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1.(2023·山东潍坊·统考二模)巴黎公社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经普遍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它同时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既负责公社各项法令的制定工作,同时也是各项决策的执行者,还负责执行并监督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这一体制( )
A.反映了工农联盟政权性质 B.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C.保障了政权的统一和稳定 D.旨在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2.(2022·山东泰安·高三新泰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3.(2023·山东淄博·高三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恩格斯曾说:“1848年的革命, 和它以前的许多次革命一样, 有着奇特的命运。正是那些把这次革命镇压下去的人,变成了它的遗嘱执行人。路易·拿破仑不得不建立独立而统一的意大利, 俾斯麦不得不在德国实行某种根本的变革,而英国的工厂主们也没有任何更好的办法, 只有赋予人民宪章以法律效力”。 在恩格斯看来,1848年革命( )
A.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完善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C.激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推动了英国宪章运动的顺利发展
4.(2023·山东·校联考模拟预测)1871年3月,由市民选举产生的自治政府巴黎公社接管了政权,随之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如颁布保护劳工法令,将逃亡业主的工场交由工人协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 这反映了当时的巴黎( )
A.具有人民掌握政权的特点 B.城市自治符合社会各阶层诉求
C.依法治国已成为全民共识 D.工厂制度有助于提高工人待遇
5.(2023·山东东营·高三广饶一中校考期中)1867年,马克思在其撰写的巨著中,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他指出,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工人只要在每个工作日劳动很少一部分时间,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他们创造的价值也全部为资本家所得。该“巨著”是( )
A.《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B.《法兰西内战》
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
6.(2023·山东潍坊·统考一模)1894年,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获得国家政权后,“将竭力设法使他们(小农)的命运较为过得去一些,如果他们下了决心,就使他们易于过渡到合作社,如果他们还不能下这个决心,那就甚至给他们一些时间,⋯⋯能被我们争取过来的农民人数越多,社会改造的实现也就会越迅速和越容易”。这一主张意在( )
A.强调社会革命条件已成熟 B.建设高度集约的现代大农业
C.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
7.(2023秋·山东威海·高三统考期末)基于形势的改变,晚年恩格斯(1820年~1895年)以很大热心关注社会主义运动的合法斗争形式。他认为:“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上文“形势的改变”主要指( )
A.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 B.巴黎公社的失败
C.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D.资本主义的发展
8.(2023·山东·模拟预测)恩格斯曾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 B.开创了新的学术流派
C.重视与工人运动结合 D.以论战形式广泛传播
9.(2023·山东济南·校联考模拟预测)1844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指出,“现在阶级分化日益尖锐,反抗精神日益深入工人的心中,愤怒在加剧,不久的将来,一个小小的推动力就足以引起山崩地裂”。这一论述( )
A.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
C.促成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 D.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10.(2023秋·山东枣庄·高三枣庄市第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1847年,恩格斯撰文强调:“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行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一样。因此,很可能就要来临的无产阶级革命,只能逐步改造现今社会,只有创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之后,才能废除私有制。”恩格斯这一论述( )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B.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 D.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11.(2023·山东·高三开学考试)20世纪60、70年代在欧美国家兴起的学生运动、妇女权利运动、保护环境的生态运动等新社会运动,冲击和挑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权力结构,尽管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工人阶级运动不同,但它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和活动是分不开的。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 )
A.指引着人们追求社会公正和文明 B.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受到资产阶级政治家的高度重视 D.为工人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12.(2022·山东泰安·高三期中)1871年4月19日,巴黎公社发布的《告法国人民书》中说:“大家须知:使我们的亲人死亡,使我们遭受不幸和痛苦的,是那些背叛法国、向外国出卖巴黎的人。他们现在仍在丧心病狂地继续破坏首都,从而达到毁灭共和国和自由这一双重目的。”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主张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旨在建立民族国家政权
C.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D.号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13.(2022·山东烟台·高三莱阳一中校考期末)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将同盟的目的由“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改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消灭旧的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资产阶级社会和建立没有阶级、没有私有制的新社会。”这一变化说明(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B.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斗争理论更加具体明确D.工人运动从此有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14.(2022·山东青岛·高三统考期中)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其颁布的《临时章程》提出∶“协会的伟大目的之一是要尽力使各国工人在争取自身解放的统一大军中不仅有兄弟和同志那样的感情,并且像兄弟和同志那样地行动。”由此可知,第一国际( )
A.强调无产阶级斗争的国际主义精神 B.有力地支持了巴黎公社的革命运动
C.为建立工人阶级政权奠定理论基础 D.意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性
15.(2022·山东烟台·高三莱阳一中校考期末)巴黎公社的许多重要决议和措施,常常是群众首倡的。比如,1871年4月30日公社根据第19区选民的倡议通过了建立社会治安委员会的决议;4月16日公社根据选民的建议缩将逃亡业主遗弃的工厂移交给工人生产协会的重要法令。这说明巴黎公社( )
A.践行了人民民主 B.强化了工农联盟
C.坚持民主集中制 D.消灭了阶级剥削
16.(2022·山东烟台·高三莱阳一中校考期末)法国历史学家雅克鲁热里说,巴黎公社成为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因为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材料表明( )
A.公社革命客观上推动了共和制进程 B.公社革命后反动派的势力大增
C.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慌 D.公社成就彰显马克思主义价值
17.(2022·山东泰安·高三统考期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
A.肯定人民群众的巨大历史作用 B.以现实的历史取代精神的历史
C.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 D.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作用
18.(2022·山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提到:“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另外一方面,如果用等级授职制去代替普选制,那是最违背公社精神不过的。”由此可见,马克思( )
A.肯定了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 B.赞扬了巴黎公社的英勇斗争精神
C.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D.指导了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
19.(2022·山东烟台·高三莱阳一中校考期末)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近代工业的发展 B.资本主义私有制
C.殖民扩张的加剧 D.社会分工的扩大
20.(2022·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表为1910-1940年美国已婚妇女工人就业比例状况。这反映了美国( )
时间
有副工作百分比
提高的比例
女性劳动力百分比
提高的比例
1910
10.7
24.7
1920
9.0
—15.9
23.0
—6.7
1930
11.7
+30.0
28.9
+25.7
1940
15.3
+30.8
35.5
+22.8
A.妇女的家庭固有角色转变 B.妇女政治地位日益提高
C.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加快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21.(2022·山东滨州·高三阶段练习)《资本论》在欧洲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其科学性和经典性举世公认。但是在第二版出版时,马克思仍对某些地方进行了修改。这说明( )
A.无产阶级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B.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家剥削秘密
C.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D.《资本论》得到全世界无产者公认
22.(2022·山东泰安·高三新泰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沉重地打击了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正确性,为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永恒的革命原则。”马克思的此番言论意在强调巴黎公社( )
A.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 B.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C.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D.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3.(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1811年,英国兴起卢德运动,工人要求雇主停止削减工人工资与使用非学徒工的恶行,并开始有组织地在晚上进入这些“恶行累累”的雇主的工厂里砸毁机器。1812年,议会通过了严惩砸毁机器者的议案,次年2月14日,该议案正式成为法令。卢德运动( )
A.显示了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反映了机器大生产时代到来
C.得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 D.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
24.(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巴黎公社革命期间,一来自欧洲、北美的外国革命者纷纷参加保卫公社的战斗。侨居巴黎的波兰人、意大利人、比利时人还组成了侨民兵团,成建制地加入国民自卫军。这一局面的出现根本上是由于
A.国际工人运动逐步走向联合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C.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趋于成熟 D.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频繁发生
25.(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提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科学论断,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这些思想
A.丰富和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为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奠定基础
C.印证巴黎公社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上 D.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完整阐述
参考答案:
1.B
【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巴黎公社革命时期(世界)。据材料巴黎公社“最高权力机关”是“经普遍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公社委员拥有诸多实权,可以得出这一体制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B项正确;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排除A项;巴黎公社很快被反动势力绞杀而失败,排除C项;经普遍选举产生公社委员会旨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排除D项。故选B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顿是纺织工,瓦特是徒工……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提名”,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者大都是专业工匠,体现经验的积累。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者大都是科学家,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C项正确;“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表述绝对,排除A项;科技创新同样需要生产经验,排除B项;“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不能直接进行对比,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革命造成了欧洲多国君主与贵族体制动荡,迫使法德英统治者进行民主化变革,并间接导致了德意志统一及意大利统一运动,说明其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完善,A项正确;1848年马克思主义已经诞生,排除B项;1848年革命后工厂主们“赋予人民宪章以法律效力”,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无产阶级和资产积极的矛盾,排除C项;材料虽然提及了1848年革命对宪章运动的影响,但也只是片面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材料体现巴黎公社由市民选举产生,且维护工人利益,具有人民掌握政权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仅体现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无法代表“各阶级诉求”,也不是“全民共识”,排除BC项;工厂制度与工人待遇提高与否并无直接的必然联系,且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结合所学可知,《资本论》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即最大限度地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D项正确;《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是马克思阐述民族殖民地问题的文章,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创作的一部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和法学著作,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时间是184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将竭力设法使他们(小农)的命运较为过得去一些,如果他们下了决心,就使他们易于过渡到合作社,如果他们还不能下这个决心,那就甚至给他们一些时间,⋯⋯能被我们争取过来的农民人数越多,社会改造的实现也就会越迅速和越容易。”可见材料涉及了对小农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强调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C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社会革命条件已成熟,且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94年”,此时并非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项;材料所述与高速集约的现代大农业无关,排除B项;这一主张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奠定经济基础,并非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实行突然袭击的时代,由自觉的少数人带领着不自觉的群众实现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知,恩格斯认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已经无法再次进行大规模的突然袭击式的运动了,这里的“形势的改变”主要指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落的信息,排除A项;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恩格斯表述信息无关,排除B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与19世界末20世纪初,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我们两人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重视与工人运动结合,C项正确;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开创了新的学术流派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论战的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
9.B
【详解】根据题干恩格斯提出阶级分化指的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和对立,反抗精神指的是工人阶推翻资产阶级,由此可知,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的道路,B项正确;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排除A项;巴黎公社运动是1871年,且未收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排除C项;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早已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由材料可知,1847年,恩格斯强调废除私有制只有在物质极大富足之后才能进行,也即在消除私有制之前必须经历发展生产力和社会改革的阶段,这是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阶段性,B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材料中恩格斯的观念不是只针对英国和英国的工业革命,未涉及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级参加的社会运动都会产生影响,A项正确;材料中指导的不完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排除B项;材料中的社会运动主要反对资产阶级的,排除C项;材料中指导的不完全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大家须知:使我们的亲人死亡,使我们遭受不幸和痛苦的,是那些背叛法国、向外国出卖巴黎的人。他们现在仍在丧心病狂地继续破坏首都,从而达到毁灭共和国和自由这一双重目的”信息可知,巴黎公社在发布的《告法国人民书》中怒斥了背叛者合卖国者,通过此方式对国家和民众的利益进行维护,C项正确;根据思想知识可知,1871年3月爆发工人武装起义的人们就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发布《告法国人民书》时已经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排除A项;巴黎公社革命爆发之时,正处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阶级斗争是其主要表现,旨在建立工人政权而不是民族国家政权,排除B项;“号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在题干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47年底,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目的更加具体——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同时明确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立没有阶级、私有制的新社会。因此共产主义同盟目的的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斗争理论更加具体明确,C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1847年底还未诞生马克思主义,排除B项;1848年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使各国工人在争取自身解放的统一大军中不仅有兄弟和同志那样的感情,并且像兄弟和同志那样地行动”可知第一国际强调无产阶级斗争的国际主义精神,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巴黎公社是1871爆发,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材料强调建立第一国际是为了促进国际工人运动,不是理论基础,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根据“比如,1871年4月30日公社根据第19区选民的倡议通过了建立社会治安委员会的决议;4月16日公社根据选民的建议缩将逃亡业主遗弃的工厂移交给工人生产协会的重要法令。”可得出巴黎公社中的相关措施体现了人民掌握主权的特征,践行了人民主权原则,A项正确;巴黎公社没有工农联盟,排除B项;材料没有民主集中制,更没有消灭阶级剥削,排除C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因为正是在巴黎公社后,法国社会精英分子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确立了新制度”强调的是巴黎公社对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推动作用,A项正确;公社革命后共和派的势力大增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巴黎公社的暴力革命带来社会恐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诱发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与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详解】依据材料“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可以看出抽象的概括离不开现实的历史具体,可见唯物史观精神内核内嵌于“历史具体”中,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唯物史观离不开历史具体,排除B项;材料并未否定历史理论对历史研究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8.A
【详解】据材料“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对选民负责,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另外一方面,如果用等级授职制去代替普选制,那是最违背公社精神不过的。”可知,“普选选出”、“委员对选民负责”、“工人阶级代表”等信息体现了马克思肯定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性质,A项正确;巴黎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暴力革命等英勇斗争精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马克思对巴黎公社性质的评价,未涉及总结经验教训,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其失败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19.B
【详解】材料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剥削雇佣劳动,B项正确;ACD都没有揭示出根源问题,排除ACD项。故选B项。
20.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10-1940年,美国已婚妇女工人就业比例不断上升,说明美国妇女的家庭固有角色转变,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妇女政治地位,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美国已婚妇女工人就业比例不断上升,未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加快,排除C项;“不复存在”说法绝对,且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
21.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不断丰富和完善《资本论》,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C项正确;无产阶级革命有了科学理论指导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A项;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家剥削秘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资本论》得到全世界无产者公认只是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
22.B
【详解】由材料中“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正确性,为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永恒的革命原则“可知,马克思意在强调巴黎公社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思想。B项正确;巴黎公社革命并没有接受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排除A项;马克思的此番言论是在分析巴黎公社革命的理论意义,C项是实践价值,排除C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而不是巴黎公社,排除D项。故选B项。
23.B
【详解】工人捣毁机器从侧面反映了机器大生产时代到来,B项正确;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4.B
【详解】材料体现了巴黎公社革命期间,革命者来自许多国家,这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联系加强,B项正确;材料只说了革命者来自许多国家,体现不出工人运动走向联合,排除A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自此无产阶级革命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趋于成熟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频繁发生,排除D项。故选B项。
25.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4年即《共产党宣言》发表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肯定生产力和人民群众作用的基础上,说明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形成,为社会主义由空想走向科学奠定基础,B项正确;1844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还未提出,排除A项;1844年的思想无法印证1871年巴黎公社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排除C项;完整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是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排除D项。故选B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