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引领 建设繁荣和谐新城.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395513 上传时间:2025-0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引领 建设繁荣和谐新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化引领 建设繁荣和谐新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引领 建设繁荣和谐新城 ——关于提升南谯新城建设文化品位的调研报告 区政协提案委员会 (2011年6月24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魅力之所在。纵观当今发达地区的城市建设,他们已经把主要的注意力从钢筋混凝土的构建转移到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味上。在南谯新城建设快速推进之际,区委、区政府提出了要着力提升南谯新城文化品位这一富有战略远见的课题,这是走在了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前沿。 围绕这一课题,区政协抽调人员并邀请市有关人士组成专题调研组,在区住建局、文化局、新城办等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实地查看了南谯新城建设,考察了新城周边文化环境,并赴肥西三河、合肥滨湖新区、扬州广陵新城考察,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求计问策,积极探索提升新城文化品位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形成如下报告。 一、提升新城文化品位对新城建设至关重要 文化是维系现代化城市生存和提升的基本要素。文化展示着城市的价值和风貌,是一座城市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城市建设得再好,如果没有文化,将只会是一片毫无生机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只有提升新城文化品位,形成广大市民对新城的普遍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凝聚人心,让市民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城市建设出力,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新城,更多的资金、技术流向新城,参与和促进新城的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消费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新城建设过程中如果注意从文化消费的层次去满足人们的需求,将会为新城经济提供新的热点,这也正与区委、区政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决策相契合。 提升新城文化品位具有多重功能。对外,可以形成南谯独具特色的良好形象,以此吸引别人足够的关注,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对内,有助于提升居民素质和城市管理水平。由于新城是在远郊乡村的土地上建立起来的,存在着大量的征迁农户、外来务工人员、行政服务人员以及企业人员,文化素养参差不齐。新城管理者在提升新城文化品位的探索和实践中,以文化建设为平台,不断地将各类人群融合到南谯新城的同一生活中来,这是把南谯新城建设成宜人宜居和谐城市的必要前提。 应该客观地看到,由于我们比较缺乏建设现代化城市的经验,缺乏相应的城市文化建设的知识,在推进新城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忽视提升文化品位的问题。因此建议,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在全区上下形成高度共识,无论是领导班子还是一般干部,无论是新城建设的组织者还是普通参与者,都要有文化建设的理念,都要关注新城文化品位的提升,在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始终绷紧文化品位这根弦。在可能的条件下,使新城建设处处体现文化,整体彰显文化。在我们的手中,在别人的眼中,建成一座文化特色鲜明的新城,一座富有魅力、吸引力和集聚力的新城。 二、南谯新城建设中可资利用的文化元素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一定要植根于城市所具有的“文化基因”,否则城市文化建设就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南谯新城建设中可以利用的文化元素,大体分成历史的和现实的两大板块: (一)历史板块 古代渔猎、农耕时期,我们的祖先都是逐水而居,滁河、清流河两岸,是滁州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经济最早繁盛的地区。滁城虽然后来成为政治、文化中心,但其经济物产的主要根基,则在滁河两岸。以此看新城所在的乌衣地区,其历史文化元素包括: 1、先民文化。目前遗址尚在,曾出土先民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中文化层断面较为清晰的,有以下若干处:黄圩陈葛、乌衣何村、担子西王、朝阳、王万郢、前槽坊、后陈等。如陈葛遗址位于贯龚村陈葛庄西头。台形高地南北长105米,东西宽100米,墩面上有农舍、打谷场。墩身南面断面可见文化积压层。1986年文物普查时,采获鬲足、鬲口,系水壶耳、系水壶残嘴、陶片等,质地分别有红陶、灰陶,纹饰有云雷纹、绳纹等,根据标本初步确定为商周时代。上面这些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期直到商周,说明距今3000-4000年前,这里就是物产丰饶、人口聚居的地方了。其文化特征,有别于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具有鲜明的过渡性质。 2、商埠文化。在自然经济比较发达的基础上,依托滁河、清流河形成水陆交通枢纽,商贸繁荣,车船云集。千余年前的宋代,乌衣便成为“滁阳首镇”。今天傍着清流河用石块垒成的河岸,沿河青砖灰瓦的商铺民居,蜿蜒曲折的石板老街,历尽风雨沧桑,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曾在这里逗留或居住过的有晋代名相王导,明代“吴中才子”文徵明,清末淮军将领吕本元,中山陵的设计建造者吕彦直,等等,堪称“人文荟萃”。至于起源于此的王义兴烤鸭、清流河端午赛龙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显现着乡土文化的深厚积淀。 3、渔农文化。这里是开发很早的鱼米之乡,自然经济传统悠久,民俗文化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象生产活动中的“敬牛栏”、“祭土地”、“开秧门”、“糊稻仓”,生活习俗中的婚丧嫁娶、礼仪节庆,以及一年一度的界首庙会、二郎庙会,都传递着新城的传统文化气息。 除此之外,虽不在新城区域,但属于南谯管辖的西部、北部丘陵山区,亦有不少历史文化元素,可以集中到新区进行表达和展示。 (二)现实板块 1、以碧桂园为代表的外来投资携带的现代城市文化。随着碧桂园逐步建成并投放市场,以南京为主要对象的中高端人群的入住,必然带来现代都市生活、休闲的文化消费方式与元素,除房产开发商从内部提供的文化设施外,新城也应配合着在外围提供相关的文化设施与服务。这不仅是碧桂园生存发展的需要,更应该看成是将传统城镇提升为南京与滁城之间的现代化卫星副城最重要的推进器,决定着新城建设的文化高度和文明前沿度。 除碧桂园外,这一群体还包括在新城范围内投资的几个大市场及外来企业等。 2、政务新区。随着政务中心的入住,将集聚全区政治、行政管理干部及其他人员,这也将带来处于本地中高层次的文化元素。 3、外来及流动的人口。主要包括新区旅游开发大体成型后吸引到此的休闲度假人群、二三产业发展起来后外来就业人群以及来新区进行商务活动的人群。这些人群也会带来以时尚文化为主的文化元素,既为新区提供文化需求,又会促进新区文化建设。 三、新城的文化定位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给出的南谯新城的文化定位是:千年古镇遗韵,水乡田园风姿,宁滁都会时尚,百姓市井风情。 如果按照这样的定位进行新城文化品位的建设和提升,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未来城市,将是这样一座城市:她既与水乡田园最亲近,吸吮着来自乡村的清新空气,弥漫着淳朴的乡土气息,又凭借着与南京、滁城咫尺之遥的地理便利,招引来宁滁两地现代化城市的氛围,洋溢出年轻蓬勃的朝气;她既承载着跨越千年的厚重历史,呈现出斑驳的风雨沧桑,让人们对她心存敬意,又构筑起面向未来的舞台,让来自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凝聚,打造起人们新的精神家园。 四、关于提升新城文化品位的构想 提升文化品位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二者需要密切配合,这里侧重于硬件建设。 (一)修复乌衣老街。乌衣老街是全滁州市乃至方圆周边地区少见的历史悠久且基本格局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镇老街。在今天到处都在讲历史文化,讲保留城市记忆的潮流中,乌衣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更为珍贵。可以设想,如果我们虽然费了很大力气,但将它保存下来了,这份功德必然会被后人大加肯定、赞赏和感激;如果我们轻易地把它给毁了,老街在新城建设的过程中消失了,那么后人也许对新城是谁建起来的并不关心,但对老街被破坏则指责不已,难以释怀。众所周知,修复老街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按照清流河防洪规划的要求,乌衣老街段的清流河干堤,在整治中要抬高2-3米,在老街朝河的一面要修筑一道混凝土防洪墙,这样,老街所固有的“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情也就消失了,这是不足取的。因此可供选择的方案就有两个,一个是将老街就地升高,一个是易地重建。这两个方案各有利弊,必须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才可决策。鉴于以往对乌衣老街如何处置,是弃是取,一直没有明确的意见,建议立即成立一个小型的专门班子,对乌衣老街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邀请专家论证咨询,提交区委、区政府研究拍板。在此基础上,组织规划设计,提出运作经营方案。我们在这里呼吁,目前的乌衣老街,违法建设恶性蔓延,历史建筑摇摇欲坠,照此下去,用不多久,我们再讨论老街保护与恢复,就没有对象了! (二)保护展示古文化遗址。对前面所提到的乌衣地区尚存的新石器、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选择其中较为完整的,进行保护,搬迁居民,做出文化剖面,并立碑附以说明文字,以利参观者了解。 (三)打造圩区农业生态园。充分利用乌衣圩区的自然优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整治河道,修建道路,建设养殖场、农田水利设施,促进稻米种植、水产养殖、苗木花卉种植等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科学规划布局,多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农业生态园,农业休闲度假村,农业观光带等等,将农业生产和农业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组织安排传统农事活动、民俗表演展示活动等,将圩区打造成一个风光秀丽的水乡田园,成为新城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放松心灵的后花园。 (四)建设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文化馆是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载体和阵地,鉴于南谯区过去没有文化馆,在新城文化建设中要把文化馆建设放在优先位置,同时,要解决好人才的配置问题。这样,提升新城文化品味的软件建设,才有实实在在的抓手。其他如图书馆、影剧院等的建设,也要有序推进。 (五)建设民俗博物馆。新城是南谯区的新城,要具有南谯的特色,这些特色无法全部从城市建设中去体现。建议建设一座民俗博物馆,把菊花、竹篮、传统农具、传统生活用具、老建筑的构件、民俗表演资料、历史文物等等文化、民俗的物品陈列起来,展示南谯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这个博物馆,也可以和文化馆结合起来建设。 (六)建设一批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合理规划,在居民比较集中的居住小区,都要规定留下一定的房屋和一定的空地,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居民活动广场,并配备必要设施,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的场所和条件,做到既能丰富和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又能凝聚社区人气。合肥滨湖新区的建设中,就十分注重社区文化的建设,每个大型小区中都有一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调研组在滨湖家园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碰巧看到几位社区老人正在进行书法创作和文艺排练,其乐融融,十分和谐。 (七)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娱乐休闲产业。现在不少新建成区、开发区比较普遍存在“白天热闹闹,晚上静悄悄”的现象,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娱乐休闲业的发展不被重视,既没有规划,又没有采取措施,这种状况反过来已经影响到一个地方的发展。有鉴于此,建议新城建设要有发展娱乐休闲业的专门规划。由于人口规模和娱乐休闲业发展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人口少,娱乐休闲搞不起来,没有娱乐休闲,又难以聚集人气,因此,要采取适度超前发展娱乐休闲业的策略。这样,就需要政府拿出一些优惠措施,以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发展娱乐休闲业,这对于发展新城的都市型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八)注重城市建设细节,形成个性鲜明的城市识别系统。城市建设不仅要从大方面着眼,更要从细节着手。在建筑风格上,新城要现代,老街要古典。要有一定比例的高层建筑。对拟建的建筑,都要有正立面、侧立面、后立面的效果图,要与修建性规划相吻合,严格把关。在空间布局上,要体现比较通透、疏朗,对小区内的楼间距,要严格控制过于拥挤,对道路两旁建筑,也要严格控制过于逼仄,使整个新区在空间上给人比较舒缓、从容的感觉。在建筑色彩上,除少数建筑外,多数采用靠近传统元素的冷色调,即白、黑、灰、青、蓝等,以体现安静、内敛、稳重。在城市绿化上,要保证留有足够的绿化面积。行道树绿化,可以搞香樟、广玉兰等树种的“一街一品”,街头公园、小区内绿化,不一定都搞常绿品种,以此体现四季变化。对街道的路牌、交通指示牌等,要设计得精致、大方、醒目。各类广告牌,要规范、美观,严格加以管理。对路灯等公共设施的式样、色调、风格等,要进行认真、统一规划,注意整体风格的协调,尽量避免各自为政的设计和建设,由此打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形象。 五、需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规划和建设的关系。规划要超前。要有几十年的眼光,不能仅仅迁就眼前,或者因为眼界不宽、思想保守,或者因为担心投资大而降低设计标准。一定要杜绝由于标准低,建成几年后马上就过时的现象再度发生。要完善各类规划。总体规划和各项专业规划,如供水、排水、供电、燃气、消防、绿化等重要路段、重要街区的建设性规划,要配套齐全。坚持规划先行,不能边建设边规划。规划起点高会拉长建设周期,应克服急燥情绪,着眼长远,有序逐步建设,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注意局部规划一定要与总体规划相衔接。局部的详细规划一定要服从于整体文化规划,不能各自为政搞小而全,最终导致整体混乱。例如在双洪公园的详规中,把“乌衣巷”风情街、民俗文化休闲带拼凑在一起,这从未来文化建设的整体布局看,是不可取的,建议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 2、投入需求大与财力不足的关系。文化建设是最花钱的,而财力有限是很现实的问题。要通过创新模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借助国家对基础设施、民生等方面的投入,将提升文化品位与之结合起来建设。如乌衣老街的保护,可以利用国家对清流河改造的投入,结合进行;圩区生态园的打造,可以借助财政部门农业综合开发治理的项目资金进行建设;建设文化场馆,国家也有专门的民生工程项目,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二是招商引资,运用市场化的方式,政府规划好项目,借助企业的力量进行开发。对古镇古街的保护和开发,外地大多是政府和企业结合起来做的,比如扬州的东关街、肥西的三河镇等,他们的成功经验,要积极借鉴。三是确立基调,分段建设。鉴于财力有限,我们可以在严格执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先行建设部分重点项目,为总体规划的实施定下基调,今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逐步推进建设。扬州广陵新城的模块化开发就是这种模式。 3、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在前面的分析和阐述中,我们只讲了二者关系好的一面,但在实际运行中,还有不好的一面。本土文化可能有排斥外来的倾向,而外来文化也有可能“水土不服”,两种文化可能在某些地方产生冲突。这里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措施,消除其中的不利因素,促进二者的相容和各得其所的发展,真正构建起多彩多姿的新城文化。 4、文化宣传和文化建设的关系。南谯新城是在进行从无到有的建设,文化内核尚未形成。因此,对外进行文化宣传,通过宣传提升新城的文化影响力,进而促进新城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要充分利用各种资讯通道大力宣传新城。将乌衣镇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新城现在的建设成果、独特的自然风光制作成短片、画册、光碟等宣传资料,进行对外宣传,充分展示新城文化。举办特色节庆活动,如“菊花节”、“端午龙舟赛”、二郎庙会等节庆活动,让人们参与体验新城文化的魅力,增强活动的吸引力,达到扩大新城文化影响力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