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测(八)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调节夯基提能卷(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题2分)1(2017江苏如皋模拟)人体内发生在内环境中的过程是()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B抗体和抗原的结合C食物中蛋白质的分解 D胰岛素的合成2(2017辽宁沈阳模拟)下列生理活动一般不会受下丘脑影响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生物节律C维持身体平衡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3.(2017河北省邢台市第四次模拟)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处B若为脑细胞,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而CO2的浓度相反C若为骨
2、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处的血糖浓度低于处D若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需要水4(2017湖南十三校联考)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表现出血糖浓度升高甚至表现出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 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C胰岛素是蛋白类激素 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5.(2017南平市质检)右图是抗利尿激素的调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量随着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而增加B下丘脑产生神经冲动
3、传至垂体,产生抗利尿激素C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6(2017安徽省合肥八中月考)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CD途径主要是依靠骨骼肌的细胞呼吸完成的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7.(2017浙江温州十校联考)右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和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B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C血液中激素水平
4、降低会引起激素分泌增多D幼年时激素和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8(2017河北衡水中学调研)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尿液血浆体积(mL/单位时间)NaKNaK(mgkg1)(mgkg1)(mgkg1)(mgkg1)注射食盐水前25153515545注射食盐水后40123013537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9宇航员在太空时有非常明显的失重感,失重时人体的液体静压丧失。人体的感受器感到体液增加,机体通
5、过体液调节系统减少体液,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导致水盐从尿中排出。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盐从尿中排出使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会引起代谢紊乱B液体静压丧失,导致腿部体液转移到人的身体上部,出现鸟腿现象(腿部变细)C盐从尿中排出时会导致大量水分丢失,可能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D内环境稳态只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就能维持10在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某些调节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c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B若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二次体液免疫,若c为抗体,则b表示记忆细胞C图中a、b、c可以分别
6、表示血糖调节中的胰岛、激素、靶器官D图示a、b、c可以分别表示体温调节中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题15分)11(2017烟台模拟)人体的内环境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机制来实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A细胞是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会增加,但血浆pH保持稳定,此时参与稳态调节的物质主要是_等。(2)图中下丘脑的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典型的功能外,还具有_的功能。若Y细胞代表甲状腺细胞,物质甲就是_;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乙的分泌量会_,此调节过程为_调节。(3)当下丘脑产生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时,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导致
7、血浆渗透压_和尿液中尿素的浓度_。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使Z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Z表示_细胞。(4)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血清中存在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受损。用针刺患者脚部皮肤,对侧腿无反应,原因是_。12(2017湖北荆门元月调考)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及胰岛素作用机理。据图分析回答:(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经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最终导致传出神经末梢释放_,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分析,胰岛B
8、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_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包括_调节。(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_的合成。(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_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此种抗体与_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创新探究卷(40分)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题2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A稳态的维持有利于呼吸作用等重要的生理过程在内环境中顺利进行
9、B组织液是多细胞生物体内所有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C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D神经和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健康的基础,下列关于内环境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抗体存在于成分中,在成分中不可能存在B的来源和去路各有三种C淋巴细胞只可在图中含有D肾上腺素可在图中与成分中存在3下列关于糖尿病或血糖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多食的原因是患者消耗能量多B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由于葡萄糖被重吸收减少,因此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糖尿病患者由于多饮,导致患者的抗利尿激素比正常人浓度高D在血糖调节中至少有三种激素参与4.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示意图,
1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重要中枢,温度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B当处于寒冷环境时,以物理方式和代谢方式调节体温C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温觉感受器通过体温调节中枢调节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吸收D当出现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非自主战栗时,机体产热量增加,此时正常人体的散热量同时也在增加5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血红蛋白异常C效应T细胞只分布于乙中D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均可分布于丙中6(2017山东东营一中三次调研)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
11、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7(2017广西柳州3月模拟)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食物太咸导致激素D分泌并作用于靶器官肾小管和集合管B血糖平衡调节仅通过ABCDE调节完成,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手无意触碰针尖而立刻缩手的过程是通过ABE来实现的D体温调节过程中的内分泌腺C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甲状腺8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
12、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和(或)两种激素的分泌C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D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分级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类似9下丘脑中的热敏神经元在温度上升时冲动频率增加,冷敏神经元在温度下降时冲动频率增加,引起机体的散热和产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和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相等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是()A冬泳爱好者刚入水时冷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大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B人长时间处于室内时,冷敏神经元的冲
13、动频率几乎等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C人在寒冷环境中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释放量减少D人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产热量大于散热量10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符合图中方式乙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C兴奋在A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钾离子将大量内流D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题10分)11
14、血糖平衡调节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指的是_。(2)胰岛素分泌增加时作用于靶细胞,促进靶细胞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3)图中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的是_(用数字表示)。过程和均能作用于A,但效果不同,过程说明血糖平衡调节中有_调节机制。(4)如果某人的胰岛素含量并不低,但却出现了糖尿病症状,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5)有学者曾设想提取哺乳动物的胰岛素,但将绵羊的胰脏制成研磨液,却难以直接分离出胰岛素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12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其中a、b、c、d表示信息分子。请
15、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受到冰水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是_。当血液中的信息分子c含量过高时,垂体分泌的信息分子b将_(填“增加”、“不变”或“减少”),由此可以说明过程的调节机制为_。(2)某人若吃的食物过咸,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下丘脑_感受器,下丘脑增加信息分子_(填字母)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对水分的重吸收。(3)某人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含量高,医生怀疑其患桥本氏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攻击自身甲状腺细胞,会使甲状腺细胞损坏,最终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细胞的损伤除由抗体引起外,还与效应T细
16、胞有关,由此判断桥本氏病是_免疫异常引起的疾病。周测(八)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的调节夯基提能卷1解析: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A错误;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B正确;食物中蛋白质的分解发生在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胰岛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D错误。答案:B2解析:下丘脑对多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生物节律、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等,但维持身体平衡是小脑的功能。答案:C3解析:若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因食物的消化吸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处,A错误;若为脑细胞,通过细胞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而CO
17、2的浓度相反,B正确;若为骨骼肌细胞,饭后五小时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由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使处的血糖浓度高于处,C错误;若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生成水而不消耗水,D错误。答案:B4解析:“胰岛素是蛋白类激素”这一“众人皆知”的选项正是本题的陷阱。比较胰腺的移植实验结果与注射胰岛素的结果可推知,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由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恢复正常、糖尿病症状消失可推知,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可以治疗糖尿病。答案:C5解析:由图知抗利尿激素增加,则对水重吸收增加,导致血量增加,A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B错误。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同时还属于神经体液
18、调节,C、D正确。答案:B6解析: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F和呼吸途径散热,A错误;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通过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将兴奋传至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分析综合后,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内分泌腺的活动,增强后者的活动以增加产热,B正确;骨骼肌产热主要是通过细胞呼吸来实现的,C正确;人体的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D正确。答案:A7解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可通过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所以,由图可知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A正确;是促甲状
19、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激素。激素由图中可知,能作用于c和a,B正确;激素水平低,反馈作用弱,激素分泌增多,C正确;幼年时生长激素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D错误。答案:D8解析:由表格分析可知,血浆中,注射食盐水后Na浓度降低了,所以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A错误;注射食盐水后尿液中的离子增多了,说明尿液多了,则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B正确、C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该过程无关,D错误。答案:B9解析:如果水盐从尿中排出会破坏渗透压的稳定性,则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A正确;失重时液体静压丧失,腿部体液会转移到人身体上部,导致宇航员出现鸟腿现象(腿部变细),B正
20、确;盐随尿液排出时会带走部分水分,可能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多,C正确;内环境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D错误。答案:D10解析: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后叶,c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抗利尿激素由a合成,由b释放作用于c,A正确;若该图表示二次体液免疫,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c为抗体,记忆细胞在同种抗原刺激下,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错误;若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则a可表示胰岛,b可表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c可表示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C正确;低温环境中,机体在寒冷刺激下,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1、激素作用于垂体,使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D正确。答案:B11解析:(1)若A细胞是肌细胞,长时间剧烈运动后,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会增加,但由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等物质的调节作用,血浆pH依旧会保持稳定。(2)下丘脑的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典型的功能外,还具有分泌的功能。若Y是甲状腺细胞,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所以物质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用物质丙(甲状腺激素)饲喂动物,通过负反馈作用使乙(促甲状腺激素)减少。(3)当下丘脑产生的抗利
22、尿激素增加时,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促进了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因而血浆渗透压下降,尿液中尿素的浓度增加。血糖浓度上升会导致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兴奋并进行神经调节,使Z细胞分泌的激素增多,Z表示胰岛B细胞。(4)重症肌无力患者是由于血清中存在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受损,用针剌患者脚部皮肤,由于受体受损导致兴奋无法传递,所以对侧腿无反应。答案:(1)NaHCO3(2)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负反馈(3)下降增加胰岛B(4)受体受损导致兴奋无法传递12解析:(1)据图分析,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
23、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此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胰岛B细胞组成;从图上可以看出,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素还有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2)根据图示,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蛋白质、脂肪、糖原的合成。(3)抗体1致病原因是由于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此类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由于产生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1)神经
24、递质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含量神经和体液(2)蛋白质、糖原、脂肪(3)1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创新探究卷1解析: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呼吸作用在细胞中进行,不在内环境中进行,A错误;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而不是所有细胞,如红细胞的直接生存环境是血浆,B错误;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等,C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与协调统一而实现的,D错误。答案:C2解析:图中、分别表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抗体由浆细胞分泌,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少量存在于组织液和
25、外分泌液中,A错误;组织液的来源有血浆和细胞内液两种,去路有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三种,B错误;淋巴细胞在血浆和淋巴液中都可能存在,C错误;肾上腺素既可以是激素也可以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可存在于组织液(突触间隙)中,激素可存在于组织液和血浆中,D正确。答案:D3解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胰岛素浓度下降或功能受影响,导致组织细胞摄取、利用的葡萄糖减少,能量供应不足,因此病人会有多食现象,A错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因此原尿中有一部分葡萄糖不能被重吸收而排出体外,并带走部分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
26、压升高,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使患者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同时会刺激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多饮,C中因果关系错误;在血糖调节中,至少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素三种激素参与,D正确。答案:D4解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A错误;当处于寒冷环境时,机体调节体温的方式中,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汗腺分泌汗液减少等属于物理方式,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参与的调节属于代谢方式,B错误;当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温觉感受器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热量的散失,C错误;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非自主战栗使机体产热量增加,此时正常人体的散热量同时也
27、在增加,以维持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平衡,D正确。答案:D5解析:分析图解,甲、乙、丙分别是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B错误;T淋巴细胞主要位于淋巴中,但也会随淋巴回流进入血浆中,C错误;各种激素、淋巴因子等可以分布在甲、乙、丙三种成分中,D正确。答案:D6解析:如果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甲与乙之间应当是神经中枢,而不是血管,A错误;如果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是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乙分泌促激素,B错误;如果甲是胰岛A细胞,X应当是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乙(肌细胞)中储能物质肌糖原水解,C错
28、误;如果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是甲状腺激素,能加快乙的新陈代谢,D正确。答案:D7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考查理解能力。难度较小。由于食物太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促进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后叶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A正确;血糖平衡调节存在ABCDE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还存在ACDE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手无意触碰针尖而立刻缩手的过程是反射过程,通过ABE来实现,C正确;参与体温调节过程的内分泌腺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和甲状腺,D正确。答案:B8解析: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A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29、存在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即激素和(或)两种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B正确;胰岛中的B(胰岛B细胞)和C(胰岛A细胞)两种细胞分泌的激素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是它们的核基因相同,C正确;图中显示,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的分级调节,D正确。答案:A9解析:冬泳爱好者刚入水时,在冷水刺激下,冷敏神经元冲动频率加快,大于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A正确;长时间处于室内,机体温度变化不大,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的冲动频率几乎相等,B正确;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加快产水多,内环境渗透压降低,导致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C正确;人在寒冷
30、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以增加产热量,但要体温维持不变,机体散热量也增加,最终使产热量和散热量相等,D错误。答案:D10解析:促甲状腺激素是垂体分泌的,A错误;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B正确;兴奋在A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大量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错误;图中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D错误。答案:B11答案:(1)胰岛B细胞(2)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3)负反馈(4)胰岛素作用的信号通路受阻(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如:胰岛素不能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或胰岛素受体异常)(5)
31、胰岛素被胰蛋白酶消化(分解)12解析:(1)受到冰水(寒冷)刺激时,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速率,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机体产热,所以腺体A表示甲状腺。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c)含量过高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信息分子a、b分泌量都将减少,即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2)吃的食物过咸时,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信息分子d)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3)桥本氏病患者甲状腺细胞的损伤与抗体有关,说明体液免疫异常;还与效应T细胞有关,说明细胞免疫也异常。答案:(1)甲状腺减少(负)反馈调节(2)渗透压d肾小管和集合管(3)体液和细胞(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