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5课时 电流和电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知道串联和并联电路及电流的规律.
3.知道家庭电路由几部分组成和怎样避免触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巩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正确连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连接电流表的实验,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表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全章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同学团结合作的意识.
2.通过对知识的巩固复习,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重点:对知识点的探究方法的复习.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自学、讨论和对知识的应用.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网络:
二、考点练习:
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常用的电源的有____、____.
2.只有电路____时,电路中才有电流.电流沿着“____→用电器→____”的方向流动.
3.常见的导体有____、____、____.
4.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是____连接的.
5.电流强弱可用____来表示,字母是____,单位是____,简称____.
6.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____.
7.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____.
8.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来显示家庭所用电能的仪表是____.
10.进户的两条输电线是____和____.
11.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______________.
12.火线可由____判断出来.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3.下列物体是绝缘体的是
A.金属 B.人体 C.橡皮 D.大地
14.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
A.一定串联
B.一定并联
C.可能串联也可能并联
D.不可能串联
15.电流的单位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1 A=102 mA
B.1 A=106 μA
C.1 mA=102 μA
D.1 μA=10-3 A
16.下列关于电流表的使用,错误的是
A.电流必须从黑色接线柱(或标着“-”接线柱)流进去,从红色接线柱(或标着“+”接线柱)流出来.
B.中间的接线柱标着“0.6”的字样,右边的接线柱标着“3”的字样.
C.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D.不能使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
17.用试电笔可以判断
A.火线和零线 B.零线
C.地线 D.火线
18.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正确的措施是
A.立即切断电源,再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唤,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B.先通知医务人员,再切断电源,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
C.赶快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D.等医务人员的抢救
19.家庭电路的组成如下,顺序正确的是
A.电灯、总开关、电能表、保险装置、插座
B.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电能表
C.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电灯
D.保险装置、插座、总开关、电能表、电灯
20.以下情况不会触电的是
A.使用试电笔时,手指按住笔卡,用笔尖接触被测的导线,但手指绝对碰不到笔尖.
B.在电线上晾衣服
C.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接触零线
D.人站在地上,一只手接触火线,另一只手不接触零线
21.关于电流,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的单位只有一个安培
B.串联电路中,电流有时不相同
C.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的和
D.电路不闭合时也会有电流
22.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A.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B.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C.防止绝缘部分破损
D.避免电线跟其他金属物接触.
三、简答题(共11分)
23.(5分)简述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时你是如何做的?
24.(6分)如果有人触了电,你应如何急救?
四、电路设计与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
25.有三盏电灯,想把它们连接在一个电路中,要求用不同的每盏电灯都不影响别的电灯.请你设计出这个电路,画出电路图.
26.如下图所示,是理发用电吹风机的典型电路.其中电热丝通电后可以发热,电动机通电后可以送风.选择开关分别放在“热”“冷”“停”三个位置,请你分析一下这个电路是怎样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