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3* 打电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了解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能对相声感兴趣。
3.体会相声里的人说话罗嗦的特点,认识到说话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在笑声中认识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懂得说话不仅要抓住要点,还要做到简明、得体。
三、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每年的春节晚会上,都会有精彩的相声节目。你看过相声表演吗?你有什么感受?(板书:幽默、搞笑……)
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确定搜集相声的小组向大家介绍几个相声节目。
2、揭题:今天,我们来欣赏这两位著名相声演员合说的相声《打电话》(板题)
二、模拟表演,为对比语言作铺垫
1、大家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那么打电话时说话要注意什么呢?(板书:省时、简明、得体)
2、如果你要给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七点在北仑影剧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3、计时表演。板书----分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如果有人为这么一点儿事而打了两三个小时电话,你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 《打电话》
1、学生自学。
2、学习生字。
3、交流思考题。
这个相声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结果被这个人东拉西扯,说了两个多小时,既误了自己的事,又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四、精读感悟,指导表演。
1、这个相声是几人表演的?你认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呢?
2、故事中演年轻人的是这个相声的主角,他名叫啰嗦,你认为给他取这个名字怎么样?
3、相声是笑的艺术,《打电话》这个相声中什么地方最令你发笑?济览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例:
(1)“喂……喂……,怎么不说话,哎呀,拿倒了!……”
①说体会:这人慢吞吞拨号,又不紧不慢“喂”了半天,见对方没问答,又放下电话盯着看,才发现是电话拿倒了,太可笑了!
②师指导表演,你能学学他说话的语气、动作,来表演这句话吗?
(语气:不紧不慢 动作:先慢吞吞拨号,再放下电话盯着话筒,忽然一拍脑袋,大声、惊讶“拿倒了!”)
(2)“……小王,你现在不是没事嘛,你拿着电话,你注意,我给你学一学。你们几位再等一会儿。小王,我现在开始学:
唱山歌来------
……”
①说体会:公用电话旁有很多人等着打电话,啰嗦还要学唱歌剧给未婚妻听,叫人家再等一会儿,太不道德,太可笑了!
②指导表演:说“你们几位再等一会儿”时,身体转向另一边,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山歌调子试唱文中的歌剧段子。
(3)“还没吃饭吧?我给你准备吧。我买十二块饼干,我吃四块,给你留八块。”
①说体会:真不愧是啰嗦!准备晚餐买几块饼干,吃掉几块留几块都要在电话里报帐,太好笑了!这不浪费电话费吗?
②指导表演:极尽啰嗦的事,索性扳着手指一块块数饼干“一块、两块、三块……十二块”。(四块、八块照样数)
……
4、你想听电话的小王会有什么想法?
5、如果你是旁边等着打电话的人,你会怎样?
(板书:啰嗦、耗时、误事)
6、师小结:打电话啰嗦真是害人害已。看来打电话要抓住要点,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节约时间和金钱,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是文明行为的表现。
五、课堂表演。
1、同桌练习表演相声。(将文中相声节选两段,第一段:P58——60;第二段:P60——61)
2、推荐两组上台表演。教师板书:____小时
3、评价表演。
六、作业。
1、熟读《打电话》,用叙述的语言写下这个故事,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创设情境,尝试创作
(1)甲没有太高文化水平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己有知识,因“海马”一词,出人意料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2)有两上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俩又吹上啦!
(3)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用机智妙语帮自己摆脱困境。
板书设计。
13* 打电话
正板书 副板书
打电话(相声) 幽默、搞笑 滑稽、……
省时、简明、得体 啰嗦、耗时、误事
1-2分钟 ?小时 又说又唱
声情并茂
手舞足蹈
语气夸张
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是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相声语言的精妙与幽默。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