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五首教学设计(两课时)【教材分析】本文内容包括五首词,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各首诗词的意境虽然有区别,但都是很有美感的,而且有的还包含着人生的哲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学常识。2.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2.通过反复吟咏,感悟诗歌意蕴。3.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
2、国情。【重难点突破】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课时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每首词的写作背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趣导入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示文题) 二介绍作者作品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
3、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们学过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表达了政治上不得意的感情。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
4、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三积累文言词汇 1.读音辨析脉脉(m) 白蘋洲(pn) 千嶂里(zhn) 燕然未勒(yn l)人不寐(mi) 右擎苍(qn) 锦帽貂裘(qi) 千骑(j)鬓微霜(bn) 舴艋舟(z mn)载不动(zi) 麾下(hu)五十弦(xin)的卢(d)2.词语释义脉脉:诗中形容阳光微弱。塞下:边地。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长烟:荒漠上的烟。勒:刻石记功。报倾城: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会:当。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拟:准备。舴艋舟:小船。麾下:部下。炙:烤熟的肉。翻:演奏。塞外声:雄壮悲凉
5、的军歌。四学习研讨学习望江南 1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这首词围绕哪个字来写?望的时间?望的内容?望时的感情有何变化?2合作探究:(1)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2)词中哪个字有一字传神的效果?学习武陵春 1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这首词围绕哪个字来写?愁的时间?愁的原因?愁有什么外在行为表现?愁时的感情有何变化?2合作探究: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望江南和武陵春这两首词。板书设计: 望江南:希望失望绝
6、望 (“愁”因) 典型细节武陵春:伤怀感伤哀伤 (解“愁”) 典型细节、借景抒情第二课时一回顾旧知,检查作业。找同学背诵并默写望江南和武陵春这两首词。二精读课文,深入分析。学习研讨渔家傲 1反复朗读,揣摩诗意:(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塞下风景“异”在何处?2合作探究:(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你还能写一句有关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吗?(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应如何理解?(3)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学习研讨江城子1.该词用了哪些典故?用意何在?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指代什么?这句
7、话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习研讨破阵子1反复朗读,揣摩诗意:2.合作探究:(1)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结合作品从题材、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的角度加以解释。(2)“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最好?好在哪里?(3)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4)赏析“可怜白发生”。四总结全文望江南写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的忧伤之情。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渔家傲一词慷慨悲凉,表现了范仲淹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这首词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8、。江城子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武陵春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所论甚切。破阵子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由现实生活写到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结句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酬而年纪已老的境况。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昂,描绘生动,形象鲜明,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板书设计】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教学反思】整节课的学习,多数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学习效果很好。但是,在课堂上仍然有个别同学的积极性不够高,他们习惯于记录别人的发言内容,不愿主动参与讨论交流,我应该努力探索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努力让我的课堂有更高效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