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下册历史填空练习第六学习主题 1. 年,北周外戚 称帝,建立以 为都城的 朝,年号为 。杨坚就是 。 年,隋灭 ,统一全国。他统治期间,出现了“ ”的局面。 2.唐朝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 年, 即位,是为唐太宗,他以 为年号。改革措施: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 、 、 和 等在 中担任要职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允许农民以 代替劳役。简 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 ;重视 ,大力培养人才;唐朝中央设 、 等学校。实行 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 ”。 意义: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 、政治 、社会 、国力 的局面,历史上称为“”。
2、“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 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提拔了 、 等名臣。 4. 唐玄宗是 。他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为官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唐玄宗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废除严刑苛法倡导节俭。经过唐玄宗的治理,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唐朝进入 时期,史称“ ”。 5. 从 到 时期,主要用 制选拔官员。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 废除了 制,下令“分科举人”。 时开设科,标志 制度的正式创立。科举制度在 朝得到了发展。 、 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唐朝的科举考试分
3、 和 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 ,其次是 。6. 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初, 把 公主嫁给 。唐 宗时把 公主嫁给 , 年唐蕃正式 ,并建立 碑。7. 南诏是 族和 族的先民。8世纪初, 诏统一各诏,建立了以 为中心的南诏政权。唐 宗册封南诏首领 为 。8. 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唐 宗册封首领 为 。唐 宗时借 兵,平“安史之乱”。9. 唐朝时,日本派很多“ ”来到中国,其中的 、 和 是为中日的文化做出了贡献。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最突出的是高僧 .他不畏艰难, 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 、 、 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
4、界的尊敬。10.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 。唐朝贞观年间,僧人 ,从 出发,求取佛经,写出 。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七学习主题1. 年,生活在辽河上游的 族,在首领 的领导下,统一了 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定都 。 年, 改国号为 。2. 年,后周大将 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 ,定都 (今 ),史称北宋。3. 11世纪初, 族首领 称帝,定都 ,国号大夏,史称西夏。4. 年,宋辽议和,史称“ 之盟”。5. 年, 族首领 建立金朝,定都 。 年,金灭 ; 年,金军灭 。(史称 之变)。 年, 重建宋朝,以 为都城,历史上称为“南宋”。在众多的抗金雄师中以 领导的 军最为突出。6. 辽、宋、
5、西夏、金并立时期我过南方的农业得到发展。主要表现在: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到的提高扩大了耕地面积 州与 州成为著名 产区。7. 南宋时, 业在 方兴起。此后,棉纺织业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南方的制瓷业发展很快, 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8. 时期一种名叫“ ”的纸币在 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 时,发行了纸币“ ”。9.南宋都城 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市。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有 、 等。政府在这里设 进行管理。10.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由于 人口的大量南迁,南方劳动力增多带来先进的劳动工具、技术以及优良品种
6、等南方相对 的政治环境南方的 资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经济迅速发展。 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以后,转移速度加快。 时,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11.两宋时, 仍是主要衣料,不同的行业的人,穿着不同行业特征的服装, 服装样式变化最多。12.两宋时,北方人仍以 为主食,南方人仍以 为主食。开始普遍食用 油。东京等地烧 已很普遍。 家具广泛流行。 13. 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城内有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 ”。“瓦子”里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 ”。南宋都城临安也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城内供人民娱乐消遣的场所叫“ ”。14.12世纪时, 统一了蒙古各部落。 年, 建立 国,铁木真被尊称为“ ”。15.
7、年,成吉思汗的孙子 改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 (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 祖。 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政权灭亡。 年,南宋残余势力最后被消灭,元朝统一中国。在元军向南推进的过程中,遭到了以 为代表的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16.忽必烈的改革措施:元朝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大批汉族人士为谋士,推行汉制,进行改革。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全国政务的 。增设 ,专门负责对全国 教事务和 族地区军政事务的管理。在地方,设立 (简称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朝还设置了 作为管理 (今台湾岛)和 的专门机构。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下令禁止把 变为牧场,鼓励人民开荒种粮。他向全国推广 种植技术, 布开始成
8、为百姓的主要衣料。忽必烈统治时期,政府还主持治理 河水患,开凿了两段新运河意义:这些措施,巩固了元朝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城市。17.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因:元朝的 ,为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融合表现:原已进入 流域的 族、 族人同当地 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在一起,被统称为 。一些由 迁到中国居住的各族人,同 、 、 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并且都信奉 教的新民族 。第八学习主题1. 年, 在 (今南京)称帝,建立了 朝,年号 。朱元璋就是明 。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9、2.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军权。废除 制,以谋杀的罪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明成祖设立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朝统治者还利用 制度实施恐怖专政,以强化君权。3. 年, 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 继位后,改 为 。 年, 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 。 年,清军入关,打败了 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帝迁都北京,逐渐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时,建立了 ,它是皇帝专权的工具。4.明清时期,仍采用 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但考试的内容和文体的形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题目选自 的文句,考生答卷必须按照 的格式书写,所论述的内容须遵循宋朝 的 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八股文,八股取士
10、是明清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力措施,它禁锢了人们 ,阻碍了 的发展。5. 狱是统治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在历史上以 时期最厉害, 朝文字狱达到顶峰。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6.明成祖 即位后,为加强与 的联系,并宣扬 ,命 率船队出使西洋。 年,郑和率船队从 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最后到达印度 后返回,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郑和共率船队 次下西洋。他一共到过 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和 。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 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 的远航早半个多
11、世纪,是世界 史上的壮举,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 家。7.明朝中期,倭患严重, 奉命到浙东一带抗击倭寇(元末明初,日本 、 勾结不法商人,结成武装集团,在我国 一带走私、劫掠。这些人被称为倭寇)。他组建了“ 军”。 年 战役以后基本上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几年以后东南沿海外寇基本平息。 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彪炳千秋。8.17世纪20年代, 殖民者霸占了我国宝岛台湾。 年 率军2万多人从 出发横渡 ,攻破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据点 ,并将荷军围困在台湾城长达数月。 年初,荷军投降。被荷兰殖民者盘踞 年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英雄郑成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9. 郑成功死后,
12、其子孙争权夺利,致使政治日益腐朽,势力大减,台湾又面临被侵略的危险。为此, 皇帝命 率军武力统一台湾。 年,清政府设置 ,隶属 省,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清朝对 边疆的统治。10.17世纪中叶, 入侵我国 流域。以 、 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年和 年 皇帝两次派兵在 打败俄军,战后,沙俄政府与清政府就中俄边界问题进行谈判。 年,中俄双方代表通过 谈判,签定了 条约。这是划定中俄边界的第 个条约。规定: 江和 江流域(包括 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 的边界。11.清朝时期, 皇帝册封喇嘛教首领 。 皇帝册封 , 时期设置 。乾隆通过“ ”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的
13、继承人,并且由 督办。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廷对 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 。12.17世纪清政府平定沙俄支持的 叛乱和18世纪平定 叛乱以后,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部边疆的统治,先后设置了 和 ,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起了重要作用。13.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 ,西北达 岸,北接 ,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 ,东临 ,东南到 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在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维吾儿等 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4.清朝 到 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 ”。“康乾盛世”出现在封建社会末
14、期,盛世之中潜伏着危机。 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腐败,军队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15.清朝初年,为了打击 等沿海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 ”政策,禁止商民出海。 后,“海禁”政策一度放宽,并开放 等地作为对外贸易港口,到 年间,面对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贪欲,清政府又加强了限制,只准开放 一处,并颁布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贸易的章程和条例,形成了严厉的 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 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 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 和 ,阻碍了中国 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 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九学习主题1. 时,我国
15、发明了 术。 时,雕版印刷术进入了全盛时期。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 朝刻印的 。2.北宋中期,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更先进,很快得以推广,不久传到日本、朝鲜, 朝时传到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 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3. 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指南器具 。北宋时, 发明,并开始用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的国家。 世纪,指南针经 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4. 时,炼丹家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明了火药。 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各种火器。 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5. 朝时, 设计和主持建
16、造了赵州桥,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6. 帝时,在天然河道和前人开凿的运河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 为中心,东南起 (今浙江杭州),北达 (今北京),由北向南分为 、 、 和 四段。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7.元朝统一全国后,又开凿了 和 ,缩短了运河的距离。大运河沟通了 、 、 、 、和 五大流域,加强了 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8. 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多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重修长城。明长城西起 ,东到 ,全长6000多千米,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9. 又叫宫城,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 最完善的宫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
17、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10.本草纲目是 代医药学家 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书图文并茂,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还流传到日本、英国、法国等国,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11.天工开物是 朝末年 的代表著作。全书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着重叙述了纺织、造纸、烧瓷、采矿、冶炼等手工业生产的过程和技艺,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 ”。12.资治通鉴是 史学家 主持编成的一部 体史学巨著。它记载了上起 下至 1300多年的历史,史料翔实丰富,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13. 是我国最
18、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人称“ ”。是我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应了之乱时代,故称“”,诗风沉郁顿挫人称“”。的诗语言通俗,寓意深刻,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琵琶行长恨歌是其代表作。1.宋朝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是和。豪放词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豪放飘逸雄风千里)和南宋的(歌颂征战,希望完成统一).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 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小说在 代繁荣起来。 、 、 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称明代“三大奇书”。1.三国演义是 在史书三国志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 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西游记是 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创作的一部
19、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1.清朝时,小说创作继续发展。 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全书以贾府盛衰为主线, 以 和 的爱情为核心,广泛深入的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18. 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 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至今保存着北朝、隋唐、宋元等时期的近500个洞窟,其中大部分是 朝时期开凿的。洞中有大量精美生动的彩色塑像和壁画,是世界上现存最 的石窟之一。19.云冈石窟屹立在山西 武周山麓,石窟开凿与北魏中后期。河南 的龙门石窟,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始大规模修建的,其中最大的是奉先寺卢舍那佛龛。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被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20
20、.四川 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重庆市大足县的 被誉为神奇的东方明珠。21.唐朝时的 和 是草书中代表,他们并称为“癫张醉素”, 、 的楷书讲究形式,严格规范,形成颜体和柳体。宋代著名书法家有 和 。元朝书法家 综合历代书法特征,创造出“赵体”。22.人物画在 朝时进入黄金时期,著名的画家 的作品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被称为“画圣”,他的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风俗画以 朝画家 的清明上河图为代。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是明代的 。第六学习主题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年号为开皇。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陈朝,统一全国。隋文帝统治期间,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21、。 2. 626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他以贞观为年号。他进行改革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他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担任要职轻徭薄役,减轻农民负担;简法轻刑,修订法律,制定了贞观律;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 意义:由于唐太宗推行开明务实的政策,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辉煌的政绩使唐太宗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 3. 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重用姚崇、宋
22、 等。 4. 712年,李隆基当了皇帝,四为唐玄宗。他的主要年号是开元。开元年间,他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任用德才兼备的人为官采取措施发展生产唐玄宗下令整理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废除严刑苛法倡导节俭。经过唐玄宗的治理,不仅“贞观之风一朝重振”,而且经济文化又有新的发展,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5. 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隋朝建立和统一全国后,急需大批人才。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创立。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了发展。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唐朝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举两
23、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6.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时把金成公主嫁给尺带珠丹,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7. 南诏是彝族和白族的先民。8世纪初,蒙舍诏统一个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为中心的南诏政权。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8.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唐玄宗册封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9. 唐朝时,日本派很多“遣唐使”来到中国,其中的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是为中日的文化做出了贡献。唐朝时,很多中国人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难,六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
24、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两国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10.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唐朝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求取佛经,攥写大唐西域记。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七学习主题1. 916年,生活在辽河上游的契丹族,在首领耶律阿保机的领导下,统一了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2.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东京,史称北宋。3. 11世纪初,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国号大夏,史称西夏。4. 1005年,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5.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上京。1125年
25、,金灭辽;1127年,金军灭北宋。1127年,赵构重建宋朝,以临安为都城,历史上称为“南宋”。在众多的抗金雄师中, 以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最为突出。6. 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我过南方的农业得到发展。主要表现在: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到的提高扩大了耕地面积农作物种植区域的扩大和经济作物的大量栽培。7. 南宋时,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此后,棉纺织业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一个重要行业。南方的制瓷业发展很快,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8. 北宋时期一种名叫“交子”的纸币在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发行和流通的纸币。南宋时,发行了纸币“会子”。9. 南宋都城临安既是南方的政治中心,又是一座繁华的商
26、业城市。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有广州、泉洲等。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进行管理。10.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南方劳动力增多带来先进的劳动工具、技术以及优良品种等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南方的自然资源得到更多地开发和利用,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11.两宋时,麻布仍是主要衣料,不同的行业的人,穿着不同行业特征的服装,妇女服装 样式变化最多。12.两宋时,北方人仍以面食为主食,南方人仍以大米为主食。13.东京是北宋最繁华的城市,城内有专门供人们娱乐的场所“瓦子”。“瓦子”里专供舞台演出的地方叫“勾栏”。南宋都城临安也一个繁华的大都市,城内
27、供人民娱乐消遣的场所叫“瓦舍”。14.12世纪时,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落。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15. 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第二年定都大京(今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政权灭亡。1279年,南宋残余势力最后被消灭,元朝统一中国。在元军向南推进的过程中,遭到了以文天祥为代表的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16. 忽必烈的改革措施:元朝统一全国后,忽必烈重用大批汉族人士为谋士,推行汉制,进行改革。在中央,设置了管理全国政务的中书省,增设宣政院,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度曲军政事务的管理。在地方,设立行中书
28、省(简称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元朝还设置了澎湖巡检司作为管理琉球(今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的专门机构。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下令禁止把农田变为牧场,鼓励人民开荒种粮。他向全国推广棉花种植技术,棉布开始成为百姓的主要衣料。忽必烈统治时期,政府还主持治理黄河水患,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使因年久失修,不能贯通的南北大运河又畅通了。意义:这些措施,巩固了元朝统治,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都成为国内外闻名的大城市。17. 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因:元朝的统一,为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民族融合表现:原已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族、女真族人同当地汉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在一起
29、,被统称为汉人。一些由中亚、西亚迁到中国居住的各族人,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族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并且都信奉伊斯兰教的新民族回族。第八学习主题1.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2. 明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军权。废除丞相制,以谋杀的罪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朝统治者还利用厂卫制度实施恐怖专政,以强化君权。3.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
30、,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打败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顺治帝迁都北京,逐渐建立对全国的统治。雍正时,建立了军机处,它是皇帝专权的工具。4. 明清时期,仍采用科举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但考试的内容和文体的形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题目选自四书五经的文句,考生答卷必须按照呆板的格式书写,所论述的内容须遵循宋朝朱熹的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八股文,八股取士是明清同志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力措施,它禁锢了人们是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5. 文字狱是同志者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刻意挑剔文字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在历史上以明清时期最厉害,清朝文字狱达到顶峰。在文字狱的威
31、胁下,人们不敢谈论政治,惧怕作文写诗,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于冤狱。文字狱严重阻碍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6.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命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05年,郑和率船队从刘家巷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最后到达印度古里后返回,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在以后的20多年里,郑和又率船队六次下西洋。他一共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7.
32、 明朝中期,倭患严重,戚继光奉命到浙东一带抗击倭寇(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结成武装集团,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这些人被称为倭寇)。他组建了“戚家军”。1561年台州战役以后基本上扫除了浙江沿海的倭寇。几年以后东南沿海外寇基本平息。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彪炳千秋。8. 17世纪20年代,荷兰殖民者霸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2万多人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攻破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据点赤嵌楼,并将荷军围困在台湾城长达数月。1662年初,荷军投降。被荷兰殖民者盘踞38年的台湾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民族英雄郑成功在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9. 郑成
33、功死后,其子孙争权夺利,致使政治日益腐朽,势力大减,台湾又面临被侵略的危险。为此,康熙皇帝命施琅率军武力统一台湾。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10. 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以雅克萨、尼布楚为据点,建立城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两次派兵打败俄军,战后,沙俄政府与清政府就中俄边界问题进行谈判。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通过平等谈判,签定了尼布楚条约。这是划定中俄边界的第一个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地区是中国的领土,从法律上划定了中俄东段的边界。11. 清朝时期,顺治皇
34、帝和康熙皇帝先后册封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的继承人,并且由驻藏大臣督办。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清朝廷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2. 17世纪清政府平定葛尔丹叛乱和18世纪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以后,为了加强对北部和西部边疆的统治,先后设置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和伊梨将军,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起了重要作用。13. 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是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在辽阔的领土
35、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维吾儿等50多个民族,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14. 清朝康熙到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出现在封建社会末期,盛世之中潜伏着危机。乾隆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统治集团奢侈,吏治腐败,军队腐朽,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强大的清王朝迅速走向衰落。15. 清朝初年,为了打击郑成功等沿海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禁止商民出海。统一台湾后,“海禁”政策一度放宽,并开放广州、宁波等地作为对外贸易港口,到乾隆年间,面队英国等西方国家的贪欲,清政府又加强了限制,只准开放广州一处,并颁布了严格限制外商活动和国内商民出海
36、贸易的章程和条例,形成了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虽曾在抵御外国侵略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九学习主题1. 隋唐时,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时,雕版印刷术进入了全盛时期。世界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刻印的金刚经。2. 北宋中期,毕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更先进,很快得以推广,不久传到日本、朝鲜,元朝时传到欧洲。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技术的一次重大飞跃。400多年后,欧洲才有活字印刷。3.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
37、磁石制成指南器具司南。北宋时,指南针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业的国家。12世纪,指南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4. 唐朝时,炼丹家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各种火器。13世纪14世纪,火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5. 隋朝时,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了赵州桥,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6. 隋炀帝时,在天然河道和前人开凿的运河基础上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东南起余杭(今浙江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由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7. 元朝统一
38、全国后,又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缩短了运河的距离。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流域,加强了南北的交流,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8. 明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多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重修长城。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全长6000多千米,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9. 故宫又叫宫城,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善的宫殿建筑群,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特别是木结构建筑的杰出成就。10.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全书图文并茂,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还流传到日本、英国、法国等国,为世界医药学作出
39、了重大贡献。11. 天工开物是明朝末年宋应星的代表著。全书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着重叙述了纺织、造纸、烧瓷、采矿、冶炼等手工业生产的过程和技艺,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这本书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12.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成的一部编年体史学巨著。它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史料翔实丰富,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13. 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小说在明代繁荣起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称明代“三大奇书”。14.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史书三国志和民
40、间传说的基础上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魏、蜀、吴三国斗争为中心,曹操和刘备的矛盾为主线,出色描绘了三国时期大规模的政治、军事斗争,勾画出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的时代风云,寄托着希望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的理想。15. 水浒传是施耐庵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的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他细致而生动的描写了农民起义曲折发展的过程,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出人民群众的英雄气概。16. 西游记是吴承恩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故事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17. 清朝时,小说创作继续发展。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全书以贾府盛衰为主线,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核心,广泛深入的描写了封建社会
41、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18.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至今保存着北朝、隋唐、宋元等时期的近500个洞窟,其中大部分是唐朝时期开凿的。洞中有大量精美生动的彩色塑像和壁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窟之一。19. 云冈石窟屹立在山西大同武周山麓,石窟开凿与北魏中后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始大规模修建的,其中最大的窟龛是奉先寺卢舍不那佛龛。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被称为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20. 唐朝时的张旭和怀素草书中代表,他们并称为“癫张醉素”,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讲究形式,严格规范,形成颜体和柳体。宋代著名书法家有苏轼和黄庭坚。元朝书法家赵孟 综合历代书法特征,创造出“赵体”。21. 人物画在唐朝时进入黄金时期,著名的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有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吴道子被称为“画圣”,他的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风俗画以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是徐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网络第一单元知识概述(本单元主要讲述隋唐的历史,(公元581公元907年)在中国经历三百余年的分裂后,589年北方的隋灭掉南方的陈,重新恢复了中国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