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哲学论文——《第一哲学沉思集》.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8400532 上传时间:2025-0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学论文——《第一哲学沉思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哲学论文——《第一哲学沉思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哲学沉思集读书笔记暑假里,我阅读了勒内笛卡尔的第一哲学沉思集,书的内容包括六个沉思、六组反驳和六个答辩。在第一个沉思中,笛卡尔从错误和不是完全确定无疑的东西所根据的原则入手,展开怀疑的工作。首先,怀疑从感官或通过感官得到的东西。其次,怀疑算学、几何学,以及类似这样性质的其他科学(由于他们所对待的不过是简单的、一般的东西,因而会有确定无疑的东西),通过假设上帝有意如此做或认为有妖怪欺骗我来否定。而解决的办法是:我有能力不去下判断。在沉思“论可以引起怀疑的事物”中,笛卡尔对有些怀疑的东西一概悬置,不去相信一无所知或略有所知的东西,一心寻找确定无疑的知识,甚至采取先假设所有见解都是错误的这一极端

2、做法,为重新确立真理扫清地盘。 在第三个沉思中,“我知道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是由“我认识”这个清楚明白的知觉推出来的。在这个初步的认识里,只有清楚明白的知觉才是真实的。这就是总则:凡是我们领会得十分清楚、十分分明的东西都是真实的。要坚持这一点,需要论证两点:有没有上帝;若有,他骗不骗人。证明上帝存在,首先说的是上帝这一无限完满的观念先于我这一有限残缺的观念,它非常清楚、非常明白,凡是我的精神领会为真,并且含有完满性的东西都包含其中,不能怀疑它是假的,相反,它形式地或卓越地存在于上帝里边。其次,上帝的观念是由现实存在的东西以一种不能再有所增加的方式赋予的,所以绝非我心造的。再次,我的观念只能来

3、源于上帝,我不能来源于自身,那样我就是上帝了;而且我需要重新创造、时时保存;我不能从无中来;不是由父母来的,父母只给了身体;也不是由这些原因结合而来的,那样就没有统一。上帝的观念是从我被创造那时起与我俱生的、是上帝放在我心里的,他按照他的形象创造我,使我追求完满并认识到他的存在。他不可能有任何缺点,所以不能是骗子,因而总则成立。这一沉思“论上帝及其存在”在笛卡尔看来,不仅是此世所能感受的最大满足,更是来世的至高无上的全福。在第六个沉思中,当考虑到物质的东西时我使用想象功能,它是认识功能对向它直接呈现的物体的某种运动,所以物体是存在的。想象有别于其他纯粹智力活动或构思的地方在于,我用精神的眼睛把

4、物体看成是出现在面前的。和纯粹理智或领会不同,想象要特别集中精力。而且,想象并不取决于我的精神,毋宁说是通过感官和记忆的媒介,物体才达到我的想象。领会时,精神以某种方式转向其自身,并且考虑在其自身里的某一个观念;而在想象时,它转向物体,并且在物体上考虑某种符合精神本身形成的或者通过感官得来的观念。从想象不必然得出物体存在。所以,肉体属于我。而情绪之于我,判断外物之于我,是自然赋予的。如果说我有确实可靠的办法认识物体,那就是自然,即上帝所给的、作为精神和肉体的总和的那些东西。它告诉我趋利避害,但在感觉和外物的联系上,这属于精神的考察。我有时犯错,是因为我是一个有限的自然。精神不可分,肉体可分,而肉体在传输感觉时可能犯错,精神却只能感觉真正、最通常有益于健康的那一种感觉。但正确时居多,并且有记忆保证连续性,区分醒、梦。所以如果有时间经过这一系列检查,所犯的错误就不会多于自然本身拥有的缺陷。在这一系列的沉思中,笛卡尔以“物质性东西的存在”和对“人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沉思结束了他的这一系列伟大沉思,引起了哲学界的伟大转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