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海蜇池塘养殖生物饵料培育技术.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8391231 上传时间:2025-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蜇池塘养殖生物饵料培育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海蜇池塘养殖生物饵料培育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海蜇池塘养殖生物饵料培育技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海蜇池塘养殖生物饵料培育技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本文档共4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海蜇池塘养殖生物饵料培育技术海洋中大量存在天然动物性活饵,能够满足海蜇的正常生长数量。但是在池塘养殖中,由于人工放养海蜇密度较大,水体交换有限,饵料种类组成相对单一,水体中自然分布的活饵不能满足海蜇生长需要,需要人工培养生物饵料。海蜇人工养殖的效果取决于池塘饵料生物量的多寡,它决定了海蜇的成活率和池塘的承载能力。池塘承载能力因海区状况、池塘水深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地,放苗初期,海蜇生物量远远低于池塘承载能力,海蜇生长迅速。随着海蜇的生长,其生物量逐渐接近池塘承载能力,海蜇生长趋缓。当海蜇生物量达到池塘承载能力时,海蜇生长停滞,甚至出现负增长。因此,海蜇生物饵料的培养非常重要。一、准备工作1

2、培育池 培育池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最好有淡水资源,用于调节池水盐度。池塘面积为10亩15亩,水深100cm120cm。池塘底质以不渗漏的泥底或泥沙质为好,要求池底平整、堤坝坚固,长方形、方形、椭圆形土池均可作为培育池。池塘用水可用水泵提水,也可在闸门上安装250目300目筛绢过滤网,以潮差纳水。但进水时应注意水流缓慢,避免滤网破损。2.清池消毒 先平整地面,清除草、石块等杂物,然后用药物消毒,杀死池中有害生物。用药前将池水深度控制在10cm20cm,一般常用药有漂白粉,含有效氯32%的用药量为80ppm100ppm,3天4天后排出池水;生石灰每亩用量100kg150kg,先

3、化成浆,然后再全池均匀泼洒。3.进水 到药效消失后,即可灌水入池。池塘进出口必须安置好筛绢滤网。筛绢网呈锥形,250目300目。一次进水不宜过多,一般为30cm40cm,等水色逐渐加深后,再分次慢慢加水。4.施肥 肥料是单细胞藻类及微生物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单细胞藻类和微生物又是轮虫等浮游动物的饵料。在清池注入新水后,应施用氮、磷等化肥和农家肥。化学肥料可用尿素、硫酸铵、磷酸二铵等。农家肥用已发酵好的人畜粪尿。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农家肥每亩施100kg150kg,作为基肥,加水后每亩再施2kg尿素和0.5kg过磷酸钙。一般经过4天7天,藻类即可繁殖起来。随着水色变浓,可继续加水,隔天加水5c

4、m10cm。一般每隔5天7天追施化肥1次。农家肥可采取在池内四角、池边及中间堆集,经水浸泡让营养盐逐渐渗出的方法。切不可将农家肥均匀布满全池,否则到捕捞轮虫等饵料时,肥料碎沫与轮虫等混在一起无法分离,影响采收。施用化肥时,一定要将化肥在容器内充分搅拌好后,再均匀泼洒池中。二、培养浮游动物1.培养轮虫 当水深达50cm60cm,池塘中培育的浮游植物达到5万个/mL20万个/mL时,即可进行轮虫接种。轮虫最好采用常年保种培养的纯种。如果没有条件也可在当地天然水域寻找轮虫种源,采集后进行分离处理。接种轮种要求在晴天上午8点钟左右,水温上升时接入池中。但要注意培养池水体和轮虫原环境相差不要太大,否则要

5、经过逐渐驯化的过程。接种量视轮虫种储量而定,一般要求50个/L1000个/L。如上年已培养过轮虫的池中存在休眠卵,可以少接种或不接种。2.培养卤虫 池塘培养卤虫无节幼虫体,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水温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系进行培养,以选取合适的养殖品种进行接种养殖。从外地购进卤虫卵,洗净后直接放入池中孵化池培养,此法要求水温较高,以提高孵化率。在单纯靠基础饵料培育的池子,其接种密度不宜过大,若直接投卤虫卵,多为1g/m32g/m3;若投放孵出后的无节幼体,一般为20000只/m330000只/m3。采取施肥加人工投饵的池塘,每立方米可接种无节幼体100000只以上。用小推网捕捞自然生长的卤虫,放

6、到预先准备好的海水容器中,要求运输密度为海水与卤虫的重量比不小于20:1,应少捕快运,以减少在桶内的滞留时间,其接种密度为一般为10000只/m315000只/m3。当一个池子的卤虫已繁殖起来,密度较大时,可直接捕捞入相邻或相近的池子,分池后同步培养。3.培养桡足类 可供培养的桡足类的种类很多,应选择适宜培养的种类。适宜培养的种类应该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可以摄食动、植物饵料和有机质碎屑等;繁殖能力强,生长快;此外,作为海蜇的饵料,营养价值要高。种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自然水域采集桡足类,经分离达到需要培养的数量时,再往大型培养容器接种。二是采集桡足类的卵进行孵化,卵保存时间不宜过长

7、否则影响孵化率。例如纺锤水蚤的卵在室温条件下保存15天,孵化率为29.5%,保存30天就完全丧失孵化能力。在冷库中保存到120天孵化率下降不大,但到240天和270天,孵化率降低到不足1%。高密度接种可缩短从增值到收获的时间,生产效率高。接种量最大可以达到当时培养条件下最大密度的一半。在正常的培育条件下,一般一个星期桡足类即可大量繁殖。培养底栖和半底栖的桡足类,需要投放附着基。例如猛水蚤有爬行于池壁和池底或在其附近游泳的习性。为了增加其栖息场所,投放附着基有明显效果。附着基的种类有蚊帐布、筛绢网、塑料波纹板、聚乙烯薄膜等。投放塑料波纹板凳附着基虽扩大了表面积大,提高了培养效果,但由于透气透水

8、能力差,易引起水质恶化。而垂挂蚊帐网时,其上往往有浒苔生长,起到了扩大附着面积、增加饵料和稳定水质的作用。有条件的可采用先在室内池中进行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的培养,待浮游动物达到一定密度时,再引入室外土池进行培养,这种方式培育的浮游动物进行培育,方法简单、易行,但入池前海水需经过筛绢网滤掉大型浮游动物,使所需的浮游动物如轮虫、桡足类、枝角类以及藻类能随水流入池塘中,然后进行培养。三、培养管理1.水质管理 每天检查水色、水质情况。引种后第3天开始,每天换水10%30%,保持透明度在25cm45cm,池塘的水色为淡绿色或棕褐色。培育轮虫时,水色肉红色。如果水色太浓,则要加大换水量,保持池水水色新

9、鲜、嫩爽。2.施肥、投饵 接种后视池塘的水色情况和藻类、浮游动物密度、生长情况,每隔1天3天施肥1次,每亩用硝酸铵1kg,尿素0.5kg,施肥一般在晴天上午进行。如遇阴雨天,每亩可用1kg熟豆浆全池泼洒,或投喂面包酵母,投喂量为每次0.5g/m3,一般在傍晚投喂,每天1次2次。3.生长情况检查 在生产培养过程中,要勤观察浮游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观察轮虫的游动是否正常,密度每天的变化。取样放入烧杯中检查,如果多数沉于底部或密集于表层均属不良现象;镜检观察,生长良好的轮虫游动活泼,胃肠食物饱满,多数成体带夏卵,少的1个2个,一般3个4个,多的达10个左右。如果轮虫多

10、数不带卵,或带冬卵,出现雄体,活动力较弱等都属于不良现象。四、其他管理每天早中晚巡塘,检查池塘是否漏水,进出水口的筛绢网是否堵塞、破漏。注意天气变化,下大雨前,适当加高水位,防止雨水使池水的盐度、密度突变,影响浮游动、植物的生长。五、采收当轮虫或桡足类培养密度达到50个/mL以上时,可以采捕,一般结合换水,每天捕捞1次2次,及时投喂海蜇。采收的方法,可以用标准尼龙筛绢250网目或300网目做成浮游生物拖网,在池边拖拽采收。也可在池面上设一浮筏,其上安装一个用250目300目筛绢做成的网箱,用一小型水泵,把池水吸入网箱,使轮虫等桡足类随水流入网箱内,按时采收。另外,也可利用轮虫等趋光的特点,夜间利用灯光诱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