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4卷卷第第07期期H蟢铨一一线视点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 函 面 编 辑 深程为模型石 颖(南京传媒学院,江苏 南 京 210000)摘 要: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号召,各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逐渐提上日程,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成为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新问题。本文以南京传媒学院编导专业优质示范课程 画面编辑 为例,围绕教学活动中课程思政设计的探索与实践,分享了专业课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改革方案和实施过程,提供了培养兼具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传媒人才的具体思路。关键词:画面编辑;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
2、96-5079(2021)07-0175-02言的历史、剪辑理论和实践训练三个部分,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立足于加强课堂育人建设,同时探索线上线下多时空的全面育人体系。教学内容设计从这三方面出发,分别挖掘课程思政的有益资源,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中。、引言在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当下,如何培养兼具一定的政治头脑、政策理论水平和较高的思想修养的应用型传媒人才,成为电视编导专业教育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和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的课程思政要“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一)蒙太奇历史一一以史为鉴,挖掘育人元素在讲授
3、史 论部分(蒙太奇语言的历史沿革)时,结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推进理合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对于表意蒙太奇的贡献,引导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创新,增强工作时代感和学生思考苏联的电影先驱是如何使用镜头语言表达红实效性”。据此,本文以南京传媒学院的优质示范课程,色主题的,并从这些蒙太奇学派中引入思政教育的讨也是电视编导专业的核心课程之-画面编辑的论,如: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影视作品?这个过程可以使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推进应用型本学生端正创作目的,认识历史使命。(二)剪辑原理一_ 结合案例,激发爱国情怀科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二、课程思政的目标定位编导类专业的应用性较强,
4、其课程体系包含理论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培养,注重实践性。画面编辑课程的主要 内容为讲授影视作品的剪辑原理和技巧,即镜头组接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是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理论与实践一体的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课程。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该课程注重传统的知识讲授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从蒙太奇理论、剪辑的基本原理和创作实训三部分递进的内容来构建课程体系,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过程“教学、创作、创新”一体化。在此基础上,遵循党中央的课程思政要求,该课程设立了新的德育目标,即学生素质目标,充分发挥课程画面编辑的原理讲授是该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特有的“直观性”,通过对经典案
5、例的欣赏和解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能够起到智育加德育的良好效果。该部分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讲什么”和“怎么讲”两个关键性问题。讲什么?画面编辑知识点是琐碎而繁杂的,教学活动中会涉及到大量的经典案例,然而海量的影视作品中,不乏魑魅魍魉、血腥暴力的内容。如何既让学生有兴趣研宄,又能促使其发现世界的真善美,这是对授课案例筛选的基本要求。比如,讲到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时,笔者选择了 走近毛泽东 这部获奖纪录片,以该片教科书般的解说词写作为切入点,给学生展现的不再是一个政治化、概念化的毛泽东,而是一个有真性情、中国心、大智慧的真实可信的毛泽东。的育人功能。教学通过对案例的选择和创作主题的积极引导,使学生
6、在掌握影视制作原理和流程的同时,牢怎么讲?对于筛选出的案例,本课程主要采用问记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传媒工作者的义务和底线,题探究法结合案例分析法进行讲授。通过设置学习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境、设定开放式问题引入新的原理,比 如 如 何 拍 摄价值观的影视观念,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身边人,讲好中国故事”,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将育的有效统一。以往的创作经验进行分类、提取、创新,积极思考,并整三、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理出常用的解决方案,再结合案例的深入剖析完成对 画面编辑的课程思政实施思路的依据是编导类原理的消化吸收。该情境的探讨将以纪实短片 中国专业课程的基本规
7、律和框架,即史论一一原理一一创梦一一365个故 事 之 老照片 作为总结,通过分析义作三个阶段。本课程将教学内容清晰的划分为影视语务修照片的老师傅动情地讲述一张战场遗像的故事这作者简介:石颖,女,汉族,辽宁丹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学。175一线视点a a媒 於 认第第 4 4 卷卷 第第 0 07 7期期一段落的剪辑手法,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在感动中完借鉴教学方法,打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机制。成理论的学习。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捕捉和鼓励学(三)效果评价一 一缺乏合理的评估机制生思维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强化原理的实用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是宏观调控教学的主要手段性,提局课堂抬头
8、率。之一,是高校教学质量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实践训练一一聚焦时事,创作德育主题各学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掌握学生上课情况的重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德育主题创作项目,引导途径。我校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由学校督导组听课、学学生关注时事,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文案策划,在集院教研室自查、学生评教等部分构成,这种矩阵型的反体讨论和协同合作中实现从感化到内化的思政教育过馈体系对于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起到了程。例如,在课程的实训阶段,组织学生分赴祖国各地重要作用。但是,教学内容的效果评价对于应用型本科进行主题创作合辑,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消失的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审
9、美追求和文化”、民族传统的守望与回归专题“我的轻家史”等专创作能力的提升上,而思想政治素质是抽象而极其复项练习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效果;在万众一心抗击杂的,较难从课堂教学效果中给出准确的评估。因此,疫情的特殊时期,在本课程的网络授课阶段,引导学生如何建构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是教育质量评价的观看和自主创作“战疫”题材的网络视听作品。难中之难。这个过程同样对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即在融媒对于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有学者给出了颇有指体时 代,课程思政设计除了要加强课堂建设,还需结合导性的建议。比如,进行对比性实验,即设置同一门课线上进行网络教育建设,拓宽教学思政的阵地。程的两个对照班,一个是开展课程思
10、政的教学班,一个四、课程思政的问题是用 传统教案进行教学的平行班,进行横向和纵向对随着我校专业 课程德育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目比。再如,设置 关键性测量指标。不同课程、不同章节,前 画面编辑课在课程思政方面己经做了一些教学实设置的思政目标是不同的,效果评价既要有反映课程践的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顶层设计、性质和特点的总体指标,也要有反映不同内容、不同教资源整合和评 价机制等方面尚有欠缺,成为制约教学学环节或阶段的具体指标。改革的瓶颈。五、结语(一)顶层设计一一缺乏整体建构课程思政的设计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教学体系和灵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缺乏整活的教学模式之上,将课程内容
11、与思想建设有机结合,体建构和统一部署上。制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必才有利于培养编导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打开他们须立足于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进行统筹规划,的创作思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专业课的教学活以领导部门为核心尽快建立课程思政指导平台,对思动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研宄和了解本政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制定统一的执行标准、提供方法校的学生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否则,再好的教学设计终研讨等技巧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将是空中楼阁。作为教师,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适时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课程思政必须整合现有资源,全盘调整教学思路,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达到良好的考虑才可能实现
12、本科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教学效果,切不可为思政而思政,以免过犹不及引起学方位育人”的目标。生的反感。(二)资源整合一一缺乏跨学院合作目前,课程思政的模式尚处于不断地尝试、探索和课程思政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改进的阶段,需要我们持续在教学改革中去总结教训、与合作,共同形成课程思政的合力。这就需要畅通专业分享经验。我们要努力践行我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信息交流的渠道,将教学交流常作的教育方针,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时刻牢态化,并形成全校范围内的思政人才共享平台。在本校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培养方案中,思想政治课程属于基础课程,因
13、学科门类为社会培养和输送胸怀国家和世界,具有优秀的道德不同,与其他各学院的专业课程教学一直鲜有沟通,使品质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一流人才。得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难免会出现无的放矢的局面,参考文献:而思想政治课程也会出现与各学院的专业产生脱节,1 余永永.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动画设计教育创新研究J.湖北难以适应学生就业需求等状况。要解决专业课程思政经济学院学报,2020(10):145.单打独斗的问题,还需紧密围绕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2 朱平.高校课程思政的动力激励与质量评价J.思想理论教设指导纲要,切实贯彻“纲要”的精神,加强基础部与育,2020(10):26.各学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如何促进专业课和思政3陈磊,沈扬,黄波.江苏 高校 课程思政建 设现状与发 展思路基于江苏省50所高校调查数据分析J.中国大学教课同向同行、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的融学,2020(12).合等问题尽快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定期开展思政融4张一墦.高校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梳理论析J.内蒙合的主题座谈等交流研讨活动的机制,不断提高专业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教师的政治素质,不断促进专业课程内容和思想政治5李祥祥,朱凤荣,徐叶.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问题意识课程内容的相互融合,跨学院互相学习知识理论、互相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01).1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