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声声慢》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原卷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8623051 上传时间:2025-0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45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声慢》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声声慢》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声慢》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 一、 知识点汇总 1、 原文 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3、 课下注释: 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4、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具体写作时间待考。有人认为作于南渡以后,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丈夫去世,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写下了这首《声声慢》。有人则认为是中年时期所作。 5、 赏析: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二、 专项练习 《声声慢》复习训练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评分 阅卷人 一、单选题 得分 1.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薄(báo)雾重(chónɡ)阳暗香盈(yínɡ)袖 B.东篱(lí)戚戚(qī)乍(zhà)暖还寒 C.将(jiǎnɡ)息相(xiānɡ)识三杯两盏(zhǎn) D. 憔悴(cuì)堪摘(zhāi)玉枕(zhèn)纱厨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将息:将要休息 B.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憔悴损:枯萎凋谢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情形 D.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3.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春花秋月 不堪回首 无语凝噎 和蔼 B.良晨好景 晓风残月 骤雨初歇 时辰 C.乍暖还寒 不黯世事 波澜壮阔 谰言 D.风情万种 寒蝉凄切 罗暮轻寒 凄惨 4.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薄雾浓云愁永昼永:漫长。 B.东篱把酒黄昏后把:举,端起。 C.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D.如今有谁堪摘堪:忍受。 5.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②有暗香盈袖(充满) ③莫道不销魂(极度的欢乐) ④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 ⑤憔悴损(损害) ⑥ 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6.下列各项中,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瑞脑销金兽 B.东篱把酒黄昏后 C.帘卷西风 D.人比黄花瘦 8.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每对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薄暮/薄雾浓云重阳/接踵而至缜密/玉枕纱厨 B.晶莹/暗香盈袖妆奁/帘卷西风悲戚/凄凄惨惨 C.还是/乍暖还寒相识/博闻强识堆积/疾风劲草 D.将来/最难将息憔悴/渔翁樵夫床笫/次第花开 9.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瑞脑销金兽(兽形的铜香炉)暗香盈袖(清淡的香气) B.最难将息(调养,保养)这次第(光景,状况) C.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莫道不销魂(醉酒后轻飘飘的感觉) D.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独自怎生得黑(怎样、怎么) 10.下列词句中,不存在语序倒置现象的一句是( ) A.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D.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1.下列对《声声慢》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词艺术地表现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B.词的上片写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是对开头的阐释与补充。 C.词的下片写菊花“如今有谁堪摘”,表现作者因郁闷已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 D.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让人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是本词动人的重要的原因。 12.对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14字,写作者寻觅遣愁的景色,遇到的是冷冷清清的环境,结果心里更加凄惨、悲戚了。 B.“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C.“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正难熬。 D.“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 阅卷人 二、默写 得分 13. 名句填空 ①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却是旧时相识。 ③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 阅卷人 三、问答题 得分 14.请赏析《声声慢》一词中的加点词“淡酒”的内涵。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5.仔细品味《声声慢》的意境,说明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 阅卷人 四、诗歌鉴赏 得分 16.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问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声声慢》一词中主要是通过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梧桐、细雨等深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 (2)对这首词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寻觅觅”,不是写实,它只是表现一种若有所失的心理,借动作表现情思。 B.“三杯两盏”言酒量之少,“淡”言酒质之薄,表明词人欲借酒消愁而不可得。 C.“却是旧时相识”的“雁”,给词人带来的是对丈夫的思念和漂泊沦落之感。 D.“独自怎生得黑”既表明了词人的孤单寂寞,也隐喻了后半生的坎坷悲惨。 (3)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以及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B.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 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以忍受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 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心理。 (4) 《声声慢》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 17.阅读《声声慢》,完成小题。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B.“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难熬。 C.上片以见“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对往日的怀念,更增添了伤心的程度。 D.作者如实地写个人的遭遇和心情,她个人的惨况又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因而又蕴含着对时代的悲叹,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2)这首词主要通过写哪些深秋景物来渲染愁情?这些景物给人怎样的感受? (3)词的前3句用了14个叠字,用心诵读体味,并简要分析叠字运用的妙处。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荡气回肠的悲秋赋。按照赋体的要求阅读,能更好地领悟词作的主旨。 B.这首词作多用叠字和双声字,节奏急促,感情凄厉。词的结尾“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C.李清照在国破、家亡、夫死之际,写下这首词。这首词已经没有早年作品中那些清新可人、浅斟低唱的欢乐情怀了。 D.作者内心愁苦却始终不说破,眼中有泪词作却不着一“泪”,细读词作却是“一字一泪,满纸呜咽”,显得凄酸、感人。 (2) 赏析“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一句的表达效果。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威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天气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造成的社会的不安宁。 B.“独自怎生得黑”感叹孤独的一人如何挨到天黑,突出了词人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 C.开头三句连用叠字,刻画了一位心神不宁、若有所失的妇人情态,表现词人的孤独与凄凉、沉痛与心酸。 D.造成词人惨况的原因包含着深刻的时代和社会因素,通过本词可以读出她对时代的悲叹。 (2)作者在描写景物时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添字丑奴儿·芭蕉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①,不惯起来听。 【注释】①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这个问句迁怒于庭中芭蕉,含蓄深沉地表达出词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 B.上片着力前染色蕉树的繁盛,因此才有了下片雨打芭蕉声响之大,更好地体现主人公凄凉的心境。 C.词人从北方逃难到南方,听到雨打芭蕉声,漂泊之感顿生。“不惯”不只是词人在水土、气候方面的难以适应,还有飘零沦丧的异乡之感。 D.上下两片中叠语的运用,不仅有种音乐上的回旋之美,而且进一步表达了词人强烈的感情,触情于景,托物言志,能够引发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2)词人在这首词里写道“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她的《声声慢》中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