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认识妈妈的孩子教学思路一、说教材不认识妈妈的孩子是语文A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篇课文,该单元以“科学启蒙”为主题展开。不认识妈妈的孩子讲述的是石油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受到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这节课是本课的第一课时,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识14个生字。2、朗读课文,读中理解,读中感悟。3、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我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能够正确认识自
2、己。”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环节1设疑引趣。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欲,上课伊始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以个人读的形式展开,这是第
3、一层次读,目的是读通全文,读准字音。教师请学生学生边读边圈画出文中的会认字,在语境中建立生字的音形义联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环节3检查反馈。通过简单的小组合作,有效的检查并促进学生对会认字的掌握,环节4再读课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环节中,我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议。首先讨论:你是怎么知道那些色彩缤纷的展览品是孩子,石油是它们的母亲的?找到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而后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孩子们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呢?导入课文1、2自然段的学习。环节5细读课文。思考:孩子长的什么样?妈妈长的什么样?让学生说一说,之后是填空练习
4、,让学生通过第1自然段这些词语感受展览品的美。1、2自然段的对比读,让学生感受石油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外形的截然不同。展览品的话的朗读,是一次朗读训练的时机,同时通过朗读可体会到展览品对石油的不喜欢。环节6发散想象抓住课文结尾展开讨论,延伸想像,并演一演,使学生受到教育,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初步懂得以礼相待、人人平等的道理。突破教学重点。环节7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品读课文。不认识妈妈的孩子教学反思 课文讲述的是石油妈妈和它的孩子们之间的故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一些关于石油的科普知识,受到了爱科学的教育,还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之一环节中,教师的点评和示范对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促进感悟文章中心有一定帮助。 在学生表演课文后续情节时,学生表情简单,动作有些拘谨,不够大方,以后要多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