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2312∕T 06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be****ey 文档编号:85208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9.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12∕T 06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2312∕T 06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2312∕T 06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2312∕T 06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2312∕T 065-2022 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 - 01 - 18 发布2022 - 02 - 15 实施ICS备案号:DB2312DB2312/T 0652022绥化市地方标准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绥绥化化市市市市场场监监督督管管理理局局发布发布DB23/T 06520221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绥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树鹏、刘立超、门龙楠、魏中华、孙中华、宗天鹏、张广彬、刘宝海、聂守军、高世

2、伟、刘晴、刘宇强、常汇琳、马成、王宝力、符强、董晓慧、沈海军、史淑春、戴常军、王翠玲、董文军、单大鹏、金振国。DB23/T 06520221水稻稻瘟病抗性田间鉴定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抗稻瘟病性田间鉴定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田间鉴定方法、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绥化市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的田间抗性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文本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

3、 1 部分:禾谷类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5790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DB23/T 020-2007水稻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人工接种鉴定用人工分离培养或收集的病原物,仿照自然情况,创造发病条件,按一定量接种,根据接种对象抗性表现和发病程度确定品种抗性强弱的鉴定方法。3.2 接种体用于人工接种鉴定用的稻瘟病菌分生孢子悬浮液。3.3 喷雾接种用弥雾喷雾器将接种体喷洒于稻苗上的接种方法。3.4 对照品种在抗性鉴定时附加抗病和感病品种作为对照的品种。3.5 诱发品种在田间鉴定时,鉴

4、定品种之间种植高感病品种。4 环境条件病圃选择在稻瘟病重发区或常发区,选择雨日较多,排灌方便,肥力均匀的地块。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农业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DB23/T 065202225 田间鉴定方法5.1 水稻品种(系)的播种及田间排布5.1.1 种子质量按照 GB 4404.1 的规定执行。不带检疫性病虫害,不包衣。5.1.2 种植时间采用常规旱育秧。4 月 10 日15 日播种,5 月 15 日20 日插秧。5.1.3 田间布置参鉴品种按照编号和诱发品种相间排列, 每个参鉴品种插2行, 每2个参鉴品

5、种之间插1行诱发品种,鉴定圃四周设4行保护行,保护行种植诱发品种。参鉴品种和诱发品种每行插10穴,每穴3株4株,株行距为10cm20cm,设3次重复。5.2 栽培技术及管理5.2.1 施肥做到 N、P、K 三要素合理搭配使用,做到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兼用,施肥均匀。全生育期施肥总量为:尿素 200kg240kg,磷酸二铵 100kg120kg,硫酸钾 100kg120kg。氮、磷、钾比例为 2:1:1。返青后按 10kg/667m2计算追施尿素。孕穗期根据稻株长势,按 3kg/667m210kg/667m2计算再追施一次尿素。5.2.2 保水参鉴品种(系)试验田在全生育期内保持水层,不晒田。5.

6、2.3 其它大田管理参鉴品种(系)在全生育期内不防治稻瘟病,其它大田管理按照 DB23/T 020-2007 的规定执行。5.4 接种5.4.1 接种体准备收集省内优势小种,致病频率较高的菌株混合制作成浓度为 3105个/ml5105个/ml 的孢子悬浮液(显微镜下每个视野约 30 个50 个孢子)。5.4.2 接种时间苗期和抽穗期。5.4.3 接种方法苗期喷雾接种,接种量以所有叶片上布满孢子悬浮液为准;抽穗期根据诱发品种的发病程度,辅以人工喷雾接菌。选择下午 4h5h 晴朗无风的天气对整个鉴定圃进行喷雾接菌。人工喷雾接种连续进行3d7d。6 病情调查6.1 调查时间DB23/T 065202

7、23叶瘟调查时间在水稻分蘖末期,病圃叶瘟进入发病盛期进行调查,一周后复查一次。穗颈瘟调查时间在稻谷黄熟期,穗颈瘟病情稳定后进行调査,一周后复査一次。6.2 调查方法稻瘟病调查按照 GB/T 15790 的规定执行。6.2.1 叶瘟调查方法对参鉴品种(系)稻株上部三片叶逐叶调査,分别记载病叶数,并对逐叶分级。按附录 A 水稻稻瘟病叶瘟症状进行描述。6.2.2 颈瘟调查方法对参鉴品种(系)每穗进行调査,记载总穗数、病穗数,计算出病穗率。7 抗病性评价7.1 叶瘟评价水稻稻瘟病叶瘟抗性评价分级按附录 A 中表 A.1 的规定进行。7.2 穗颈瘟评价水稻稻瘟病穗颈瘟抗性评价分级按附录 A 中表 A.2

8、 的规定进行。DB23/T 06520221附录 A(资料性附录)水稻稻瘟病抗性评价分级标准A.1 水稻稻瘟病叶瘟抗性评价分级水稻稻瘟病叶瘟抗性病级及病情描述。表 A.1 水稻稻瘟病叶瘟抗性评价分级病级病情0无病。1针头状大小褐点。2褐点较大。3圆形至椭圆形的灰色病斑,边缘褐色,直径 1mm2mm。4典型纺锤形病斑,长 1mm2cm,通常局限在两叶脉之间,为害面积小于叶面积 2%。5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占叶面积 2%10%。6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占叶面积 11%25%。7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占叶面积 26%50%。8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占叶面积 51%75%。9典型纺锤形病斑,为害面积大于叶面积 75%。A.2 水稻稻瘟病穗颈瘟抗性评价分级水稻稻瘟病穗颈瘟抗性病级及病情描述。表 A.2 水稻稻瘟病穗颈瘟评价分级病级病情0无病。1小枝梗发病,每穗损失率 5%以下。31/3 枝梗发病,每穗损失率 6%20%。5主轴或穗颈发病,谷粒半瘪,每穗损失率 21%50%。7穗颈发病,大部分瘪谷,每穗损失率 51%70%。9节或穗部发病,每穗损失率 71%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