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抚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 报 书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探索
课题编号
学科分类 小学数学
课题负责人 邓胜慧
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 宜黄县教育局
填表日期 2012-5-7
联系电话 13870493948
电子信箱 1426792720@
抚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实验
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制
填 表 说 明
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报送一式2份, 用B5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5、课题有关电子文档发至电子信箱 fzwrh@
6、课题每年评审两次,上半年评审时间截止到5月底;下半年评审时间截止到11月底。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探索
负责人姓名
邓胜慧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7.11
行政职务
宜黄县教育局教研员
最后学历
本科
工作单位
宜黄县教育局
联系
电话
13870493948
通讯地址
宜黄县教育局
邮政
编码
344400
主要参加者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职务
学历
工作单位
邓胜慧
女
1977.11
教研员
本科
教育局
罗滢
女
1980.4
本科
凤冈一小
席小燕
女
1980.2
本科
凤冈一小
罗嗣美
女
1983.2
本科
实验小学
应旭林
女
1978.11
本科
凤冈一小
吴丽红
女
1981.6
本科
凤冈一小
二、负责人和课题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及工作基础
邓胜慧:
2005年获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资格。
2007年论文《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获市一等奖。
2009年课件《平行四边形面积》获县一等奖。
罗滢:
论文《素质教育在课堂中的探究与实践》在全国论文中获二等奖。
《平行四边形》、《找规律》均获县优质课一等奖。
2011年送教下乡《数学广角》。
席小燕:
2006年课题《新课标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
2008年被评为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
2011年被评为县优秀教师。
2010年发表论文《透视新课标,探索新课标》
2011年课件《可能性》获县一等奖。
罗嗣美:
2008年10月参加《第二届江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应用现场说课宜黄县选拔赛》获一等奖。
2008年11月在全市第四届小学语文课改论坛说课展示评比活动中,课题《给予是快乐的》获农村组一等奖。
2009年6月制作的课件《角的度量》在全县优秀教学资源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
2009年12月在抚州市组织的赴宜黄送课下乡活动中,执教的《欢庆》一课,深受好评。
2011年4月参加全县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获一等奖。
应旭林:
优质课《等量代换》获县一等奖。
《认识钟表》获市一等奖。
吴丽红:
论文《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全国论文中获一等奖。
优质课《分数的初步》、认识找规律》均获县一等奖。
参与全市数学基本功大赛获市农村组二等奖。
三、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努力实践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之一,即改变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2、研究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3、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首先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可由2-6名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以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
经过4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实验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
1. 提高了教学质量.
2. 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3. 实验班学生竞赛成绩优异.
4. 课题研究取得一定成果.
2. 对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论证:负责人的研究水平、组织能力和时间保证;参加者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课题组人员分工。
邓胜慧:该教师担任小学数学教学达14年,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曾任小学数学教研组长,教学能力强,现已调入县教研室工作,所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经常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课题试验上一定能按时完成。
罗滢:人长期以来担任小学数学教学,年轻具有上进心,在教学上能注重教学方法和师生合作,在教材上积极钻研,在教材上积极钻研,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课题实验时间上一定能按时完成.
席小燕:县优秀教师,本人毕业于东乡师范,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多年,完成了几届小学教学循环,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几届数学毕业成绩都名列前矛.作为教育一线从事者,通过大量阅读课外资料,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并通过每一堂课的教学实践,课后的总结.使自己能够有自己较为独特教学方法.
罗嗣美:担任小学数学教学达10多年,经常指导青年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教学水平。现执教一年级数学,发表教学论文数篇。
应旭林:市骨干教师,曾多次参加市中、县优质课比赛获,从教10多年,多篇论文获市、县奖。
吴丽红:担任小学数学教学达13年,是县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县优秀教师,参加优质课比赛多次获奖,在教材上能积极钻研教学,负责新的教学模式的实验。
小学数学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
探索和实践实验方案
宜黄县教育局:邓胜慧
该实验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以新课标为指针,围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开展教学活动。本实验认为:通过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学习的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 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二、 课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学习社会化社会,江泽民总书记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自主学习”的思想更加集中凸现素质教育的素质要求,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是中小学教育方式根本转变的必然结果和根本出路。
三、 课题组成员
课题组负责人:宜黄县教育局 邓胜慧
课题组实验成员:罗滢 席小燕 罗嗣美 应旭林 吴丽红
四、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 努力实践数学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目标之一,即改变旧有的、单一的接受式的学习模式,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
2、 研究如何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 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及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重点是研究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难点是探究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基本策略。
本课题在全国范围都得到重视,河北、黑龙江等省已取得宝贵的研究经验,我们应充分学习,吸取精华。该课题是以心理学、现代教育论和立体教育思想为理论指导,探索、构建“促进人的主动全面发展”的育人策略和理论体系。它不是纯理论研究,而是把教育理论研究同教育改革实践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综合课题。
六、“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现实意义
首先自主是孩子们的最主要的内在需求,没有自主、个性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个人学习的潜能也无从发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一句空话。
其次从学习论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教师更重要的是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和心向,使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自觉调控学习过程。
第三,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得数学学习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小学数学学科开展自主学习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七、 实验目标及本实验研究子课题
(一) 各年级目标
低年级: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学习,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中年级:在低年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达到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热爱学习,勇于探索,能够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正确评价自我,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高年级: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识,善于与人合作,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
(二) 本实验研究的子课题
1、 小组合作形式的探究。
2、 小组合作中各组员的地位。
3、 自主质疑、自主探索。
4、 自主学习与动手操作的关系。
5、 自主学习中的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
八、 实验原则
1、 自主性原则;2、过程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发展性原则;5、开放性原则;6、创新性原则。
九、 实验基础
本课题组人员均为小学高级教师,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本课题组采取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共同参与的方式。
十、 课题实验步骤
(一) 准备阶段(2012年5—9月)
1、 申报课题,批准立项。
2、 确定实验班级,成立实验组织机构。
3、 学习有关实验理论。
4、 研究确定实验课题,制定实验方案。
5、 根据实验目标,确立实验方法。
(二) 实验阶段(20012年9月—2012年12月)
1、 组织各年级的实验,实验教师做好实验记录,课题进行有效监控。
2、 实验教师上实验课,写出阶段性小结。
3、 分阶段摄制录像课。
4、 请地市教研室进行实验指导。
(三) 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5月)
1、 实验教师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论文。
2、 评出优秀实验教师。
3、 评选优秀“自主学习”教案、优质课、优秀论文。
4、 请市、县课题指导小组进行结题总结。
四、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序号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阶段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2012年上半年
制定实施方案
邓胜慧
罗滢
2012年下半年
调查报告
报告
罗嗣美
席小燕
2013年
落实实验过程
实验记载
吴丽红
应旭林
最终研究成果
序号
完成时间
最终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承担人
2012年上半年
实施方案
报告材料
吴丽红
应旭林
2012年-2013年
自主学习
资料论文
罗嗣美
席小燕
2013年
课题实验总结
论文
邓胜慧
罗滢
五、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批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六、县(区)教研室推荐意见
单位公章
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七、市课题基地办意见
建议立项意见
市课题基地办(公章)
评审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评审未通过原因
市课题基地办(公章)
评审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