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207建设对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48492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207建设对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G207建设对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207 建设对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史良于(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32)摘要:以 G207 改造工程穿越山西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根据公路施工特点,分析了工程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总结了公路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应该采取的环保措施与对策,这对今后减缓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公路;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环保措施中图分类号:X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50(2023)09-0241-030引言本项目全线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境内,途经泽州县的梨川镇和山河镇。项目起点位于泽州县黎川镇新

2、房洼村(G207 线与省道碗周线交叉处),向南经横道头、来岭、山河镇、洪水、东庄、闫庄、到岭东,然后路线离开现有公路另辟新线,经衙道、伏坪、后洼、西漏底,沿山坡展线下至白涧河河底后沿白涧河傍山布线,局部利用现有公路,经尚庄、陈庄,至本项目终点晋豫两省交界处,路线全长 28.343 km。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新房洼岭东段为 12m、岭东省界段为10 m,设计速度 40 km/h。本项目在 2016 年 5 月开工建设,已于 2019 年 5 月竣工通车,建设工期 36 个月。1山西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山西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境内,该自然保护区于 2002 年

3、6 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属省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猕猴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集珍稀动物保护、生态保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和持续利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2015 年 11 月山西省林业厅组织专家自然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进行了调整,2015 年 12 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调整。调整后自然保护区总面积93 775.l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 41 615.7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44.38%;缓冲区面积 22 655.48 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24.16%,实验区面积 29 503.84 hm2,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31.46%。该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野生植

4、物 867 种,隶属于122 科 454 属,其中蕨类植物 16 科 19 属 29 种,种子植物 106 科 435 属 838 种。在种子植物中,裸子植物3 科 4 属 6 种,被子植物 103 科 431 属 832 种。在 867种植物中,草本植物 587 种,木本植物 280 种。油松林相对集中分布在保护区的东南部,即丹河以东至陵川县交界的区域;小叶鹅耳栎林在保护区与河南交界的核心区内广泛分布,以中东部区域较多;侧柏林多生长在保护区的悬崖石缝间,长势呈灌木状,零星分布于中东部的沟谷岩壁间;槲栎林则主要分布在西侧与阳城县交界地和东侧与河南、陵川相邻的区域,中部晋庙铺南有小片分布;刺槐榆

5、树、杨树及经济林则主要呈斑块状分布于保护区的实验区和缓冲区内。该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众多,两栖类 1 目2 科 3 种;爬行类 3 目 7 科 18 种;鸟类 10 目 41 科166 种;哺乳类 7 目 16 科 36 种。根据有关记载和初步调查统计,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4 种,其中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 种,分别是金钱豹和原麝,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1 种,主要为猕猴和猛禽类,其中猕猴为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2本项目对保护区影响分析项目原路线由于受地形的限制,穿越了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不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的规定,故对该保护区的功

6、能区进行了调整,将本项目穿越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路段两侧 55 m 以内区域调整为实验区。根据调整后,本项目总长 28.343 km,其中 AK1305+000AK1330+044 长约 26.21 km 路段沿现有国道 207 线走廊带自南向北穿越泽州猕猴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其中 AK1314AK1318 约 4 km 路段实验区以外为缓冲区;AK1318AK1330 约 12 km 路段实验区以外为核心区。本项目在保护区不同路段工程数量详见收稿日期:2023-02-01作者简介:史良于,男,1992 年出生,毕业于西北大学,硕士学位,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保咨询、水污染防治。总第 214

7、期2023 年第 9 期山西化工Shanxi Chemical IndustryTotal 214No.9,2023DOI:10.16525/14-1109/tq.2023.09.096绿色发展山西化工第 43 卷表 2本项目穿越自然保护区(原缓冲区)路段工程内容一览表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桩号AK1314AK1318路线长度/km4主要工程内容项目名称1 km 路面处理,3 km改线新建路基、路面工程16.3319.031 000 m3排水防护工程量/处17.101 000 m3路面工程量/处36.36桥涵工程涵洞/道10交叉工程平面交叉/处7征地拆迁新增永久占地/hm212.05拆迁

8、建筑物/m212 060配套工程标志、标线、护栏10 000 m3挖方量/处10 000 m3填方量/处表 1 表 3。本项目有 2.1 km 路段位于保护区外,且位于保护区外的工程仅为路面修补,无新增占地,无其他工程量。此外,弃土场、施工场地等临时工程均设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外,弃土场和施工场地距离山西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边界约 2 km。本项目大部分路段沿现有道路布设,改线新建路段植被以常见的灌木林和人工林为主,不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集中分布区域,改线新建路段对沿线植被和动物的影响小;终点植被分布较好的路段沿现有道路布设,且由于地形因素,工程建设和营运的生态影响范围很小。因此,项目建设对保

9、护区的生态影响较小,不会对沿线生物多样性和重点保护动物产生明显的影响,不会对保护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显著影响1。本项目保护区路段占用植被多以栽培植被和人工林为主,不是保护区内森林植被集中分布区域。该路段建设对植被影响相对较大,但是破坏的植被为区域常见的、广泛分布的,因此对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小,不会导致植物种的消失,不会降低保护区的植物多样性2。自然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动物主要是猕猴。根据查阅保护区资料、询问保护区管理人员及有关部门专家,近年来通过人工投食招引,猕猴一部分猴群基本集中在保护区西南部的山里泉一带,种群数量约 500只;另一部分猴群则集中定在保护区东北部临近陵川县的红

10、豆杉保护区、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带。而保护区中部(本项目所在区域)是猕猴不固定活动区,在秋、冬季食物匮乏时偶有出现,在其他季节少见。本项目施工期间对猕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物栖息地破坏、生物通道阻隔、施工机器的振动,桥梁、过水洞、改河施工以及汽车的噪声,废水、废气的排放等,如上述情况发生将迫使它们远离公路和施工现场,人为缩小了其种群活动范围3。此外,工程对部分河段(总长 1 km)进行截弯取直,该河段将变为路基或者陆域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改变仅对原河道内两栖动物产生较大影响,但本项目改河工程较小,被改河道与新河道距离较近,且河道为季节性河沟,在枯水期河道内生态结构简单,物种常见,改河后会形

11、成新的两栖生态环境,不会改变河道生态结构,影响轻微。本项目在现有 G207 走廊带内进行改扩建,公路该区域交通主干线已存在多年,工程建成后对在原公路周边生活的野生动物生活环境影响不大。项目为不封闭的二级公路,在公路上不设置隔离设施,且路基表 1本项目穿越自然保护区(原实验区)路段工程内容一览表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桩号AK1305AK1314路线长度/km10.21主要工程内容路面处理,无其他工程量106.38配套工程标志、标线、护栏路基、路面工程1 000 m3路面工程量/处表 3本项目穿越自然保护区(原核心区)路段工程内容一览表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主体工程桩号AK1318AK1330

12、路线长度12 km主要工程内容5.6 km 在同一走廊带内改线新建,6.4 km 改扩建、新建结合路基、路面工程262.59259.311 000 m3排水防护工程量/处135.921 000 m3路面工程量/处116.58桥涵工程大桥/(m/座)158/1中桥/(m/座)98/1涵洞/道36交叉工程立体交叉/处1平面交叉/处2主体工程改河工程改移河道/(m/段)1 760隧洞工程过水洞/(m/道)1 000/2沿线服务设施停车区/处1降温池/处3避险车道/处2征地拆迁新增永久占地/hm236.58拆迁建筑物/m24 590配套工程标志、标线、护栏10 000 m3挖方量/处10 000 m3

13、填方量/处242窑窑2023 年第 9 期与地面基本一致,不会影响动物的活动和迁徙4。对 于 保 护 区 重 点 保 护 动 物 猕 猴,在 公 路AK1318+000AK1330+044(省界)约 12 km 位于保护区核心区路段处于喀斯特地貌中山区,两侧山峰陡立,该路段猕猴可能活动区域已集中设置猕猴迁徙通道 2 处,该通道与公路成立体交叉,独立设置在公路上方,连接两侧山体,公路运营期不会影响猕猴的迁徙。此外,猕猴已适应公路周边环境,现有公路运营以来,未发生车辆撞击猕猴的事故出现。总体上来讲,本项目运营期对保护区动物活动、迁徙的阻隔影响小,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和物种多样性不会造成明显影

14、响。3减缓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对策本项目从设计、施工及运营期三个阶段采用的相应保护措施。1)采用现有 G207 线走廊带穿越自然保护区,尽量利用现有道路路基,减少工程永久占地,减小对保护区植被的破坏。2)优化方案,变低填土的高度,减少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减小生态破坏影响。3)进一步调查保护区内猕猴活动规律,修建相应的猕猴通道,减小公路对猕猴活动的阻隔影响。4)在进出保护区路段处设置减速、禁鸣及灯光管控标识。1)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教育,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方面的法律法规,严禁乱捕乱猎野生保护动物。在施工人员进入保护区路段施工前,应在工地设立宣传、警示牌,简要写明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内

15、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类别及习性、施工注意事项、偷捕盗猎处罚规定、野生动物救护和举报电话等。2)在经过保护区的施工路段应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尽量缩短在保护区内施工的时间,避开猕猴迁徙停留期,以减少对猕猴等野生动物的干扰。3)保护区内不得设置弃渣场、拌合站、施工营地、大型材料堆放场、施工机械停放点等临时工程;小型物料堆场应利用现有公路路基,并采取全封闭作业,采取洒水降尘措施。4)卸车时应尽量减少落差,减少扬尘;保护区路段采用洒水/抑尘剂等降尘措施,降低施工扬尘对保护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和范围。5)春季至初夏是鸟类的繁殖季节,应尽量避免在晨昏和晚上进行爆破性作业,大规模爆破开始前可以进行小规模的试

16、爆,可以将附近的野生动物驱赶走,避免对其造成伤害。过水洞口尽量采用机械开挖和弱爆破、微差爆破等技术,并设置隔声幕帘5。1)及时实施公路绿化工程,保护区路段绿化要结合保护区树种选择绿化树种,尽量与保护区环境相协调,并加强对绿化植物管理与养护,使之保证成活。尽量在公路两侧密植树木,减轻公路上车辆噪声、尾气和灯光对保护区的影响。2)进出保护区的路段两侧设置禁鸣、进出保护区指示牌。3)在公路 AK1318+000AK1330+044(省界)约12 km 路段合理设置猕猴迁徙通道,保证猕猴迁徙生活不受公路影响。4)严格危险品运输车辆的管理,可通过押运等方式,提醒司机谨慎驾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性事故污染

17、事件的发生和对保护区环境的影响。5)制定保护区环境风险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保护区路段环境风险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4结语建议建设单位在保护区路段应动态监测施工的生态环境影响,掌握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具体数据,同时委托林业或动物保护专业部门开展施工和运营期间保护区路段的动物监测工作,掌握保护区路段猕猴、金钱豹和保护鸟类分布情况、活动规律和数量,将野生动植物调查和监测费用纳入生态补偿费,使得保护措施具体有效。参考文献1侯倩,朱军,张秋华等.高速公路对凌井沟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8):76-79.2刘洪,鲁琛琛.包茂高速公路对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18、J.公路交通科技,2012(2):41-43.3段君淼.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评 生态友好型公路建设与地质环境问题研究 J.环境工程,2021,39(6):214.4王意龙.浅谈高速公路建设对山西孟信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J.山西交通科技,2013(6):156-162.5王朝阳.自然保护区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影响J.中国西部科技,2004(8):75-76.(英文摘要下转第 246 页)史良于:G207 建设对泽州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影响与环保措施研究243窑窑山西化工第 43 卷限度挖掘环境质量改善潜力。3)紧盯关键环节,突出精细化管控。一是开展大气站点周边微环境整治

19、。依托第三方技术团队力量,利用无人机、雷达、导航车、微型空气站等设备对重点区域周边进行地毯式排查,第一时间通过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进行交办整改。二是开展“1+6”专项攻坚行动。突出 PM2.5控制,实行“1+6”攻坚体系,深入推进扬尘治理、餐饮油烟整治、清洁城市、秸秆禁烧、“散乱污”企业整治、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 6 个专项行动。三是开展“定向挖潜”提升行动,重点对中心城区东南、东北、西北三个方向的重点区域实施临时管控,对纳入应急管控清单内的企业综合采取“非现场检查+夜查+驻厂检查”等手段,确保企业落实管控措施。4结论1)2020 年,宿 迁 市 SO2、NO2、PM10、PM2.5和O3-8h

20、-90per 年 均质量浓 度 分 别为 6、25、67、45、170 g/m3,同比分别下降 25.0%、13.8%、14.1%、4.3%和 5.6%;CO-95per 质量浓度为 1.2 mg/m3,同比持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 73.2%,同比大幅改善10.2%。除 PM2.5和 O3-8h-90per 外,PM10、SO2、NO2、CO-95per 质量浓度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限值。O3污染已成为影响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主要指标。2)“十三五”期间,宿迁市 SO2、NO2、CO-95per 质量年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O3-8h-90per质量年均值仅 20

21、16 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质量年均值仅 2020 年达到二级标准,PM2.5年均值均未达到二级标准。除 O3外,其他监测指标均呈大幅下降趋势。宿迁市区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 63.0%74.0%之间,呈波动性上升趋势。PM2.5和 O3是影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的主要污染物。3)“十三五”时期,宿迁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完善当地大气管控机制,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依循;强化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挖掘减排潜力;围绕重点区域、关键环节,突出精细化管控,为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础。参考文献1陆晓燕,贺嘉浩,沈澄英.十三五期间无锡市环境空气质

22、量状况调查与分析J.山东化工,2021,50(16):273-276.2周赟.浅析无锡市空气质量变化原因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1):140.3张彬,庞礴,周航,等.宿迁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C/第 32 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9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出版者不详,2015:266-274.4张延利.宿迁市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54.5薛俊,仲加林.浅谈宿迁市臭氧污染现状及其管控治理J.当代化工研究,2022(4):63-65.6环境保护科技标准司.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

23、2.7环境保护科技标准司.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6632013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3.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in Suqian City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Han Zhouyang,Chen Yanan(Suqi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Jiangsu Province,Suqian Jiangsu 22380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24、 the state-controlled atmospheric 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on in Suqian City during the 13thfive-year plan period(2016-2020),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changing trend of ambient air quality.The results showedthat except for PM2.5and O3-8h-90per,the concentrations of PM10,SO2,NO2and

25、 CO-95per in Suqian City in 2020 did not exceed thesecondary limit of the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Standard(GB 3095-2012),and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except forO3-8h-90per,the concentrations of SO2,NO2,PM10,PM2.5and CO-95per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year by year.PM2.5and O3are the main

26、pollutants that affect the proportion of days with good air quality.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Suqian City adopted to improve theatmospheric control mechanism,strengthen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implement fine management and control,and effectively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27、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Key words:13 Five-Year Plan;air quality;change trend;cause analysis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Impac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of G207Construction on Zezhou Macaque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Shi Liangyu(Shanx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 of Transport(Co.,L

28、td.),Taiyuan Shanxi 030032,China)Abstract:Taking the G207 renovation project crossing the Zezhou Macaque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in Shanxi as an example,based 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way construction,the ecological impact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on the nature reserve was analyzed,andenvir

29、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that should be taken during the design,construction,and operation stages of thehighway were summarized.This has goo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mitigating the impact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on the nature reserve inthe future.Key words:highway;nature reserve;ecological effect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上接第 243 页)246窑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