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经济与社会100题(2)---2023届高考政治选择题专练
51.(2023·陕西商洛·陕西省山阳中学校考一模)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交存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其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9%下调至8%。下列传导路径能准确表达该举措作用的是( )
①增强金融机构美元信贷投放能力
②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③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④释放国内美元流动性,增加美元供给
A.①→②→④→③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答案】B
【详解】①: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会增强金融机构美元信贷投放能力,①应排第一位;
④:金融机构美元信贷投放能力增强会释放国内美元流动性,增加美元供给,④应排第二位;
②:释放国内美元流动性,增加美元供给,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②应排第三位;
③:人民币汇率稳定有助于促进国内经济平稳健康发展,③应排第四位。
故本题选B。
52.(2023·陕西商洛·陕西省山阳中学校考一模)湖南省人社厅发布了《关于湖南省2022年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明确表示从4月份开始,湖南省每月最低工资标准档次调整为1930元、1740元、155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档次调整为19元、17元、15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
①缩小收入差距,壮大中等收入人群数量
②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困难群众权益
③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④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但不能壮大中等收入人群数量,①不选。
④: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④不符合题意。
②③: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保护困难群众权益,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②③正确。
故本题选C。
53.(2023·陕西商洛·陕西省山阳中学校考一模)“小巨人”企业是“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为促进“小巨人”企业做优做强,需要国家( )
①助力“小巨人”企业通过联合或兼并,拥有横向和纵向完整产业链
②引导“小巨人”企业放弃传统业务,开拓新兴领域,提高产品竞争力
③把握发展方向,引导“小巨人”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④引导“小巨人”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推动“小巨人”企业做优做强,不是通过联合和兼并做大,①说法错误;
②:引导“小巨人”企业促进传统业务转型升级,而不是放弃传统业务,②说法错误。
③④:为促进“小巨人”企业做优做强,需要国家把握发展方向,引导“小巨人”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引导“小巨人”企业专注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能力,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54.(2023·福建宁德·校考一模)2022年11月,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全长349米的黄金峡水利枢纽主体完工,2022年12月底实现下闸蓄水。黄金峡水利枢纽工程克服高边坡、大洪水等困难,经过近4年的时间浇筑至坝顶。中央财政在“引汉济渭”工程静态总投资168亿元。材料表明( )
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②重大水利工程因利微只能由财政拨款
③财政能优化基础设施领域的资源配置
④政府具有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中央财政在“引汉济渭”工程静态总投资168亿元,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财政能优化基础设施领域的资源配置,①③正确。
②:重大水利工程耗资巨大,社会资本相对缺乏雄厚资本。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由财政投资,可以发挥财政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②错误。
④:材料主要强调发挥财政作用,没有涉及产业结构优化,④错误。
故本题选B。
55.(2023秋·湖北恩施·高三统考期末)下图反映2017-2022年6月我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及增速统计情况。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公有资产总额在国内社会资产总额中的优势不断扩大
②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
③国有经济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④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优化,国企主体地位增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③:从图表可以看出,2017-2022年6月我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逐年稳步提高,2020-2022年6月增速提高幅度较大,由此说明国有经济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不断增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②③符合题意。
①:材料反映了我国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及增速统计情况,看不出公有资产总额在国内社会资产总额中的优势不断扩大,①与题意不符。
④: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处于主体地位,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④错误。
故本题选C。
56.(2023秋·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下表是我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部分数据及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
我国财政赤字率拟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有所调,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①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公开市场业务等财政政策实施宏观调控。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8万亿元,增长18%、为多年来最大增幅。
②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
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③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提升民生服务水平,通过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④耕地红线是筑牢粮食安全的首要屏障,保住了耕地红线就是保住了人们吃饭问题的核心。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详解】A:公开市场业务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属于货币政策,①分析有误,A不选。
B: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通过财政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②分析错误,B不选。
C: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是通过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③表述错误,C排除。
D:政府之所以强调要通过多种举措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是因为耕地红线是筑牢粮食安全的首要屏障,保住了耕地红线就是保住了人们吃饭问题的核心,方能筑牢国家粮食安全,④分析正确且对应正确,D入选。
故本题选D。
57.(2023秋·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江苏医惠保1号”是江苏省首个面向江苏省、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普惠型保险产品,不限参保年龄、健康状况、既往病史、职业类型等,均可以购买。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个人自愿投保,具有低价格、低门槛、高保障等特点。下列能正确发挥“江苏医惠保1号”作用的传导组合是( )
①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③增强对生活稳定的预期
④减轻人民群众的高额医疗费用
A.④→①→② B.④→②→③ C.④→③→① D.②→①→③
【答案】C
【详解】“江苏医惠保1号”低价格、低门槛、高保障有利于减轻人民群众的高额医疗费用,从而增强对未来生活稳定的预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故正确的传导应是④→③→①。
②:“江苏医惠保1号”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普惠型保险产品,属于商业保险,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是社会保险,②错误。
故本题选C。
58.(2023秋·江苏扬州·高三统考期末)2022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通知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进行了调整优化,明确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有等5家央企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上述5家央企“转正”( )
A.有利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B.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消除市场风险
C.有利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发挥国有经济主体作用
D.有利于国企通过投资实业拥有股权,壮大国企实力
【答案】D
【详解】A: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公有经济+非公有经济。材料中的5家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他们正式转变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这未转变为混合所有制企业,A错误。
B:5家央企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不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市场风险也不会消除,B错误。
C: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公有制经济才是主体作用,C错误。
D:5家央企“转正”有利于国企通过投资实业拥有股权,壮大国企实力,D正确。
故本题选D。
59.(2023·广东深圳·统考二模)2021年,广东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6.78万亿元,同比增长7.8%,占全省经济比重54.5%;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8%,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52.9%;而同期上缴税收1.29万亿元,同比下降8.5%。由此可以推断( )
①投资对广东经济增长起着基础性作用
②广东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③广东民营经济的税收贡献率明显下降
④广东民间投资信心提升,民营经济稳步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广东省民营经济在2021年的良好发展,得益于广东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同时表明广东民营经济稳步增长,民间投资信心提升,②④正确。
③:尽管上缴税收总量减少,但不意味着税收贡献率明显下降,不能据此推出③,③排除。
①:消费对经济增长起着基础性作用,①观点错误,排除。
故选C。
60.(2023·广东深圳·统考二模)2022年11月,中央财政提前下达多项2023年预算资金,支持地方提前谋划实施2023年相关工作。其中,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85亿元、水利资金941亿元。中央财政提前下达相关预算资金旨在( )
①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③改善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④以有效投资拉动有效需求,促进农业强国建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提前下达财政相关预算资金目的在于增加政府投资,对农业预算资金的提前下达,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强国建设,这一举措也体现了政府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材料中主要表述提前下达农业相关预算资金,没有提及不同产业、领域财政资金支出的增减,没有体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有涉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1.(2022秋·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末)一般来说,“碳交易”是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通常情况下,政府确定一个碳排放总额,并根据一定规则将碳排放配额分配至企业。社会资本也可以通过碳交易市场参与碳排放配额的交易。发展碳交易市场( )
①把碳排放内化成为了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
②能够引导企业选择最优手段以实现减碳目标
③发挥了宏观经济手段在减碳中的关键性作用
④实现了广大碳交易投资者在交易中持续获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未达到碳排放目标的需要购买排放配额弥补,达到碳排放目标的可以出售剩余排放配额,发展碳交易市场把碳排放内化成为了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能够引导企业选择最优手段以实现减碳目标,故①②正确。
③:“关键性作用”夸大了经济手段在减碳中的作用,故③错误。
④:“实现了广大碳交易投资者在交易中持续获利”的说法太绝对,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2.(2023秋·江苏无锡·高三统考期末)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提出一个新招——“强村公司”,各行政村联建集体企业,以市场化运营模式,承接公共财政投入项目,“村村成股东。村村有分红”,实现了“全村没有困难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强村公司”助力脱贫的举措说明( )
A.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B.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C.健全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助力共同富裕
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答案】B
【详解】A:材料强调脱贫攻坚,未体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A排除。
B:各行政村联建集体企业,以市场化运营模式,承接公共财政投入项目,实现了“全村没有困难户,家家都是富裕户”,说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B符合题意。
C:股份分红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C不符合题意。
D:材料强调集体经济的作用,未体现非公有制经济。 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D排除。
故本题选B。
63.(2023秋·江苏无锡·高三统考期末)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这一政策发挥作用的传导过程是( )
①完善分配机制一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健全激励机制→增加科研人员收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③实施股权奖励→运用好再分配调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④贯彻共享理念→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效率与公平统一→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激发人才创新需要完善分配机制,增加科研人员的收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有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①符合题意。
②:健全激励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有利于增加科研人员收入,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促进创新成果转化,②符合题意。
③:实施股权奖励属于初次分配,③传导错误,排除。
④:材料强调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未体现缩小收入差距,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64.(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江苏省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自2022年11月28日起施行。《方案》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广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加大稳岗拓岗力度,打造江苏残疾人高质量就业服务品牌,推动残疾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这是为了( )
A.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促进共同富裕
B.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C.理顺分配关系,增加残疾人财产性收入
D.丰富社会救助形式,维护公民就业权益
【答案】B
【详解】A:“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A不符合题意。
B:《方案》要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这是为了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B符合题意。
C: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有利于增加残疾人劳动性收入,而非残疾人财产性收入,C不符合题意。
D:材料强调的是推动残疾人就业,没有涉及社会救助,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5.(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建立数据产权制度,推进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分类分级确权授权使用,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推动数据“三权分置”( )
A.有助于更好发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化效应
B.有利于提升数据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旨在确立数据所有权基础上发展数字经济
D.能够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释放数据红利
【答案】D
【详解】D: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推动数据“三权分置”能够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释放数据红利,D符合题意。
AB:推动数据“三权分置”,可以厘清各主体的数据权利与义务,让数据更加有序畅通,释放数据要素活力和价值,和发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化效应、提升数据要素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无关,AB均不符合题意。
C:推动数据“三权分置”,是建立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跳出所有权思维定式,而不是以确立数据所有权为基础,C错误。
故本题选D。
66.(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从2023年1月1日起,延续十余年的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正式结束,但对于2022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将再次延期实施至2023年底。该政策的调整( )
A.旨在促进车企平等参与竞争,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
B.说明政府鼓励市场竞争,减少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
C.通过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优化国内汽车市场资源配置
D.降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提升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答案】A
【详解】A:延续十余年的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正式结束,该政策旨在促进车企平等参与竞争;对于2022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将再次延期实施至2023年底。该政策表明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A符合题意。
B:之前十年,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属于国家宏观调控,并不是国家对市场主体的直接干预,因此,该政策的调整与减少直接干预无关,B排除。
C:材料中的政策是财政补贴政策,属于财政政策,不属于货币政策,C排除。
D: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的调整与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无直接关系,D排除。
故本题选A。
67.(2023秋·湖北武汉·高三统考期末)韧性是物理学概念,表示材料在塑性变形和破裂过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将这个概念用于经济活动,通常指经济体抗波动、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从疫情以来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的韧性( )
①源自于中国显著的制度优势,政府具有较强调控能力
②体现在生产需求快速增长,就业和物价水平稳步提升
③得益于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④意味着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从疫情以来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得益于中国显著的制度优势,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政府具有较强调控能力,①③符合题意。
②:中国经济的韧性体现在抗波动、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上,而不是生产需求快速增长和物价水平稳步提升上,且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快速增长转向了高质量增长,物价控制的相对平稳,②错误。
④: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尚未基本形成,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8.(2023秋·山东菏泽·高三统考期末)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国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累计突破5000万人次,越来越多的参保群众享受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改革红利。在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统筹地区全覆盖的基础上,全国97%的统筹地区(384个)进一步启动高血压、糖尿病等五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工作。这反映出( )
①扩大跨省结算范围,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②通过丰富社会救助形式,满足群众保障诉求
③完善医保结算方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④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可以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国家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实施全国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让更多的参保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这反映出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扩大跨省结算范围和完善医保结算方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故①③正确。
②: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完善医保制度,实施全国住院和门诊费用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让更多的参保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未提到社会救助形式的丰富,故②不选。
④: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医保改革,让更多的参保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未提到慈善事业的发展,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A。
69.(2023秋·山东菏泽·高三统考期末)2022年12月20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主办,中国社会责任百人论坛承办的“新征程新责任——《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发布活动”在北京举行,期间公布了“中央企业ESG联盟”首批11家央企成员单位名单。ESG推崇多重价值取向,强调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推动企业从单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到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这有利于( )
①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②彰显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③引导国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
④多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材料体现的是推动国有企业从单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到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强调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①不选。
②③:ESG推崇多重价值取向,推动企业从单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到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国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彰显了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②③入选。
④:材料强调的是国有企业更多的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没有体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④不选。
故本题选C。
70.(2023秋·山东菏泽·高三统考期末)当前,需求不足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既有消费能力偏弱、消费场景受限、存在限制性政策等问题,也有民间投资偏弱、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①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增强其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②加大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③支持商圈的数字化经济升级→创新居民消费场景→改善居民消费体验→增加消费性需求
④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激活城镇化需求潜能→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激活乡村消费潜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要提高企业投资的意愿,扩大内需,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贴息,有利于增强其创新能力,从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①入选。
②:加大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力度,有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从而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但是不能降低企业投资风险,②不选。
③:支持商圈的数字化经济升级,有利于创新居民消费场景,进而改善居民消费体验,增加消费性需求,从而达到扩大内需的目的,③入选。
④: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可以激活城镇化需求潜能,但这不是对农村现代化的作用,④不选。
故本题选A。
71.(2022秋·天津宁河·高三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期末)2023年1月2日,人社部官网发布了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情况,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的地区已经增加到了14个,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达到2590元,全国居首。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A.这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比重的重要举措
B.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C.会增加企业负担,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答案】B
【详解】A:劳动报酬的提高属于初次分配领域的调整,不属于再分配,故A不选。
B:材料中指出截止2023年全国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在2000元及以上的地区已经增加到了14个,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故B正确。
C: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会增加企业的负担,但是能够激发劳动者生产积极性,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说法不合理,故C不选。
D:按劳分配是分配个人消费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个人提供给社会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单指公有制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故D不选。
故本题选B。
72.(2023秋·辽宁盘锦·高三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期末)科技部公布了《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明确提出,到2025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下列举措属于推动创新的有( )
①不断退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体制创新
②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③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④坚持创新这一个经济的立身之本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不断退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①③入选。
②:协调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②不选。
④: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④不选。
故本题选A。
73.(2023秋·辽宁盘锦·高三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校考期末)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要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异。实现共同富裕,需要( )
①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调节初次分配,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和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③再分配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取缔过高收入
④充分发挥和运用第三次分配的作用,鼓励高收入群体和社会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②④:要推进共同富裕,需要完善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构建和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和运用第三次分配的作用,鼓励高收入群体和社会企业更多回报社会,②④符合题意。
①: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大政府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属于初次分配,①说法错误。
③:对待高收入应该是调节而不是取缔,取缔的是非法收入,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4.(2023秋·湖北·高三校联考期末)美国紧盯“中国制造2025”目标,试图通过贸易手段,抑制中国技术崛起。贸易争端最终比拼的还是关键核心技术实力,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目前,中国信息技术领域仍普遍面临“缺芯少魂”的问题。关键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要强起来唯有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①需要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
②是基于科技创新对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重大作用
③是因为创新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④必须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应该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抓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①排除。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国家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国的创新能力。可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基于科技创新对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重大作用,②正确。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③错误。
④:关键核心技术靠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要强起来唯有自主创新,因此必须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④正确。
故答案选C。
75.(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截至2022年9月20日,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4万亿元。分行业看,制造业退税5818亿元,占比26.3%,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分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对上述政策传导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
①通过减税退税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的生产投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
②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市场资金量→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促进实体企业复苏
③通过科学宏观调控→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增强实体经济韧性→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④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有效提振市场预期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可知,通过减税退税与降费,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从而增加企业的生产投入,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故①正确。
②:材料中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缴税费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体现,而不是货币政策,故②不选。
③: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国家科学宏观调控的体现,减税退税和缓缴税费有利于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增强企业发展的韧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故③正确。
④:采用减税退税和缓缴税费的方式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加大对企业的财政补贴,而且企业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企业内部生产效力的提升,与国家政策无直接联系,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76.(2022秋·天津宁河·高三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期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作为航天工程的总研制单位,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面对关键技术多、任务难度大、实施风险高等难题,完成了从“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到“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到“问天”实验舱等一系列任务,这体现了( )
①国有企业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②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③国有资本投向关键科技领域,服务国家的战略目标
④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在党的带领下克服了难题,完成了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到“问天”实验舱等一系列任务,这体现了国有资本投向关键科技领域,服务国家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是我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故①③正确。
②: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故②不选。
④: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77.(2022秋·天津宁河·高三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校考期末)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启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构筑最后的防线
③再分配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取缔过高收入
④充分发挥和运用第三次分配的作用,鼓励高收入群体和社会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④:实现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就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社会救助是保障社会成员生活安全和生存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故②说法错误。
③: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要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不属于再分配范畴,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78.(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2021年8月18日,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秉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肃查处恶意转移资产、挪用发行资金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惩逃废债行为,禁止企业借债务重组和破产之机“甩包袱”“卸担子”。这一《意见》( )
①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
②运用经济手段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旨在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
④强化了政府部门的市场意识和法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③:六部门联合发文,依法严肃查处恶意转移资产、挪用发行资金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惩逃废债行为,禁止企业借债务重组和破产之机“甩包袱……卸担子”,这旨在督促各类市场主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①③正确。
②:材料反映的是行政手段而不是反映经济手段,②排除。
④:六部门的要求是在强化企业的市场意识和法治意识,而不是所谓的强化政府部门的市场意识和法治意识,④排除。
故本题选B。
79.(2023秋·河北邢台·高三邢台市第二中学校考期末)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强调,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202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开展第2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上述文件中的举措( )
A.有利于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B.有利于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C.有利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D.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答案】C
【详解】A: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但不是财产权益,且与促进社会公平之间没有直接关系,A排除。
B:上述文件中的举措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表现,并非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B排除。
C:“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有利于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C正确。
D:农村土地产权清晰,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对土地享有承包权、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D错误。
故本题选C。
80.(2023秋·河北邢台·高三邢台市第二中学校考期末)2022年,某市根据国家政策优先安排财政产业扶持资金17.2亿元用于鼓励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下列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传导合理的是( )
A.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国债发行规模→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B.产业现状统计调查→数据支撑市场决策→克服市场的盲目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C.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保障企业利润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D.推进财政政策优化→增加财政科技支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案】D
【详解】A: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够增加货币供应量,促进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但不能减少国债发行规模,A传导错误,排除。
B:盲目性是市场调节固有的弊端,无法克服,B表述错误,排除。
C: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可以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但不能保障企业利润增长,C传导错误,排除。
D:推进财政政策优化,增加财政科技支出,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D传导正确。
故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