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企业在生产阶段主要涉及哪些业务产品成本的核算产品成本的核算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一、生产业务一、生产业务 -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业务,具体包括: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业务,具体包括:生产费用的发生生产费用的发生以及以及产品成本的形成产品成本的形成。(一)生产费用(一)生产费用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一切耗费的货币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一切耗费的货币表现 料料工工费费一切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一切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 工资、职工福利费等一切人工费用工资、职工福利费等一切人工费用除了料、工以外的其他费用,比如折旧,电费等除了料、工以外的其他费用,比如折旧,电费等产品成本归集过程产品成本归集过程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期间费用投入生产投入生产费用归集费用归集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二)生产成本(二)生产成本-生产费用的对象化生产费用的对象化1.1.产品成本产品成本 -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直接的相关的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直接的相关的经营支出和耗费,并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经营支出和耗费,并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2.2.生产费用对象化过程:生产费用对象化过程:直接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发生时即能发生时即能直接判明直接判明应归属于哪种产品的费用,例应归属于哪种产品的费用,例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发生发生不能直接判明不能直接判明成本归属,需要以成本归属,需要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的名的名义先义先进行归集进行归集,期末的时候按照一定标准,期末的时候按照一定标准分配分配计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如:车间内发生的与几种产产品生产成本的费用。如:车间内发生的与几种产品有关的共同费用和车间管理费用。品有关的共同费用和车间管理费用。(三)产品成本的构成(三)产品成本的构成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直接材料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为了制造产品必然要消耗的各种材料费用。材料价值随之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去。参与产品制造过程的生产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与生产工人有关的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活动而支付的各项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车间物料消耗、共同设备磨损等。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四)期间费用(四)期间费用 -不构成产品的制造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构成产品的制造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2.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3.3.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运输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销售佣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销售佣金等还有专设销售机构人员薪酬、差旅费等。金等还有专设销售机构人员薪酬、差旅费等。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企业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如管理人员薪酬、折旧费等;职工教育经费;比如管理人员薪酬、折旧费等;职工教育经费;招待费等招待费等为筹集资金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为筹集资金等理财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利息的净支出。包括利息的净支出。三个费用都不进入产品成本。三个费用都不进入产品成本。费用的处理费用的处理直接费用直接费用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期间费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产品成本产品成本”不能进入不能进入“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二、涉及的相关问题二、涉及的相关问题材料发出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1 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2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3 3)月末一次加权平)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均法(4 4)移动加权法)移动加权法(1 1)直线法)直线法(2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二、涉及的相关问题二、涉及的相关问题(一)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一)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举例举例原材料原材料100100斤斤5 5元元 500500100100斤斤6 6元元 600600200200斤斤7 7元元 14001400150150斤斤?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一)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一)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1.1.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的分类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的分类发出存货计价方法也称为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即逐一辨认各批发出材料所属的购进批次,确定成本假设先购入的材料应该先发出即月末一次求出平均单价,根据发出计算成本。购进一次,计算一次原材料成本。(一)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一)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1)(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 假设货物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假设货物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适用于数量少、价值高、成本又易于辨别的货物适用于数量少、价值高、成本又易于辨别的货物 比如:汽车、轮船、飞机比如:汽车、轮船、飞机 很难广泛应用很难广泛应用 (2 2)先进先出()先进先出(First-In First-outFirst-In First-out)先进先出法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计算表先进先出法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计算表日期摘要收入数量kg单价/(元/kg)金额/元支出数量kg单价/(元/kg)金额/元金额/元数量kg单价/(元/kg)结存7.1初余初余3 0002060 0007.27.57.77.107.277.31发出发出2 0001 000购进购进发出发出购进购进发出发出2 0002142 0001 0001 0001 0003 0002266 0003 0001 0001 000月结月结1 0002040 0002020 0002020 0002 0002142 0002020 0001 0002121 0001 0002121 0002121 0002266 0002121 0002 0002244 0002222 0002222 0005 000108 000 7 000146 000(3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一次加权一次加权 必须月末才能计算单位成本必须月末才能计算单位成本 (一)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一)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加权单位成本加权单位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本期入库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数量期初存货数量+本期入库存货数量本期入库存货数量公式公式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单位成本加权单位成本本期结存存货成本本期结存存货成本=本期结存存货数量本期结存存货数量加权单位成本加权单位成本缺点:缺点:及时性差及时性差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计算表加权平均法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计算表加权平均成本加权平均成本=(60 000+108 000)/(/(3 000+5 000)=21)=21元元/kg/kg本期发出材料成本本期发出材料成本=7 00021=147 000元元本期结存材料成本本期结存材料成本=1000=100021=21 000元日期摘要收入数量kg单价/(元/kg)金额/元支出数量kg单价/(元/kg)金额/元金额/元数量kg单价/(元/kg)结存7.1初余初余3 0002060 0007.27.57.77.107.277.31发出发出2 0001 000购进购进发出发出购进购进发出发出2 0002142 0003 0002 0001 0003 0002266 0003 0004 0001 000月结月结5 000108 000 7 00021147 000 1 00021 21 000(4 4)移动加权法)移动加权法 每当有入库,都要加权每当有入库,都要加权 (一)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一)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优点:加权计算的单位成本比优点:加权计算的单位成本比较接近当时成本,期末存货成较接近当时成本,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当时成本本比较接近当时成本移动平均移动平均单位成本单位成本=本次购料前材料实际成本本次购料前材料实际成本+本次购料的实际成本本次购料的实际成本本次购料前存货数量本次购料前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公式公式本次发料后材本次发料后材料结存成本料结存成本=本次发料后材料数量本次发料后材料数量材料移动平均单位成本材料移动平均单位成本本次发出材料本次发出材料成本成本本次发料前材料成本本次发料前材料成本+本次购进该材料成本本次购进该材料成本-本次本次发料后材料结存成本发料后材料结存成本=缺点:工作量大,不适合收发缺点:工作量大,不适合收发频繁的企业。频繁的企业。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加权法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计算表移动平均加权法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成本计算表日期摘要收入数量kg单价/(元/kg)金额/元支出数量kg单价/(元/kg)金额/元金额/元数量kg单价/(元/kg)结存7.1初余初余3 0002060 0007.27.57.77.107.277.31发出发出2 0005 000购进购进发出发出购进购进发出发出2 0002142 0003 0002 0006 0003 0002266 0003 0004 0001 000月结月结5 000108 000 7 000146 800 1 00021.221 20020.4102 00040 80020.4 61 20021.2 127 20021.284 80021.221 20042 40063 600练习:l笑笑公司笑笑公司*年年10月月A材料的购入、领用及材料的购入、领用及结存情况如下:结存情况如下:期初结存400件单价20元10.2第一批购入400件单价24元10.5领用400件10.15第二批购入800件单价25元10.21领用600件10.29第三批购入200件单价28元10.31结存800件第三节第三节 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生产过程的会计处理二、涉及的相关问题二、涉及的相关问题材料发出的计价固定资产的折旧(1 1)个别计价法)个别计价法(2 2)先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3 3)月末一次加权平)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均法(4 4)移动加权法)移动加权法(1 1)直线法)直线法(2 2)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一、固定资产折旧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的定义是指在固定资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使用寿命内,按照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进行系统的分摊。的分摊。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直线折旧法直线折旧法使用年限法使用年限法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4.4.折旧方法折旧方法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工作时数法工作时数法行驶里程法行驶里程法产品产量法产品产量法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原值原值 、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每计提一次减值准备,都视为一个每计提一次减值准备,都视为一个新固定资产的出现,需要重新测定折旧指标。新固定资产的出现,需要重新测定折旧指标。)固定资产的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等固定资产的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等企业应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企业应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减法和年数总和法。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1 1、空间范围:、空间范围:企业使用的所有固定资企业使用的所有固定资产都应该计提折旧,除以下两项外:产都应该计提折旧,除以下两项外:已经提足折旧并且继续使用该项固定已经提足折旧并且继续使用该项固定资产;资产;按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按规定单独计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土地。(三)计提折旧的范围:(三)计提折旧的范围:2 2、时间范围、时间范围u当月当月增加增加固定资产当月固定资产当月不提不提折旧,当月折旧,当月减减少少固定资产当月固定资产当月照提照提折折u已经达到预期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结算已经达到预期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结算手续的固定资产,按照手续的固定资产,按照估价估价确定成本,计确定成本,计提折旧,等竣工结算后,按照实际成本调提折旧,等竣工结算后,按照实际成本调整暂估价格,整暂估价格,但已经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但已经计提的折旧不做调整。例题:例题:下列各类机器设备,应计提折旧的有(下列各类机器设备,应计提折旧的有()。)。A.A.融资租入的机器设备融资租入的机器设备 B.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设备 C.C.季节性停用的机器设备季节性停用的机器设备 D.D.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机器设备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机器设备 E.E.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3 3、折旧计提时注意的问题、折旧计提时注意的问题(1 1)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2 2)因大修理而停工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因大修理而停工的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3 3)替换设备需要计提折旧)替换设备需要计提折旧(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平均年限法:将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均衡的将固定资产的应提折旧额均衡的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方法。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方法。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 月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12 月折旧额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月折旧率【例题例题】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9209年年2 2月月2828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安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安装的设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价款装的设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价款1201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20.420.4万元。万元。3 3月月6 6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费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费0.60.6万元。万元。4 4月月1010日,设备开始安装日,设备开始安装,在安装过程中,甲公司发生安装人员工资,在安装过程中,甲公司发生安装人员工资O.8O.8万元;领用原材料一批,该万元;领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批原材料的成本为6 6万元。设备于万元。设备于209209年年6 6月月2020日完成安装,达到预定可使日完成安装,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预计使用用状态。该设备预计使用10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计提折旧。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 1)题至第()题至第(2 2)题。)题。(1 1)甲公司该设备的入账价值是)甲公司该设备的入账价值是()()万元。万元。A A127.40 B.127.70 C127.40 B.127.70 C128.42 D128.42 D148.82148.82(2 2)甲公司该设备)甲公司该设备209209年应计提的折旧是年应计提的折旧是()()万元。万元。A A6.37 B.6.39 C6.37 B.6.39 C6.42 D6.42 D7.44 7.44【答案答案】(1 1)A A;(;(2 2)A A【解析解析】(1 1)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120+0.6+0.8+6=127=120+0.6+0.8+6=127.4.4(万元)。因该事项发生在(万元)。因该事项发生在209209年度,那么购入设年度,那么购入设备的进项税额和领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不计入资产成备的进项税额和领用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不计入资产成本。本。(2 2)209209年应计提的折旧年应计提的折旧=127.410126=6.37=127.410126=6.37(万元)。(万元)。例题:例题:甲公司甲公司209209年年2 2月月1 1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日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117117万元(不含增值税)。购万元(不含增值税)。购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买过程中,以银行存款支付运杂费等费用3 3万元。安装时,领用万元。安装时,领用材料材料7.027.02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万元,支付安装工人工资4 49898万元。万元。该设备该设备209209年年3 3月月30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甲公司对该设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1010年,净残值为零。假年,净残值为零。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定不考虑其他因素,209209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A A9 9万元万元 B B9 99 9万元万元 C C1111万元万元 D D13132 2万元万元 【答案答案】B B209209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年该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117+3+7.02+4.98117+3+7.02+4.98)109/12=9.9109/12=9.9(万元)。(万元)。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方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工作量预计工作量月折旧额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p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双倍余额递减法: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年折旧率年折旧率=2/=2/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12 月折旧额月折旧额=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月折旧率 例题:例题: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甲公司某项设备原价为12012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 5年,预计净残值年,预计净残值率为率为4 4;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假设甲公司没有对该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p甲公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甲公司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p年折旧率年折旧率=2=251005100=40=40p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0=12040=48=48(万元)(万元)p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120-48)4040=28.8=28.8(万元)(万元)p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28.8120-48-28.8)4040=17.28=17.28(万元)(万元)p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从第四年起改按年限平均法(直线法)计提折旧:p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第四、五年应提的折旧额=(120-48-28.8-17.28-1204120-48-28.8-17.28-1204)2=10.562=10.56p若该设备是甲公司于若该设备是甲公司于20082008年年9 9月购入的不需安装的设备,月购入的不需安装的设备,其他条件不变。其他条件不变。p第第1 1年年(20082008年年1010月月20092009年年9 9月)月)p第第2 2年年(20092009年年1010月月20102010年年9 9月)月)p20082008年计提折旧年计提折旧=483/12=12=483/12=12(万元)(万元)p20092009年计提折旧年计提折旧=489/12+28.83/12=43.2=489/12+28.83/12=43.2(万元)(万元)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p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之后的余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之后的余 额乘以一个逐渐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额乘以一个逐渐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年折旧率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总和预计使用年限的总和 月折旧率月折旧率=年折旧率年折旧率/12/12 月折旧额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月折旧率p127p127(2 2)年数总和法(年限合计法)年数总和法(年限合计法)例题: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值为例题:某企业一项固定资产的原价值为1 000 0001 000 000元,元,预计使用年限为预计使用年限为5 5年,预计净残值为年,预计净残值为4 0004 000元。按照年元。按照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年份尚可使用年限原价-净残值变动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1 12 23 34 45 55 54 43 34 42 21 1996 000996 000996 000996 000996 0005/15332 000332 0004/15265 000597 0003/15199 200796 8002/15132 800929 6001/1566 400996 00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