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7新版二年级上册6-丁丁冬冬学识字(二)教案作业题.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540350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新版二年级上册6-丁丁冬冬学识字(二)教案作业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新版二年级上册6-丁丁冬冬学识字(二)教案作业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丁丁冬冬学识字(二) 课题:妈妈的手真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识记食物名称、灶具名称、食品加工方法、配料名称。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4.积累关于杂粮和瓜果的一副对联、有关刀削面的一则谜语、关于烹饪的一首小诗歌。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规范书写会写字。 【教学难点】新|课 |标|第 |一| 网 初步掌握类推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学文识记某些面食的的名称。 2.学会生字,认识生词。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4.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学生看各种家庭食品的图片。(出示课件1:家庭常见食品图) 2.指名学生说一说各种食品的名称。(面条、豆包、馒头、水饺……) 3.这么多美味的食品是谁做出来的呢?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妈妈的手真巧 二、学习诗歌 (一)学习字词 1.自己读一遍诗歌,提出不认识的字或不懂得的词语。 2.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出示课件2) (1)生字:煮 蒸 馒 饺 滋 谷 (2)词语:面食 豆包 馒头 水饺 手艺 高超 3.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如何识记这些字词的。 煮、蒸:这两个字下面都是四点底, “煮”的上面是“者”,“蒸”的上面是草字头加一个“丞”字,不要读成chéng。 馒、饺:这两个字都是“饣”字旁,与饭有关系,右面部分都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滋:左右结构,笔画较多。左面三点水,右面一个“玆”,读音zī,不读cí。 谷:读音gǔ,三声。上面不是“火”。 4.教师检查,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纠正。 5.仔细观察会写的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你是怎样记住读音和字形的? (出示课件3) 食:上面是“人”,下面是“良”,但最后一笔要变形,不是撇,是反捺。 软:左右结构,左边是“车”,右边是“欠”。 味:注意右边是“未”不是“末”。 妙:左右结构,读音miào,不要受“抄”“吵”影响读错音。 艺: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乙。 6.指导书写。 (二)学习课文。 1.看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标上序号。(3) 2.诗歌的题目是:妈妈的手真巧,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手才能算上巧? (会织毛衣;会写字会画画;会做手工;会做饭;会做衣服……) 3.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这位妈妈会做什么呢? 4.学生自己读诗歌,说一说妈妈会做什么? 5.教师引导学习。 (1)从第一小节你知道这首小诗从哪方面讲妈妈的手真巧?(她做的面食花样不少) 面食包括哪些?(学生自由说) (2)仔细读第二小节,想一想:妈妈会做哪些面食,她做的好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面条 细细的 豆包 圆圆的 馒头 又松又软 水饺 胖胖的 (3)你认为这位妈妈做的面食好不好,想想在自己家里妈妈做的好不好,对比一下,说一说。 (4)第三小节写了什么?(对妈妈的评价)用了什么词语?(巧 高超) (三)小组内同学练习朗诵,评选优胜者。然后推荐优胜者参加全班朗诵比赛。 三、对联欣赏 1.学生先自读对联,说说自己的发现。 (出示课件4) 八方风味 五谷杂粮红黄白绿样样好 四季飘香 四时蔬菜春夏秋冬季季鲜 教师指导学生对“对偶形式”的认识。 2.小组交流:理解对联内容。 重点交流下列词语:风味 五谷杂粮 四时 3.师生共同交流,教师指导,理解对联含义。 四面八方都有美味佳肴,各种粮食各种颜色样样都好;春夏秋冬香味不断,四季 都有新鲜蔬菜让人们品尝。 4.学生大声朗读,熟读成诵。 5.对联游戏:你来说我来对,我来说你来对。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列汉字选择正确读音。 煮(zhě zhǔ) 蒸(zhēn zhēng) 滋(zī zī) 食(shí liáng) 妙(chāo miào) 软(ruǎn yuǎn) 二、连线。 面条 圆圆的 豆包 胖胖的 馒头 又松又软 水饺 细细的 三、你知道的面食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煮(zhǔ)蒸(zhēng)滋(zī)食(shí)妙(miào)软(ruǎn) 二、面条——细细的 豆包——圆圆的 馒头——又松又软 水饺——胖胖的 三、示例:包子 大饼 油条 【板书设计】 妈妈的手真巧 面条 细细的 豆包 圆圆的 馒头 又松又软 水饺 胖胖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生字,认识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识字 (一)学习第一组词语 1.(出示课件5:“火”和“灬”的由来演变)学生观察。 2.谁来说一说你认识哪些带有“火”和“灬”的字。 3.学生认读词语:(出示课件6) 炉灶 烧烤 油炸 炒面 4.根据拼音认读词语。 5.指名读,师生共同纠正。 6.生齐读三遍。 (二)学习带“灬”的字。 1.(出示课件7)学生观察带“灬”的一行字。 2.谁来说一说你认识哪些带有 “灬”的字。 3.理解这些字的含义。 前四个字都是做饭菜的一种方法。教师分别讲解。 4.根据拼音认读生字,然后分别组词。 5.指名读,师生共同纠正。 (三)学习第三组词语 1.(出示课件8: “饣”的由来演变)学生观察。 2.谁来说一说你认识哪些带有“饣”的字。 3.学生认读词语:(出示课件9) 饥饿 饭馆 馅饼 饱餐 4.根据拼音认读词语。 5.指名读,师生共同纠正。 6.生齐读三遍。 二、朗读诗歌 1.谁吃过刀削面?刀削面味道好吗,向你的同学介绍一下刀削面。 (出示课件10:一碗刀削面图片) 2.你知道刀削面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知道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 3.自己读诗歌,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者问同学。 4.教师范读。 5.指名读前两句: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 谁知道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削面的情景,“叶”指削出的面像树叶一样薄。)6.指名读后两句: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谁知道这两句写的是什么?(削出来的面落进锅里的情景。) 7.生齐读诗歌。 8.练习背诵。 四、书写指导 1.生观察会写字,说说自己的发现。 2.书写指导: 炉、烧、炒:这三个字都是“火”字旁,“烧”字的右边是“尧”,不要多点。 熟:读shú,不读shoú。上面是“孰”,书写时注意右边部分是“丸”不是“九”。锅:左右结构,左边是“钅”,因为与金属有关。 2.练习书写。 3.优秀作品展示。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看你能写出几个。 火: 饣: 灬: 二、连线。 炉灶 shāo kǎo新 课 标 第 一 网 烧烤 tiě guō 饥饿 xiàn bǐng 馅饼 jī è 铁锅 lú zào 三、猜谜语。 大碗长着俩耳朵,比碗盛得多得多。 不怕水,不怕火,爱在炉台上面坐。(打一厨房用具) 参考答案: 一、火:灶、炉、烧、烤、炒、炸 饣:饼、馒、饥、饿、馅 灬:蒸、煮、煎、熬、熟 二、连线。 炉灶lú zào 烧烤 shāo kǎo 饥饿xiàn bǐng 馅饼jī è 铁锅tiě guō 三、锅 【板书设计】 火——灶 炉 灬——熟 煮 饣——饼 饭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4.发现汉字形体特点,能有规律地识字,并借助图片协助认字,提高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挂图导入 观察两个古代的汉字“酉”“刀”“皿”的挂图,你们能猜出这三个汉字是什么字吗?对,它们就是以前我们认识的三个老朋友“酉”“刀”“皿”。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和它们有关。w W w .x K b 1.c o M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变“要我学汉字”,为“我要学汉字”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学习课文三、学习诗歌 (一)出示一组词语:(出示课件11) 米醋 酱油 酸菜 搭配。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词,发现了什么?它和我们学过的“身”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偏旁的书写与汉字不同,为书写的正确和美观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规律。) 2.想想看这些词为什么都有“酉”字旁呢?(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这些字你都认识吗?谁会读?(先指名认读后抢读)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酉”字旁的字?(学生根据平时的识字情况回答。) (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为什么上面几个词都带有“酉”字旁,既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又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总结事物的规律。) (二)出示第二组词语:(出示课件12) 剪刀 切菜 削皮 刷碗  1.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对这些词语的认识,不认识的字,动手查一查字典。  2.开火车认读词语卡片,在认清字形的基础上对字义有所了解。  3.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刂”字旁的字?(学生根据平时的识字情况回答。) (尊重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出示一组词语:(出示课件13) 面盆 食盐 茶盘 锅盖。 1.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组词,发现了什么?它和我们学过的“皿”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想想看这些词为什么都有“皿”字底呢? 3.这些字你都认识吗?谁会读?(先指名认读后抢读)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皿”字旁的字?(学生根据平时的识字情况回答。) 三、学习诗歌 1.自读诗歌。 2.小组内同学交流。 3.教师范读。 4.小组内朗读,评选出优胜者,参加班内比赛。 5.班内比赛,师生评价。 四、指字游戏 同学甲随意读生字(不按顺序),同学乙应立即指出甲同学读的字。 (用游戏复习巩固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在学习中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五、学写生字。 1.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 说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地方:如个别笔划。 2.指导书写:配 刷 盆 糖 配:左右结构,左边是“酉”不是“西”,右边是“己”,不是“已”。 刷:左右结构,左边是“尸”字半包着“巾”,右边是“刂”。 盆:上下结构,上面是“盆”,下面是“皿”。 糖:左右结构,左边是“米”,右边是“唐”。 3.其余的字放手让学生自己写。 六、课后延伸 请学生课后留心找一找带有“酉”“刂”“皿”字旁的字,记下来,比一比谁找得多?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汉字。 酉: 刂: 皿: 二、给下列汉字补全音节。 配(p ) 削(x ) 刷( uā) 盆(p ) 盘( án) 盖(g ) 酸( uān) 糖(t ) 三、猜谜语。 白白一片似雪花,落下水中不见它。 单独吃它会皱眉,不吃它时活不下。(猜一调味品) 参考答案: 一、醋酱酸配 剪切削刷 盆盘盐盖 二、èi iao sh én p ài s áng 三、食盐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4.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环保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们到野外游玩过吗,在哪儿举行过野餐吗?我们今天就学习一篇与野餐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野餐去 2.看到这个课题,你会有些什么问题要问呢? (谁去野餐?到哪儿去野餐?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二、初读课文 1.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 (1)借助拼音或查字典的方法读准字音,自由读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生字画出来。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思考:丁丁一家为野餐准备了哪些东西? 2.学生按要求进行初读。(老师巡回指导) 3.检查读书情况。X k B 1 . c o m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重点提示:(出示课件14) 塞:多音字,在文中读sāi。 露:多音字,读lù,也读lòu,在本文“露一手”这个词中应读lòu。 咸:读xián,是“感”字的上半部分。 洗:读音xǐ,不要读成xiān。 兴:多音字,在“兴奋”中读xīng,在“高兴”中读xìng。 (2)指名接龙读课文,重点纠正朗读中出现的错误。 (3)说说丁丁晚上又想起了什么。 (要拿上两个塑料袋,分类装垃圾。) 三、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在课文中画出丁丁一家为野餐准备的东西。 (1)学生自读课文。老师注意提示默读课文的要求,不用手指,不出声。 (2)全班汇报。 (3)观看教学课件。(出示课件15:丁丁一家准备的东西列表) (4)鼓励学生说一说,他们准备的怎么样? 2.展开讨论:看看谁想的最周到? (1)分组朗读相关的段落。新|课 |标|第 |一| 网 (2)在小组内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3)集中汇报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板书: 丁丁:鸡蛋、西红柿、黄瓜 塑料袋 妈妈:纸巾、面包、咸菜 爸爸:鱼肉罐头 水 3. 深入感悟课文主旨。 (1)丁丁晚上拿上两个塑料袋,想分类装垃圾。你怎么看这件事? (最有意义,说明丁丁有环保意识。) (2)在生活中,你注意到环保了吗? 四、书写指导 1.仔细观察会写字,说说你是怎样识记字音和字形的。 2.重点指导: 鸡:左右结构,左边的“又”要写得小一些。 凉:左边是两点水。 总:下面的“心”字要占半个格。 件:左右结构,左小右边大。 3.练习书写。 4.优秀作品展示。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连线。 塞进 lòu chū 冰块 xián cài 露出 xīng fèn 咸菜 bīng kuài 洗手 xǐ shǒu 兴奋 sāi jì 二、根据拼音写词语。 shāo jī liáng shuǐ xiāo huà qí quán 三、分别写出丁丁一家人为野餐准备的东西。 丁丁: 妈妈: 爸爸: 参考答案: 一、塞进sāi jì 冰块bīng kuài 露出lòu chū 咸菜xián cài 洗手xǐ shǒu 兴奋xīng fèn 二、烧鸡 凉水 消化 齐全 三、丁丁:鸡蛋、西红柿、黄瓜 塑料袋 妈妈:纸巾、面包、咸菜 爸爸:鱼肉罐头 水 【板书设计】 野餐去 爸爸:鱼肉罐头 水 妈妈:纸巾、面包、咸菜 丁丁:鸡蛋、西红柿、黄瓜 塑料袋 保护环境 做环保小卫士 【课后反思】 1.激发识字愿望,调动识字兴趣。 一个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每一课的设置或以诗歌引入,或从汉字演变讲起,或以有趣的课文开端。教师成功地在开课的黄金五分钟之内将学生带入到我们的课堂中。 2.转换教师角色,落实写字教学。 书写规范化是低年级语文课堂的重点,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书写规范指导,已经具备了对汉字基本的观察、审美能力,因此,在写字指导中,我以学生为师,让他们先自主观察,然后告诉我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接着,我在范写的过程中一方面再次巩固写字的要点,另外一方面也结合字义,帮助学生加深对汉字字形的记忆。然后,通过学生的点评,学优点,找不足再写,最后通过同桌的互评来代替老师的评价,争取做到一写一得。 3.立足汉文化传播,增加识字内涵 汉字,作为古老的表意符号,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承着汉民族灿烂的文化。因此,我们的汉字学习和研究意义非常。本节课中,通过一部分汉字的甲骨文、字源追溯,向我们的学生传递——汉字的含义丰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设计教学环节,在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以及独立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同时,又让每个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X k B 1 . c o m 课后作业 一、根据拼音,在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 星期天,我来到了乡下的姑姑家。上午,姑姑为我做了guō( )子bing( ),还有一pán( )táng( )醋鱼, wèi( )道美极了。下午,姑姑先chǎo( )shú( )了jī( )蛋,又专门为我做了一小pén( )汤,说是这样dā( )pèi( )利于xiāo( )huà( )。 二、填空。 我平常吃到的面食有 ,最喜欢的面食是 。 三、阅读短文。 红的不一定都甜   一天,粗心的小猴子听老师讲道:“果子长得红红的,真甜……”小猴子没有听完,就溜出教室向野外跑去。   啊!树上的苹果红红的,就去摘了一个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真甜呀!他又看见桃子又大又红,就去摘桃子,桃子又甜又解渴。他想老师说的对,红果子都是甜的。   他走着走着,看见一片辣椒地,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小猴子摘了一个又大又红的放在嘴里。啊!辣得小猴子直冒汗,他拼命地跑回学校问老师:“这个红果子怎么不甜呀? ”   老师说:“红的不一定都甜。我还没有讲完,你怎么就跑了呢?”小猴子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从此,小猴子学习非常认真,成了一个好学生。 1.按短文内容填空   (    )红红的, (       )红红的,(      )也是红红的。 2.读句子,用带点词写句话   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灯笼,让人喜爱。 3.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锅饼盘糖味炒熟鸡盆搭配消化 三、1.苹果 桃子 辣椒 2.示例:天上的白云像洁白的羊群,好看极了。 3.学习要认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