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 23∕T 3153-202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pdf

上传人:wuy****99 文档编号:86080 上传时间:2022-06-2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51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23∕T 3153-202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DB 23∕T 3153-202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DB 23∕T 3153-202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DB 23∕T 3153-202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DB 23∕T 3153-202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73.020CCS D 10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 23/T 31532022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2022 - 03 - 03 发布2022 - 04 - 02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23/T 31532022I目次前言.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则.24.1 目的任务.24.2 基本要求.25 绿色勘查方案.36 场地建设.36.1 施工场地建设.36.2 办公生活场地建设.47 道路修建.48 勘查施工.48.1 测量.48.2 地球物理勘查.48.3 地球化学勘查.58.4 槽探(剥土) 、浅井.58.5 坑道.68.6 钻探

2、.69 生态环境影响控制.710 生态环境恢复.810.1 场地清理.810.2 场地恢复.810.3 复垦复绿.811 绿色勘查管理.912 资料管理及报告编写.9附录A绿色勘查方案提纲.10A.1 封面及扉页格式.10A.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方案编写提纲及要求.10A.3 总体方案中绿色勘查章节内容.14附录B绿色勘查工作报告提纲. 15B.1 封面及扉页格式.15B.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工作报告编写提纲.15B.3 地质报告中绿色勘查章节内容.16DB 23/T 31532022II附录C绿色勘查用表格.17参考文献.23DB 23/T 31532022I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

3、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黑龙江省自然资源调查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李宝民 马江水 金哲岩 易亚东 石晓磊 孙志涛 付砚 苑立清 付钰 曹亚新 黄春辉 刘祥旭 李文龙 丁健 刘海洋 李博文 吕明奇DB 23/T 315320221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固体矿产绿色勘查的总则、绿色勘查方案、场地建设、道路修建、勘查施工、生态环境影响控制、生态环境恢复、绿色勘查管理、资料管理及报告编写

4、的基本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的各阶段。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GB 5005-2010钻井液材料规范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8599-2020 一般工业固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50869-2013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AQ 2004-2005地质勘探安全规程DZ/T 0141-1994地质勘查坑探规程DZ/T 02

5、27-2010地质岩心钻探规程DZ/T 0374-2021绿色地质勘查工作规范DB52/T 1433-2019 贵州省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技术规范EJ/T 995-1996放射性矿产资源坑探规程TD/T 1036-2013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48-2016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T/CMAS0001-2018 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勘查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勘查green geological surve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在地质勘查全过程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通过运用高效、环保的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等,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

6、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对环境扰动进行修复,实现地质勘查、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勘地和谐的勘查模式。来源:DZ/T 0374-2021,定义3.13.2表土层TopsoilDB 23/T 315320222土壤剖面的上层,植物根系密集,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在耕作土壤中为耕作层、犁底层和心土层的上部,在自然土壤中为腐殖质-淋溶层。表土层的厚度一般为20 cm40 cm。来源:TD/T1048-2016,3.1.有修改3.3腐殖土Humus soil由森林中表层树木的枯枝残叶经过长时期腐化发酵而成。3.4草皮(层) Sod土壤剖面上部近地表处,自然状态下由草本植物活体及残体所构成的紧实的土壤有机质层。3.

7、5寒地黑土(层) Cold black soil寒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草,原始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深厚均腐殖质层的高寒黑色土壤。母质多为黄土状粘质沉积物,通体无石灰反应。黑土土层深厚,黑灰色腐殖质厚30-100cm,表土有机质含量一般3-6%,高者10%以上,屑粒至团粒状结构。剖面中无钙积层,但可见小铁锰结核与灰白色硅粉。土壤交换总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是一种高肥力土壤,现大多开垦为农地。3.6生态环境恢复Ecological restoration对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造成的各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采取人工促进措施,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逐步恢复与重建其生态功能。来源:TD/T1

8、048-2016,3.5定义3.7勘查场地Exploration site为满足勘查工作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需要,临时占用及平整的施工场地,简称场地。包括施工操作场地及其附属设施、临时建筑物场地。4总则4.1目的任务勘查中以相关法律法规、 技术标准为指导, 以资源环境类标准为准绳, 运用有效的找矿手段、 方法,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在完成地质找矿目标的同时,因地制宜地采取一系列优化、防护、限制和恢复治理措施,使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最小化。4.2基本要求4.2.1部署、论证地质勘查项目时,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旅游区、重要地质遗迹、文物保护区、重要建构筑物、保护性动植物等边界范围。4

9、.2.2依据工作实际,可独立编写绿色勘查方案(参照附录 A)和绿色勘查工作报告(参照附录 B);也可在勘查项目总体实施方案(或地质报告)中增加绿色勘查章节,完善实施方案和成果报告。4.2.3施工前,勘查单位应建立绿色勘查组织机构。4.2.4应结合自然条件及安全文明、环境保护等管理要求,因地制宜修筑道路及施工场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植被、景观的扰动。4.2.5钻探场地建设(场地平整、修筑地基)按 DZ/T 0227-2010,5.2.1 和 5.2.2 执行;坑探场地建设DB 23/T 315320223按 AQ 2004-2005,11.3、11.4、11.5 执行。在钻探场地内和坑探两侧

10、铺设土工布,在场地周边设置隔离防护网,在钻探操作区铺设防滑钢网。4.2.6在林区及草地施工时,应做好运输道路、施工场地及周边火灾风险评估,加强人员和设备管控,预防森林、草地火灾事故发生。4.2.7宜采用以钻代槽、浅钻定位、三维物探技术、航空遥感技术等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4.2.8应对道路修筑及施工时形成的边坡、土石堆做好支护和拦挡,减少土石占地面积。4.2.9绿色勘查道路修建及场地施工应有详细的施工记录(参照附录 C);施工和恢复前后应统一视角、统一参照物(标志明显易于识别)拍摄影像资料留存。5绿色勘查方案5.1绿色勘查方案应结合施工区现状,至少包括节地措施、施工场地

11、污染防治、环保措施、恢复治理等内容。5.2绿色勘查方案编写前,应对施工区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危险源等进行调查识别,对勘查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及程度进行预判和分析;充分收集施工区自然保护区、水源地、旅游区、地质遗迹、人文遗迹、林地属性、土地类别、交通道路(含公路、林班道、林间道、防火路、农用道)、水系、 建构筑物与居民点分布等资料; 在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解译基础上, 实地踏勘, 确定野外驻地、运输道路、施工场地,并作为项目实施设计内容的一部分。宜采用遥感、无人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5.3绿色勘查方案应依据勘查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2、、人文条件、勘查程度、勘查规范选择适合的勘查手段,优选绿色环保的绿色勘查设备或勘查工艺;宜采用有效替代或减少槽探、坑道、浅井等破坏面积较大的勘查技术手段;宜采用组合式、便携式模块化设备,宜采用“一基多孔”“一孔多支”定向钻探、坑内钻探等先进技术和工艺,宜采用环保泥浆等新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5.4绿色勘查方案应优选工作手段,优化工程布设,确定施工方式、运输方式,减少开挖土方量、场地平整、新修道路长度和宽度等临时占地面积。5.5施工前或施工中,如总体勘查方案补充或调整,绿色勘查内容应同时调整。5.6绿色勘查方案应将绿色勘查工作的组织管理、预防控制和恢复治理的技术措施方案分别体现。6

13、场地建设6.1施工场地建设6.1.1探矿工程场地设置,应满足地质目的要求。在允许调整工程位置范围内,有林区优先选择无植被、植被稀少、林木闭郁度低或容易恢复的位置;黑土农田区优先选择平整、坡度小、不易形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地段;(荒)草地等生态脆弱区优先选择开挖面积小的地段。6.1.2场地施工应减少植被及农作物损毁。特殊条件下,宜将可移植的树木移植。6.1.3场地施工剥离的表土(含腐殖土、寒地黑土层),应装袋或集中收集存放,作为施工结束后的恢复用土。需外运土石应按指定位置堆放。6.1.4施工场地剥离的草皮(层)应切块集中存放,水份不足时应定期浇水养护,完工后恢复原貌。6.1.5勘查场地建设应

14、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 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及环保设施齐备,相关管理制度、图表及标牌齐全、规范、醒目。DB 23/T 3153202246.1.6应依据工作需要、设备安全、勘查手段确定施工场地平整方案。控制场地面积,减少开挖土石方量。6.1.7场地平整剥离物分类存放:寒地黑土层,土方量较小时,装入可降解的编织袋集中堆放或做边坡围挡;土方量较大、地形较陡、易造成水土流失时,可将黑土堆放于附近平缓地段的土工布上,集中管理;无法避让的果树、林木宜人工移植养护,无法移植的在取得行政部门许可或林权人同意后按要求赔偿、采伐;倒石堆、流石滩、基岩裸露或半裸露区、生态脆弱的牧草区等场地平整开挖时,

15、应选择大块碎石砌筑边坡、小块及杂土压实;风成砂地、砂砾石边坡区,应将砂土、砂砾石等装入可降解的编织袋做边坡围挡。6.1.8易拆装便携式钻机优选悬空搭建机台。6.2办公生活场地建设6.2.1勘查工程项目部办公及生活驻地,除特殊情况需新建临时营地外,宜就近租用当地居民房屋或公共建筑物。6.2.2临时办公及生活驻地、附近无居民或公共建筑的边远地区需新建办公及生活营地时,应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区域,采用活动板房、简易帐篷,或者采用架空建设。7道路修建7.1进场道路优选可利用的公路、村道、田间道、林间道等。新修建临时道路要规划好行车路线,应避让环境敏感目标。7.2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临时道路修

16、筑应减少占用土地;开挖的草皮、腐殖质层、土壤层参照 6.1.2、6.1.3、6.1.4 执行。7.3道路修建应避免堵塞、充填自然排水通道。视情况采取修筑截、排水沟、挡墙、覆盖土工布、压实等措施,预防因施工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7.4严格控制道路宽度,以设备安全运输需要为基本要求,优选单行道路,分段设置会车区,分段设置安全指示牌。7.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冬季修路以自然压实、铺垫为主。8勘查施工8.1测量8.1.1测量基站在满足仪器安放及人员操作需求的基础上,应选择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位置。8.1.2宜采用先进测量仪器、设备和方法开展测量工作,减少砍伐树木和压占破坏土地植被。8

17、.1.3作业时应使用环保材料标记点位。因作业产生的废纸、金属、玻璃、塑料袋(瓶)、包装袋等垃圾和废电池、化学试剂等有害废弃物应带回驻地,分类处置,避免污染环境。8.2地球物理勘查8.2.1物探场地应选择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位置。8.2.2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物探设备仪器及施工方法。在满足勘查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新DB 23/T 315320225型、轻型物探设备施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8.2.3物探设备施工使用油料及有害物质,其存储的地面应铺设防渗土工布,防止油料、有害化学物质等发生滴漏、泼洒现象。8.2.4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物探设备震动、噪声、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8、8.3地球化学勘查8.3.1化探测点及取样点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选择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位置,减少对土地、植被的扰动。8.3.2化探施工的浅孔、浅坑应避让树木,草皮、表土层、残坡积土层,开挖后分别放置于土工布上,边挖边在坑底及附近做好标记, 并按顺序及时回填。 每个取样点挖坑、 取样、 回填等均要带有相应标物、标志号、标尺的照片或视频,坑底标志物应有明显的质检标志号。8.3.3应依据地质需要优选扰动小、占地面积小的取样设备(锹、镐、洛阳铲、人力冲击取样钻)或小型快速取样钻(浅层取心钻机、潜孔取样钻)。8.4槽探(剥土)、浅井8.4.1槽探(剥土)施工宜采用人工挖掘。在满足环保和地质要求前提下,

19、可选用影响宽度小的机械设备施工。8.4.2在满足地质勘查目的前提下,应控制槽探施工规格,宜采用浅钻、潜孔取样钻、小角度钻代替槽探技术,减少对土壤和植被的扰动:取水方便的天然林区、(荒)草地宜采用小型岩心浅钻、小角度钻代替槽探。取水困难、缺水的天然林区、(荒)草地、荒漠等宜采用小型潜孔锤系列取样钻、小角度钻代替槽探。黑土发育的(荒)草地、农用地宜采用小角度钻探及一基多孔、一孔多支技术代替槽探。8.4.3为解决重要地质问题布设的长槽,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精准布设。探槽两壁边坡角、槽底规格按 AQ2004-2005 中 11.2.1 条执行。8.4.4施工开挖的表土、岩土、岩石堆放按 AQ2004-

20、2005 中 11.3.2 条执行。依据地形地貌关系确定合理的开挖方式、土工垫布铺设方式,必要时设置挡土墙和防护网。8.4.5槽探( 剥土 )施工应按自上而下顺序开挖, 并做好沟槽边坡安全管护, 边坡处理按 AQ 2004-2005,11.2.1 条执行,及时清除松散土石,对不稳定边坡两壁应及时进行支护。开挖出的土石按顺序分层堆放在土工布上,工程结束后及时逆序回填,土工布可二次使用或合理销毁。8.4.6在斜坡汇水面大、坡度较大或易受洪水冲刷的农田区,应在槽探(剥土)工程槽头坡顶部分修筑截水沟,预防沟槽及其开挖土石遭受洪流冲蚀。8.4.7在草皮发育的天然林区,应将草皮(层)切块、单独堆放;草皮(

21、层)不发育地段,腐植土层(或无法分开的表土)单独堆放或装袋保存;残坡积层及基岩碎石放置应减少占地面积。8.4.8坡度较大的天然林区,开挖的土石应分层装袋,或设置防护网、隔挡、布设土工布。8.4.9探槽经地质观测、编录及采样、验收等工作结束后,不需保留的探槽应及时逆序回填压实,并保留回填前后的探槽照片;确需临时保留的探槽应设立明显标识,做好围挡设施,防止人畜误入,造成伤害。8.4.10寒地黑土(层)发育区,黑土层开挖、处理除符合 8.4.18.4.8 的要求外,上覆腐殖土、黑土,下伏表土层,禁止混装或混放,按不同层位单独装袋、单独存放、集中管理,以防流失或丢失,待槽探工作结束后,逆序恢复。DB

22、23/T 3153202268.4.11浅井分为小圆井和方井,以取样为目的的浅井宜使用浅钻、小型潜孔锤系列取样钻施工。浅井场地的选择参照 6.1.1 执行。8.4.12浅井深度小于 20m,断面规格及使用条件应按 AQ2004-2005 中 11.2 执行。8.4.13岩石硬度小于 4 级、且深度较小的浅井,宜采用人工开挖,并对不稳定井壁进行临时支护;岩石硬度大、人工开挖困难的浅井,可采用扰动较小的机械施工方式,但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施工震动、噪声等对周边环境的影响。8.4.14浅井施工,开挖的腐植土、草皮(层)按 8.4.5、8.4.7、8.4.8 要求堆放。需要时可将装好扎紧的土袋按顺序堆

23、码于井口外 3m8m 外,用作挡土墙,其上铺好土工布,用于堆放岩土和碎石。避免任意堆放形成泥石流灾害及增加土地植被的压占面积。8.4.15浅井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护栏和警戒围栏、 警示标志。 井口施工操作区应铺设防滑及防渗材料。不施工时,井口应进行安全覆盖,防止坠落事故。8.4.16寒地黑土层发育区浅井施工,表土开挖、处理方法参照 8.4.10 执行。8.4.17浅井经地质观测、编录及采样、验收等工作结束后,应按照规定顺序自下而上进行回填压实。应保留回填前后照片。8.5坑道8.5.1在满足坑道运输和地质勘查目的条件下,应控制坑道施工断面规格,并做好各类切填边坡及开挖巷道支护管理,确保安全稳定。8

24、.5.2坑道爆破施工应按 DZ/T 0141-94,13.1.5、13.1.6、13.1.7 执行。8.5.3坑道施工挖出的土石应集中堆放,陡坡场地应采取坡脚防护和拦挡措施,土石堆放地宜避让冲沟、河流影响区域,减少施工压占,防止形成滑坡、坍塌及泥石流等。坑道排土石量较大时保留安全平台,避免泥石流或滑塌等地质灾害发生。8.5.4施工产生的废水废液,应通过排水沟、沉淀池处理后回收利用;需要外排的,污染物排放浓度按 GB 8978-1996,4.2.2 执行。8.5.5油料存放和使用场地、易被油料、废浆、废水污染区域的地面和存储坑池、沟槽等地段,应铺设厚度大于等于 3mm 的防渗材料;废油、废液应集

25、中存放管理。可回收利用的,按再生资源处置。8.5.6施工废料、生活垃圾等,应及时分类处置。数量较大时可外运或转交第三方专业公司协议处理。8.5.7坑道通风和防尘按 DZ/T 0141-94,14.1、14.2 执行。8.5.8施工现场不应燃烧油类物质、化学物质、杂物等,以免产生烟尘、废气及其他污染物造成二次污染。8.5.9施工产生的突发噪声应符合 GB 3096-2008,5.4 的要求。8.5.10坑探达到地质目的,结束编录、采样工作后,应按充填法回填,恢复地貌,并保存回填前后的照片;特殊情况下,上报主管部门审批,获准保留的坑探工程应撤走所有设备,彻底清除污染物,及时封闭坑道口,设立警示牌,

26、避免造成地下水污染等环境影响和安全事故。8.5.11坑道施工结束后, 发生有毒有害地下水排出地表的, 应采取必要的止水措施, 保障水环境安全。8.5.12放射性矿产坑探施工应按 EJ/T 995-1996,6.1、6.2、6.3 执行。8.5.13以控制矿体为目的的坑探工程,宜使用水平钻、小角度钻代替坑探施工。宜采用一基多孔的工艺,多方位综合控制矿体的空间位置。8.6钻探8.6.1钻探设备选择,应在满足地质目的前提下,优先采用模块化的便携式探矿设备。逐步推广使用DB 23/T 315320227小角度钻探代替长槽及坑探;浅层取样钻等代替点槽、浅井、人工地质观测点工程。8.6.2设备优选全液压便

27、携式钻探设备,合理缩减钻探施工场地面积。8.6.3施工现场的岩心棚、材料设备库、休息室、办公生活房屋、厕所等临建设施采用便于拆卸安装、可重复利用的构件式组合搭建,标准、统一布置规范、整齐。8.6.4钻探场地需开挖沟槽等附属工程时, 综合考虑地形因素确定开挖方式、 表土残坡积土堆放方式,按顺序开挖堆放,同时做好防渗,施工结束后恢复原貌。8.6.5钻探(钻井)施工场地应设置排水沟,确保现场无低洼积水。若施工机场边坡上方汇水面大或位于冲沟附近,应设置截水沟。8.6.6钻探施工场地平整后,应在机台周围操作场地上铺设防渗土工布和防滑格栅网。8.6.7冬季钻探施工时,便携式设备机台宜悬空搭建,取暖设备、供

28、水设备除应满足生产要求外,应符合环保要求。8.6.8钻进液循环系统场地,清水池浆液池及废浆液池可与钻进施工机场分别布置,其开挖容积应按钻孔深度计算,不宜小于钻孔容积的 2 倍。宜采用可重复利用的人造泥浆池。8.6.9施工前,应充分收集区域水工环地质资料,研究目标矿种及钻遇地层可能存在的污染元素,并对可能的污染地层、矿(化)层进行封闭等防污染处理。8.6.10钻探施工时,因地制宜选用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金刚石钻进、冲击回转钻进、空气潜孔钻进、不提钻换钻头等施工方法。除浅表层开孔外,宜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双层管或三层管钻进技术工艺。8.6.11钻探冲洗液应采用无固相或低固相的优质环保浆液。浆液材料及

29、处理剂应具备无毒、无害,可自然降解性能,并应符合 GB/T 5005-2010 的规定。8.6.12在土层钻进时冲洗液宜采用清水钻进或无水钻进,并采用实管护壁。8.6.13施工过程中发现孔内冲洗液严重漏失和施工现场周边泉点的水质、水量、颜色有变化时,应分析原因,确认漏失层(段),并采用环保材料堵漏或下入套管等方法进行封堵;当发现孔内涌水时,应对钻孔中接触的承压水进行控制,避免不同含水层间的交叉污染。8.6.14钻探施工中产生的废水无法循环利用的,排放应达到 GB 8978-1996 要求,以免污染土壤和地表(下)水。8.6.15钻探施工中产生的沉渣、 废浆应设置专用存储池, 并按照 GB 18

30、599-2020 要求沉淀和固化处理;未达到要求的严禁向外排放。泥浆量较大的钻孔和易污染土壤、地下水的重金属钻孔,废弃物自处理无法达到 GB 18599-2020 要求时,应转交第三方专业公司,通过协议委托其固化或集中处理。8.6.16钻探施工现场不应燃烧易产生烟尘、有毒有害废气的油类物质、化学物品及其他物料。8.6.17钻孔终孔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全孔封闭, 并设置永久性标志, 最大限度降低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扰动影响。9生态环境影响控制9.1绿色勘查施工中,对野生动、植物等提出必要的保护措施,严禁非法砍伐树木。9.2野外作业人员不应焚烧地表植被及捕猎野生动物。9.3野外作业时,不应将洗涤衣物

31、、设备的废液排放到地表水系中。9.4施工设备放置区,预防渗漏污染措施参照 8.5.5 要求执行。9.5生产、生活区固体废弃物存储处理参照 8.5.6 要求执行。DB 23/T 3153202289.6施工使用柴油、汽油等动力设备,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和消声装置,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在居民区、动物养殖区、野生动物栖息地等附近施工噪声降到最小,昼间限值 70dB(A),夜间限值 55dB(A);靠近居民区定时施工。9.7槽探、浅井、坑道、钻探等探矿工程施工,应加强粉尘管理,具备条件的要增加除尘装置或采取湿式作业等有效降尘措施,施工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9.8在勘查施工中,应对使用过的废水、

32、径流水和径流渗入水加以控制,防止淤泥沉淀和侵蚀。9.9样品的采集、制备施工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9.10施工中应综合考虑勘查阶段、勘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因素,开展多矿种综合评价;依据勘查成果、综合成矿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主攻方向、主攻矿种、共伴生矿种、变更设计,减少重复勘查与重复施工,避免重复勘查对生态环境的二次影响。9.11各类可能影响或污染生态环境的危险区域、 部位或工作环节, 应按规定设置安全警戒或防护提示。必要时,应有专人值守或现场指挥,相关管理制度、图表、标志及标牌应齐全、规范、醒目。10生态环境恢复10.1场地清理10.1.1野外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回收现场施工设备、物资和

33、临时设施,包括可重复利用的宣传牌、标示牌、警示牌、防滑防压网、水电管线、垫板、土工布、围挡设施等。10.1.2将现场各种固体废弃物、垃圾进行分类清理、收集、堆放、处置。清理出的固体废弃物按照GB 18599-2020 处置;生活垃圾按 8.5.6 执行;对现场不能处置的有毒有害废物,应外运至特定处置场所进行处理。10.2场地恢复10.2.1勘查工作结束或阶段工作结束, 应针对勘查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并依据勘查场地自然地理条件,选择自然恢复或人工恢复。10.2.2场地恢复平整应结合现场情况,尽可能按原始地形地貌平整。难以复原的地段,应按场地平整标高进行平整,尽可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34、10.2.3施工现场的坑、池、沟槽等,应采用平整开挖的土石进行回填压实,恢复工作不应产生新的挖损破坏。10.2.4槽探、浅井回填,应先填基岩、残坡积土石、后填腐殖土,必要时应进行夯实处理。钻探及其它施工场地恢复,应对废浆、废液进行固化处理,深埋于开挖的坑、池底部(不达标外运的除外),其上部回填开挖存放的碎石、土石,最后将草皮、腐植土、黑土等表土按顺序覆盖压实。10.2.5钻探场地除水泥标志台、水泥标志桩裸露、铁质标桩深埋以外,周围场地按原始地貌恢复,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10.2.6施工道路及临建场地,根据设计恢复地类及保留需求进行平整。10.2.7黑土发育区按 8.4.10 逆序回填时,表土回

35、填按下伏表土层、黑土、上覆腐殖土(或草皮)的顺序回填,同时分层压实。10.2.8黑土农田区压占未挖损且未污染的场地,可采取深翻、松土等方式恢复;污染的场地,按土地复垦要求恢复治理。10.3复垦复绿DB 23/T 31532022910.3.1森林覆盖区应在综合评价其植被生长能力的前提下,以自然复绿为主或按相关要求进行复绿、绿化。10.3.2需人工复绿的林地应因地制宜,适地适树。10.3.3复垦工作应按 TD/T 1036-2013 执行。10.3.4农田区回填,宜恢复原貌,特殊场地按相关要求复绿。复垦要经深翻、松土、覆土(按赔偿协议自行处置的无污染场地、道路除外),以满足当地农作物耕种条件。1

36、0.3.5生态脆弱的草地、牧草地复绿,应采用播撒方式培植,草种应以适生能力强并与周边环境协调的乡土植物为主。10.3.6冬季施工,依据场地和道路施工情况,选择自然复绿或春夏季人工复垦复绿。10.3.7复垦复绿施工中, 在工程质保期及植被恢复养护期间, 应对损坏或检查不合格的地段进行修补和返工处理。11绿色勘查管理11.1勘查责任主体应建立绿色勘查质量管理体系, 对涉及本标准内容的实施方案、 施工和成果进行监督检查。11.2工作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接受绿色勘查技术培训,掌握绿色勘查技术要求,强化绿色勘查理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11.3勘查过程中, 勘查责任主体应对绿色勘查工作进行动态监管, 督

37、促施工人员认真执行绿色勘查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 及时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 收集、 整理及编制归档工作; 对阶段性工作及竣工成果,应按照规定做出检验评价。12资料管理及报告编写12.1绿色勘查相关的施工记录、质检记录、施工图片、影像资料等应与原始地质资料一同归档。12.2绿色勘查报告(参照附录 B)或者在地质报告中增加的绿色勘查章节(或绿色勘查专篇),重点论述绿色勘查过程、防控措施、工作效果、恢复现状及影响、绿色勘查中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12.3绿色勘查方案、报告、工程现场检查、验收资料清单参照附录 A、附录 B、附录 C。DB 23/T 3153202210附录A(资料性

38、)绿色勘查方案提纲A.1封面及扉页格式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方案封面见表A.1,扉页格式见表A.2。表 A.1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方案封面省县(市、区、特区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矿种名称)(勘查阶段)绿色勘查方案(矿业权人)年月(提交时间)表 A.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方案扉页格式省县(市、区、特区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矿种名称)(勘查阶段)绿色勘查方案探矿权人:法定代表人:项目主管:勘查单位:法定代表人:总工程师:项目负责:设计主编:参加人员:审核人:提交时间:A.2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方案编写提纲及要求DB 23/T 3153202211A.2.1序言A.2.1.1基本情况包

39、括探矿权人基本情况、探矿权设置情况、勘查面积、勘查矿种、勘查项目基本情况、勘查单位及工作背景情况等。A.2.1.2工作目的任务和绿色勘查要求主要包括任务来源、任务书(协议书)的主要内容、工作周期及预期成果、提交时间等。固体矿产绿色勘查的任务是在矿产勘查标准的基础上, 通过采取一些优化 (或对生态保护红线的避让) 、防护(对各类勘查施工的防护) 、限制(对各类废弃物排放的限制)和恢复治理措施,使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最小化。目的是促进矿产资源勘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任务书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描述。A.2.1.3勘查区自然地理概况说明勘查区名称、行政区位、地理坐标、交通条件、地形地貌特

40、征、气象、水文及生态环境条件、供水供电情况、经济概况等。A.2.2综合调查情况A.2.2.1生态保护红线及其它保护对象收集并调查勘查区及周边生态保护红线、其它需要保护或禁止开发区域坐标及实地分布情况。在收集或踏勘基础上确定:勘查区内有无相关规划划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易发区、各类环境敏感区及环境保护规划重点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对象(动植物、文物、景观、村屯)等。A.2.2.2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现状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现状;矿产勘查设计对应各单项工程的具体布置情况。勘查活动可能造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地方各相关方面对勘查工

41、作的融洽情况等,开展调查研究及综合评价。A.2.3编制依据A.2.3.1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搞好水土保持、耕地复垦和植被恢复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等。A.2.3.2矿产勘查设计的探矿工程分布情况A.2.3.3环境评价保护治理资料有关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及土地复垦等方面的资料。DB 23/T 3153202212A.2.3.4现场综合调查资料A.2.4绿色勘查与恢复治理工作部署A.2.4.1方案优化施工装备(钻探、槽探、坑道、物化探)与施工工艺、运输方式、运输设备、设备进场方式选

42、择,开挖方式与开挖方量,勘探线与工程点位优化。A.2.4.2地球物理勘探预防与防护措施说明地球物理勘探对环境扰动情况及可能引起的环境风险, 并提出预防与防护措施。 特别是地震勘探、放射性勘探、电法对环境的扰动与污染风险及防范措施,注重对相关的法律、条例、规章、标准及技术管理文件中有关环境、社区及职业健康等方面的规定。A.2.4.3地球化学勘探采样方式及对环境的影响说明地球化学勘探采用的人工及辅助设备(如铁锹、洛阳铲、人力冲击钻、微型取样钻等)施工压占面积、对环境扰动程度、回填方式方法等。A.2.4.4探矿工程及相关辅助工程施工A.2.4.4.1道路、场地、地表山地工程含选线中现有道路系统利用,

43、人文生态环境现状,施工道路、场地、山地工程避让与保护措施;施工防护措施、分层开挖剥离、表土层收集、植被保护措施、地貌(类)恢复、植被恢复等。A.2.4.4.2钻探工程工程点避让区域情况场地区布设及占地情况,与传统方式对比占地减少情况。防止土地压实、土壤污染、地表水污染方面保护措施及植被保护措施等。对边坡及填方区,地质灾害及水土保持方面的防护措施(依生态现状选择) 。地下水(涌、漏)扰动、污染等的防治及监测措施。地貌恢复、植被恢复(依生态现状、施工保护等选择恢复措施)实施情况。A.2.4.4.3坑(槽)探工程工程点避让区域情况场地区布设及占地情况,与传统方式对比占地减少情况。防止土地压实、土壤污

44、染、地表水污染方面保护措施及植被保护措施等。对边坡及填方区,地质灾害及水土保持方面的防护措施(依生态现状选择) 。地下水(涌、漏)扰动、污染等的防治及监测措施。地貌恢复、植被恢复(依生态现状、施工保护等选择恢复措施)实施情况。A.2.5主要实物工作量DB 23/T 3153202213A.2.5.1优化部署及原因根据实际情况,统计通过优化部署后的各项矿产勘查工作量,并与原设计进行对比,说明工作量增加或减少的原因;无优化工作量的写无。A.2.5.2绿色勘查增加工作量统计说明绿色勘查防护施工及恢复治理增加的工作项及工作量。 如山地工程施工中增加的排水沟土石方量、场地布设的土工布、围护、围挡材料、表

45、土集中堆放、装袋等增加的工时材料(土工布、编织袋、增加的工时)、复垦面积、复绿面积(依生态现状综合评估后确定,无需复绿的选择自然恢复) ;钻探、坑探、槽探及相关施工中,增加的土工布、钢网、防滑防护面积及布设时增加的工时或特殊材料;因场地特殊或需要监督警示所增加的标志牌、环保材料等。A.2.6经费预算A.2.6.1预算依据经费预算的依据、标准、计算方法,应参照相关国标省标和编制方法,结合市场实际及项目所在地区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明确各年度经费,附上相应表格。A.2.6.2优化后的经费预算对探矿工程,按照优化后的总工作量重新进行经费预算。对增加或减少情况说明原因即可;没有写无。A.2.6.3绿色勘查

46、增加预算对绿色勘查增加的工作项及工作量进行预算,因无现行标准,可分材料费和施工费两项具实分列,纳入设计经费预算表中其它地质工作的最后一项, 即 (八) 绿色勘查, 分材料费和施工费两项具实列入,可说明为参考市场价格或省内某企业标准。 (需协商后确定)A.2.6.4预算中增加绿色勘查费用说明在预算的文字说明中,说明绿色勘查项的费用是多少,在总的经费中的比例是多少。A.2.7预期效果说明绿色勘查实施后产生的环境效益及和谐勘查情况。A.2.8保障措施说明实施过程中的优化和保护措施以及恢复治理措施等。A.2.9附图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合并或增减附图:工程优化部署图及优化后相关剖面图;道路工程防护施工及

47、恢复治理图;槽探工程防护施工及恢复治理图;钻探工程防护施工及恢复治理图;坑探工程防护施工及恢复治理图。A.2.10附表DB 23/T 3153202214据实统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从设计、优化,到实际和恢复过程中的临时占地情况,计算优化率、实际占地减少率、恢复完工后土地、植被损毁率等参数。A.3总体方案中绿色勘查章节内容A.3.1编写要求在实施方案(项目总体设计)中增加绿色勘查内容章节;明确项目绿色勘查工作的具体内容、技术标准要求和保障措施。A.3.2绿色勘查章节主要内容A.3.2.1绿色勘查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不得重复 GB/T13908、GB/T33444 中的内容:绿色勘查指导思

48、想与总体目标;项目实施对自然环境扰动分析;A.3.2.2描述地质勘查施工和生活活动对勘查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的因素及现状。A.3.2.3编制依据与要求,说明经优化确定的绿色勘查施工方法,明确拟采用的仪器、设备型号及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要求:道路和场地建设;现场作业要求与管理。A.3.2.4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结合勘查区自然生态环境, 说明勘查设计部署的各类勘查工程施工和生产生活中, 应采取的针对性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依据工作区地貌地形特点采取的恢复治理方法。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恢复治理,说明拟采取的环境修复措施。A.3.2.5绿色勘查工作量和增加费用,说明环境保护措施、技术工艺优化、防范措施

49、以及环境修复等所增加工作量和费用。A.3.2.6说明绿色勘查组织保障措施A.3.2.7其他应说明的绿色勘查相关内容(没有可不写)或意见建议;A.3.2.8绿色勘查相关附图、附表及事前事后照片。注:上述内容可以单独成章,也可以融入到绿色勘查方案的相关章节中。DB 23/T 3153202215附录B(资料性)绿色勘查工作报告提纲B.1封面及扉页格式固体矿产绿色勘查方案封面见表B.1,扉页格式见表B.2。表 B.1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工作报告封面省县(市、区、特区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矿种名称)(勘查阶段)绿色勘查工作报告(矿业权人)年月(提交时间)表 B.2 固体矿产绿色勘查工作报告

50、扉页格式省县(市、区、特区或矿田、煤田)矿区(矿段、井田)矿(矿种名称)(勘查阶段)绿色勘查工作报告探矿权人:法定代表人:项目主管:勘查单位:法定代表人:总工程师:项目负责:报告主编:参加人员:审核人:提交时间:B.2固体矿产绿色勘查工作报告编写提纲DB 23/T 3153202216B.2.1绿色勘查工作概况B.2.1.1绿色勘查工作任务绿色勘查工作任务主要内容参照A.2.1.2。B.2.1.2任务完成情况按完成时间顺序叙述任务书中不同勘查手段的绿色勘查任务施工情况,并统计完成比率。按完成时间顺序叙述不同勘查手段的绿色勘查环境恢复情况。 同时叙述环境恢复检查时间、 检查内容及恢复情况。B.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矿业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