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
P波(1)左右心房期除极波 意义:P波时间>0.11S左房肥大
(2)方向:向上ⅠⅡavF、V3—V6
(3)形态:图顶形切迹<0.04S
(4)时间<0.11S
(5)电压:胸导:<0.2mv
肢导:<0.25 mv
(二)P—R间期:1、激动心房传到心室所需时间
2、正常心率60—100次/分
P—R间期范围0.12—0.20S
意义:P—R延长>0.20S:生理性:老年人运动员
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范围:0.12—0.20S
意义:P—R缩短<0.12S:主要见于预激综合症
生理性见于心率加快,年龄越小
(三)QRS波群:1、代表左右心室期除极
1、 时间:0.06—0.10S
室壁激动时间V1V2<0.03S V5V6<0.05S
时间延长表示心室肥大或心室内传导阻滞
2、波形和振幅:肢导:avL R<1.2mL avF R<2.0mV若超过可能左室肥大
胸导:V1、V2 R rS R/S<1 R1<1.0mv V5V6 R<2.5mv
V3 R与S波大致相等
3、低电压;R+S或Q+R绝对值和均小于0.5mV见于肺气肿心包积液,全身水肿。
Q波(1)ⅢavL除处其他导联, Q波<1/4R波
(2)时间<0.04S V1V2不应有q波可有QS型
超过正常范围Q波称为异常Q波,最常见于心肌梗死。
S—T段:代表心室除极结束至复极开始的一段时间
正常应在S—T段为一等电位线。S—T段下移<0.05mv可见于心肌缺血、心肌损伤等。
S—T段上抬,在肢导、胸导V4—V6<0.1mv,V1—V3<0.3mv。
见急性心梗心包炎
T波;心室复极波形
1、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4—V6直立;avR倒置
Ⅰ、avF、avL、V1—V3等导联可以直立,双向、倒置,如果在V1直立,V3就不能倒置
2、振幅:T波不应低于1/10R,胸导T可达1.2—1.5mv
V1导联T波<0.4mv ,V1T波过高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心肌梗塞早期,高血钾
Q—T间期:正常范围:0.32—0.44S
增大见于心甘情愿肌损害,心肌缺血,低血钾
缩短见于高血Ca洋地黄效应
U波;T波后0.02—0.04S出现小波,与T波方向一致,一
般V3最清楚,但不超过0.2mv,U波增高常见于血K过低,
U波倒置,冠心病,心肌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