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押全国卷第09题 有机化学基础
【三年高考链接】
1.(2021·全国乙卷)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
C.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1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44g
【答案】C
【解析】
该物质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该活性物质与乙醇、乙酸的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项错误;1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有两种可能性,若与1mol碳酸钠反应只能生成碳酸氢钠,若与0.5mol碳酸钠反应,也只能生成0.5 mol ,即22g,D项错误。
2.(2021·全国甲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醇既可发生取代反应也可发生加成反应
B.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酸和乙醇
C.烷烃的沸点高低仅取决于碳原子数的多少
D.戊二烯与环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B
【解析】
甲醇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项错误;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生成气体的是乙酸,没有现象的是乙醇,B项正确;烷烃的沸点高低取决于碳原子数目和支链数目,C项错误;戊二烯分子结构中含2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环戊烷分子结构中含1个不饱和度,其分子式为,两者分子式不同,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3.(2020·全国Ⅰ卷)紫花前胡醇()可从中药材当归和白芷中提取得到,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 B.不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
C.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D.能够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双键
【答案】B
【解析】
根据键线式的拐点和终点均代表1个碳原子且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价键确定,紫花前胡醇的分子式为,A正确;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和,均可以把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的(橙色)还原为(绿色),B错误;分子中存在酯基,酯基能够发生水解反应,C正确;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碳碳双键,D正确。
4.(2020·全国Ⅱ卷)吡啶()是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2-乙烯基吡啶(VPy)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可由如下路线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Py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 B.EPy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VPy是乙烯的同系物 D.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答案】D
【解析】
结合MPy的结构简式可确定其分子式为,其芳香同分异构体有、、等,A项错误;EPy中含有2个饱和碳原子,具有类似的四面体结构,故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B项错误;VPy组成元素与乙烯不同,也不符合结构相似的条件,故VPy与乙烯不互为同系物,C项错误;分析EPy与WPy的结构简式可知反应②为消去反应,D项正确。
5.(2020·全国Ⅲ卷)金丝桃苷是从中药材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金丝桃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分子含21个碳原子
C.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答案】D
【解析】
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发生加反应,A项正确;由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B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D项错误。
6.(2019·全国Ⅰ卷)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 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B
【解析】
A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能够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项、2-苯基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2-苯基丙烯,故B正确;
C项、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项、2-苯基丙烯为烃类,分子中不含羟基、羧基等亲水基团,,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2-苯基丙烯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甲苯,故D错误。
故选B。
7.(2019·全国Ⅱ卷)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
A. 8种 B. 10种 C. 12种 D. 14种
【答案】C
【解析】
先分析碳骨架异构,分别为 C-C-C-C 与2种情况,然后分别对 2 种碳骨架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分析,其中骨架 C-C-C-C 有、共 8 种,骨架有和, 4 种,综上所述,分子式为C4H8BrCl的有机物种类共8+4=12种,
C项正确;
答案选C。
8.(2019·全国Ⅲ卷)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
【答案】D
【解析】
A、甲苯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A不选;
B、乙烷是烷烃,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B不选;
C、丙炔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不选;
D、碳碳双键是平面形结构,因此1,3-丁二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选。
答案选D。
【考点分布】
试卷
题型
考点
核心素养
10
2021·全国乙卷
选择题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反应类型)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0
2021·全国甲卷
选择题
有机化学(同分异构体、烷烃的物理性质、有机物的鉴别、反应类型的判断)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8
2020·全国Ⅰ卷
选择题
有机化学(官能团性质)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0
2020·全国Ⅱ卷
选择题
有机化学(同分异构、基本性质、共面)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8
2020·全国Ⅲ卷
选择题
有机化学(官能团性质、结构简式的认识)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8
2019·全国Ⅰ卷
选择题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性质及共面)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13
2019·全国Ⅱ卷
选择题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8
2019·全国Ⅲ卷
选择题
有机化学(共面问题)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考向预测】
预计在2022年高考中,仍会采用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对陌生有机物结构、性质作出判断,力求在考查中体现“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这一重要化学思想,近几年有些有机知识还会与化学与生活、以及与一些实验题结合在一起考查,通过对题目进行情景化的包装盒叠加,提高试题的宽度和深度。有机化学基础主要考查内容:分子式、官能团的性质、同分异构体、共线共面问题、化学反应中量的关系、化学反应类型。
【考前押题】
1.双氯芬酸具有抗炎、镇痛及解热作用,临床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各种神经痛、癌症疼痛等的治疗。双氯芬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7mol发生加成反应
B.该有机物含有四种官能团
C.将0.1mol该有机物加入足量溶液中反应放出2.24L(标准状况)
D.该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取代、加成和缩聚等反应
【答案】D
【解析】
该分子中只有2个苯环可以与发生加成反应,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6mol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该有机物中含有—Cl、—COOH、三种官能团,B错误。将0.1mol该有机物加入足量溶液中,反应生成 ,没有生成,只有当双氯芬酸过量时才能产生,C错误。双氯芬酸能燃烧,故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含有氯原子羧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有亚氨基羧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D正确。
2.阿米替林是一种常见的抗抑郁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示。有关该化合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变色
C.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D.所有的碳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答案】D
【解析】
根据有机物阿米替林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A项正确;由于分子式中存在碳碳双键,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由于分子中,左右两边的苯环处于对称位,且每个苯环含有4种等效氢,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C项正确,由于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七元环,以及饱和原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所以与N原子相连的三个碳原子不可能与其余所有碳原子共平面,D项错误。
3.有机化合物X的分子结构如图,关于X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同平面
B.X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C.1mol X最多可与7mol 加成反应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1mol X可消耗8mol NaOH
【答案】C
【解析】
A.苯分子、碳碳双键、羰基是平面结构,则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同平面,A正确;B.X含酚羟基和羧基,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B正确;C.所含苯环能与氢气加成,酯基和羧基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板应,1molX最多可与6molH加成反应,C不正确;D.酚酯基水解生成羧基和羟基、羧基和酚羟基能和氢氧化钠按1:1反应,则X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1molX可消耗8mol NaOH,D正确;答案选C。
4.Y是一种药物合成的中间体,可由下列反应制得。下列有关X、Y的说法正确的是( )
(X) (Y)
A. X分子中有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
B. X分子中的碳原子可能全部共平面
C. 可用酸性溶液鉴别X和Y
D. 1mol Y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1mol
【答案】B
【解析】
A. X分子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故A错误;B.单键可以旋转,根据乙烯、苯环的平面结构, X分子中的碳原子可能全部共平面,故B正确;C. X和Y都含有碳碳双键,都能使酸性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溶液鉴别X和Y,故C错误;D.1mol Y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和1mol乙酸钠,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mol,故D错误;选B。
5.CalebinA 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在其合成过程中有如下物质转化过程:
下列有关化合物X、Y和Z的说法正确的是( )
A.X有3种含氧官能团
B.X、Y和Z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可用新制悬浊液检验Z中是否混有X
D.将Z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可发生消去反应
【答案】C
【解析】
A.X有2种含氧官能团:醚键和醛基,故A错误;
B.X、Y和Z均不含可水解的官能团:如酯基、卤素原子等,故B错误;
C.X中含醛基,而Z中无,可用新制悬浊液检验Z中是否混有X,故C正确;
D.Z中含可消去的羟基,条件为:浓硫酸,加热。故D错误。
6.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在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用酸性鉴别X和Y
B. Y难溶于水
C. Z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 1molZ与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可消耗8molNaOH
【答案】D
【解析】
A.X含有酚羟基,Y含有碳碳双键与醇羟基,二者都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二者,故A错误; B.Y含有1个羧基、4个羟基,应易溶于水,故B错误; C,单键可以旋转,2个苯环不一定在同一平面内,即分子所有碳原子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Z分子中含有5个酚羟基、1个羧基、1个能水解生成羧基和酚羟基的酯基,所以1molZ最多能消耗8 molNaOH,故D正确;故选:D。
7.下列关于有机物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
B.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7种
C. 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
D. 1molM与足量的Na反应,最多消耗3molNa
【答案】B
【解析】
A.由结构可以知道分子式为,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由结构可以知道,苯环上含4种H,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B错误; C.含—OH,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OH、—COOH均与Na反应,则1molM与足量的Na反应,最多消耗3 molNa,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8.本维莫德的乳膏剂是我国拥有完整门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主要用于治疗炎症反成及自身免疫反应,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 )
A.能使溴水褪色 B.能发生消去反应 C.易溶于水 D.和苯酚是同系物
【答案】A
【解析】
9.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收有解表名方“葛根汤”,其中活性物质葛根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
B.1mol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产生67.2L
C.该物质能够使溴水褪色
D.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
【答案】B
【解析】
A.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A正确;
B.题干未告知所处的状态,故无法计算1mol该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可以产生的体积,B错误;
C.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且其邻位上有H,故该物质能够使溴水褪色,C正确;
D.根据等效氢原理可知,该物质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如图所示:,D正确。
10.化合物M(如图所示)在热熔胶、粘合剂,橡胶等多行业有广泛应用。下列关于M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芳香类化合物 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还原反应
C.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A
【解析】
该化合物中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类化合物,A项错误;含有羟基且羟基邻位碳上连氢,可发生消去反应,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氢气加成发生还原反应,B项正确;含有叔碳,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项正确;碳碳双键和羟基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项正确。
11.一种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下图。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芳香烃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D.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答案】D
【解析】
A.分子中有氧元素,属于烃的衍生物,不属于烃,故A错误;B.单键可以旋转,两个苯环和侧链的平面均可以通过旋转单键处于同一平面,因此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以共平面,故B错误; C该分子不存在对称结构,苯环上存在7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其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C错误; 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两种官能团,故D正确;故选:D。
12. 一种具有除草功效的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有机物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
B. 该物质在醇溶液中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 该化合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与 发生取代反应
D. 该化合物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消耗
【答案】
【解析】
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该有机物露置在在空气中酚羟基易被氧化,故A错误;
B.该物质含有溴原子,但溴原子所连碳的邻位碳上没有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B错误;
C.酚的邻对位与溴水发生取代,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则该化合物与足量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其中取代反应消耗,加成反应消耗,故C错误;
D.酚羟基、溴原子、酯基均与溶液反应,该化合物与足量溶液反应,最多消耗,故D正确;
故选:。
13.化合物e是制备环状PMMA的中间体,其一种合成方法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合物a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
B.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
C.化合物b、d、e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反应①、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依次为取代反应、缩聚反应
【答案】D
【解析】
A.化合物a只有一种位置的氢,其一氯代物只有l种,故A正确;B.根据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得到c的分子式为,故B正确;C.化合物b、e都含有碳碳三键,化合物d含有碳碳双键,因此三者均能使酸性髙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反应②中d发生加聚反应后再与c形成化合物e,化合物c只提供e两端的基团,因此不是缩聚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
14.白屈菜酸有止痛、止咳等功效,其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白屈菜酸分子中含有四种官能团
B.白屈菜酸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
C.白屈菜酸可以发生氧化、酯化、水解反应
D.白屈菜酸分子中不含手性碳(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
【答案】C
【解析】
15.增塑剂DCHP可由环己醇制得。环己醇和DCHP的结构筒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CHP的分子式为
B.环己醇的一氯代物有3种
C.可以用金属钠来鉴别环己醇和DCHP
D.DCHP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B
【解析】
根据DCHP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其分子式为,A正确;环己醇的一氯代物有4种,如图(*表示氯原子的位置),B错误;环己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DCHP不与钠反应,C正确;DCHP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
16.以某双环烯酯为原料制得一种耐腐、耐高温的表面涂料,该双环烯酯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双环烯酯的分子式为C14H20O2
B.1mol该双环烯酯能与2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双环烯酯分子中至少有6个原子共平面
D.该双环烯酯完全加氢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有7种
【答案】D
【解析】
17.氧化白藜芦醇为多羟基芪,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除具有抗菌作用以外,还有治疗心脑血管、调控机体免疫系统、美白等作用,其结构如下:
下列有关氧化白藜芦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 B.在空气中能被氧化
C.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D.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答案】A
【解析】
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故A错误;
B.含有酚羟基,在空气中能被氧化,故B正确;
C.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酚羟基,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故C正确;
D.苯环为平面型分子,碳碳双键的原子在一个平面上,则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故选:A。
18.富马酸二甲酯俗称防霉保鲜剂霉克星1号,简称为DMF。DMF有毒,对人体有腐蚀性和致过敏性,现在被归为非食用物质,不得在食品(包括面制品)中使用。有关DMF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MF分子式为 B.DMF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DMF既可发生加成反应又可发生取代反应 D.1 mol DMF完全水解后可与4 mol Na反应
【答案】A
【解析】
DMF分子式应为,A错误;DMF分子中含有和,则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正确;DMF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C正确;1 mol DMF水解后生成1mol丁烯二酸和2mol甲醇,则可与4 mol Na反应,D正确。
19.B .M .Trost等研究了一种烯炔化合物(如图)用于α-羟基维生素D3的衍生物的合成,下列有关该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烯炔化合物分子式为 C7H12
B.该烯炔化合物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该烯炔化合物中所有原子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该烯炔化合物同分异构体可能为芳香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20.靛蓝是人类所知最古老的色素之一,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印染工业,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式为C16H10O2N2
B.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苯环上的一氯取代产物只有4种
D.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9 mol H2反应
【答案】B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