导致车辆事故。因此,行车途中,驾驶员应当保持高度警惕,降低速度,谨慎驾驶。行车中,一旦出现头晕、口苦和无力等中暑现象时,应立即停车休息,等身体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行车。制动效能,不能马虎高温会使得沥青路面变软变滑、摩擦系数降低,车辆制动能力下降、制动距离变长。行驶中,要充分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控制车速,避免频繁、连续使用制动和紧急制动。遇到紧急情况,对车辆的制动距离要做适当延长。必要时,货车可增设制动鼓淋水降温装置,以改善制动效能。如果发生“气阻”现象,使发动机熄火后,应利用惯性作用,将车停到一个较为安全的便利地点,打开机盖进行自然冷却。如有备用水,可将毛巾打湿,附在汽油泵上进行冷却。
四、注意轮胎,科学降温
夏季行车,应经常检查轮胎的温度和气压,可比平时的气压适当放低一些。检查发现胎温、胎压过高时,应赶紧找荫凉处进行休息,等轮胎温度自然降低后,胎压便会恢复正常,这时可继续行车。给轮胎降温降压时,一定要自然,切勿采用泼冷水的办法,否则容易使胎层拉裂;也不得采用放气的方法,否则胎温胎压还会继续上升。
第五篇: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编号:工程名称XX市XX县区洪山河道综合改造工程
单位名称江苏环绿园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主讲部门洪山河道项目部主讲人教育日期参加人数
受教育部门(人员)各施工班组
教育内容:文明施工须知
1、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置进出口大门,制定门卫制度。严禁小孩和与工作无关的其他人员进入现场,严防盗窃、斗殴、赌博等事件发生。
2、施工现场做到道路畅通、平坦、整洁、无散落物,并适当进行绿化布置。
3、施工现场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效地控制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泥浆、强光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禁止焚烧有毒、有害物质。夜间施工应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4、施工现场实行作业清扫和卫生保洁制度。作业区内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生活区内生活垃圾必须盛放在容器内,并及时清理,确保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5、建筑材料、物件、料具必须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合理堆放,作业区和仓储间堆料安全、整齐、有序,不得超高,并应分门别类,悬挂标牌。标牌应统一制作,标明名称、品种、规格、数量等。易燃、易爆物品单独堆放,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6、施工现场应设置固定的男、女简易淋浴室和厕所,并确保结构稳定、牢固和防风雨。高层建筑应每层设置临时便溺设施,多层建筑应每2层设置。严禁随地大小便。
7、施工现场应因地制宜,积极设置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等学习和娱乐场所,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安全气氛。
8、施工现场必须备有保健药箱(箱内配备一些工地常用的药品)和急救器材,并应经常性地开展卫生防病宣传教育。
9.施工现场实施消防防火安全管理责任制,并成立领导小组,配备足够、合适的消防器材及义务消防人员。易燃、易爆物品堆放间、木工间、油漆间等消防防火重点部位必须采取消防安全措施,配备专用消防器材,专人负责。受教育人员签字
部门(项目)负责人
记录人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编号:工程名称XX市XX县区洪山河道综合改造工程
单位名称江苏环绿园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主讲部门洪山河道项目部主讲人教育日期参加人数
受教育部门(人员)各施工班组
教育内容:特岗作业人员教育
1、施工现场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等作业,必须由电工完成。施工现场应按工程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情况配备电工。
2、使用用电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3、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外高、低压线路下方,也不得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材料及其他杂物等。
4、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之产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其安全操作距离必须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如增设绝缘材料搭设的屏障、遮栏、围栏、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5、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垂直距离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6、施工现场用电实行“三相五线制”。电线必须符合有关规定,配线(包括架空线)应分色(包括配电箱内连线),相线l1为黄色,相线l2为绿色,相线l3为红色,工作零线n为黑色,保护零线pe为绿/黄双色。严禁采用四芯或三芯电缆外加一根电线代替五芯或四芯电缆。禁止使用老化电线,破皮的应进行包扎或更换。
7、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应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开关箱内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2台及2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受教育人员签字
部门(项目)负责人
各施工班组
记录人
教育内容:特岗作业人员教育
8、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检查和维修一次,检查、检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将其前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时,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9、熔丝应与设备容量相匹配,不得用多根熔丝绞接代替一根熔丝,每根熔丝的规格应一致,严禁用其他金属丝代替熔丝。
10、施工现场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其电源线应采用三芯橡皮护套电缆,严禁使用花线和护套线。电缆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缠绑在脚手架等设施构架上。
11、照明灯具的安装,室外高度应大于3米,室内应大于2.4米,大功率的金属卤化灯和钠灯应大于5米。
12、室内线路和灯具安装低于2.4米的,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伏;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工作场所,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伏;使用手持照明灯具的,电源电压不超过36伏。
13、停电后,操作人员需要及时撤离现场的特殊工程,必须装设自备电源的应急照明设备。受教育人员签字
第28页 共28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