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会宁县实验中学
§3.1 生活中的平移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平移是本章的第一个关于图形变换的内容,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此基础上,教材提供了电梯、传送带上的电视机等图片,鼓励学生探索平移现象的共同特征,动手操作、亲自实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教材给学生自主探索留有很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现象,以促进学生对平移的体验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①经历观察、分析、操作、欣赏以及抽象、概括等过程,经历探索图形平移基本性质的过程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②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理解平移的基本内涵,理解平移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和对应角分别相等的性质。
2、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 通过收集自己身边“平移”的实例,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 通过欣赏生活中平移图形与学生自己设计平移图案,使学生感受数学美,体会美的价值所在,进而追求美并创造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探索图形平移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中概括出平移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本着贯彻启发性、直观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如下:
①采用引导发现法:逐步呈现教学信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独立性、又体现合作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师生互动,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②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
③讲练结合、步步设疑、逐渐深入、引导猜想、归纳总结、实验验证的探究式思维训练。
五、学习方法:
观察——分析——探索——概括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
展示画面:
(1)电视机在传送带上移动的过程。
(2)手扶电梯上人的移动的过程。
教师提问:
(1)你能发现传送带上的电视机、手扶电梯上的人在平移前后什么没有改变,什么发生了改变吗?
(2)在传送带上,如果电视机的某一按键向前移动了80cm,那么电视机的其它部位(如屏幕左上角的图标)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了多少距离?
(3)如果把移动前后的同一台电视机屏幕分别记为四边形和四边形(多媒体演示书上第58页的图3-2),那么四边形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是否相同?
学生观察多媒体展示的图片。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平移前后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回答:
向前移动了80cm。
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并进行探索。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
二、引入课题探求新知
引入课题:生活中的平移
根据上述分析,你能说明什么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在学生发现和归纳的基础上板书:
平移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总结出一个结论,即:“图形的位置改变了,但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平移前后对应点、对应线段以及对应角之间在做怎样的变化。
教师提出问题:
P59想一想:(课件演示P58图3-2)
(1)在上图中,线段AE,BF,CG,D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图中每对对应线段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
让学生归纳总结,教师板书平移的性质:
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讨论、归纳。
学生观察多媒体中四边形平移的图形,证实刚才探索的结论。
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共同探讨平移的性质。
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法寻找平移的性质。
通过讨论,强化对定义的理解。
探索平移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猜想的能力及协作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说出他们探索出的结论。同时要给予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说。
三、例题讲解
例1、(课件演示)
如图所示,△ABE沿射线XY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后成为△CDF。找出图中存在的平行且相等的三条线段和一组全等三角形。
学生观察、思考、相互讨论,然后叫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从“对应点所连线段” 、“对应线段” 两个方面找平行且相等的线段。
四、
展示应用 评价自我
四、
展示应用 评价自我(续
练习:P60
1. 如图所示,∠DEF是∠ABC经过平移得到的,∠ABC=33O,求∠DEF的度数。
2.在下面的六幅图案中,(2)(3)(4)(5)(6)中的哪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
教师再提问:
如果不限定“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那么请大家想一想还有哪些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教师进一步提问:
为什么(6)不是(1)平移得到的?你还能从这几只“向日葵花”中,观察到什么?
变式练习:
图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2cm,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它
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的方向,
并说出平移的距离。
图案欣赏:将搜集来的一些图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感受“平移”给我们带来的美。
第一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相互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
讨论解题思路,独立写出答案。
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训练,强化对平移性质的理解与运用。
结合平移的性质及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前后所学知识得到融会贯通。
使学生能在有趣的图形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感受到美来源于生活,同时数学也能创造美。
五、链接知识 归纳小结
组织学生小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并作适当的补充。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培养学生及时总结,知识内化。
六、布置作业
见作业本
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课后反思
§3.1 生活中的平移
例1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
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 -----------------------
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
平移的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
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 ----------------
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附板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上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