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考点3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过知识).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8547086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9M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3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过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点3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过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31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知识线索 线索1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形成一体化程度最高的经济区域集团。20世纪80年代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建立,促进了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 线索2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市场经济被更多国家接受,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从“欧共体”到“欧洲联盟”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文化传统 文艺复兴以来,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 历史教训 近代欧洲国家持续不断的冲突和战争,激起了欧洲人对统一的渴望 现实原因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2)发展历程 ①1967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 ②1991年12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使欧共体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③1993年11月1日,欧洲联盟成立。 ④2007年由12国发展至27国,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⑤1999年欧元问世,2002年进入流通领域。 (3)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区域组织。 (4)意义 ①对欧洲:促进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欧洲的繁荣和稳定;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格局:推动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构图解史 欧盟的形成 2.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形成 ①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②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3)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4)影响:对三国经济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加强了本区域经济的优势。 3.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 ①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 ③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 (2)演变 ①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访韩时提出。 ②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问世。 ③1991年,中国与中国台北、中国香港一起加入。 (3)活动:召开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①1993年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首次会议,发表《经济展望声明》,提出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精神。 ②2001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4)意义:适应了亚太地区的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 4.东南亚国家联盟 (1)东盟的成立和宗旨 ①成立的原因:为了改变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寻找互助自强的道路。 ②成立: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东盟由此成立。 ③宗旨:通过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并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2)东盟的主要活动 ①成立初期,其活动仅限于经济与文化方面的合作。 ②1971年以后,各成员国加强了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上的合作,逐步形成一个区域性组织。 ③1972年,马尼拉外长会议确定东盟同中国建立和平友好关系。 (3)东盟的作用和影响 随着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政治协调能力的增强、组织规模的拓展,其在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并对地区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进程及实质 (1)原因 ①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经济资源的国际流动。 ②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 ③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在绝大多数国家建立。 (2)进程 ①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工业革命以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加速发展。 (3)实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 知识点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体现了新殖民主义色彩,即依靠雄厚资本和高新科技进行经济扩张。 2.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作为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关贸总协定难以适应时代潮流。 (2)建立 ①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 ②截至2008年7月,共有153个成员。 (3)宗旨和原则 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的实施,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4)历史意义 ①标志: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开始 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构筑起来。 ②世界贸易自由化将在相互妥协、互相监督、尽量有序的基础上进行。 ③表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又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背景 ①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之一。 ②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和中国相互需要。 (2)加入 ①1986年开始的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谈判无果而终。 ②1995年11月,中国由“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 ③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正式批准中国加入,使中国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4.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发展问题 ①原因 二战后,存在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国内政局动荡,债台高筑,饥荒不断。 ②问题: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恶化,使世界经济面临大规模动荡的危险。 ③对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全球性问题 ①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国际恐怖主义又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②对策: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归纳总结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 北美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反映了美国和加拿大两个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和竞争”反映了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和发展中国家墨西哥之间的合作和竞争。 2.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在合作方式上的不同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其合作方式基于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 (2)欧盟是经济政治联盟,各成员国通过谈判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具有约束性。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或载体) 考点一 经济区域集团化 1.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协定,相互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之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就是关税同盟。 2.二十国集团(G20) 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最初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于1999年提出,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随着中国、巴西、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构成了二十国集团。 3.全面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出现的原因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 ②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③国家间的经济互补性增强,加强合作、谋求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 ④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基本特点 ①组建方式是在地缘化的基础上由小到大。 ②区域经济集团是一个开放与封闭相统一的,以开放为主的体系。 ③区域经济集团以市场一体化为开端,以实现经济一体化乃至政治、安全、军事一体化为目标。 ④在区域经济集团的内部,往往综合国力强大的国家发挥主导作用。 ⑤区域经济集团对内、对外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3)影响 【典例引领】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 A 解析 A项彰显欧元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C项反映了欧元的使用促进欧盟对外贸易的发展,A、C两项相比,欧元对推动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作用更大。欧元的问世,只是有助于解决欧盟部分国家的贸易壁垒问题,并不能消除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排除B项;D项错在“领导地位”。 考点二 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推动力 科技发展的推动;市场体制的推广。此外交通和通讯手段进步,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局势相对稳定,跨国公司的推动,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2.加入WTO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后首先带来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有利于我们学习世界茶叶生产先进国家的技术和经验;有利于给中国茶叶贸易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从而促进中国茶叶经济的发展;完善中国茶叶的国内市场机制等等。 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使国内茶叶企业面临更强的竞争,甚至是冲击;面对日益苛刻的国外技术壁垒;人民币升值不利于茶叶出口,失去价格优势;生产成本提高等等。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也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 据统计,1965年世界上7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7个最贫穷国家的19倍,而1995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8倍。贸易自由化所创造的财富中的70%被发达国家获得,占世界人口85%以上的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只获得30%。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往往出于本国战略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而把大量的污染源工业都建立在海外,既消耗了他国的资源,还污染了他国的环境。 【典例引领】观察下表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答案 B 解析 表格中的国际组织都与新兴独立国家有关,这是它们应对不利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故选B。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进行资源掠夺,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无关,排除A;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涉及生产领域,排除C;表格中的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D。 1.(2020·扬州质检,31)下表为法国不同人物关于“欧洲联合”的主张。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时间 人物 主张 1306年 法国外交家杜布瓦 为了避免战争,建立“基督教共和国” 15世纪 法国国王亨利 建立由欧洲国家君主委派代表组成的总理事会 1713年 法国思想家圣·皮埃尔 提出《争取欧洲永久和平方案》,建立“欧洲联邦” 1932年 法国外长白里安 “法国和德国和解”,建立“欧洲联邦” 1950年 法国政治家让·莫内 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之下,并对西欧其他国家开放 A.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中世纪 B.法国在对德政策上一直主张和解 C.欧洲联合的思想早已出现 D.欧洲一体化是法国人努力的结果 2.(2020·厦门模拟,34)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由此可以推断(  ) A.苏攻美守态势改变 B.欧洲一体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 C.美欧建立平等关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得以维持 3.(2020·湖北华中师大新高考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测评,35)下图中英文的含义相当于中国的“石头、剪刀、布”(游戏)。据此分析,该漫画的主题应是(  ) A.欧盟内部对欧盟旗帜的意见不一 B.欧元区国家对欧元改革存在分歧 C.欧盟对于英国脱欧意见无法统一 D.欧共体建立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4.(2020·南平模拟,35)进入21世纪,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倡议下,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这说明(  ) A.美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中俄倡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 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式多样 D.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5.(2020·安徽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35)下图是2018年7月刊登在《中国日报》上的一幅漫画,名为《开火》。对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  ) A.美国利用武力对外进行扩张 B.美国经济发展遭遇巨大挫折 C.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 D.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损人害己 6.1999年底,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期间,反全球化运动者掀起“西雅图风暴”。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世界贸易组织违背多数国家意愿 B.在多数国家全球化弊大于利 C.经济全球化的弊端不容忽视 D.反全球化运动成为时代主题 1.(2020·新课标I)1992年,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后,又制定了一系列负面清单,如规定外资占商业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得高于普通股本的30%,外资不得经营内陆港口、海运及空港等。这些规定旨在 A. 发展国家特色产业 B. 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 C. 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D. 巩固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成果 2.(2020·新课标III)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A. 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 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 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 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3.(2020·浙江卷)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 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 年份 全世界 欧洲 美洲 亚洲 非洲 澳洲 1870年 210 105 93 8 2 2 1880年 373 169 175 16 5 8 1890年 617 224 331 34 9 19 1900年 790 284 402 60 20 24 ①铁路成为欧美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②密切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 ③初步形成了遍布各洲的铁路网④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2020·浙江卷)1951年,西欧六国政府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一个管理煤钢事务的超国家机构。这个机构有权决定六国的煤钢生产、投资、价格和原料分配,以至发展或停闭某些企业。该机构的设立有利于( )。 ①奠定欧洲一体化基础 ②促进六国经济发展 ③推动法国与联邦德国和解 ④建立独立防务体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2020·天津卷)如图是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变化示意图。该图适合用来说明 A. 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B. 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 C. 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了滞胀 D. 世界贸易全球化的加强 6.(2020·天津卷)20世纪60年代末,基辛格说:“一个统一的欧洲对世界事务大概会坚持一种特别的欧洲的观点——这就是欧洲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的另一种说法。”这一看法出现的深层背景是 A.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 欧洲威胁到美国全球霸权 C. 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 D. 美国与欧洲关系发生变化 【考点冲关】 1.答案 C 解析 题干通过表格展示了欧洲联合的思想开始于14世纪,故选C项;欧洲一体化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只是欧洲联合的思想出现于中世纪,排除A项;德国统一过程中德国与法国结为世仇,直到法德和解才解除仇恨,排除B项;欧洲一体化有法国人的功劳,也有德国人的功劳,也有西欧人的努力,也有整个欧洲联系的加强,排除D项。 2.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中提及的时间点——1973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因此推动了美欧关系的改善,故选B项。 3.答案 B 解析 由图中可以看出,欧洲各成员国对欧洲货币改革存在较多分歧,故选B项;漫画中体现的是欧洲货币问题,而非旗帜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英国的信息,无法体现其脱欧的影响,排除C项;漫画中没有说明欧洲经济发展的信息,排除D项。 4.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更多的金融机构出现,故选D项。 5.答案 D 解析 材料漫画《开火》反映的是在世界经济的这艘大船上,作为世界经济的领航者美国却把炮火对准了世界经济的各个经济体,从而导致世界经济四处受损,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结合时事,这应该针对的是美国在世界全球化的浪潮中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对其他经济体实施抵制和制裁,而这种政策不但对其他 6.答案C 解析 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符合多数国家的意愿,故A项错误;在多数国家全球化利弊都存在,不能简单地得出弊大于利,关键是看如何应对,故B项错误;反全球化运动的起因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利益失衡,其弊端不容忽视,故C项正确;反全球化运动不是主流,没有成为时代主题,故D项错误。 【直通高考】 1.【答案】C 【解析】墨西哥的一系列规定是限制外资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从而避免出现外资控制国家经济的状况,目的在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故选C;限制外资不一定能够发展国家特色产业,排除A;墨西哥是在限制外资,不是改善对外贸易的机制和环境,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墨西哥国内的经济措施,没有涉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内容,排除D。故选C。 2.【答案】B 【解析】亚非拉国家为了扭转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变动地位而成立了七十七国集团,在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上,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安全,因此七十七国集团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作出了贡献,故选择B项,世界多极化目前还是一种趋势,排除A项;“遏制了”过于绝对,七八十年代美苏冷战,正进行军备竞赛,排除C项;“改变了”与当时两极格局的阶段特征不符,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市场准入是指国家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和确认,是通过国家立法来实现的,与铁路里程的增长无关,故①错误;铁路里程的增长是陆路运输发展的表现,密切了国际间的陆路经济交流,故②正确;到1900年,各大洲铁路里程均有大幅度增长,表明各大洲的铁路运输网络初步形成,故③正确;各大洲的铁路里程的增长,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陆路交通更为便捷,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故④正确,故选择D项。 4.【答案】A 【解析】1951年西欧六国签署《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故①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使六国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的管理之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六国经济发展,故②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使法德逐渐消除了战争留下的积怨,推动了法德和解,故③正确;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没有涉及防务,故④错误,因此选择A项符合题意,排除包含有④的BCD。 5.【答案】D 【解析】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从1980年到1996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依赖进出口的比重都有所增加,这反映出全球化之下世界贸易的不断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变化,不能反映经济快速的增长,排除A项;材料主旨与区域化无关,排除B项;80年代后发达国家逐步摆脱滞胀,而不是陷入滞胀,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欧洲将对美国在大西洋政策方面的霸权挑战”意味着欧洲实力日渐强大,结合题干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可知,这一时期欧共体成立,同时日本逐渐发展、不结盟运动兴起,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现,而欧洲对美国在大西洋霸权的挑战只是多极化的表现之一,C是深层次背景,属于最佳选项;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是多极化趋势的一部分,是基辛格提出欧洲挑战美国大西洋政策的表层原因,不是最佳选项,排除A;20世纪60年代,美苏正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未确立起全球霸权,B错误,排除;通过题干可以看出随着欧洲的崛起,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势必发生变化,D只是对现象的描述,未挖掘深层次原因,不是最佳选项,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