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默写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题。
3.本文在词语运用上最大的特点是( )
A.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结合; B.具体、形象地选取拟声词;
C.大量、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D.首尾呼应,结构井然有序。
4.简答:《口技》一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式,试一一指出并加以说明。
【课外能力拓展】
(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则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间观所粘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其精熟,一字不遗。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贴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得实也。”
1.这是一篇随笔文章,属散文的一种,其主题思想是( )
A.说明学得少而精,而实际上比泛读、略读丰富得多。
B.说明叶奕绳读书强记之法效果好。
C.提倡读书要少而精,讲求实效。
2.这篇随笔文章的论点是( ),论证方法是( )
论点:A.叶奕绳读书强记之法 B.叶奕绳读书强记之法之妙 C.约取而得实
论证方法:A.事实论证 B.道理论证 C.事理论证 D.举例对比论证
3.这篇随笔文章按意思可分为两层,其正确的划分是( );其前后层的关系是( )
分层:A.句1|2345678 B.句1234567|8 C.句123456|78
关系:A.总分 B.因事生议 C.因果
4.这篇文章给予读者应有的启示是
5.这篇文章的主题句是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6.摘录文中精彩的可以为我所用的句子
(二)三幅应试画
古代有人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这两句诗为题命人作画,结果有下面三幅应试之作:
第一幅:一个船夫半卧在船尾,嘴边横着一支竹笛。
第二幅:岸边系着一只空船,系在船舷的桨随江流漂动。
第三幅:岸边停着一只横着的小船,船舷间停留着鹭鸶,船篷上有两只栖息的乌鸦。
这三幅画孰优孰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