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一案三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

上传人:s4****5z 文档编号:8537122 上传时间:2025-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一案三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5《词五首》“一案三单”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五首》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内容包括五首词,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各首诗词的意境虽然有区别,但都是很有美感的,而且有的还包含着人生的哲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学常识。 2.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 2.通过反复吟咏,感悟诗歌意蕴。 3.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 2.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重难点突破】 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课时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每首词的写作背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趣导入 在我国古代,往往不同的时代有这个时代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代的代表性文学体裁是诗,还有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今天我们来集中学习一下几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出示文题) 二.介绍作者作品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们学过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表达了政治上不得意的感情。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三.积累文言词汇 1.读音辨析 脉脉(mò) 白蘋洲(pín) 千嶂里(zhànɡ) 燕然未勒(yān lè) 人不寐(mèi) 右擎苍(qínɡ) 锦帽貂裘(qiú) 千骑(jì) 鬓微霜(bìn) 舴艋舟(zé měnɡ)载不动(zài) 麾下(huī) 五十弦(xián)的卢(dí) 2.词语释义 脉脉:诗中形容阳光微弱。 塞下:边地。 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长烟:荒漠上的烟。 勒:刻石记功。 报倾城: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会:当。 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拟:准备。 舴艋舟:小船。 麾下:部下。 炙:烤熟的肉。 翻:演奏。 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四.学习研讨 学习《望江南》 1.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这首词围绕哪个字来写?望的时间?望的内容?望时的感情有何变化? 2.合作探究: (1)赏析“斜晖脉脉水悠悠”。 (2)词中哪个字有一字传神的效果? 学习《武陵春》 1.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这首词围绕哪个字来写?愁的时间?愁的原因?愁有什么外在行为表现?愁时的感情有何变化? 2.合作探究: 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望江南》和《武陵春》这两首词。 板书设计:     《望江南》:希望——失望——绝望   (“愁”因)  典型细节 《武陵春》:伤怀——感伤——哀伤   (解“愁”)  典型细节、借景抒情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检查作业。 找同学背诵并默写《望江南》和《武陵春》这两首词。 二.精读课文,深入分析。 学习研讨《渔家傲》 1.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1)这首词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塞下风景“异”在何处? 2.合作探究: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你还能写一句有关与此意境相似的诗句吗?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应如何理解? (3)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学习研讨《江城子》 1.该词用了哪些典故?用意何在?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中“天狼”指代什么?这句话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研讨《破阵子》 1.反复朗读,揣摩诗意: 2.合作探究: (1)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结合作品从题材、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的角度加以解释。 (2)“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3)赏析“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赏析“可怜白发生”。 四.总结全文 《望江南》写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的忧伤之情。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显示了它高度概括、凝练的特点。 《渔家傲》一词慷慨悲凉,表现了范仲淹抵御外患、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这首词值得我们重视的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江城子》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武陵春》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二评曰:“悲深婉笃,犹令人感伉俪之重。”所论甚切。 《破阵子》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他的朋友陈同甫(陈亮)的。由现实生活写到梦,从各个角度来想象抗金军队的雄壮军容和自己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结句是梦醒后的叹息,表达了雄志未酬而年纪已老的境况。这首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辉,情调激昂,描绘生动,形象鲜明,用词精炼,艺术造诣很高。 【板书设计】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学习,多数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学习效果很好。但是,在课堂上仍然有个别同学的积极性不够高,他们习惯于记录别人的发言内容,不愿主动参与讨论交流,我应该努力探索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的有效措施,努力让我的课堂有更高效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