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液压泵与电机的选用与维护PPT课件.ppt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39262 上传时间:2024-03-27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泵与电机的选用与维护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液压泵与电机的选用与维护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液压泵与电机的选用与维护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液压泵与电机的选用与维护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液压泵与电机的选用与维护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液压泵与电机的选用与维护一、液压泵的选用二、电机的选用三、液压泵的故障及维护1.1 1、各类液压泵的特点齿轮泵外啮:对油不敏感,结构简单,造价低,脉动大,噪声大内啮:对油不敏感,结构简单,造价高,脉动小,噪声小叶片泵双作用:对油敏感,结构紧凑,不可变量,不受径向不平衡力,噪声小单作用:可变量,压力低,受径向不平衡力,噪声大柱塞泵 压力高,可变量,对油敏感,噪声大一、液压泵的选用2.一、液压泵的选用2 2、各类液压泵性能指标值 P37 P37 表2-32-33.3 3、各类液压泵性能比较及应用一、液压泵的选用4.一、液压泵的选用5.一、液压泵的选用4 4、选用原则是否要求变量 要求变量选用变量

2、泵;工作压力 柱塞泵的额定压力最高;柱塞泵压力31.5MPa31.5MPa35MPa35MPa;叶片泵压力6.3MPa6.3MPa,高压化以后可达21MPa21MPa;齿轮泵压力2.5MPa2.5MPa,高压化以后可达25MPa25MPa 工作环境 齿轮泵的抗污能力最好;噪声指标 双作用叶片泵和螺杆泵属低噪声泵;效率 轴向柱塞泵的总效率最高。一般在机床液压系统中采用双作用叶片泵和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在工程机械、筑路机械、港口机械中采用齿轮泵;负载大、功率大的场合选用柱塞泵 6.5 5、液压泵参数的选定1)压力 P P泵kk压PP缸 式中:P P泵 一液压泵所需要提供的压力,Pa,Pa,k k压一

3、 系统中压力损失系数,取1.3 1.51.3 1.5 P P缸 一液压缸中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PaPa2)2)流量 Q Q泵KK流QQ缸 式中:Q Q泵液压泵所需输出的流量,m m3 3/min/min。K K流系统的泄漏系数,取1.11.31.11.3 Q Q缸一液压缸所需提供的最大流量,m m3 3/min/min。一、液压泵的选用7.3)3)在P P泵、Q Q泵求出以后,就可具体选择液压泵的规格。选择时应使实际选用泵的额定压力大于所求出的P P泵值,通常可放大25%25%。泵的额定流量略大于或等于所求出的Q Q缸值即可。5 5、液压泵参数的选定一、液压泵的选用8.负载小、功率小的机械设备

4、多用齿轮泵、双作用叶片泵;精度较高的机械设备(如镜面磨床)可用螺杆泵、双作用叶片泵;负载较大又有速度换接的机械设备(如组合机床)可用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负载大、功率大的机械设备(如龙门刨床)可使用柱塞泵;辅助装置送料、夹紧等液压装置可使用齿轮泵。6 6、确定液压泵的具体结构一、液压泵的选用9.驱动液压泵所需的电动机功率可按下式确定:(KWKW)式中:P PM M电动机所需的功率,kwkw p p泵泵所需的最大工作压力,MPa,MPa,Q Q泵泵所需输出的最大流量,L/min L/min 泵的总效率。各种泵的总效率大致为:齿轮泵0.6 0.70.6 0.7,叶片泵0.6 0.750.6 0.75;

5、柱塞泵0.8 0.850.8 0.85。二、电机的选用10.例一:已知某液压系统如下图所示,工作时,活塞上所受的外载荷为F=9720NF=9720N,活塞有效工作面积A A0.008m0.008m2 2,活塞运动速度v=0.04m/sv=0.04m/s。问应选择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为多少的液压泵?驱动它的电机功率应为多少?二、电机的选用11.例二如上图所示的液压系统,巳知负载F=30000NF=30000N,活塞有效面积A=0.01mA=0.01m2 2,空载时的快速前进的速度为0.05 0.05 m/sm/s,负载工作时的前进速度为0.025 0.025 m/sm/s,选取k k压1.51.5

6、,k k流1.3 1.3 0.75 0.75。试从下列已知泵中选择一台合适的泵,并计算其相应的电动机功率。已知泵如下:YB-32YB-32型叶片泵,Q Q额32L/min32L/min,p p额63kgf/cm63kgf/cm2 2YB-40YB-40型叶片泵,Q Q额40 L/min40 L/min,p p额63kgf/cm63kgf/cm2 2YB-50YB-50型叶片泵,Q Q额50 L/min50 L/min,p p额63 kgf/cm63 kgf/cm2 2二、电机的选用12.三、泵的安装、调试、故障及维修1 1、齿轮泵安装:齿轮泵与电机必须有较高的同心度 同轴度不得大于0.1mm0

7、.1mm;倾斜角不大于1 1度刚度基础、法兰或支座都必须有足够的调试:用手转动联轴节,应感轻快,受力均匀检查泵的旋转方向,应与标牌所指示的方向一致检查卸荷回路,防止满载启动和停车检查安全阀是否在调定的许可压力上在排油口灌满油液以免泵启动时干摩擦损坏元件2min2min的空负荷运转,检查泵的运转声音和液流的方向溢流阀调到1.OMPa1.OMPa转动510min510min检查动作、外泄漏、噪声、温升等将溢流阀的压力调整至液压系统的安全保护压力运行13.三、泵的安装、调试、故障及维修1 1、齿轮泵故障现象原因泵不出油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泵进油口滤油器是否堵油封被冲出受到轴向力;受到较大径向力压力不足

8、油液不清洁、油粘度;泄漏流量不足进油滤芯太脏,吸油不足;安装高度高于自吸高度;吸油管太细;吸油口接头漏气泵壳炸裂出油口堵死,压力无限上升;安全阀压力过高;发热超载;油脏,磨损加剧;出油管太细,流速过高;噪音大压力波动油位不足;泵体与盖间隙,吸入空气;泵体与盖间没放纸垫,产生硬物冲撞;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14.三、泵的安装、调试、故障及维修1 1、齿轮泵修复:泵体的修复:可采用电镀青铜合金工艺来修复泵轴的修复:可采用镀铬工艺修复齿轮的修复:用油石去毛刺,再将啮合面调换方位适当对研,继续使用;可采用表面粘涂修补15.三、泵的安装、调试、故障及维修2 2、叶片泵安装:不同轴度不得大于0.1mm0.1m

9、m,且与电机之间应采用挠性联接;吸油口的过滤器精度为252530m30m;油液的清洁度16161919级调试:用手转动联轴节,应感轻快,受力均匀.检查泵的旋转方向,应与标牌所指示的方向一致.检查卸荷回路,防止满载启动和停车.检查安全阀是否在调定的许可压力上.在排油口灌满油液以免泵启动时干摩擦损坏元件.10min10min的空负荷运转,检查泵的运转声音和液流的方向.溢流阀调到2.OMPa2.OMPa转动510min510min检查动作、外泄漏、噪声、温升等.将溢流阀的压力调整至液压系统的安全保护压力运行.16.三、泵的安装、调试、故障及维修2 2、叶片泵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液压泵吸不上油或无压力

10、1.1.原动机与液压泵旋向不一致2.2.液压泵传动键脱落3.3.进出油口接反4.4.油箱内油面过低,吸入管口露纠正原动机旋向重新安装传动链按说明书选用正确接法补充油液至最低油标线出油面5.5.转速太低吸力不足6.6.油粘度过高使叶片运动不灵活7.7.油温过低,使油粘度过高8.8.系统油液过滤精度低导致叶片在槽内卡住9.9.吸入管道或过滤装置堵塞造成吸油不畅10.10.吸入口过滤器过滤精度过高造成吸油不畅11.11.吸入管道漏气 12.12.小排量液压泵吸力不足以上提高转速达到液压泵最低转速以上选用推荐粘度的工作油加温至推荐正常工作油温拆洗、修磨液压泵内脏件,仔细重装,并更换油液 清洗管道或过滤

11、装置,除去堵塞物,更换或过滤油箱内油液 按说明书正确选用过滤器 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 向泵内注满油17.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流量不足达不到额定值1 1转速未达到额定转速2 2系统中有泄漏3 3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4 4吸入管道漏气5 5吸油不充分 油箱内油面过低入口滤油器堵塞或通流量过小吸入管道堵塞或通径小油粘度过高或过低6 6变量泵流量调节不当按说明书指定额定转速选用电动机转速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拧紧螺钉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补充油液至最低袖标线以上 演洗过滤器或选用通流量为泵流量2 2倍以上的滤油器清洗管道,选用不小于泵入口通径的吸入管选用推荐粘度工作

12、油重新调节至所需流量18.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压力升不上去1.1.泵不上油或流量不足2.2.溢流阀调整压力太低或出现故障3.3.系统中有泄漏4.4.由于泵长时间工作、振动、使泵盖螺钉松动5.5.吸入管道漏气6.6.吸油不充分7.7.变量泵压力调节不当同前述排除方法重新调试溢流阀压力或修复溢流阀检查系统、修补泄漏点拧紧螺钉检查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同前述排除方法重新调节至所需压力19.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噪声过大1.1.吸入管道漏气2.2.吸油不充分3.3.泵轴和原动机轴不同心4.4.油中有气泡5.5.泵转速过高6.6.泵压力过高7.7.轴密封处漏气8.8.油液过滤精度过低导致叶片在槽中卡住

13、9.9.变量泵止动螺钉调整失当检查管道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同前述排除方法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要求精度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措施,把回油口浸入油面以下 选用推荐转速范围 降压至额定压力以下 更换油封 拆洗修磨泵内脏件并仔细重新组装,并更换油液 适当调整螺钉至噪声达到正常20.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振动过大1.1.泵轴与电动机轴不同心2.2.安装螺钉松动3.3.转速或压力过高4.4.油液过滤精度过低,导致叶片在槽中卡住5.5.吸入管道漏气6.6.吸油不充分7.7.油液中有气泡重新安装达到说明书要求精度拧紧螺钉调整至许用范围以内 拆洗修磨泵内脏件,并仔细重新组装,并更换油液或重新过滤油箱内油液检查管道

14、各连接处,并予以密封、紧固同前述排除方法 补充油液或采取结构措施,把回油口浸入油面以下21.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过度发热1 1油温过高2 2油粘度太低,内泄过大3 3工作压力过高4 4回油口直接接到泵入口改善油箱散热条件或增没冷却器使油温控制在推荐正常工作油温范围内选用推荐粘度工作油 降压至额定压力以下回油口接至油箱液面以下外泄漏密封老化或损伤进出油口连接部位松动密封面磕碰外壳体砂眼更换密封 紧固螺钉或管接头修磨密封面更换外壳体22.三、泵的安装、调试、故障及维修2 2、叶片泵修复:定子的修复:当曲线表面轻微磨损时,可以用油石抛光即可;将定子翻转180180度安装,并在对称位置重新加 工定位孔

15、,使原吸油腔变为压油腔。叶片的修复:用专用工具装夹修磨,恢复其叶片精度转子的修复:油石将毛刺和拉毛处修光、推平;心棒放在外圆磨床上将端面磨光23.三、泵的安装、调试、故障及维修3 3、轴向柱塞泵安装:不同轴度不得大于0.1mm0.1mm,且与电机之间应采用挠性联接;油液的清洁度16161919级(NAS10NAS10)调试:用手转动联轴节,应感轻快,受力均匀。检查泵的旋转方向,应与标牌所指示的方向一致。检查卸荷回路,防止满载启动和停车。检查安全阀是否在调定的许可压力上。在排油口灌满油液以免泵启动时干摩擦损坏元件。10min10min的空负荷运转,检查泵的运转声音和液流的方向。溢流阀调到30MP

16、a30MPa转动1010到15min15min检查动作、外泄漏、噪声、温升等。将溢流阀的压力调整至液压系统的安全保护压力运行。24.三、泵的安装、调试、故障及维修3 3、轴向柱塞泵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流量不够1.1.箱油面过低,油管及滤油器堵塞或阻力太大以及漏气等 2 2泵壳内预先没有充好油,留有空气 3 3液压泵中心弹簧折断,使柱塞回程不够或不能回程,引起缸体和配油盘之间失去密封性能 4 4配油盘及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 5 5对于变量泵有两种可能,如为低压可能是油泵内部摩擦等原因,使变量机构不能达到极限位置造成偏角小所致;如为高压,可能是调整误差所致 6 6油温太高或太低1 1检查贮油量

17、,把油加至油标规定线,排除油管堵塞,清洗滤油器,紧固各连接处螺钉,排除漏气2 2排除泵内空气3 3更换中心弹簧4 4磨平配油盘与缸体的接触面单缸研配,更换柱塞 5 5低压时,使变量活塞及变量头活动自如;高压时,纠正调整误差6 6根据温升选用合适的油液25.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压力脉动1.1.配油盘与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内泄或外漏过大 2 2对于变量泵可能由于变量机构的偏角太小,使流量过小,内泄相对增大,因此不能连续对外供油 3 3伺服活塞与变量活塞运动不协调,出现偶尔或经常性的脉动 4 4进油管堵塞,阻力大及漏气1 1磨平配油盘与缸体的接触面,单缸研配,更换柱塞,紧固各连接处螺钉,排除漏

18、损 2 2适当加大变量机构的偏角,排除内部漏损 3 3偶尔脉动,多因油脏,可更换新油,经常脉动,可能是配合件研伤或憋劲,应拆下修研 4 4疏通进油管及清洗进口滤油器,紧固进油管段的连接螺钉26.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噪声1 1泵体内留有空气 2 2油箱油面过低,吸油管堵塞及阻力大,以及漏气等 3 3泵和电动机不同心,使泵和传动轴受径向力1 1排除泵内的空气 2 2按规定加足油液,疏通进油管,清洗滤油器,紧固进油段连接螺钉 3 3重新调整,使电动机与泵同心发热1 1内部漏损过大2 2运动件磨损1 1修研各密封配合面2 2修复或更换磨损件漏损1 1轴承回转密封圈损坏 2 2各接合处O O形密封圈损坏

19、 3 3配油盘和缸体或柱塞与缸体之间磨损(会引起回油管外漏增加,也会引起高低腔之间内漏)1.1.检查密封圈及各密封环节,排除内漏2.2.更换O O形密封圈3.3.磨平接触面,配研缸体,单配往塞27.现象产生原因排除方法变量机构失灵 1 1、控制油道上的单向阀弹簧折断,2 2、变量头与变量壳体磨损 3 3、伺服活塞,变量活塞以及弹簧心轴卡死4 4、个别通油道堵死1 1、更换弹簧 2 2、配研两者的圆弧配合面 3 3、机械卡死时,用研磨的方法使各运动件灵活4 4、油脏时,更换新油泵不能转动(卡死)1 1、柱塞与油缸卡死(可能是油脏或油温变化引起的)2 2、滑靴落脱(可能是柱塞卡死,或有负载引起的)3 3柱塞球头折断(原因同上)1 1、油脏时,更换新油,油温太低时,更换黏度较小的机械油2 2、更换或重新装配滑靴3 3、更换零件28.三、泵的安装、调试、故障及维修3 3、轴向柱塞泵修复:缸体(转子)端面的修复:平面磨床精磨端面配油盘的修复:若上、下两个面均有缺陷,则应在初步打磨的基础上以受损最小的面为基准,在平面磨床上,磨另一平面.滑靴摩擦副的修复:1 1)滑靴的修复:专用研磨膏进行对研.2 2)斜盘的修复:专用研磨膏与滑靴进行对研.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