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学生普法教育讲座第一讲-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40004 上传时间:2024-03-28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普法教育讲座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中学生普法教育讲座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中学生普法教育讲座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中学生普法教育讲座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中学生普法教育讲座第一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生法制教育初二二十五班初二二十五班姚姚泽冰冰一、一、违纪违纪、违违法与犯罪法与犯罪二、关于学校二、关于学校伤伤害事故的害事故的处处理理三、未成年人保三、未成年人保护护1、青少年离家出走、青少年离家出走2、小太阳下面的黑子、小太阳下面的黑子3、校园暴力、校园暴力4、未成年人消、未成年人消费费的弱的弱势势群体群体 违纪违纪、违违法与犯罪法与犯罪一:一:(一)法律与(一)法律与纪纪律律1、法律2、纪律3、法律与纪律的关系(二)(二)违违法、法、违纪违纪与犯罪与犯罪1违纪行为。2.违法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3.3.犯罪行为(一)法律与纪律1、法律 1)什么是法律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

2、证实施的行为 规范的总和,其目的在于维护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 系和社会秩序。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体 现,它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 保证实施的,人人必须遵守。我国法律运用各种手段在调整人民内部关系、扩大人民 民主、保护人民利益的同时。对各种敌对势力实行专政,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法律的表现形式a.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它规定我国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的决议、决定等。c.行政法规 行政法

3、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包括条例、规定、办法三种形式。比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制定和发布、只在本辖区内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2、纪律什么是纪律纪律是指由各党派、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制定的,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各党派、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为了规范自己的工作人员,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教学科研秩序,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等要求他们遵守。3、法律与纪律的关系异:异:1)制定机关不同 纪律是由党派、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制定

4、的,而法律是由 国家制定的 2)约束对象不同 纪律约束的是本组织内部人员,而法律则约束的是社会上 所有的公民;同:同:遵守纪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不愿遵守纪律的人,任其发展就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案例与分析:18岁学生王某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嘻嘻哈哈,又说又闹,扰乱课堂秩序。班长上前制止,他不仅不听,反而拿起凳子向班长头部砸去,致使班长受重伤在被送往医院的路上死亡。从纪律方面看,王某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十分恶劣,应受到纪律处分。从法律角度看王某违反了我国刑法的规定,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构成故意杀人罪,最后被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可见违反纪律和违反法律只有一步之遥。这就要求我们青少年应

5、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修养,遵守纪律,养成好习惯,做一名好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二)违法、违纪与犯罪 1违纪行为。什么是违纪,我想同学们是很清楚的,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比如违反听课或者自习纪律,违反宿舍纪律,违反考试纪律等等,都属于违纪的范畴。对此类违纪行为,我们适用学校的校规校纪进行处罚,比如因打架、作弊等被处分就属于此类情况。2违法行为1)概念 一切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超出法律所允许范围的危害社会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首先,违法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次,违法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两种形式:一是 行为人以积极的行动实施了我国法律禁止实施的行为,也就

6、是我国法律不允 许做的事情,行为人却偏偏去做了。二是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也有能力实施某种行为,但行为人却没有 实施这种行为。如:张敏今年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她的父母因为感情破裂离婚了,张敏由母亲抚养,她的父亲应当每月给她100元生活费,但她父亲无正当理由一直不给。再次,行为人在主观上有过错。一是故意违法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如:偷别人的东西,这一定是有主观故意的,你总不能说我一不小心把他的钱就装我口袋里了 二是过失违法疏忽大意的疏忽大意的过过失:失:行为人应该遇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未能遇见过过于自信的于自

7、信的过过失:失: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自信能够避免而发生危害结果的如你骑车因速度太快将正常行走的其它同学撞伤,就属于你因行为不慎造成的过失违法 2)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民事违法 (民事责任)刑事违法 (刑事责任)行政违法 (行政责任)我们这里主要讲的是行政违法 指违反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例如:打架斗殴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3、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就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尚不够刑事处罚,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其行为共有八大类:第一类是扰乱公共秩

8、序行为。主要包括:A、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公共场所、公 共交通工具上秩序的;B、结伙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的;C、造谣惑众,煽动闹事的;D、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E、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案例:某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赵某,一个星期天,他的父母外出,只有他一人在家,无意之中翻弄电话号码簿,看到火警电话“119”,即拨打“119”称某商店起火。消防队火速赶到现场,却发现该商店平安无事。事后,公安机关在电信局的帮助下,查明是赵某所为。赵某谎报火警,就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应受到治安处罚。第二类是妨害公共安全行为。主要有:A、非法携带、存放枪支、弹药

9、或者有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行 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B、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物品管理规定,尚未造成严 重后果的;C、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弹簧刀或者其他管制 刀具的;D、未经批准,安装、使用电网的,或者是安装使用电网不符合 安全规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案例1:某大学一年级学生甲在校吃过晚饭后,沿铁路散步时,将一块砖头扔在两根铁轨之中,甲的行为就属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案例2:说你们家被人偷了案例3:你在家的周围安装电网,还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第三类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包括:A、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B、非法限制他人人身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C、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

10、事实诽谤他人的;D、写恐吓信或者用其他方法威胁他人安全或者干扰他人正常 生活的;E、隐匿、毁弃或者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电报的。案例:某中学学生王某某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一日,投递员给其邻居送信,恰好其邻居不在,投递员便委托他将信件转交他的邻居。他一看信封上的邮票是自己所没有的,便将邮票揭下来,又担心受到邻居的责备,便将信扔到垃圾箱。王某某私揭他人信件上的邮票,毁弃他人信件是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第四类是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主要有:A、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B、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的;C、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D、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案例:中学生某甲经常去电子游艺厅玩游艺机,但其家里给的

11、零花钱不够,他使用威胁的方法向低年级的同学索要了50元钱。某甲的行为就属于敲诈勒索的违法行为。第五类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包括:A、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B、倒卖车票、船票及其他票证,尚不够刑事处罚的;C、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损毁公共场所雕塑,尚不够刑事处 罚的;D、故意损毁、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的,故意损毁路灯、邮筒、公用电话 或其他公用设施,尚不够刑事处罚的;E、违反规定,破坏草坪、花卉、树木的,违反规定,在城镇使用音响器材、音量过大,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或者休息,不听制止的;F、赌博或者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制作、复制、出售、出租或者传播淫书、淫 画、淫秽录像或者其他淫秽物品的

12、。案例:甲、乙、丙三人系某中学高中二年级学生,暑假期间,三人结伴到北京八达岭长城旅游,用水果刀在长城的墙上刻下“甲、乙、丙到此一游”。他们三人的行为属故意污损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的行为。第六类是违反消防管理行为。包括:A、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地方,违反禁令,吸烟、使用明火的;B、故意阻碍消防车消防艇通行或者扰乱火灾现场的秩序尚 不够刑事处罚的;C、拒不执行火场指挥,影响灭火救灾的;D、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案例:在校期间,有个高三学生因学习压力太大,想找点刺激发泄一下,从家里拿来了鞭炮,在操场上燃放,这不仅是违纪行为,而且是违法的行为。第七类是违反交通管理行为。主要有:A、挪用、转借机动

13、车辆牌照或者驾驶证的;B、在城市集会、游行,违反有关规定妨碍交通,不听民警指 挥的;C、无理拦截车辆或者强行登车影响车辆正常运行,不听劝阻 的,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明令禁止通行的地区,强行通行,不听公安人员劝阻的;D、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事故,尚不够刑事处罚的:E、在交通管理部门明令禁止停放车辆的地方停放车辆的。案例:一个星期天,初中一年级学生马明骑自行车去奶奶家,行至一路口时遇上红灯,马明一看四周没有警察,便闯了过去。马明骑自行车闯红灯的行为就是一种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违法行为。第八类是违反户口或者居民身份证管理的行为。有:A、不按规定申报户口或申领居民身份证,经公安机关通知拒 不改正的;B、

14、假冒户口或者冒用他人户口证件、居民身份证的;C、故意涂改户口证件的;D、旅店管理人员对住宿的旅客不按照规定登记的;E、出租房屋或者床铺供人住宿,不按照规定申报登记住宿人。案例:高考中就有为了加分而更改户口本,在少数民族、农村独生子女等因素上做文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和拘留。警告是公安机关对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人提出告诫 并责令其改正的治安处罚方法。它是一种较轻的处 罚方法。罚款根据情节轻重,公安机关可以处以违法人1元以上到 5000元以下不同数额的罚款。拘留又叫治安拘留或行政

15、拘留,拘留的期限为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4、犯罪案例:原哈尔滨市某中学学生张某某,在校期间,不好好学习,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多次被班主任老师批评。张某某不思悔改,反而对班主任老师怀恨在心。一天,他与老师在路上相遇,即拿起砖头,连续向教师的头部砸去,致老师受重伤。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三年。我们说张某某的行为触犯了法律,是犯罪行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1)概念特征犯罪就是违反刑法并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具有以下:a、犯罪是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就不是犯罪行为。例如,某乙是某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他平时在学校

16、不遵守纪律,班主任老师甲便把他在学校的表现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父亲在气愤之下打了他两个耳光,他一时想不开自杀了。班主任老师甲的行为就不是犯罪。因为教师将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的行为不具有任何危害性。b、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特征。违法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是犯罪。当此人的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比较大,触犯了刑法,就是犯罪。-常见的具体犯罪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聚众斗殴罪及寻衅滋事罪等。2)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主刑共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它既可随主刑附加适用,也 可以独

17、立适用。附加刑有三种;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90后中学生成立“黑衣帮”一、你对法律知多少一、你对法律知多少1.有关青少年的法 律法规的名称 2.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接触毒品打架斗殴携带刀具沉迷网络 旷课,夜不归宿,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等等。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案例:一个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因为害怕第二天的家长会,很晚才回到家.回家之后父亲知道他成绩很差就辱骂他,逼得他与父亲顶撞之后离家出走。讨论:请大家思考:你是怎

18、样看待故事中的父子俩的做法的。三、中学生预防侵害的 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1.基本原则 案例分析 小陈是一个农村姑娘,9岁时由父母做 主,同一个 21岁的男青年订立了婚约.男方给了小陈的母亲1960元礼金.小陈13岁 时,提出要与男方解除婚约.男方不肯,小陈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便到法院起诉,法院经过调查,依法裁决由小陈的父母退还男方1960元礼金,小陈与男方解除非法婚约.就这样,小陈依靠法律,保护了 自 己 的 合 法权益。依靠法律 依靠组织 小明是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可最近总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向小明借钱,如果小明不借钱给他们,那些高年级的学生就要打小明,而且每次借钱都不还。后来小明

19、找学校老师告明此事,老师和学校找到那些高年级学生,并给予批评处理,从此,小明也就安安心心的学习了。中学生李某放学回家途中,总感觉身后有人跟踪自己,于是,李某在自家小区外向附近群众求助,结果嫌疑人宋某被群众扭送到附近派出所,经查明此人曾多次跟踪独身回家的中小学生,然后实施入室抢劫。中学生李某通过向群众求助,而躲过了一次受害。依靠群众 依靠智慧基本原则1.依靠法律 2.依靠组织3.依靠群众 4.依靠智慧2.基本方法(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6)心明眼亮,记牢特点.(7)堂堂正正,不贪不占.(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课堂小结中学法制教育一、你对法律知多少有关青少年的法律法规的名称未成年人不能做的事情二、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三、中学生预防侵害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巩固提高讨论:你认为中学生应该这样避免违 法犯罪谢谢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