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高雅音乐非大学生音乐欣赏主流的现状 姓 名 * * *所在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 环境工程与化工制药类082班学 号 * * * * * *指导教师 刘老师日 期 2010年5月26日摘要:本文通过对高雅音乐难被高校学生接受的现状的阐述以及对产生此种现状的原因的分析,进而提出使高雅音乐融入大学生音乐欣赏的对策。关键字:高雅音乐 大学生 高校 对策 音乐欣赏高雅音乐一般指西洋古典音乐。高雅音乐的思想内容比较深刻的,需要正襟危坐的顶礼膜拜的去欣赏的一种大师们作出来的音乐,作曲的过程可能很漫长、复杂,充满了生活的影射,也可能很意外、简单,就是一时兴起的灵感。古典音乐“高雅”,从表面现象上,台
2、上指挥家西服笔挺、冠冕堂皇的庄重模样;演奏这些音乐的乐团演奏家们整齐划一、一丝不苟的装束;音乐厅典雅华贵、祥和隆重的布置气氛;观众们衣冠楚楚、注重礼节。其实,这些表面的“高雅”并不能体现出古典音乐的精髓所在,音乐的高雅气质是从旋律中透出来的!严谨而完整的结构、优雅而曼妙的旋律、丰富而深邃的思想内涵,这些才是古典音乐“高雅”的根源。中国的名族音乐和和古典音乐也隶属于高雅音乐的范畴。高雅音乐之所以被称为“高雅音乐”,许多19世纪西方的音乐家所创作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推崇、奉为经典,从中我们不难得出高雅音乐确实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对人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高雅音乐之所以能登大雅之堂,必然有其深
3、厚的历史背景和高超的创作技巧,而作品在演绎时会融合这些精髓,巧妙地表现出来。同时,对于高雅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把握音乐作品的关键,它对于知识结构的完善,思维和情操的培养同样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音乐知识能扩充大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充实知识框架。同时这是一种美学教育,通过音乐符号勾勒出音乐形象,可以丰富大家的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另外,高雅艺术是历史的沉淀,多多接触这些人类文明的精华,能扩大视野,加深对国家、历史以及社会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平和的心态,将艺术的高雅融会贯通到个人的气质中,避免浮躁处事。然而,在现当代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们所听所唱的主要是现在的流行音乐而非高雅音乐,个中缘由
4、值得我们探讨。就高雅音乐本身而言,从前面的定义中我们得知,它主要是指西洋古典音乐,包括交响曲、圆舞曲、奏鸣曲、序曲等等。这些音乐具有凝重的乐思,深刻的思想内涵,最主要的特征是严肃端庄,一般都是一些音乐大师经过长时间的创作而完成的,当然也可能是他们一时兴起的灵感,很让人难以捉摸;这些音乐也往往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则以所生活的时代为背景的。对于我们而言,只有充分了解这些音乐家所生活的时代的时代特征以及他们的生活经历,才能对他们的作品内涵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从而才会产生去欣赏这些音乐,要我们凭空(也就是说没有了解作品)去欣赏甚至去领会作品的内涵,这是让人觉得相当困难的。此外,高雅音乐
5、一般具有厚重的织体,庞大的结构和规模,涉及很多专业音乐知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方面的教育,因而不可能音乐知识有太多专业的了解,这大大增加了我们欣赏高雅音乐的难度。以上的这两点使得我们难以提起对高雅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连兴趣都没有,何谈成为我们音乐欣赏的主流!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几位音乐大师来说明一下。如柴可夫斯基,他几乎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曲家,也是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生活于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末,“柴科夫斯基是在60年代中期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高涨时期走上创作道路的,60年代的进步社会思潮给柴可夫斯基以积极的影响。”我想,能够对他
6、所生活的时代了解的人少之又少;“柴科夫斯基对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渴望,与他的同性恋天性的矛盾,使他一生都充满了痛苦的挣扎,这亦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尤其是晚期的交响乐作品中”-对柴可夫斯基这一生平不了解的人又何从去理解、欣赏他的音乐呢?又怎么使自己接受这些“读不懂”的音乐而使其融入我们的生活呢?而中国的古典音乐和名族音乐,如广陵散、十面埋伏、百鸟朝凤、五梆子、二泉映月、高山、流水、行街、走马、八骏马等。有些是某一乐器的独奏,显得单调乏味,有些虽是多种乐器的合奏,但表现形式陈旧,难以脱离时代局限,从而没能“与时俱进”,被当代大学生抛在音乐欣赏的边缘实属正常。当然,高雅音乐不能成为大学生欣赏的音乐主体也
7、是有其客观因素的。首先,高雅音乐的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在小学、初中、高中的音乐教育中,几乎没有出现高雅音乐的教育,而在高等院校中,虽然开设高雅音乐欣赏的课程,但也只是在一个较浅的层面上的教育,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仍难以使大学生对高雅音乐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大学生本人而言,选修高雅音乐欣赏这一课程的原因也绝非单纯的是为了欣赏高雅音乐或是对其很有兴趣,更多的则是因为在教学规划中我们必须修这一课程。其次,我们深有体会,走在街头,随处可听到播放流行音乐,电视、广播、网络所流传的也几乎全是时下流行的音乐,而在我们身边,却极少会有提供高雅音乐欣赏平台的音乐会等,在这样一个氛围之下,高校大学生又怎么能
8、对高雅音乐产生兴趣,高雅音乐又怎么可能成为我们音乐欣赏的主体呢!在此我有必要说明,高雅音乐并不是完全不能被我们所接受,只是它不是我们音乐欣赏的主体。2008年10月21日晚,美国华裔演奏家苏显亮在广西大学君武楼举办独奏演唱会。音乐会会场座无虚席,对于舒缓柔和的曲调与灵动跳跃的动感音乐,西大学子们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这让我们看到高雅音乐并没有被打入“冷宫”,在调查中,大部分同学表示,如果有机会接触到高雅音乐演奏,还是会去听的,毕竟提高高雅的音乐素养还是十分重要的。“仍记在2007至2008度学年,广西艺术学院曾走进西大普及高雅音乐,为广大师生上演了绝妙的琴瑟和弦。不少学子感叹:心灵受到了彻底的洗
9、涤!不可否认,聆听高雅音乐确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听者的心智。对于感官上的享受,学子们乐于接受,可是对于学习音乐理论这一脑力运动,大家则持否定态度。原因很简单,理论很枯燥。”可见,各高校只要采取合适的能激发在校学生对于高雅音乐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只是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那么,在校大学生还是乐于接受高雅音乐欣赏的。在此,我主要想谈谈作为大学生本人应该如何去认识高雅音乐从而激发自己的兴趣,以使自身能够通过欣赏高雅音乐而得到它的好的影响。首先,我们应该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高雅音乐。其实,高雅音乐是相对而言的,过去欧洲的贵族们是音乐会的常客,下里巴人则无缘于昂贵的场合,所以原来那些在上层社会流行的音乐
10、就自然而然地被称为“高雅音乐”,莫扎特的音乐现在看来是高雅音乐,而在当时人的眼中他们照样是流行音乐。所以,我们可以试着把高雅音乐看成是流行音乐的一种,似乎它离我们并不远,同时,我们也应该可以有这样的比喻,通俗音乐因为它运用的是现代人的语言,是现在的白话文,而古典音乐运用的语言就像汉语中的古文一样,四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很多意思,如诗一般。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欣赏音乐也应该是如此,我们大可不必去理会哪些才是经典的高雅音乐,只要我们所听到的即使是名不见经传的高雅音乐能使自己产生共鸣,我们就可以以此为导火索,慢慢引燃我们心中对于高雅音乐的热爱。再次,根据一些人的切身体会,欣赏现场演奏的高雅音乐与
11、通过CD等其他形式的欣赏具有很大不同的效果,“CD中的音乐都是经过加工剪接,去掉一些噪音录出来的。而现场音乐会就像中国菜一样,它有很多种可能性,十分钟之前做了一个菜,十分钟后再做这道菜就有可能不一样,因为你的感觉不同了。”有人这样比喻。所以,我们可以试着多去参加这样的音乐会,体会不同感受的同时增加自己对高雅音乐的一分兴趣。其实,高雅音乐离我们并不远。从古至今,高雅音乐给普通人的印象总是很神秘。其实当我们真的靠近她,真的用心去品味她,便会发现她是那样的绚丽多彩,那样的平易近人。我相信,通过我们对高雅音乐教育的不断重视,高雅音乐即使不能成为大学生音乐欣赏的主体也至少会占据越来越大的分量。 参考资料1 百科全书2 广西大学于无声网站高雅音乐理论修养作用不容低估3 人民网看清高雅音乐的脸文江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