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上《光》单元(新版)教材分析-浙江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研.docx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507316 上传时间:2025-0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光》单元(新版)教材分析-浙江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上《光》单元(新版)教材分析-浙江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小学科学教材培训研讨会 五上《光》单元 胡志林(台州) (原版) 在阳光下 (新版)光 1、我们知道的太阳 2、阳光下的影子 3、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4、美丽的彩虹 5、阳光下的物体 6、光强与光弱 7、研究我们获得信息 8、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9、制作、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10、利用太阳能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和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l 1—4课是光的传播特点,5-8课是光和热的关系。 l 删去:《我们知道的太阳》 l 将《利用太阳能》纳入六上“能量”单元 l “美丽的彩虹”中太阳光谱,光的合成和分解等编到“资料库”中。 l 第1课光和影,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光和影的关系开始,包括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 l 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是在前面观察的基础上,去推测和验证光的传播特点,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然后回过头去解释影子的成因。 l 第4课光的反射,是第3课的延续。本课通过几个逐渐增加难度,层层递进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并知道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l 从第5课开始,探究光和热的关系。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但是光的强弱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呢?本课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测得出自己的回答。 l 第6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研究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太阳的光和热。重点从材料的性质和物体受光的角度去探究。 l 第7课、8课是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作、评价、改进太阳能热水器。因为太阳能热水器设计到很多科学原理,所以这两课的活动要综合运用到前面所学的知识。首先观察、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以及工作过程和原理,接着是设计、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最后通过展示、实践、评价、交流来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 l 面对修改后的教材,老师应做好哪些知识储备? l 也就是说在本单元的教学前,我们老师应该了解些什么? 1、光究竟是什么? l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是一种物质,光也是一种能量。 2、每一课中的知识储备 l 《光和影》 l 产生影子的条件? l 什么是光源? l 所有的光源都能产生热量吗? l 影子的长短、大小、方向与什么有关? l 影子的形状与什么有关? 关于光源 l 根据学生的水平,教材上是这样定义的:“像电灯这样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l 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算不算光源?不算,因为它们虽然能自己发光,但处在没有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 l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首先是要在发光的前提下。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不是反射其它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叫光源。 l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指光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热光源,发光又发热,如白炽灯、点燃的蜡烛、酒精灯等等。而有的光源是冷光源发光不发热,比如说萤火虫、水银灯、日光灯等。至于为什么有的光源是热光源,有的光源是冷光源,这是由于它们的发光原理不同。热光源是高温物体将热能转变为光能,而冷光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电能、化学能等)转变为光能。 1、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与光源的方向和位置高低(照射的角度)有关系。 2、影子的大小和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3、影子的形状和物体被照射侧面的形状有关系。 l 《光的反射》 l 汽车反光镜是什么镜?原理? l 五官科医生用的镜是什么镜?原理? l 书本第31页 汽车上的“凸镜” l 凸镜与凸透镜不同,射到凸镜上的光,经凸镜反射后不能会聚于一点,而是变得发散开来。这样一来,它比尺寸相同的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可使驾驶员从镜中观察车后侧较大范围的空间,保证行车安全。 凸镜和凹镜 l 凸镜(凸面不是凸透):发散光线 l 凹镜(凹面镜):会聚光线 l 凸透镜:会聚光线、成像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 l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l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倾斜的角度有讲究吗? l 太阳能的倾斜角度和当地纬度一致。这样容易保持集热面和阳光垂直,尽可能得到最强的光和最大的热量。 《光》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l 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大小和光源的位置、方向、以及物体和光源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l 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l 光的反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但有时候反光也给我们带来不便和危害。 l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光强热量就大,光弱热量就低。 l 物体吸收太阳光和热的多少和物体材料的特性、接受光的位置、角度有关。 l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类一直都在研究如何接收更多的太阳光,以便获得更多的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就是一些成功的事例。 l 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工作过程及简单原理。 《光》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探究 l 探究影子产生的条件,观察影子、光源、物体的之间的关系,寻找影子变化规律。 l 用日影观测仪观察记录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作出有依据的推测或解释。 l 理解课文中有关观察、实验操作的目的和方法,能按要求进行操作。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光的强弱、材料属性、物体与阳光的角度和物体升温快慢的关系。 l 能准确地记录实验、观察中的数据,并根据要求绘制出柱状图或折线图。 l 运用本单元的科学原理,设计、制作潜望镜、太阳能热水器。 《光》单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l 自然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为生产、生活、科研服务。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l 事物都有利有弊,科学技术也一样。人们应该在利用事物有利的一面的同时尽力避免不利的一面。 《光》单元主要活动说明与建议 《光和影》--目的认识光的传播特点: 1、影子的方向和长短与光源的方向和位置高低(照射的角度)有关系。 2、影子的大小和物体离光源的距离有关。 3、影子的形状和物体被照射侧面的形状有关系。 重点、难点活动—”光和影”实验说明: l 只改变光源的方向和位置(照射的角度),不改变光源离物体的远近; l 光源的位置用光源用直射、斜射描述(照射物体的光线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90度时为直射,其余为斜射。角度越小斜射得越厉害) l 直射时如果看不见影子,要把物体稍微提起来一点,这时影子最短。 《光》—2、阳光下的影子 l 在日影观测仪的底板上标好东南西北,在观测时按指南针测定的方向放好日影仪。在更换观测点时也同样按指南针测定的方位摆放。 l 观察记录太阳的方向和位置(角度或高低),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l 课堂上每隔10分钟,课后45分钟,记录一次。 l 把数据先记录在表格中,再做成柱状图(时间和影长)。 l 做柱状图时,时间可以按实际记录的时间,不必是整点。 《光》—3、光是怎样传播的 l 要求学生说出所画的路线图的依据,即你为什么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l 不仅要理解实验的操作方法,要理解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结果是怎样验证推测的。 推测: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画出光的路线图) 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纸屏 纸屏 解释:影子为什么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光》—4、光的反射 l 按要求把目标照亮; l 画出光的路线图; l 解释光是怎样把目标照亮的; l 归纳、理解: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 光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光》—5、光和热 目的:阳光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l 利用凸透镜和凹面镜能会聚光线,得到强光和高温。 l 观察比较:用一面平面镜反光,和用多面平面镜把反射光集中一处,光的强弱及温度。 l 挑选温度计. l 选择观测场地. l 学生的分组、分工及合作. 《光》—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l 两个实验都是对比实验,就要注意控制相同的条件和不相同的条件。两个实验中其它条件如摆放的地点、时间等应尽量保证一致。 l 最重要的就是一组实验中的几根温度计对相同温度的显示情况要相同。 《光》—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1) l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工作过程及简单原理 l 分小组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l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其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原理。 l 教师要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 l 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工作过程及简单原理 l 分小组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l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其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原理。 l 教师要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进行讲解。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其基本结构:由太阳能集热器、绝热贮水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组成。 工作过程: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通过控制系统进出冷热水。 l 水箱是采用双层不锈钢板构成,中间是聚胺脂整体发泡的保温体,保温作用十分明显,一般合格的太阳能热水器每天温度下降在5℃以内。可隔天使用。 l 真空集热管是双层玻璃构成,内表镀上热吸收层充分吸收太阳光。 两层之间为真空,热量只能进不能出,这样相当于一个拉长的保温瓶。确保在冬季管内水也不会结冰,能够正常使用。 l 真空管里的水吸收热量后,在真空管内利用重力的作用形成冷水自上而下,热水自下而上的自然循环,使整个水的温度逐步升高,达到一定温度。由于管内水温高于水箱水温,最终使水箱中的温度达到使用所需的温度。 《光》—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2) l 塑料瓶、盒子既是集热器又是保温箱。 l 用塑料瓶装水,容易让阳光射进去,但可以减少热量外流,起到升温和保温的双重作用。 l 盒子里面涂黑色,是为了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 l 盒子内瓶子的背面贴锡纸是为了加强反射,让透过瓶子的阳光反射回瓶子,减少热量外流。 l 盒子的盖用塑料薄膜,也和塑料瓶一样,减少了盒内的热量向外辐射。 l 瓶子周围用塑料泡沫,是为了保温。 l 装塑料瓶的盒子支起来,可以改变角度,以保持使阳光直射。 《光》—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 l 教师准备:在活动日期、场地的选择、布置,各组区域的划分,活动器材的准备,活动的程序和方法,活动的评价等方面作充分的考虑。 l 要让学生明白检验的标准 、明确活动的规则,即如何公平合理。 l 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竞赛,而是学习。要教育学生重视活动后的交流、反思、改进等活动。为此教师要预留一定的时间使此项活动得以落实。 l 教师除了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况给与评价外,还应对学生在活动中表现的团结合作、动手动脑、克服困难、交流反思等情况给与关注,纳入评价内容。并把这些评价内容事先告诉学生,起到评价的教育和导向作用。 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1、本单元除第2课,其余为1课时。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第1课时指导观察和进行观察;第2课时整理观测数据、交流讨论发现规律。 2、本单元有些内容因要求在阳光下进行,可以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内容交叉进行教学。 3、把握单元整体的内容结构。1、2课为3、4课作铺垫,5、6课为7、8课作铺垫。 4、教材对实验操作、观察的方法作了比较详细地介绍,要培养学生阅读及按说明正确进行操作的能力,同时要明白实验目的。 5、进一步指导学生的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光的强弱、材料属性、物体与阳光照射的角度和物体升温快慢的关系。 6、本单元在记录和处理信息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较准确地记录实验、观察中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出柱状图或折线图。教师要加强指导。学生的许多记录可以直接写、画在课本上。 要求学生画出光的路线图,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强化光的传播特点。 7、单元资料的教学要安排一课时,可通过学生的阅读交流,教师的讲解,以及实验、观察、制作等方式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科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