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白鹭
【教学目标】:
1、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2、学习鉴赏咏物散文,通过揣摩语言体物,悟情,欣赏作者的情趣之妙。
3、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之美。
【教学重难点】:
1、欣赏《白鹭》,体物、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力求形成独特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鹭吗?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来赞美它。现在我们今天来阅读这篇文章,品味、感悟、欣赏,想一想他的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文中的白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再读课文,体会白鹭之美
(一)1、白鹭的精巧美在何处?用什么手法来表现的?
2、白鹭韵在骨子里的美有表现在哪里?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起句用一个比喻从总体上赞美白鹭。 比喻新奇、贴切。精巧:精致、小巧、美妙。
诗:富有韵味、极耐品味。
(2)白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
(3)白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作者如何评价?
(4)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二)、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白鹭的出现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下面就让我们再来欣赏白鹭这首精巧的诗给我们带来的优美画卷。
1、仔细听老师朗读6~8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几幅优美的画面?如果请你给看到的画面前面起名,该用什么名字好呢?
2、让我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来学习,选择其中的一幅画细细欣赏,欣赏的时候,你可以把你认为值得品味的词语、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也可以边欣赏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学听。
3、学习6~8自然段(讨论交流,三幅画面可交叉出现)。
(1)清水田里,静静钓鱼(“钓鱼”“图画”——静) A、赏析“钓鱼”:清水田里,白鹭伫立,正静悄悄地等着小鱼游过来,他成了一位悠闲自在的钓鱼先生了。你能读一读吗?(指导学生细细品味“钓”这个字,感悟作者用字的绝妙。) 这幅画的背景是什么?画中的主人公是谁?相信你读这一句,一定能把它读好。 B、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清水绿田中的白鹭钓鱼图吧!齐读第六自然段。
(2)小树绝顶,悠悠望哨(“悠然”“望哨”) A、赏析“望哨”: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最高处,就是小树的绝顶。风儿吹来,小树轻摇,看来像是不大安稳,可白鹭却很悠然,你能把它读好吗?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是在望哨吗?”如果不是在瞭望,它可能在——;如果他真的是在瞭望,它站立在小树的绝顶,或许它望见了——或许它望见了—— 课文最后虽然是问号,你读的时候,如果把它想象成什么标点,味道就出来了? B、请男孩闭上眼睛,听着女孩的朗读,展开想象,晴天的早晨,小树绝顶,白鹭悠悠瞭望之图吧!看到了吗?(男女生交换朗读)
(3)黄昏空中,低低飞翔(“低飞”“乐事”——颜色美,动态美) 赏析“低飞”:在落霞满天的黄昏,白鹭正低低地来回飞旋着,是那么悠闲,那么自在。这分明是一幅舒展、飘逸的白鹭归巢图,悠闲的你见到悠闲的白鹭,定会其乐无穷。你能把这种乐趣读出来吗?讨论:当你看到这情景,有什么感受?(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心里感受。)
(4)欣赏了这三幅白鹭图后,你们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觉?(宁静、优美)想对白鹭说什么?
板书:韵味无穷
让我们再来细细的回味一番吧!(出示三幅美丽的画面,精美的文字。)学生个人赏读。(学生这次朗读,能读得更投入,更有韵味。)
师:这就是白鹭,它钓鱼是时的悠闲,瞭望时的悠然,低飞时的翩然,让人觉得它是那样的——韵味无穷!,可是,仍有人觉得它美中不足!请自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会说些什么?(出示 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生:白鹭美在它的外貌。 生:白鹭能给我们带来欢乐。
师:白鹭的外形是那么漂亮,活动那么高雅,虽然它不会发出婉转的声音,但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带来欢乐,它就是一首无声的歌
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齐读课文 思考: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哲理?
答: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
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
五、课文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