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运管布管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01
项目名称
****************工程
交底对象
拖拉机司机 挖机司机 辅助工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施工便道的路面宽度,强度,坡度应符合运输要求;
2:装卸管子要专人统一指挥,吊索具应符合安全要求,新启用的的工具须做试吊试验;
3:运管时管子应捆绑牢靠,运输车辆在摆放管子的前端处应加装足够强度的止推立柱;
4:布管土墩应夯实,形状为枕型,两头高,中间低,每一组的两个土墩应在同一水平面上,确保管子能水平摆放,以免滚管滑管;
5:车辆在运管过程中要避免急刹车,启动要慢,通过交叉路口要鸣笛。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组对电焊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02
项目名称
****************工程
交底对象
电焊工 管工 辅助工
交底地点:
*****
交
底
内
容
1:组对焊接应由管工统一指挥;
2:对口时,严禁操作工人手臂置于两个管口之间;
3:电焊作业有触电的安全风险,作业进入现场时应该检查作业工具的绝缘状况,设备的安全接地情况,电线是否有破损情况。
4:焊接作业时有飞溅烧伤,或焊接弧光灼伤的情况,应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5:焊接管道有管道失稳的安全风险,管道未稳定的情况下,有权要求稳定后焊接。不稳定时请拒绝焊接。
6:基坑内焊接时有边坡塌陷的风险,对边坡稳定性可以提出要求,未满足要求时可以拒绝作业。
7:随意丢废弃的焊条头可能会引起火灾或影响绝缘检漏及破坏下沟管道的绝缘层,请务必随手收集放置在焊条桶内,统一放置在工地废物箱(桶)内。
8:易燃物附近焊接可能会引发火灾,作业时及作业后请按照规定做好火灾隐患消除工作。
9:密闭容器焊接有爆炸危险,请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操作,拒绝违章作业。
10:不对试压管道进行带压补焊,避免受到伤害。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防腐补伤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03
项目名称
**************工程
交底对象
喷砂工 打磨工 辅助工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电砂轮机用于工地除锈、存在触电风险,使用前应检查线路绝缘情况,以及连接的配电箱的漏电保护开关漏电保护有效性,绝缘破损,漏电保护失效时请拒绝使用;
2:除锈、修整作业时存在铁屑飞入眼睛伤害风险,作业人员应戴好防护眼镜和口罩,避免受到飞溅粉尘伤害;
3:电砂轮机属于高速转动设备,存在机械伤害风险,使用前要试运转,要检查各部螺钉有无松动、砂轮片、钢丝刷有无裂纹,如有请修复后使用;
4:电砂轮机砂轮与钢丝刷破损也可能造成对其他人员的伤害,使用中应避免对人,个人应侧身使用;
5:电砂轮机属于用电设备,应防止处于潮湿状态,以避免漏电触电伤害;
6:停用时应切断电源,使用中放置时应停机,避免给其他人员造成伤害;
7:喷砂除锈要严格遵守喷砂机操作规程,操作工人应先握好喷枪,严禁枪口对人,然后缓慢开启喷砂阀门;
8:防腐烤把严禁火头对人,点火应火等汽;
9:使用电火花检漏仪检漏,不得触摸仪器带电部分,以免高压伤人。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全线吹扫试压干燥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04
项目名称:
***********工程
交底对象:
全线吹扫、试压、干燥作业人员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全体参与吹扫、试压、干燥作业的人员,以作业值班表人数为准。
交
底
内
容
1:管道吹扫及干燥时,球体存在飞出造成的伤害可能,因此应在出球口设置警戒,并设置监护人避免人员进入警戒区。
2:试压时存在压力表、接入管道等爆裂的风险,试压人员应远离易爆部位,识读压力表时应用望远镜识读,避免就近垂直观察。
3:试压区域应拉设警戒专人监护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4:试压作业时发现泄露,不允许带压补焊,补焊应在泄压后进行,以避免可能造成的伤害。
5:试压时用于观察压力的压力表应垂直栽设以便于远处观察,避免压力表脱落可能造成的伤害。
6:除非特别批准不允许采用气体试压。
7:全线吹扫、试压、干燥时需要时间较长,试压开始前应做好人员调配工作,实施两班倒作业,编制作业人员值班表,避免作业人员疲劳作业,诱发安全事故及过分疲劳对员工身体的伤害。
8:试压设备连接管不允许与设备操作人员处于同一个平面区域,设备操作按钮应与管道分设在设备两侧等。原则上设备作业人员不能在连接管附近操作,以防连接脱落造成伤害。
9:试压进球口、出球口附近必须设置警戒区域,拉设警示带,安排参与过通球、试压作业的负责人员工把守。
10:试压解除警戒的时间及试压作业命令由专人负责下达通知,其他人员的作业命令一律无效。
11:在升压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上线检查,严禁敲击被试压管道及与管道连接的任何部位。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挖沟回填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05
项目名称:
*************工程
交底对象:
挖掘机手 辅助工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挖机作业须有专人指挥和监护,严禁人员在挖机周围(特别是挖机作业半径内)穿行,驻留;
2,管子下沟前要仔细检查,确保沟内无人,下管时,管沟两侧5米内严禁站人,防止弹管伤人;
3,沟下补伤或检测,须有人监护,防止塌方或其它事故。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注氮置换人员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06
项目名称:
************工程连头作业
交底对象:
注氮小组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置换作业现场周围设20M范围警戒区,并设置明显警戒标志,与置换作业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2:液氮车或气瓶应贮存于阴凉通风处,温度不超过30度,应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3:禁止触摸液氮低温管线,防止冻伤;
4:排放口要保持良好通风;
5:排放时排放口附近不允许人员靠近,以免发生人员窒息事故;
6:氮气置换与天然气置换前进入排放口隔离区域时收缴所有手机和火种、隔离区附近车辆熄火等消除可能打火的所有因素;
7:隔离区域内现场作业人员着防静电服;
8:注氮汽化器注氮温度控制在5℃以上,防止冻伤燃气管道。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组对焊接连头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07
项目名称
**************作业
交底对象
组对焊接连头作业员工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通道,消防应急设施设备齐全;
2:所有施工人员一律穿防静电工作服,戴安全帽,其它劳保齐全;
3:收缴手机、打火机等一切引火器具,并对进入警戒区域人员严格限制;
4:作业区整洁无积水,无易燃易爆物质,作业坑内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绳, 绳 头置于坑外地面,坑口须有2人以上做监护;
5:作业前应检测有关物质含量,符合安全作业条件时方可作业,作业过程中应保持良好通风,并不间断地进行检测,不符合含氧量应在18.5-21%之间,可燃气体检测浓度应低于2%条件,立即中止作业,人员全部撤离现场,采取相应措施待作业区内符合规定的含氧和可燃气体浓度要求后再进行作业;
6:切割、组对、焊接人员作业坑内作业时配戴安全带,安全带用安全绳牢固连接,并将绳头置于作业坑外,作业坑外监护人员不少2人;
7:作业坑内应布置主流风机保持坑内的空气流动置换;
8:夜间作业需要作业照明采用合格灯具,接线要符合规范要求,灯具固定要牢固可靠。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机组长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08
项目名称
**************工程
交底对象
机组长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切实负起本机组作业人员的监护职责;
2:对本机组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点明确无误;
3:注氮作业控制点:
a:收缴火源;
b:检查劳保穿戴;
c:电伴热及主流风机与配电箱功率的匹配均衡;
d:电源线接头连接是否牢固;
e:配电箱的漏电保护是否有效;
f:检测是否有可燃气体或氮气泄露;
g:不要撞击注氮管道,特别是汽化器与注氮车之间部分;
h:检查现场灭火设备配备,连接注氮口管线时使用绝缘专用工具。
4:放散作业
a:拉设警戒线圈闭集中放散管附近14米内所有通道;
b:禁止所有人员进入警戒区;
c:收缴火源;
d:检查防静电劳保穿戴;
e:逐步检测后进行可燃气体及含氧量检测;
f:检测合格后总指挥通知进入作业区,布置通风设备及灭火设备;
5:连头作业控制点:
a:放散口可燃气体含量检查合格下令进场准备;
b:收缴火源检查防静电劳保穿戴;
c:逐步检测后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可燃气体及含氧量检测;
d:检测合格后总指挥通知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进入作业区;
e:开始作业、持续检测。
6:黄油封堵作业安全管理标准作业程序
a:穿戴好防静电劳保用品;
b:系好安全带及安全绳;
c:作业中不间断检测可燃气体及含氧量。
6:土建、防腐、吹扫、通球、试压、干燥作业控制点:
a:试压管线两端的警戒区域监护;
b:试压接头牢固程度;
c:读表距离2米以上,不允许就近读表;
d:解除警戒命令由现场总指挥负责下达。
7:监护人员的职责:
a:观察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
b:观察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
c:发现问题及时提醒作业人员注意;
d:做好监护不能擅离现场。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分部运营经理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09
项目名称
*************工程
交底对象
运营经理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项目安全管理的重点在连头作业过程中;
2:连头作业的安全控制重点在于防爆与防止窒息;
3:由于其中一个作业坑深度较大,防止作业坑坍塌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安全控制重点;
4:作业坑与临近的商品住宅的安全距离问题也是一个安全控制重点。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现场检测人员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10
项目名称
**************工程连头作业
交底对象
检测人员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进入放散警戒区域作业防静电劳动保护用品穿戴齐全,主动上缴手机、打火机等火种;
2:首先确保自身安全,必须有监护人员在场方可进行检测;
3:连头作业坑检测要在连头作业全过程持续进行,以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4:进入放散检测警戒区域进行测量作业,要有监护人员在3米外负责监护,进入时应每隔3米测量一次可燃气体及含氧量,确定安全后逐步进入,严禁直接进入放散警戒区域;
5:作业坑的含氧量与可燃气体检测应每隔5分钟检测一次,在役管线切割、封堵、组对、焊接时频度加强为2-3分钟一次;发现含氧量持续下降及可燃气体含量持续上升时要特别警觉,提醒安全管理人员改善作业环境;
6:进入义堂阀室放散检测口的路线从临路棉花地内现场所标示的进入通道进出,严禁从鱼塘小路进出阀室和放散检测口,进入放散口检测应该同时有2人在门外监护,不允许独自进入操作;
7:义堂放散检测时进入放散口前,在室外进行可燃气体及含氧量检测,确认无危险后再进入放散区域,在放散区门外对门内进行再次可燃气体及含氧量检测,无危险再进入,进入后检测时与监护人员保持不间断对话,以确保安全。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HSE安全监督员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11
项目名称
*****……工程
交底对象
HSE安全监督员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严格监督各岗位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按照事先确定的安全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与施工作业;
2:一定要细致观察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环境是否良好,在作业安全环境出现持续变坏的情况下,应立即要求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直到作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符合安全要求;
3:一定要对连头作业进行细致的危险因素分析,如有必要单独做一个连头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
4:作业坑的深度达到7米深,对临近的建筑的尽管住户没有提出要求,我们也要做影响分析,看有无必要采取作业坑防护措施。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现场监护人员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12
项目名称
*************局部改线工程连头作业
交底对象
监护人员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时刻观察注意所在作业面的安全环境(坑壁松动、可燃气体含量升高、含氧量降低、机械设备稳定性变差)变化;
2:连头作业监护人员与作业员工保持对话交流,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3:连头作业监护人员要监督施工现场可燃气体、含氧量检测要在连头作业全过程持续进行,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4:监护人员参与作业时将袖标交由现场检测、或安全管理人员配戴,由其负责临时监护职责,不允许擅离职守;
5:放散口检测时,现场监护人员要与检测人员保持2-3米距离,并在放散口检测时与检测人员保持对话交流,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救护措施。
6:放散口警戒区监护,采取巡视办法进行,禁止人员进入,重点时间段晚10点前,第二天早4点至7点是关键时间段,要特别注意。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HSE安全监督员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13
项目名称
************局部改线工程连头作业
交底对象
HSE安全监督员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与安全主管一同确认作业区域的坍塌风险防范措施;逃生通道布置;通风设施布置;夜间照明作业用电布置进行最后确认;
2:与检测人员确认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备用电源准备;
3:确认检测人员对检测设备的使用熟悉程度;
4:封闭注氮工作区域、两个放散工作区域、两个连头工作区,共5个警戒区;
5:对进入警戒区域人员收缴火种(手机、打火机等);
6:检查预备进入作业区人员劳保穿戴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现场灭火器、灭火砂等消防设备布置是否到位;
7:等候现场总指挥下达进场命令后通知进场;
8:施工中时刻细致观察施工现场的安全作业环境是否良好,在作业安全环境出现持续变坏的情况下,应立即要求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直到作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符合安全要求;
9:施工中关注以下安全管理重点:并且在管线切割、黄油封堵、焊接第一道焊缝时进行高频度可燃气体、含氧量检测;连头全过程不能停止断续性检测;
注氮作业安全控制点:
a:收缴火源;
b:检查劳保穿戴;
c:电伴热及主流风机与配电箱功率的匹配均衡;
d:电源线接头连接是否牢固;
e:配电箱的漏电保护是否有效;
f:检测是否有可燃气体或氮气泄露;
g:不要撞击注氮管道,特别是汽化器与注氮车之间部分;
h:检查现场灭火设备配备,连接注氮口管线时使用绝缘专用工具。
放散作业安全控制点:
a:拉设警戒线圈闭集中放散管附近50米内所有通道;
b:禁止所有人员进入警戒区;
c:收缴火源;
d:检查防静电劳保穿戴;
e:逐步检测后进行可燃气体及含氧量检测;
f:检测合格后总指挥通知进入作业区,布置通风设备及灭火设备;
连头作业控制点安全控制点:
a:放散口可燃气体含量检查合格下令进场准备;
b:收缴火源检查防静电劳保穿戴;
c:逐步检测后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可燃气体及含氧量检测;
d:检测合格后总指挥通知作业人员及监护人员进入作业区;
e:开始作业、持续检测。
切割、黄油封堵作业、组对、焊接作业人员安全控制点:
a:切割、黄油封堵人员穿戴好防静电劳保用品;
b:切割、黄油封堵、管线组对、焊接人员系好安全带及安全绳。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切割封堵人员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14
项目名称
****************局部改线工程连头作业
交底对象
切割、封堵小组
交底地点:
******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进入作业坑作业穿戴防静电作业劳保衣服、鞋子、防静电手套;
2:带安全带栓防护绳,并将绳头置于作业坑外;
3:开启主流风机对现场进行空气置换;
4:切割开管后,立即由检测人员进行现场可燃气体与含氧量检测,检测合格,方可继续进行下道口切割作业;
5:切割过程中加强可燃气体与含氧量检测频度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6:与现场监护人员保持员对话沟通,感到身体不适或异常,立即大声呼唤协助,由监护人员协助撤离坑道。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后勤运输保障人员安全交底记录
编号:15
项目名称
************局部改线工程连头作业
交底对象
后勤、运输保障小组
交底地点:
安陆项目分部
接受人员
交
底
内
容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夜间行车安全;
2:熟悉夜间往来道路的路面的坑洼、各个路口位置、路边障碍等妨碍行车安全的隐患并熟记在心,方便夜间行车安全。
接受人
签字
交底人
交底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