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2级旅游管理专业双证书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社会经济及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专业。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教学方针和政策,以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为专业发展方向,培养适应旅游企事业单位管理和服务的应用型人才。鉴于此,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文化科学技术和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从事导游服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涉外旅游业务、景区管理、旅行社管理等工作,适应旅游景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和素质等基本要求。
1、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要求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具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和良好品德修养与法律素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2、素质要求
(1)具有所学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具有终身学习、自我发展的自觉意识和基本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4)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并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
(5)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3、知识结构要求
(1)具有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与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
(4)掌握导游服务和旅行社基层管理的基本知识。
(5)掌握旅游经济学和旅游政策法规知识。
(6)掌握前厅、客房、餐饮服务与管理等知识。
(7)掌握旅行社业务与管理知识。
(8)掌握旅游会计和旅游公关礼仪知识。
(9)掌握一门外语基础知识。
4、能力要求
(1)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写作、表达能力。
(2)具备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3)具备应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
(4)具有国内旅行社计调、领队和导游带团能力。
(5)具有旅行社业务市场拓展能力。
(6)具有饭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具体操作和服务能力。
(7)具有饭店中基层部门管理能力。
(8)具有旅游景区景点讲解服务与管理能力。
(9)具有较强的旅游管理技能和导游能力。
5、获得证书要求
(1)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必须获得初级导游证,此外,还可考取相关职业资格的证书,如:调酒师、餐饮服务资格证,客房服务资格证,前厅服务资格证等相关职业技能证书。
(2)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及以上证书。
6.就业岗位要求
(1)初始就业岗位:旅行社导游(专职或兼职)、酒店服务人员、旅游景区服务人员、休闲度假企业工作人员等。
(2)发展就业岗位:旅行社计调与外联人员、酒店管理人员(中层)、旅游产品设计人员、酒店金钥匙等。
(3)职业提升岗位: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高层)、旅游项目策划、旅游投资等。
(4)相关就业岗位:文秘、教育、公关等岗位。
7.毕业学分要求:120学分。
三、招生对象和学制
招生对象:普高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
学 制:三年
四、培养模式
1、建设校企互培、双向渗透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以学校与企业的共同培养、互相聘用,打造企业专家和教师相互渗透的“双师型” 教学团队为抓手,促进教学、生产、研发成果的相互渗透。一方面,建立教师企业挂职的实践机制,安排教师到旅游企业实践,同时将教师实践与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结合。学生实习企业与教师挂职单位相统一,学生实习时间与教师挂职时间一致,这既是对专任教师进行的实践锻炼,也能够提高专任教师自身的技能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最终促进专任教师向企业专家的转变。另一方面,聘请旅行社或酒店的总经理、部门经理开设讲座并授课,他们的行业经验丰富,有一定权威性,可以进行宏观指导;
2、将校内课程外延到校外企业,情境结合,开展实景化教学
一方面,将一部分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外延到真实的场景引入旅游行业企业的个性需求,定制企业化课程。结合差异化订单人才培养,按照企业标准共同研发课程标准,开发符合企业个性需求与特色的企业文化、职业素质、企业岗位(技能)培训等课程;另一方面,将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环节引入课程,缩短学生顶岗实习的培训期和适应期,使学生基本实现从课堂到岗位的零距离融通。
3、根据企业的真实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模块和改革课程内容
根据专业调研分析,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分析以及对学生首次就业岗位和发展岗位工作任务分析,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首次就业岗位发展岗位对职业素质、职业文化的要求,开设对应的课程模块,形成模块化的岗位课程体系。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主要岗位群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旅游企业真实工作过程,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共同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五、主干课程
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旅行社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概论、模拟导游等。
六、关键技术(技能)
1、优质服务务技能
旅游行业总体来说是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而对于本行业来说,至关重要的技能就是优质服务。它是指服务人员以真诚心态向客人提供服务;同时也反映出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优质服务并不仅仅意味着优秀服务,而应是真诚地为游客服务。
2、与人沟通的技能
所谓沟通技能,是指管理者具有收集和发送信息的能力,能通过书写、口头与肢体语言的媒介,有效、明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与态度,亦能较快、正确地解读他人的信息,从而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与态度。 沟通技能涉及许多方面,如简化运用语言、积极倾听、重视反馈、控制情绪等等。旅游行业面对的是具有思想和情感的个人,要想清楚的了解游客的想法和要求,就必须掌握有效的沟通技能。
3、创新与应变技能
应变与创新技能不仅是个人立足于旅游业的根本手段,更是其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平台。旅游业包含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范围之广,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之大,同时旅游业也是一个敏感性强的行业。要想在旅游行业持续发展,必须要具备应变和创新技能。
七、主要实践环节
导游实习、饭店管理实训、景区景点实训、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等。
1.院定实践时间
课程名称 周数/学期 学分 学时
军训 2/1 2 60
劳动 1/(随学院安排) 1 40
两课实践 1/1,1/2 2 60
2.教学实习 共4周 周数/学期 学分 学时
(1)会计实习 1/1 1 30
(2)河南导游点景点实习 1/2 1 30
(3)饭店服务与管理实习 1/3 1 30
(4)景区规划与开发
与旅游市场营销实习 1/4 1 30
3.专业综合实训 共4周 周数/学期 学分 学时
4/5 4 120
4.顶岗实习 周数/学期 学分 学时17/6 17 510
顶岗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前厅与客房实习、餐厅实习、导游实习。
要求
(1)实习结束前获得初级以上导游从业资格证书(参见本方案第二项第5款)。
(2)按实习单位要求,圆满完成各自的主管所交任务,达到基本独立承担或可脱离带班状态下,从事本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3)期末,由实习单位领导签发实习鉴定,带队教师凭学生实习期间表现、日常工作完成情况记录、实习单位领导鉴定,给出顶岗实习综合成绩,经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记入学生个人顶岗实习成绩。
5.毕业设计 周数/学期 学分 学时
1/6 1 30
要求:毕业论文或毕业综合设计达到同类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或经学院有关考核单位审核达标。
八、考核办法
主要分为卷面笔试或技能操作考试。卷面考试,一般按卷面70%、平时10%、实训或实践20%的比例计算课程期末成绩。技能操作考试,根据课程要求,可直接列入课程总成绩,亦可以实训成绩、实践成绩按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实习周考核 以周为单位进行成绩评定,一般操作成绩占总评成绩70%,其它成绩占30%左右。
实训考核 由实训教师根据所布置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给出操作等实训成绩(百分制)。
顶岗实习考核 以专业技能考核和综合考试为主。由顶岗实习单位作出实习鉴定,实习的领队教师结合实习单位鉴定和教学要求达到程度给出综合实习成绩。
毕业考核 按毕业论答辩成绩记入学生个人成绩单。
九、 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见附表1
十、教学各环节时间统计表 见附表2
十一、拓展课程安排表 见附表3
十二、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表 见附表4
十三、课程类别学分比例及毕业学分要求表 见附表5
附表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学年
周数
学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2
3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理论教学 ◎教学实习 ■生产(顶岗)实习 ◇实训 ◆考试 实习考核 ●机动 ○假期
★公益劳动及社会实践 ☆军训及入学教育、毕业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附表2 专业教学各环节时间统计表
项
目
必修课
选修课
教
学
实 习
专 业
实 训
顶 岗
实 习
考
试
毕 业设 计
军
训
毕 业教 育
劳动教 育
两 课
实 践
合
计
理
论
实
践
理
论
实
践
学时
962
314
322
189
120
120
600
150
30
60
30
40
60
2937
周数
76
4
4
20
5
1
2
1
1
(2)
110
学分
65
26
4
4
17
1
2
1
120
附表3 旅游管理专业拓展课程安排
序号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时
安排学期
备注
1
素质拓展
教育模块
心理健康及艾滋病预防
30
1
2
大学语文
45
2
3
应用文写作
30
3
4
会展旅游
64
3
5
能力拓展
教育模块
模拟导游
64
2
6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42
5
7
餐饮服务与管理
42
5
附表4: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考核方式
总学时数
讲授时数
实验
实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考试
考查
15
16
16
16
14
20
公共必修课
1
022H1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54
44
10
3
考查
2
022H1008
毛、中特概论
4
72
60
12
4
考查
3
022H1007
形势与政策
2
32
32
考查
4
022H1006
体育与健康
3
60
60
2
2
考查
5
022H1002-1
英语(一)
3
60
60
4
考试
6
022H1002-2
英语(二)
3
64
64
4
考试
7
022H1002-3
英语(三)
2
30
30
2
考查
8
012H1001
计算机应用基础
3
45
15
30
3
考试
9
022H1016
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
2
36
36
考查
小 计
21
385
273
0
112
12
10
2
0
0
0
专 业 必 修 课
10
042P1201
旅游学概论
3
60
60
0
4
考试
11
042P1012
基础会计
3
45
45
0
3
考查
12
042Z1019
管理学基础
3
60
60
0
4
考查
13
042P1203
导游基础
3
64
48
16
4
考试
14
042Z1201
旅游法规
3
64
64
0
4
考试
15
042Z1202
河南旅游基础
3
64
40
24
4
考查
16
042P1202
旅游经济学
2
48
36
12
3
考查
17
042Z1205
旅行社管理
3
64
44
20
4
考试
18
042Z1206
饭店管理概论
3
64
44
20
4
考试
19
042Z1204
模拟导游
3
64
36
28
4
考查
20
042Z1203
导游业务
3
64
48
16
4
考查
21
042Z1208
旅游规划与开发
3
64
44
20
4
考试
22
042Z1207
旅游市场营销
3
64
52
12
4
考试
23
042Z2202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
2
48
28
20
3
考查
24
042Z1210
旅游心理学
3
54
40
14
4
考试
小 计
44
891
689
0
202
11
15
16
11
4
0
选修课
25
022H2008
心里健康与艾滋病预防
2
30
30
0
2
考查
26
022H2005
大学语文
2
45
30
15
2
考查
27
022H2011
应用写作
2
30
30
0
2
考查
28
042Z2001
ACCESS
3
64
36
28
4
考查
29
042Z2203
会展旅游
3
64
40
24
4
考查
30
042Z2204
客源国概论
3
64
36
28
4
考查
31
042Z2205
摄影技术
2
32
8
24
2
考查
32
042Z2206
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2
42
20
22
3
考查
33
042Z2208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3
56
44
12
4
考查
34
042Z2209
餐饮服务与管理
2
42
20
22
3
考查
35
042Z2210
旅游电子商务
2
42
28
14
3
考查
小 计
26
511
322
0
189
2
2
6
10
13
0
总学时及周学时数
91
1787
1284
0
503
25
27
24
21
17
0
附表5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类别学分比例及毕业学分要求表
课程类别
学分
学时
占总学分比例
占总学时比例
说明
公共课
21
385
24
22
实践教学环节(含课内实践)占总学时的54%。
专业课
44
891
48
49
选修课
26
511
28
29
实践教学环节(不含课内实践)
29
1150
合 计
120
2937
100
1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