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考试范围:必修4;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22·辽宁·二模)随着第三个“南非中文日”(每年9月17日)的到来,中国文化在南非掀起一股新的热潮。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引进南非语言教学。南非卡拉遗产学院主席马托勒·莫采卡博士认为,所谓的“文明冲突论”根本站不住脚,恰恰相反,不同的文明更应该交流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表明汉语教学受到世界各国的一致欢迎 ②表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有利于促进中非文明求同存异共同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广东·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模拟预测)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意蕴;冰立方渐渐碎裂、幻化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用“破冰”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不同的雪花汇聚北京,成为一朵人类共同的雪花。匠心独运的开幕式( )
①表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日趋走向融合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价值追求 ④象征着世界人民团结一致,一起向未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世界就是一幅绚丽的图画。世界是绿色的。动听的音乐一响起,柳树姑娘在河边轻盈地跳起了美丽的舞蹈,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世界是黄色的......七种颜色是它的基本元素;世界是一部宏大的交响乐,不同音符是它的基本单位。”从文化视角看,这句话表达了( )
①文化的多样性使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繁荣
③文化传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022·广西·一模)精致的中国风味小厨、“永不凋谢”的绒线花束、宛如玉壁的“同心”奖牌、形似“如意”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宾至如归的待客之道……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范儿”。这表明北京冬奥会( )
①是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
②展现的文化创意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
③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中增强世界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④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2·河南许昌·二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和谐包容之道,有助于凝聚这个撕裂的社会对立的族群,化解乖张和戾气。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寻求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文化基因,期望这一基因是可复制可模仿、可繁殖的。材料表明( )
①文化多样性是推动世界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现今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③借鉴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与文化认同紧密联系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2·山东烟台·三模)近年来,民乐不断推陈出新,以好听、好看的年轻化表达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与身处空间站的航天员王亚平连线演奏,让民乐在天地齐鸣;与五千年历史交错,让民乐故事走上舞台;借助XR(扩展现实)等高科技手段,让民乐好听、好看……民乐能够赢得更多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其( )
①具有多样性,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不断拓宽传播渠道,实现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创新
③通过文化交融,博采众长,焕发了生命力、影响力
④不断创新表现形式,探索贴近现代审美的呈现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2·辽宁·三模)唐朝时期政治经济繁荣,对外政治文化交流频繁,出现了“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天竺乐、康国乐、高昌乐、疏勒乐、安国乐、龟兹乐等音乐就是在这一时期传入的,唐明皇创作的《霓裳羽衣曲》就融合了许多异域音乐元素。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②中外文化交流互鉴需要立足国情
③多种文化元素融合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创新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2·辽宁·沈阳二中二模)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北京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是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设计团队,会徽的设计展示了中国文化。此前他们设计的南京青奥会会徽,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关于衷情中国文化,设计学院副院长说:“优秀设计师都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就必须要懂本国文化,会展示自己的文化。”这告诉我们( )
①文化交融促进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②文化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③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2022·山东济南·一模)400多年前,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他与我国明代科学家李之藻结合西方科学和中国实际,创作的一幅用中文标注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开创了中国绘制世界地图的先例,在中国地图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构成世界文化
③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世界各国的文化日益趋同
④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交融推动文化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2·天津河北·二模)北京冬奥火种灯创意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长信”指永恒的信念,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顶部,象征拼搏的奥运激情。祥云纹路由下而上逐渐化为雪花,象征“双奥之城”的精神传承。北京冬奥火种灯的设计( )
A.体现尊重各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交融
B.立足传统,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发展
C.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展现国际审美风格
D.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融合奥运精神和城市特色
11.(2022·山东日照·一模)当芭蕾舞遇上中国民族舞、在舞台上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近期,国家大剧院舞台上演了一场“苗味”芭蕾。芭蕾舞蹈《花一样开放》讲述了乡村志愿者在苗乡的扶贫故事,巧妙地将苗族舞蹈表现手法与芭蕾相结合,给人带来全新艺术感受。这充分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一切文艺作品创作源泉
③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熔铸了中华文化
④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22·四川广安·一模)近年来,我国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展中国文化年、旅游年、感知中国、欢乐春节、经典著作互译等活动。上述做法体现了( )
①增强对外文化渗透能力,努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②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
③挖掘中华文明智慧精髓,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丰富文化的传播方式,为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河南河南·高二期中)2022年中国春节,喜遇中哥建交42周年,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馆与哥伦比亚文化部等单位共同举办虎年“欢乐春节”中国文化月活动。扬州市木偶剧团继承了中国木偶表演艺术源远流长、瑰丽神奇的传统,根据格林童话改编的大型人偶童话剧《白雪公主》通过幽默风趣的舞台表现手法对经典的童话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这启示我们( )
①人在不断创造文化,同时也在享受文化 ②在文化交流中可以感受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③应保护文化多样性,增强民族文化优越性 ④促进中外文化互动,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2·江苏·昆山震川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2021年9月16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规划》发布,《规划》指出,要依托中轴线等历史文化遗迹、传统四合院等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更多“小而美”“雅而秀”的外交外事活动场地。2035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展现中国文化自信与多元包容魅力的重要窗口,为此要( )
①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尽量吸收更多的外国文化
②在国际交往中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增强对世界各种文化的认同
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资源,拓宽和丰富文化交流的传播途径
④充分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2·全国·高二)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连丽如在出版评书时特别要求加上二维码,让读者一扫二维码就能看能听。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北京评书精彩扮呈,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流行。这启示我们,进行曲艺传承( )
①要创设特定文化氛围,以良好环境给人以积极影响
②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文化发展
④要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文化传递手段,促进文化传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6.(2022·山东·模拟预测)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开幕当天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时间的巧合象征着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冰雪奇缘。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意蕴;冰立方渐渐碎裂、幻化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用“破冰”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来自河北阜平山区的孩子们身着虎头图案服饰、脚穿虎头鞋,与虎年春节相呼应……“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既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表达,更用中国元素刷新了奥林匹克的审美,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惊艳了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中国文化再次惊艳世界的原因。
17.(2022·辽宁·模拟预测)长期以来,因为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医药常常在世界上被误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医专家从古代经典名方中汲取精华,结合临床诊疗的经验,迅速提出了中医方案,并且在临床中不断优化……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得了良好的医治效果。国际社会对于中医药参与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注与认可也与日俱增。加拿大《环球邮报》的报道援引德国病毒学家因德里希·奇纳特尔的分析指出,武汉建议使用中医药“是有道理的”,“在西方医学中,我们的药物仅能攻击一个具体目标。而用中医疗法,则可以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事实证明,中医和西医是并肩作战的“队友”而不是“对手”。经过助力全球抗疫,中医药的价值将不证自明,中医药走向世界、造福人类的道路也将越走越自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中医药学逐步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给我们的启示。
18.(2022·天津·南开中学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8月30日,文化资讯、儒家经典、孔子生平,孔府珍藏……包含以上多个专题版块的中国孔子网英、日、韩语频道正式上线。海外受众要了解孔子文化、儒家思想,从此多了一个新的平台。
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广大海外网民了解中国的愿望愈发迫切,对中华文化,儒家思想的关注也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孔子网外语频道的推出是恰逢其时,顺势而为。近年来,山东坚持以品牌活动为载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走出去”,在推动儒家文化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努力当好“排头兵”,贡献山东力量。
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19.(2022·河北石家庄·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冬残奥会会徽“飞跃”的图形主体形似汉字“飞”的书法字体,形象化地表现了冬残奥会使用的特殊运动器械的形态,展现了“飞跃”的动感和力度。二者不仅是中华经典文化的缩影,还涵盖了剪纸、春节、长城等中华文化元素。可以说,这两枚会徽体现着中国人高级而浪漫的东方审美,代表着匠心独具的中华艺术。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的设计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设计。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给予了会徽高度评价,他说:会徽代表了北京冬奥会的愿景,把中国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用独特的方式把现代与传统融合在一起。也把冬季运动的乐趣带给中国乃至世界的年轻一代。
结合材料,运用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谈谈你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的设计无疑是一次成功的设计”的理解。
20.(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让中医药文化更加可视化、通俗化、生活化,2022年1月12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举办发布会,揭晓了中医药动漫形象“灸童”,并举行了中医药动画片《手指的魔法》首映。“中医药+动漫”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动漫是全世界人民都喜闻乐见的一种现代、时尚、创新的艺术形式,通过动漫不仅会让更多国人喜爱中医药,也一定会能让更多海外人士认识和了解中医药。
某校高三同学以此次中医药文化的新尝试为契机,举行了一场“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新尝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如果你参加此次演讲比赛,请自拟题目,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发言提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