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灵宝市实验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立项申报书学 科 分 类_语文_课 题 名 称课内增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课 题 主 持 人_常晓君课 题 组 成 员_五语组全体老师申 请 日 _2012.9.21_实验小学教科室课题名称课内增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主持人 姓 名常晓君政治面貌党员性别女年龄42行政职务专业职称小教高级学科专业语文学历学位大专起止时间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1 年 7 月 30 日固定电话E-mailXiaojunyuyu7011移动电话15343989089主要参与者姓 名性别年龄专业 职称学科 专业学历学位工作单位王园园女36小一汉语言文学本科实
2、验小学刘玉婷女32小一汉语言文学本科实验小学马海丽女43小高汉语言文学大专实验小学建改改女35小一汉语言文学大专实验小学贺慧霞女36小高汉语言文学本科实验小学张林晓女39小高汉语言文学大专实验小学预 期 成 果(在选项上打“”或加粗)A专著 B.研究报告 C.论文 D.其他一、基本情况二、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一 课题的意义。本期,我们五语组研究的课题是课内增量,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我们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是以现行课本为基础,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3、教师的教学行为,增加课内阅读容量,使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提高整体语文素养。二、 课题的依据。 1、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同时规定,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为145万字。如果按一般阅读速度计算,低、中年级学生在扫除障碍的基础上,每分钟大概能朗读100150个字,每节课大约3000个左右。高年级默读每分钟400个(其实我们根本做不到,必要的话可以测试),除了要做读书笔记外,每节课大约在6000个左右。除了节假日和复习考试,能够真正留给我们来专门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厚积而薄发
4、”,先有量变后有质量,也是语文学习的规律。2、著名语言大师吕淑湘先生曾讲:“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忆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全国小语会丁培忠副理事长也说:“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是不可培养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清华附中特级教师韩军说,语言学习的规律是决非“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新语文,总体思路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复归生活,引入大社会(与生活交往、阅读名著、接触网络等所有媒体),由阅读一本小书到阅读众多大书,纵身跃入语言(“交往”)的汪洋大海
5、!南洋模范中学的赵宪初先生曾经提出,中学数学教学需要“举三反一”,甚至有时需要“举十反一”,“能够举三反一,孺子可教也”3、 外地及我市的实践经验,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实验、河南省安阳市健康路小学的副校长兼实验班语文教师姚晓静与孩子共同读书的经验先后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我市平时进行语文新实验并扩大学生阅读量的学校,学生的综合成绩普遍较高。三、课题的基本内容。(一)先减后增。一节课的时间是一定的,有“增”就必须有“减”。减什么呢?重复的演示、只是做给别人看或者单纯制造气氛的学生表演、学生自己就能做或即使经过老师的点拨也根本就不能做的内容、教师虽然深刻但脱离学生理解力的讲解
6、等。由课堂“瘦身”到课堂优化,由教师“卸载”到学生“轻负”,切实为“增量”留出空间,打好基础。在教学实践方面,我们应坚持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原则,摒弃以往但凡新课总是教师引着学生学、教然后学的精细讲解的做法,要以读代讲,以测促学,以评导学,合作助学。(二)增的形式。每节课上的增量,每一篇课文教学后的增量,单元教学后的增量。如何扩大课内的阅读量呢?从以往的实践看,采取以下一些形式是比较有效的。1、 共读一本书。师生共读一本书,读后交流、讨论。 2、阅读与课本配套的读本。这样更能突出主题,也是对课内知识的巩固。3、随机自选内容。a、扩大式。有些语文课文是根据原作改编或节选的,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
7、师不妨把原作印发给同学,作扩大式的课内阅读。学生由于已有读懂课文的基础,再读原作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而且会特别有兴趣。b、举例式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尽管只是举例式的,也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如教学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这篇叙事性诗歌,老师在结课时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歌词春天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不仅与课文的教学相得益彰,而且扩大了孩子们的知识视野。c、捆绑式就是根据课文的某一方面的特点,选相似的课外读物合看,采用“读一篇、带一篇”的办法,“捆绑”在一起,来扩大课内阅读量。如教海底世界一课时,教师选一篇海底漫游记让学生阅读,由于两篇读物有不少相似处,就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d、
8、荐读式教师在课内推荐与课文有关的好书给学生,让大家到课外去阅读。教师也可以在课堂里出示图书、简介内容和作者,作课外阅读的读前指导。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结课后教师出示安徒生童话选,简介作者和书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如何展示扩大的课内阅读材料,也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设备条件,灵活处置。一般有:板书揭示(适合篇幅短小的阅读材料);抄贴展示(内容较长的阅读材料可以抄在白纸上张贴于墙,供学生阅读;打印材料(较长的整篇阅读材料,不妨事前打印好,人手一份发给大家阅读);屏幕显示(可以运用多媒体做成课件后在屏幕上投放)。特别是屏幕阅读,更是时代要求的新阅读能力。在21世纪,阅读材料已不再是单一的以纸为
9、介质的印刷物,影视阅读、课件阅读、光盘阅读和网络阅读都将以屏幕为介质。从小培养学生屏幕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已经到了应当重视的时候了。四、研究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研究的重点是: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给学生进行适当的增量,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表演读等读书形式,在课内提高阅读能力。三、课题研究程序本课题研究的方法、途径,课题具体实施步骤,研究工作的人员分工与资料准备情况等。(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一、 课题实施步骤及人员分工情况。1、 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实验方案,做到心中有数。2、 课题组成员分工准备资料。我们一共是八位老师,教材共十个单元,每人准备一个单元的课内增量阅读材料,教学中大家资源共享。3、 本期计划每个老师上一节观摩课,课后大家评课,共同提高。4、 每个老师本期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并进行交流。5、 做好学生学期初和学期末的测评工作。教科室意见 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 月 日四、课题立项评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