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原卷版)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一、单选题11901年清朝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这一章程的颁布A推动选官制度向近代化方向变革B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正式开始设立C实现了中国选官制度的根本转型D确立了科举制废除以后的选官方式2如图所示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官员选拔的相关凭证。这一凭证A是北洋政府时期文官考试的证明B反映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C说明政府以甄别方式来选拔官员D标志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确立31912年2月14日,孙中山在某批复中说:“查国家建官分职, 惟任贤选能,乃懋厥职,
2、古今中外,罔越斯旨。第考选之法,各有不同,尚公去私,庶无情弊”“该部所请, 诚为当今急务,应候令行法制局,将文官试验编纂草案咨交参议院议决后,即日颁布施行可也”。该批复A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B实现了新旧人事制度的转变C体现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D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基础4孙中山认为“立法、司法、行政固可弗论,其他二权,各国之所无者,我国昔已有之。其一为御史弹劾,即皇帝亦莫能干涉之者;其二为考试,即尽人之所崇拜者也。此弹劾权及考试权实我国之优点,吾人采取外国良法,对于本国优点亦殊不可抛弃。”为此,他主张()A改科举为学堂选官,选官制度进入新阶段B融合传统的考试监察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C甄别措
3、施以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D建立现代公务员制度,取代传统的“官吏”5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A从源头上确保了公务员队伍的高素质B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恶化C对公务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很大D极大地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6如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主席任职表。表中信息说明()时间(年)主席时间(年)主席1949-1954毛泽东1988-1993杨尚昆1954-1959毛泽东1993-1998江泽民1
4、959-1965刘少奇1998-2003江泽民1965-1966刘少奇2003-2008胡锦涛1981宋庆龄(名誉主席)2008-2013胡锦涛1983-1988李先念2013-2018习近平A公务员制度走向了法制化B主席必须由共产党员担任C干部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D新中国始终坚持党管干部7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清政府的这一举措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理化植物动物困画体操合计课时545193611112088410177A说明传统教育已被近代教育取代B有利于近代教育发展C表明了近代教育确立了主导地位D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二、材料分析题8阅读材
5、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部分国人对师范大学的设置持反对意见,表2所示的两种观点在当时颇具代表性。观点一师范大学名不副实,无异于普通大学。各大学既设有教育学院或教育系,师范无单设大学之必要观点二近年以来(北平师大)学风败坏,物质享乐、自由放任殆成风尚且“学生动辗级学”材料二193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命令,任命李蒸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当时国内局势混乱,办学举步维艰。李蒸就职当日分别拜访了李顺卿、李建勋、黎锦熙、刘拓、钱玄同等教投,他们被李蒸的热情所打动,于同年7月18日到校复职。同年9月12日,学校举行了开学典礼,李蒸发表公开演讲,他说:“盖教育专业,必须长期充分之训练,
6、始有教人技术,与教人人格,及以教育为职业之志愿。”他还就师范大学的设置目的做了强调:“造就中等学校良好师资;造就教育行政人才;培养教育学术专家。”李蒸甚至致电教育部,慷慨陈词;“当此国难期间,教育救国,为刻不容缓之图;培养师资,尤为教育根本,不可一日中断。”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梁严冰李蒸与中国现代师范教育(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种观点有何局限,并综合材料一、二,就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高等师范教育谈谈你的看法。(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李蒸出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后的举措,并简析其意义。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一、单选题1孙中山在五权宪法中指出:“英国行考试制度最早,美国行考试不过二三十年
7、,英国的考试制度就是学我们中国的。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说明()A英国考试制度为西方所借鉴B西方照搬了中国的考试制度C英国有世界最先进的选官制D西方文官制与科举制有渊源21933年,国民党中央在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中明确规定:“曾于民国有特殊勋劳、勋劳或成绩者并致力于国民革命若干年,经证明属实,便可留任或升任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与考试及格人员同等录用。”这一规定()A继承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B试图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C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D意在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3民国时期实行公务员甄别,规定:审查成绩合格者发给合格证书,可任用公务员。但凡剥夺公权尚未复权者、亏欠公款
8、尚未清结者、曾因贪污处罚有案者、吸食鸦片或代用品者,均不得任为公务员。这表明民国时期()A公务员甄别只关注政绩B甄别合格的官员都有真才实学C科举制度影响依然存在D公务员考核标准注重德才兼备4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再到2018年对公务员法的修订以及配套法规逐步出台。这些表明我国A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逐步深化B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得以提高C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D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始推行5北洋政府逐步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文官纠弹制度,设立行政监察机构肃政厅,专门纠弹官吏失职等违法案件。从当时的纠弹实例来看,被纠弹的大多是地方官吏,最高为巡按使,最多的是县知
9、事。文官纠弹制度的建立A解决了军阀割据问题B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C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D巩固了基层民主制度5运用时间轴,可以更好地学习历史。对下面时间轴对应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1904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B1905年,学堂选官制度形成C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取消考试制度D2005年,公务员考试制度确立6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规定:“对公务人员有功或有过,人民有用任何方式向政府控告及建议之权。”“各下级政府或政务人员,如接得人民向上级政府控告的诉状,特别是控告政务人员的诉状,须随时负责转呈上级政府,不得有任何阻难,亦不得置之不理。”这些规定意在A发挥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B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群
10、众基础C提高人民群众在边区政府的地位D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二材料分析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英国,官吏任免一向实行“恩赐制”。到18世纪,内阁首相和大臣们滥用这个权力,把本党的党徒安插在各级政府。19世纪30年代,美国形成了“分赃制”,赢得大选的政党上台后,立即斥退大批政府官员,而让在竞选中有功的本党党徒填补这些空位。为了纠正上述乱象,以适应大工业时代的需要,英美两国在19世纪中后期分别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两国的改革都对文官的录用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并规定文官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些改革,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正常运行,起了保证作用。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孙中山在借鉴中
11、外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创立了文官考试思想。他认为文官要“有才、有德”,是否能够委任为政府官员,“要通过考试制度”“最严密、最公平地选拔”。孙中山主张在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基础上,把我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分立出来,由国家设置考试院,主管文官的选拔、任用和考绩。孙中山规划和公布的有关文官考试的法规法令,其中不少内容为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所沿用。虽然在文官制度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但是民国文官制度的法制化、规范化是史无前例的。摘编自房列曙民国文官制度的独特创制(1)根据材料一,归纳英美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并概括英美文官改革中所确立的原则。(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对中
12、外官员选拔制度的继承与创新。(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外文官考试制度的积极作用。培优第三阶高考沙场点兵一、单选题1(2023湖北模拟预测)19世纪下半叶,在清政府的倡导、默许下,捐纳入仕成为一种常态。“内则京捐局,外则甘捐、皖捐、黔捐等,设局遍各行省”,捐纳人持有的“原籍地方官查具清白册”可由诸省捐局授权的金融机构代办,“实官执照”由省捐局签发。这表明当时A君主专制制度受到冲击B官僚政治体制面临危机C列强入侵制约官僚选任D选官用人体制灵活高效2(2022北京海淀模拟预测)北洋政府时期,选拔官员主要有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甄别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其毕业文凭、调查经
13、历、检查工作成绩、考察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甄别合格证书,可继任原职,不合格者被免职。北洋政府时期实行甄别的用意在于A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B保持行政连续性与稳定性C完善公务员的任职体系D为守旧官僚暗开绿色通道3(2022山东潍坊二模)1941年,陕甘宁边区制定边区公务员考核奖惩暂行条例,规定边区公务员考核实行赋分制,工作50分,学习25分,操行25分。考核等级按分数多少定为七等,一等升级六等降级,七等解职。这些规定()A推动了干部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B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反映了品行是考核干部的主要依据D扩大了边区政权阶级基础4(2022江苏模拟预测)民国初年江苏地区具有双
14、重身份的功名之士情况统计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国内旧功名新学历占原功名人比例进士 留学54.6%新学堂3.0%举人留学31.0%新学堂12.1%生员留学66.7%新学堂25.0%A新式教育占据主导地位B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5(2021河北保定二模)1981年,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云南民族工作汇报会纪要提出,要“大力培养一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实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民族群众,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种业务工作能力的民族干部队伍”。这表明党中央A把民族地区发展作为中心工作之一B对少数民族干部任用注重德才兼备C重视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结构D强调民族团
15、结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6(2018河南信阳高考模拟)“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邓小平这一讲话意义在于A体现了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B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C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D表明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二、材料分析题7(2022全国高二专题练习)考试选官推动了国家治理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年,北洋政府公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法案规定,凡是年满21岁的中国男子,得应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考试。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文官高等考试和文官普通考试各举行两届,
16、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等考试等也举行过数届。北洋政府时期,除了考试外,甄别也是选拔官员的方式之一。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教材P40材料二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发布,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诞生。经过了20年人事制度改革和公务员制度推行,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十个与之相配套的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使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了有法可依,国家行政机关人事制度法规体系初步形成。公务员制度建立了“公开、竞争、择优、平等”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逢进必考原则,截至目前,通过考试进入国家行政机关的各类工作人员已经超过百万人,公务员招考录用制度稳定运行。摘编自成业、于勇经济发展中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历史变迁与现状(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甄别选官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用一句话概括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