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RP的发展历史A. MIS系统阶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记录大量原始数据、支持查询、汇总等方面的工作。B. MRP阶段(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 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产品构成进行管理,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在库物料、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实现依据客户订单,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实现减少库存,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C. MRP阶段(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ng) 在MRP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系统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
2、的管理,以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同时也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监察到产、供、销的全部生产过程。 D. ERP阶段(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进入ERP阶段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企业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熟,系统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业实现JIT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E. 电子商务时代的ERP Internet技术的成熟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
3、从而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体现企业为达到生存竞争的供应链管理思想。ERP系统相应实现这方面的功能,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 由此可见,ERP的应用的确可以有效地促进现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要求,它的导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F: ERP IIERP II对于ERP的主要区别是强调了协同商务的作用。下面从ERP II的特点来说明其对于ERP的优势。ERPII系统包含6个基本特征,分别从业务、应用和技术方面定义了其战略取向:1ERPII的作用:从传统ERP的资源优化和业务处理扩展到利用企业间协作运营的资源信息,并且不仅仅是电子商务模式的
4、销售和采购;2领域:ERPII的领域已经扩展到非制造业;3功能性:超越传统通用的制造、分销和财务部分,而扩展到那些针对特定行业或行业段业务;4业务处理:从注重企业内部流程管理发展到外部联结5系统结构:与单调的ERP系统结构不同,ERPII系统结构是面向Web和面向集成设计的,同时是开放的、组件化的。6数据处理方式:与ERP系统将所有数据存储在企业内部不同,ERPII面向分布在整个商业社区的业务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看出,除了系统结构的不同之外,ERPII的这些特征代表了传统ERP的扩展。下面图2对比表清晰地展示了从ERP到ERPII的发展趋势,另外也从技术层面说明了ERP和ERPII的不同之处。ERP II方案增强公司改善内部效率及数据自动化的能力,提升公司对后勤功能的控制,帮助分享客户、产品、竞争对手及市场信息。这个新的模式利用开放的架构及将数据分配设计扩展,以支持公司对内及对外的协同流程。协同方案为商业价值链上的每一位参与者提供功能及重要信息,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支持商业运作需求的概念。这个模式意味着整个商业流程中的每个参与者都可随时取得所需的功能及信息。这当中需要一个能将各种方案整合在ERP II的组合内,并能支持广泛与营商有关事项的架构。有些公司能透过ERP II G:无产阶级时代的ERP将整个国家纳入统筹的ERP,将形成一门新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