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分层练习)
第2讲 氧化剂和还原剂
【基础夯实】
1.下列物质中,常用作氧化剂的是( )
A.Cl2 B.H2 C.CO2 D.SO2
2.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
C.失电⼦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越多,氧化性越强
D.失电⼦难的原⼦获得电⼦的能⼒一定强
3.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要实现Fe2+→Fe3+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
C.失电⼦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越多,氧化性越强
D.失电⼦难的原⼦获得电⼦的能⼒一定强
4.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硅(SiO2)转化成硅(Si):SiO2+2csi+2C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碳表现出了还原性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
C.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Fe→FeCl3 B.Cl2→Cl﹣
C.CO2→ D.HNO3→NO2
6.ClO2已被用于代替Cl2作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常用氯酸盐与试剂X反应制备ClO2,下列物质中不可能作试剂X的是( )
A.KMnO4 B.浓HCl C.SO2 D.H2C2O4
7.下列各组离子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OH-、、 B.Cu2+、Fe2+、H+、
C.Ag+、Na+、、Cl- D.K+、H+、、
8.已知离子方程式:mFe(OH)3+nClO﹣+pOH﹣=+xH2O+yCl﹣(已配平,且系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则系数错误的是( )
A.m=2 B.p=4 C.x=3 D.y=3
9.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学习,为我们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________电子,发生________反应。
(2)理论上,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通常具有________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________剂。
(3)下列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还原剂的有________;常作氧化剂的有________(均填序号)。
①KMnO4 ②铝 ③氯水 ④FeCl3 ⑤一氧化碳
【拓展提升】
10.高铁酸钠(Na2FeO4) 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高铁酸钠(Na2FeO4) 湿法制备原理:2Fe(OH)3+3ClO﹣+4OH﹣═2+3Cl﹣+5H2O;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高铁酸钠(Na2FeO4) 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B.Fe(OH)3中铁显+3价,只具有还原性
C.ClO﹣的氧化性强于也强于Fe(OH)3
D.参加反应的ClO﹣和转移电子数目之比为1:2
11.向碘水中滴加Na2SO3溶液时发生反应:H2O+I2+═2I﹣++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2发生氧化反应
B.还原性:>I﹣
C.反应后溶液的pH变大
D.新制的氯水不能与Na2SO3溶液反应
12.已知离子氧化性:Fe3+>Cu2+>Fe2+>Zn2+,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锌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锌粉有剩余,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Zn2+
B.若锌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铁
C.若固体仅有铜单质,则溶液中可能有Cu2+,则一定有Fe2+、Zn2+,一定无Fe3+
D.若固体有铁单质,则溶液中无Cu2+,一定有Zn2+,一定无Fe3+,但下能确定有无Fe2+
13.铋(Bi)为+3价时较稳定,铋酸钠(NaBiO3)溶液呈无色。现取一定量的硫酸锰(MnSO4)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对应的现象如下表所示:
加入溶液
①适量铋酸钠溶液
②过量的双氧水
③适量KI﹣淀粉溶液
实验现象
溶液呈紫红色
紫红色消失,产生气泡
溶液变成蓝色
则NaBiO3、KMnO4、I2、H2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I2、H2O2、KMnO4、NaBiO3 B.H2O2、I2、NaBiO3、KMnO4
C.KMnO4、NaBiO3、I2、H2O D.NaBiO3、KMnO4、H2O2、I2
14.下列物质可用于处理泄漏的有毒物质Na2S的是( )
①铁粉 ②KI ③双氧水 ④臭氧(O3) ⑤NaCl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③⑤
15.在NaI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3溶液,发生下列反应。配平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NaIO3+ NaHSO3═ I2+ Na2SO4+ H2SO4+ H2O。
16.黄铜矿(CuFeS2)为主要原料的炼铜方法有火法炼铜、氧化浸出、生物浸出、配位浸出、电化学浸出法等。
Ⅰ.火法炼铜: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 ΔH<0。
(1)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实际生产是在沸腾炉中进行,反应温度为 600~620℃。控制反应温度的方法 。
(3)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高空排放
B.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Ⅱ.氧化浸出:在硫酸介质中用双氧水将黄铜矿氧化,测得有SO42﹣生成。
(4)配平该反应方程式: CuFeS2+ H2O2+ H+═ Cu2++ Fe3++ SO42﹣+ H2O。
(5)该反应在25~50℃下进行,实际生产中双氧水的消耗量要远远高于理论值,除温度较高双氧水分解之外,还可能的原因是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