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中国方案”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62255 上传时间:2024-04-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中国方案”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中国方案”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2022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中国方案”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报第 35 卷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中国方案”研究Research on“Chinese Approach”of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Beijing 2022 Olympic Education何丽娟1,茹秀英2HE Lijuan1,RU Xiuying2摘要从奥林匹克教育实施和评价体系构建 2 个维度探究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的“中国方案”。奥林匹克教育具有国际性和本土性的双重特征,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的“中国方案”包括凸显中国新时代社会治理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治理各方联动制定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2、创新行动方略,即同步建设和命名 835 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 2 062 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中国方案”是以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目标和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高度耦合为理论依据,以北京 2022“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中国本土化实践典范和后冬奥时代现实需要为实践依据,由 5 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41 个三级指标构成,为后冬奥时代中国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发展、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促“五育并举”、促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达成提供有理论可循、有实践可依的范本。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体系的“中国方案”

3、为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做出了独有的中国贡献,也为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关键词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中国方案中图分类号:G807学科代码:040303文献标志码:ADOI:10.14036/11-4513.2023.05.008AbstractIn this study,“Chinese Approach”of Beijing 2022 Olympic Education was explored from the twodimensions of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Olymp

4、ic education.Olympic education ischaracterized by both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Chinese Approach”implemented by Beijing 2022Olympic education consists of a governance system of“co-development,co-governance and co-sharing”that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s new era social gove

5、rnance.All parties involved in governance work to-gether to formulate Olympic education plans,innovate action strategies,and synchronously build and name 835“Olympic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Schools”and 2062“Schools Featured by Ice and Snow Sports”.The“Chi-nese Approach”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

6、ijing 2022 Olympic education of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a highdegree of coupling between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education goals and the basic education reform goals ofChina in the new era.It is based on the Beijing 2022“Olympic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Schools”and“Schoolsfeatured by Ice and Sno

7、w Sports”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post Winter Olympics era.It is composedof 5 first-grade indicators,16 second-grade indicators and 41 third-grade indicators,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odel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lympic education in China,the promotion of“

8、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n five qualities”and“quaternity”goal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post-Bei-何丽娟,茹秀英.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中国方案”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3,35(5):530-541.收稿日期:2023-05-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TY040)。第一作者简介:何丽娟(1964),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学在体育中的应用。E-mail:。通信作者简介:茹秀英(1972),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奥林匹克与体育

9、文化。E-mail:。作者单位:1.首都体育学院计算机和统计学教研室,北京 100191;2.首都体育学院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北京 100191。1.Computer and Statistics Teach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2.Olympic Research Center,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

10、.誗奥林匹克与体育文化传播誗530jing Winter Olympics.The“Chinese Approach”of th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Beijing 2022Olympic education has not only made unique Chinese contribution to international Olympic education but con-tributed the Chinese wisdom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lympic move

11、ment as well.KeywordsBeijing 2022 Olympic education,implementation,evaluation,Chinese Approach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高效筹办和成功举办,不仅给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也让全世界看到一个以人民至上、心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中国形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 2022 年冬奥会欢迎宴会上的致辞所言:“中国通过筹办冬奥会和推广冬奥运动,让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了带动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为全球奥林匹克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1 以顾拜旦为代表的始创者们发起现代奥林匹克

12、运动这场宏大国际社会运动的初衷是教育。根据 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与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相一致的体育运动教育青年,旨在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2。由此可见,教育一直是百余年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诉求。在北京 2008 年奥运会的背景下,从 2001 年7 月至2008 年 9 月,中国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史上形成了一个独具东方文化特色且形式和内容结构最为完整的奥林匹克教育的 北京模式”3。在北京 2022 年冬奥会背景下,从 2015 年 7 月至 2022 年 2 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有组织、有计划的奥林匹克教育第

13、2 次在中国全面开启实施。那么这场因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到来而在中国开启的奥林匹克教育,在国际奥委会将奥林匹克教育提升到战略地位,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的背景下,尤其当时处于新冠疫情的困境时,是如何组织、计划、实施,又该如何评价,及后冬奥时代如何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等,都是有必要进入探究的问题。1研究的立论基础1.1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的概念界定尽管奥林匹克运动在创建之初,就明确了教育是其初心和使命4,但“奥林匹克教育”作为一个专门术语,直至 20 世纪 70 年代才首次在体育教育和奥林匹克研究中出现。最早使用该术语的是德国的诺伯特米勒

14、教授。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奥林匹克教育”一词才在奥林匹克运动领域成为广为人知的概念,并以不同国家的语言进行界定5。“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是进入 21 世纪之后出现的一个新术语。2005 年,国际奥委会推出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项目,继而“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作为奥林匹克教育落地实施的新术语正式出现,但目前国内外学者未从学理角度进行界定。本研究通过访谈北京体育大学任海教授和首都体育学院裴东光教授,将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界定为:以当代社会为教育背景,以奥林匹克文化为教育主题,以 卓越、尊重、友谊 等奥林匹克核心价值为教育内容,面向青少年开展的跨学科、跨课程的教育活动6。基于北京 2022 年

15、冬奥会奥林匹克教育是因北京冬奥会的到来而产生,是以奥运会主办方国际奥委会全球实施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项目”为引领,为凸显奥林匹克教育的可持续性,本研究采用“北京2022 奥林匹克教育”这一概念,并界定为:是指中国从2015 年 7 月申办北京 2022 年冬奥会成功后通过体育运动,尤其是冰雪运动开展的旨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活动。1.2研究的整体思路与理论分析框架从国际奥林匹克教育视角看,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是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发展中的一段历程。因此,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首先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其核心教育内容“奥林匹克价值观”与国际奥林匹克教育

16、具有相同性。此外,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奥运会背景下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因此,历届奥运会举办城市形成了另一个相同性,即都制定正式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但由于奥运会举办城市/国家的社会文化各异,所以奥林匹克教育实施形式及其内容呈现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同时,由于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呈现出随奥运会举办而“热”、随奥运会落幕而“冷”的普遍特征,所以,具有国际化和本土化典型特征的奥林匹克教育很难在国际层面上形成标准统一的评价体系。即使是在主办城市/国家层面,对奥林匹克教育评价的研究也不多见,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更是有限。迄今为止,只有希腊学者在雅典 2004 年奥运会周期内

17、,针对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编制了影响奥林匹克教育实施因素的评价量表,对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建立了奥林匹克教育何丽娟,等: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中国方案”研究531学报第 35 卷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综上所述,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中国方案”主要体现在实施和评价两大部分(见图 1)。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是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战略改革和中国进入新时代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实施的,本研究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基于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两大维度,遵循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践,建构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见图 2)。

18、2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的“中国方案”分析2.1构建了凸显中国新时代社会治理特色的组织治理体系就社会背景而言,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北京 2008 奥林匹克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九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将“格局”上升为“制度”,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7。在我国,社会治理是由执政党领导,政府组织主导负责,吸纳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方面治理主体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治理活动8。“体育是具有鲜明人文精神和公益性的社会领域,即便是市场运作体育产业也离不开体育人文价值的基础。体育又是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多主体

19、协同,全社会参与才能实现的善治领域。共建共治共享对突破旧有的政府驱动体育治理逻辑具有针对性,为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提供了治理逻辑。”7 奥林匹克教育是以体育运动为核心载体,以奥林匹克价值观为核心内容,凸显鲜明的人文性和公益性,更需要政府组织、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协同,全社会参与才能实现并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背景下实施的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从 2015 年 8 月开始,历时 7年,形成了以北京冬奥组委为中心,政府、社会和市场多主体参与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组织治理体系。该体系突出特征是强调“共”字。“共建”意为以北京冬奥组委为中

20、心的各主体相互关联,共同承担治理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的责任,确保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共治”意为以北京冬奥组委为中心的各主体共同运作奥林匹克教育治理体系,确保治理过程的高效性。“共享”意为以北京冬奥组委为中心的各主体分享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成果,确保治理的方向性。简言之即协同配合、共同建设、共同治理、成果共享,缺一不可。2.2治理各方联动发布“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和创新行动方略建构组织体系是奥林匹克教育实施的第一步,建立组织机制是确保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实施的保障。纵览以往奥运会举办城市,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都制定专门的“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在 2015 北京申办冬奥会成

21、功后,在积极传承北京 2008 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的基础上,从国家层面到主办城市,联动制定发布“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见表 1)。这些计划的出台,确保了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有据可依。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一方面鼓励各地方分批次建设北京图 1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探究维度图 2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理论框架誗奥林匹克与体育文化传播誗奥林匹克议程 2020:强化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治理理论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中国方案”“共建共治共

22、享”治理体系治理各方联动行动方略本土化实践模式构建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评价的“中国方案”评价体系建构的依据和原则评价体系内容分析评价体系总体特征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发展范本532何丽娟,等: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中国方案”研究2022 年奥运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另一方面,围绕北京申冬奥时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以中小学为基点,鼓励各地方建设“冰雪运动特色学校”9,打造“双校”建设同步进行。发文名称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青少年行动计划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

23、冬残奥会北京市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河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关于印发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 的通知发文机构共青团中央、北京冬奥组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北京冬奥组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河北省教育厅发文日期2017 年 11 月 20 日2018 年 1 月 30 日2018 年 7 月 12 日2018 年 8 月 14 日表 1联动制定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是北京 2008 奥林匹克教育的中国首创,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则是北京2022 奥林匹克教育的又一中国创举。根据北京冬奥

24、组委新闻宣传部教育和公众参与处的数据统计,从 2019年开始到 2021 年,北京冬奥组委联合教育部在全国遴选建设了 835 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 2 062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统计结果显示,无论是“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还是“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已遍及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总数实现了从 2008 年 556 所到 835 所的新突破,这充分表明,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并非仅仅局限于举办城市,而是面向全国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同步建设构成了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创新行动方略,也是国际奥林匹克教育中国本土化

25、的新创举。2.3形成了以奥林匹克教育价值观为理念、以冰雪运动进校园为实践表征的中国本土化实践模式如前所述,2016 年国际奥委会集诸多专家智慧,修订印发了 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 通用系列教育材料,北京冬奥组委将这套资料翻译成了中文。因此,与北京 2008 奥林匹克教育相比,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更有国际范本可依,而且更聚焦,即实施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此外,“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申办 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的三大愿景之一。这是历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国家从未有过的申办承诺。如何使这一愿景走向现实,挑战巨大。为兑现这一庄严承诺,以全国2 062 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 835 所“奥林匹克

26、教育示范学校”为主要实践基地,我国中小学开展了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的推进工作,不仅实现了冰雪运动前所未有在中国中小学校园的推广和普及,而且为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由愿景走向现实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这一贡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于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共建共治共享”治理体系,形成的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实践模式(见图 3)。由图 3 可见,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实施落地,不是由中小学单方执行,而是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体育社会组织以及体育文化公司各方联动运行实施的。在该实践模式中,为解决冰雪运动受季节和地域限制的瓶颈问题,高等院校发挥了理论和实施推动的桥梁作用,与中小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机

27、联动,破解瓶颈问题。例如,2018 年 6 月 9 日,来自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延庆区科技馆专业人员、北京与河北两地的部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旱地冰壶协会人员等多方人士共聚北京延庆区姚家营中心小学,参加“海坨山下迷你奥林匹克教育国际论坛”。基于该校开展的旱地冰壶和旱图 3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冰雪运动进校园实践模式533学报第 35 卷地冰球活动,首都体育学院裴东光教授首次提出“冰雪运动旱地化”概念,并强调这种创新实践是打破冰雪运动时空之限,实现在中小学最大范围普及和推广冰雪运动的中国本土化实践方案。美国密苏里大学苏珊教授认为:“中国首创的 冰雪运动旱地化

28、 创新实践可以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非洲国家进行冰雪运动的推广。”“冰雪运动旱地化”的提出为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提供了中国本土化实践方案。3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体系建构在新时代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实施的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从组织和计划到行动方案,再到落地实践,无不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仅就实践行动而言,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835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 2 062 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建设和命名,不仅实现了北京 2008 奥林匹克教育的新突破,也是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的新举措。当然,在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中,尽管都是“示范校”或“特

29、色校”,但也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有些学校活动的开展还流于形式,应付落实时有出现。如何解决奥林匹克教育良莠不齐、流于应付,甚至逐渐从学校消失的风险?如何将这 7 年间形成的中国本土化实践模式在后冬奥时代有机融入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使奥林匹克教育成为促“五育并举”的独特教育资源,成为学校体育提质增效不可替代的有效资源?本研究提出以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理念和实践典范为根本遵循,建构以中小学为对象的学校层面的自我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根本目的不是评价孰优孰劣,而是成为后冬奥时代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行动指南。建构教育实施评价体系,需从理论和实践 2 个维度双向考量。基于奥林匹克教育具有鲜明的国

30、际化和本土化特征,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评价体系建构在遵循理论和实践 2 个维度上,主要从国际奥林匹克教育和中国教育两大视角分析论述。3.1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3.1.1奥林匹克教育目标与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根本任务的高度契合以教育为核心诉求的奥林匹克运动,自 1894 年 6月 23 日正式诞生之日起,其教育目标始终如一。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与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相一致的竞技运动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林匹克主义是指“将人的身心精神各方面的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2 培养

31、身心均衡发展的“和谐个体”是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的根本目标。这一根本目标与 2018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 的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五育并举”作为我国新时代义务教育改革要求,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2019 年 6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具体内容包括: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11。可以看出,“五育并举”的内容与百余年奥林匹克教育培

32、养身心精神均衡发展的“和谐个体”相契合。3.1.2奥林匹克教育与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要求的高度“耦合”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0,从而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进入了“四位一体”目标阶段。2020 年 10 月 1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12,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该文件将学校体育提升到了学校教育前所未有的高度,即定位为基础性工程,而不再是一个单一

33、的学科或课程,而且进一步提出发挥其独特功能。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学校体育的改革要求与奥林匹克教育目标、内容、载体和对象高度耦合。由图 4可见,奥林匹克价值观是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与新时代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目标殊途同归。进入 21 世纪,引领奥林匹克运动核心治理机构的国际奥委会经过研究,将奥林匹克主义核心价值概括为卓越、尊重和友谊。为了进一步将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三大核心价值落地,2016 年国际奥委会集各国奥林匹克教育专家智慧,发布了基于竞技运动的 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基础手册)(以下简称 基础手册)。基誗奥林匹克与体育文化传播誗534何丽娟,等: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

34、“中国方案”研究础手册 基于奥林匹克三大核心价值观,提出奥林匹克教育的五大主题:奋斗中取乐、公平竞争、践行尊重、追求卓越、身心精神均衡。这五大主题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新时代“四位一体”的学校体育目标高度契合,见表 2。图 4奥林匹克教育与新时代中小学学校体育改革要求“耦合”奥林匹克教育核心载体竞技运动是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求的绝佳载体。学校体育教学要实现“教会、勤练、常赛”的改革举措,要求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后练习内容和竞赛内容实现一贯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也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了新要求。这为竞技运动科学合理地融入学校体育

35、教学铺平了道路。长期以来,基于玩耍、游戏的竞技运动 13 并没有全面融入中小学体育,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之中。这就造成了课后参与竞技运动活动和比赛成为少数体育特长生的“专利”,没有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一些竞技运动独有的价值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在新时代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目标要求下,将体育课程实现基于竞技运动的游戏化,有利于新目标的实现。在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的背景下,冰雪运动进校园的突出贡献不但体现在提升了学校对冬奥项目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更重要的是一些冰雪运动项目“旱地化”的创新之举,使冰雪运动成为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绝佳载体。奥林匹克教育对象与中小学体育教

36、育对象具有同一性。“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在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之初,就将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对象指向青年。在2014 年国际奥委会出台的 奥林匹克 2020 议程 中,青少年被列为三大主题之一14。中小学生是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实施对象,这也是中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都在中小学命名的缘由所在。教育对象的同一性,使奥林匹克教育更便于全面融入中小学体育之中。综上所述,由于奥林匹克教育在内容、载体、对象上与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改革要求高度耦合。因此北京2022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的实践模式不仅是奥林匹克教育中国本土化的方案,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抓手。3.2实践

37、依据:基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实践的考量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主要以 835 所“奥奥林匹克教育教育内容:奥林匹克“卓越、尊重、友谊”核心价值观教育载体: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垣文化教育对象:青少年教育目标:身、心、精神均衡发展的“和谐个体”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识教学内容系统衔接:教会、勤练、常赛教育对象:中小学生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立德树人新时代中小学学校体育基础工程表 2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与奥林匹克教育主题的契合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享受乐趣增

38、强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奥林匹克教育主题奋斗中取乐身、心、精神均衡追求卓越公平竞争践行尊重535学报第 35 卷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 2 062 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为对象全面展开。在历时 7 年的实施中,正是由于奥林匹克教育资源的引入,有些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不仅成为了“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和“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的“双示范校”,而且成为了“双示范校”中的样板。其中,北京市石景山电厂路小学堪称典范。本研究以该校为试点和实践基地,进行了 7 年的理论指导和落地实践。历时 7 年,该校成为了奥林匹克教育中国本土化的实践典范。3.2.1形成了奥林匹克教育核心价值观与“五育并举”有机融合的“23

39、3 实践模式”北京市石景山区电厂路小学的冬奥教育之所以能成为典范,根本所在就是该校将奥林匹克教育核心内容,即将“卓越、尊重、友谊”的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与该校“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有机结合,并以某些冰雪运动项目为核心教育载体,建构了 2 条推进思路、3项根本任务、3 种实施途径的“233”冬奥教育实践模式(见图 5)。3.2.2开拓了冰雪运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和冰雪运动“旱地化”的创新实践1)奥林匹克教育载体的突出特征是强调竞技运动必须与文化相结合,以提高竞技运动的育人层次。这一特征体现在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中,就是以竞技运动为基础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实现跨学科、跨课程的融入。电厂路小学在此方面的创新实

40、践,实现了基于奥林匹克价值观全融入的冰雪运动(北京冬奥会项目)知识和技术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见图 6)。例如:在科学课中,以冰壶为例探究摩擦力;在语文课中,探究中国滑雪运动的起源;在美术课中,绘画和剪纸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和竞赛项目;在劳动课中,学生利用废旧纸张和纸盒自制冰球杆、冰球等软式器材,等等,诸多尝试不胜枚举。此外,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还融到了不同学科内容中,例如语文课中的冬奥情景剧经过翻译,转变成了英语课的主题内容,实现了双语教学。基于融入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的冰雪运动跨学科教学成为了该校体育改革的独特路径和资源。2)冰雪运动“旱地化”是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践的创新之举。电厂路小学不

41、但实现了学生全员参与和体验北京冬奥会竞赛项目的 7 个大项,即滑冰、滑雪、雪车、雪橇、冰壶、冰球、冬季两项的旱地化,更实现了冰雪运动由“旱地化”体育课堂教学到课后体育社团上冰、上雪练习,再到冰上、雪上竞赛的系统衔接,探索出了冰雪运动作为独特教育资源可持续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模式,为国际奥林匹克教育贡献了中国本土化创新实践。该学校的旱地化实践作为典型案例入选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2022)(见图 7)。3.2.3创新奥林匹克教育成果“馆藏化”和“家校社”联动博物馆是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平台之一,用实物的形式记录灿烂文化。电厂路小学利用一间小小的教室,打造了简约但彰显

42、冰雪运动文化和中国优秀图 5电厂路小学“233”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模式15 图 6基于冰雪运动跨学科融入的奥林匹克价值观教育路径誗奥林匹克与体育文化传播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测 量、时间与距 离、技术运 动 项目 发 展史、奥运会 举 办国文化冰 雪 运动动作、技能、规则等体 育 海报、动作节奏、动作示意图动作术语、规则、国际交流等户外运动、环保竞技运动(冰雪运动)知识和技术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奥林匹克核心价值1.学习冬奥知识2.掌握冰雪运动技能“3 项”根本任务3.感悟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文化“233”冬奥教育实践模式“3 种”实施途径2.课题整合实施1.主题教育推进3.文化体

43、验参与1.与立德树人、深化五育并举相结合,发挥育人功能“2 条”推进思路2.建构冬奥冰雪课程,系统化设计、实施,拓宽育人渠道536传统文化完美交融的冬奥教育博物馆。既可以将师生亲自创作的作品长久保留,又能使该校冬奥教育宝贵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值得肯定的是,这一座小小的博物馆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平台:小讲解员从参与培训学习到为博物馆来访者进行精彩讲解,既提升了对冬奥知识的认知,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了自信心。创建“家校社”联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电厂路小学探索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家校融合的冬奥主题实践活动,例如与高井路奥林匹克社区联合举办家庭运动会,吸引一百多个家庭参赛

44、。参赛项目均为冰雪运动旱地化项目,实现了“家校社”三方联动,形成了基于冬奥主题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特色模式,全面提升了该校的整体教育质量。正如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际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巴尼教授所言:“在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方面,中国成为了最佳典范,在公立中小学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使学校受益良多,电厂路小学最具典型性。”(2019 年在电厂路小学举行的“奥林匹克教育及冰雪运动进校园示范研讨会”线上主题发言)综上所述,电厂路小学实践模式的创建,为构建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体系提供了实践依据。4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评价体系建构分析4.1评价指标建构的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

45、通常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目的性、可操作性、实效性等的一般原则。结合奥林匹克教育国际性与本土性密切相融、理念认知与实践活动有机联动的特点,在构建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4.1.1化繁为简的科学化原则中国的奥林匹克教育资源丰富,不但有国际的,还有国内的;不但有校内的,还有校外的。化繁为简原则就是在构建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以客观准确的内容反映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状况。评价内容不能过多、繁琐和出现重复,也不能过少、简化和出现缺漏,不利于全面反映学校的奥林匹克教育状况。4.1.2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原则所谓内容的全面性与系统

46、性原则是指设置的指标体系应该涵盖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各个方面,全面地反映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情况。在内容全面性的基础上,各方面评价内容还要确保形成逻辑严密的系统。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包括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规划,也要包括奥林匹克教育实施内容和奥林匹克教育实施方式,还要包括奥林匹克教育实施的保障条件和奥林匹克教育实施效果 5 个子系统。这 5 个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缺一不可。4.1.3评价指标的代表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所谓代表性是指在诸多能够反映奥林匹克教育实施状况的评价指标中筛选出能体现一所学校的奥林匹克教育主要特点的几个指标。在全面评价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实施的基础上,对各个学校开展奥

47、林匹克教育中的特色给予认可和肯定。所谓可操作性是指在确定指标时要充分考虑到具体数据的可获得性,尽可能选取那些易于获取数据的指标,尽可能使评价指标客观。对于主观性指标,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做到简单、可操作性强。这样既可以减少统计工作量,也使获得的数据更可靠。4.2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本研究在评价指标的选取上主要采用专家调查法。首先,根据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价值和五大主题,选取了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初步构建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设计和发放专家调查问卷,按照指标的重要性评分(五级评分:非常重要,重要、较重要、不重要、非常不重要),完成第一轮专家调查。其次,在第一轮专家调查表反馈后,结合专家的

48、意见,对编制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形成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再编制成专家调查表,进行第二轮专家调查(见表 3)。最后,根据第二轮专家反馈意见,进行修订,形成最终的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图 7电厂路小学学生参与和体验冬奥项目何丽娟,等: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与评价的“中国方案”研究537学报第 35 卷在第一轮专家调查时,初步构建的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设计了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活动和保障条件 4 个指标,并依次相应建立每一个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在收集专家调查表之后,通过汇集专家意见,部分专

49、家认为一级指标没有按照一个主线进行划分。根据专家的意见,本研究组通过与部分专家的分析讨论,汲取了专家的建议,将一级指标修订为以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过程为主线的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分为教育实施规划、教育实施内容、教育实施方式、教育实施的保障条件以及教育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以奥林匹克价值观、五大主题及实施路径为理论框架,并相应进行了微调。在第二轮专家调查中,由专家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将非常重要、重要、较重要、不重要、非常不重要依次分别赋值为 5 分、4 分、3 分、2 分、1 分。计算了每个一级指标的均数和标准差,并计算得出变异系数(见表 4)。从表 4 可以看出,专家对

50、一级指标的评分平均为4.785.00 分,标准差为 0.000.44 分,变异系数为0.00%9.22%。说明专家的评分高度集中,对一级指标的认可度高、一致性高。最后,根据专家的建议,对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了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5)。4.3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实施评价指标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评体系包含 5 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41 个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确定主要依据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新趋势和北京 2022 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而设定。三级指标主要依据“奥林匹克教育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