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EERIE前瞻性护理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848044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EERIE前瞻性护理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EERIE前瞻性护理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EERIE前瞻性护理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对降低肺部感染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1):3936-3939.2尹小雨.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相关性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7):142-143.3吴艳军,刘天鸽,姜惠娟,等.早期幽门后肠内营养联合早期气管切开在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4):392-396.4朱柳花,张京华,朱赟.医护康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4):15-18.5徐文君,涂惠,熊晓云,等.症状管理理论在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22,20(

2、25):3491-3496.6杜美艳.多维度协同护理配合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在 ICU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0):3764-3767.7郗艳国,黄慧玲,周煜,等.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本效度和信度的初步评价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3):141-144.8程艳红,王宇亮.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2,25(2):231-234.9张荣静,谭智慧,张荣业.信息监护系统在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21,38(4):103-107.10 朱金君,黄勤慧,朱坤灿.基于

3、FOCUS-PDCA 程序的护理管理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21,23(4):575-577.11 戴洪恩,李结环,熊志华.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3):84-86.12 武巧云,丁维强,王云辉,等.超声引导的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对其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9):855-858.本文编辑:李 梅 2023-03-07 收稿基金项目2021 年东莞市社会发展科技面上项目(编号:20211800901342)。EERIE 前瞻性护理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吴凤兰,潘

4、洁琼,朱小玲,周 铃(东莞市大朗医院 广东东莞 523770)【摘 要】目的:探讨 EERIE 前瞻性护理在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 年 12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日收治的 100 例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 EE-RIE 前瞻性护理,两组均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肢体肿胀程度、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 Barthel 指数量表)、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 3、7 d 后,观察组肢体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护理 3、

5、7 d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 2 周后,观察组中度依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常规镇痛药物及冰敷护理,嘱患者抬高患肢,在患者围术期及出院当天进行健康教育。1.2.2 观察组给予 EERIE 前瞻性护理。由科室主任、管床医生、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组建团队,管床医生及责任护士负责患者个案资料的收集和筛选,责任护士负责对纳入对象进行前瞻性肿胀护理措施落实及健康指导;制订前瞻性四肢骨折肿胀护理流程及标准,并对参与

6、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查房质量,保证医疗安全。责任护士落实计划,由上级护士进行质控,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护理主要内容:教育(E):指导患者骨折后早期注意事项,引导患者积极进行功能训练,包括受创肢体的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可通过宣传视频、发放知识手册、床边一对一示范等方法进行,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抬高患肢(E):肢体位置应低于心脏水平位摆放,使重力转化为动力因素,促进肿胀消除。休息(R):骨折后早期休息制动,使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限制受创肢体的活动,减少出血,减缓肢体的肿胀及疼痛,防止损伤加重,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行走,可降低患肢负重。冰敷(I):设计冰敷固

7、定带一人一用,以 75%酒精与生理盐水配制为 140 ml 冰沙,在患者闭合性骨折或术后 72 h 内冰敷,3 次/d,每次 20 min。每次冰敷结束后需询问患者舒适度,检查局部肢体皮肤及肿胀情况。紧急情况(E):对严重肢体肿胀患者,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如肢端肿胀且有血液循环障碍,检查夹板、石膏等外固定物是否过紧,若过紧应及时解除压迫。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 3 d 后、护理 7 d 后肢体肿胀程度:采用骨科疾病诊断标准3中的评定标准,正常为无肿胀,指压无凹陷;度为局部肿胀较轻,指压无明显凹陷;度为肿胀明显,皮肤纹理尚平顺,指压有明显凹陷;度为肿胀明显,皮

8、肤纹理伸张,紧张发亮,甚至出现张切口性水泡。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 3 d 后、护理 7 d 后疼痛程度: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4,将疼痛程度以 010 共11 个数字表示,受测者根据个人疼痛感受以数字记号表示,0 分说明患者无痛;13 分说明患者疼痛程为度轻度;46 分说明患者疼痛程度为中度;710 分说明患者疼痛程度为重度。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 周、2 周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 Barthel 指数量表5评价患者的自理能力,评估项目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移动(床椅)、平地行走、上下楼梯 10 个项目,满分为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理能力越好。总

9、分40分为重度依赖,总分 4160 分为中度依赖,总分 6199 分为轻度依赖,总分 100 分为无需依赖。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骨筋膜室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并发症总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为 100 分,满意为 90 100分,一般满意为 7089 分,不满意为69 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满意度越好。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

10、料以百分比表示,行2检验。以 P0.050.050.050.050.052.3 两组不同时间 Barthel 指数比较 见表 3。表 3 两组不同时间 Barthel 指数比较(分,xs)组别护理前护理 1 周后护理 2 周后观察组(n=50)无需依赖1(2.00)1(2.00)8(16.00)轻度依赖10(20.00)17(34.00)38(76.00)中度依赖35(70.00)30(60.00)4(8.00)重度依赖4(8.00)2(4.00)0(0.00)对照组(n=50)无需依赖1(2.00)1(2.00)3(6.00)轻度依赖12(24.00)17(34.00)30(60.00)中度

11、依赖33(66.00)29(58.00)16(32.00)重度依赖4(8.00)3(6.00)1(2.00)注: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 5。表 5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组别n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观察组5040(80.00)9(18.00)1(2.00)98.00对照组5035(70.00)6(12.00)9(18.00)82.002值7.111P 值0.053 讨论骨折的诱发因素包括暴力作用、交通事故等,外力作用会破坏骨骼原有的完整性,导致骨骼部分或完全断裂并引发一系列机体生理或病理反应,造成机体活动受限或功能障碍等6-7。此外,

12、由于机体遭受创伤,全身或局部会释放出炎性因子,刺激中枢神经发出疼痛信号,且由于疼痛反射性造成肌肉痉挛,导致静脉及淋巴管血液回流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发生组织间水肿8。目前,有研究表明,传统临床护理缺乏规范性,主要依靠护士的经验及能力,效果较差。前瞻性护理可通过大量可靠文献,结合自身工作需求和经验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是一种科学的干预措施9。四肢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不合理的镇痛方法会增加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预后10-11。前瞻性护理对每位患者的性格特征及受教育程度进行有效评估,可依据患者实际需求为其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同时术后功能锻炼可纠正患者对疾病的

13、错误认知,缓解其心理焦虑,进而提升对疾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12-13。此外,本研究对传统硬冰冰敷方法进行改良,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局部冰敷贴的服帖性更好,且冰敷固定带的设计可让患者患处得到全方位冰敷,提高局部冰敷效果14。肌肉收缩和肢体活动能促进淋巴血液回流,进而促进消肿,对严重肢体肿胀患者,需警惕骨筋膜综合征,对肢端有血液循环障碍的患者,需检查夹板、石膏等外固定物是否过紧,若固定过紧应及时解除压迫15。家属的认知往往直接影响患者社会、家庭的支持度,对家属进行教育可有效改善其认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环境,有助于督促患者按时完成康复训练,对提高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16。患者患肢抬高后,在重力的

14、作用下,静脉血更容易从肢体端回流至心脏,可减少深静脉血栓闭塞引起的回流障碍,减轻下肢水肿及下肢疼痛症状;相反,若下肢下垂,在重力作用下会加重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症状17。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 3、7 d 后,观察组肢体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护理 3、7 d 后,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 2 周后,观察组中度依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 EERIE 前瞻性护理有助于减轻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满意度较高。参 考 文 献1张建龙,刘丁铭,冯太升,等.加味复元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夹

15、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2,17(3):316-319,323.2张思齐,彭玉慧.不同内固定手术联合量化评估疼痛知识教育干预对创伤性胸腰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6(7):834-839.3李锋.骨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5-41.4王静,吕风云.中文版疼痛评估软件在老年术后患者中321齐鲁护理杂志 2023 年 11 月第 29 卷第 22 期应用的信、效度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4):4358-4362.5侯东哲,张颖,巫嘉陵,等.中文版 Barthel 指数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16、J.临床荟萃,2012,27(3):219-221.6龙艳莲.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股骨近端骨折微创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2):49-51.7吴碧瑜,陈少华,庄丽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预防护理流程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4):52-54.8蒲元芝.加味新伤药外敷对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早期疼痛肿胀的疗效和护理观察J.四川中医,2018,36(9):214-218.9彭国璇,李太军,邓志红,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闭合性骨盆骨折早期救治的临床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9,21(2):126-129.10 陈伟练,黎俊豪,郑伟坤.

17、改良双切口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高能量闭合性 Pilon 骨折疗效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11):855-858.11 田铸,张元松.自体血回输对四肢近端多发闭合性骨折患者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10):782-785.12 吴晖,方真华,潘娜,等.开放性与闭合性下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5):721-724.13 李佳,胡向英.精细化护理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9):2416-2418.14 李静,刘静,王晓阳.预防性护理构建预防老年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和下肢深静

18、脉血栓风险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0,41(24):3134-3137.15 权小波,郭红,凤宁娟.综合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9):1487-1488.16 乐礼祥,丁健,顾本进,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20,9(12):940-943.17 罗朝斤,李思敏,田德英.基于 App 的远程康复护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自护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22,51(10):1798-1800.本文编辑:路晓楠 2023-05-04 收稿腰椎间

19、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策略夏林林,徐小琴,王 霞,陆燕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1)【摘 要】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因素,为制订骨科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横断面研究法,选取 2020 年 7 月 1 日2023 年 2 月 28 日骨科收治的 12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 DVT 组 31 例和非 DVT 组 89 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恐动症评分量表(TSK)、数字疼痛分级法(NRS)等调查工具,对其进行单因素分

20、析、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术后卧床时间、TSK 评分、术后 NRS 评分、术肢肿胀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患者下肢 DVT 的影响因素(P0.01);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长期卧床、术肢肿胀、老年患者、运动恐惧、术后疼痛显著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下肢 DVT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切除术后患者下肢 DVT 发生的因素较多,其中以术后卧床时间、术肢肿胀、年龄、运动恐惧及疼痛为主要影响因素,护理人员需缩短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减轻患肢肿胀程度,提高老年患者的巡视频率,疏导运动恐惧感知,减轻术后疼痛,预防下肢 DVT。【关键词】

21、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切除术;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3.22.038 文章编号:1006-7256(2023)22-0124-0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较常见的疾病,多因外界力量直接作用,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发生破裂而向外突出,临床以下肢放射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腰痛等症状为主1。近年来,随着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日益成熟,半椎板切除术通过将突出的椎间盘与黄韧带切除,改善患者局部压迫症状,促使其功能恢复,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等优势,成为临床外科治疗首选2。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深静脉腔内血液异常黏附、沉积,导致血液回流障碍3。相关文献资料显示,切除术后 DVT 发生率为39%75%,由此引发的肺栓塞是脊柱外科术后患者主要致死病因4。依此得出,术后下肢 DVT 的防控康复护理在缩短患者术后机体康复时间、提高肢体功能恢复中意义重大5。本研究对 12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切除术治疗患者 DVT421齐鲁护理杂志 2023 年 11 月第 29 卷第 2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