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交环保局危险废物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846527 上传时间:2024-03-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环保局危险废物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交环保局危险废物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废物管理办法 管理部门: 生 产 部 河南省****股份有限公司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效预防环境污染的发生,更好的保障公司职工的人体健康,公司特制订本办法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 一、 公司危险废物目录 名称 来源 形态 废切削液 机加工车间 液体 废机油 机加工、铸造车间 液体 清洗液 表面处理 液体 镀锡液 表面处理 液体 磷化液 表面处理 液体 二、 危险废物包装规定 危险废物在运往公司指定暂放位置和运往处置、处理之前,为预防危险废物因洒落、撞击和反应发生危险,公司要求对其进行包装。其包装规定如下: 1.对于液体的危险废物必须用包装容器进行装盛,固体危险废物可用包装容器或包装袋进行装盛。 2.同以包装容器、包装袋不能同时装盛两种以上不同性质或类别的危险废物。 3.包装容器必须完好无损,没有腐蚀、污染、损毁或其他能导致包装效能减弱的缺陷。 4.对于已经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应妥善保管或密封,容器表面应保持清洁,不应粘附任何危险废物。 5.包装容器和包装袋应选用与装盛物不起反应的材料制成,包装物必须不易碎,防渗性能良好。 6.危险废物的包装容器不可转作它用,必须经过消除污染处理并检查认定后装其他危险废物。 三、危险废物标识规定 为了清晰、准确的辨别危险废物,提高警示性,本公司严格按照国标标准,对危险废标识进行规定,其规定如下: 1.所有包装容器、包装袋必须贴上危险废物标签,危险废物标签上文字字体为黑体、底色为醒目的黄色。 2.危险废物标签必须妥善的贴在包装容器或包装袋的适当位置,并不被遮盖或污染使其上的信息清晰易读。 3.如适用旧的容器或包装袋装盛危险废物,应确保容器或包装袋上的旧标签全部被去除或有效遮盖。 4. 危险废物标签要提供下列说明“危险废物”字样、主要化学成分、危险类别、安全措施等。 四、贮存仓库的规定 为了预防危险废物造成再次污染和危害,公司对贮存仓库制定了明确的规定: 1. 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2. 仓库的建设必须具备防风、防雨、防晒、防渗、防漏等功能。 3. 贮存场所应安装门锁,严禁无关人员进入; 4. 危险废物贮存仓库都必须设置警示标志: 危险废物 表示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场 5. 仓库应有通风装置或气体导出口。 6. 危险废物贮存仓库应配备消防器材及设施。 五、危险废物的贮存和管理 1.危险废物贮存前管理人员检查其质量、数量、包装情况(不接收无标签的危险废物),安排其放置在指定的区域,并填写《危险废物台帐》。 2. 盛装在容器内的同类危险废物可以堆叠存放,但须在国家规定的高度范围内,放危险废物的高度也应考虑地面承载能力。  3.不得将不相容的废物混合或合并存放。 4.每个堆放区域应留有搬运通道。 5.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时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做到轻装、轻卸。严禁摔、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 6. 对所有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一律按危险废物处理。 7.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和标签、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8.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进行详细记录;对接收单位进行资质的调查,危险废物应送往有资质的处理机构。 9.危险废物贮存区域内严禁有明火。 六、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 应急预案和响应控制着眼于最大限度的降低因火灾、爆炸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危险废物分泄到空气、土壤、水体中或对人体造成危害,特制此订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所有产生危险废物的每个班组和各个岗位。 1.应急准备 1.1公司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生产部和生产车间负责对车间内产生的危险废物进行收集,并对安全员进行安全技能的培训。 1.2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人员对危险废物贮存仓库内设施、贮存保管、方式、处置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做好记录。 1.3 企综部对公司的消防器材及设施进行定期定点检查,确保完好、有效、标识清晰,并进行合理的维护与保养。 1.4 企综部联系消防队,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和消防器材的应用。 1.5 危险废物可能发生的环境紧急情况和潜在事故 a) 易燃物品遇明火发生火灾; b) 废化学品(包括燃油、燃气)泄漏或遇明火发生火灾; c) 其他突发紧急情况造成的环境污染。 2. 应急响应 2.1 当危险废物仓库发生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和领导报告,由生产部或通知安全员等赶赴现场,处理解决,防止重大事故扩大、必要时立即与外界进行信息联络与交流,寻求外援帮助。 2.2 其他部门立即给予积极有效的配合,如切断电源、疏散人员、提供人员支援等,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2.3 通知附近医院,协助义务人员救护受伤人员,并转运医院。 3. 应急恢复和事故处理   3.1事故发生后,要针对不同类型事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针对导致事故的原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措施实施效果进行监督和验证。 3.2现场调查结事后,事故发生单位要组织力量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和恢复,最大限度的减小对人体的伤害和环境的污染。 4 应急评审 4.1 事故应急处理完毕后,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生产部、生产车间、企综部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修订后的预案应重新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 4.2生产部应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对本预案进行评审,特别是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对本程序进行和各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6 安全生产委员会 一、 安全生产委员会组织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