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供销社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供销社深化改革之年,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供销社“三位一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重心,我们全面抓好落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半年来的主要工作的开展及取得的成效简要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县供销社系统上交国家财政总额30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社会贡献总额255万元,同比增长34.2%;总经营收入(统计口径)9140.7万元,同比增长7.2%(其中:专业合作社销售4324.9万元,同比增长16.5%;综合服务社销售1400.8万元,同比增长147.5
2、%)。截止2015年底,新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参办、对接专业合作社累计3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1家,市级示范社3家。新发展综合服务社16家。累计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32家。从数据分析总体经济运行向好,通过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推进和服务方式转变,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的销售有较快增长。 (二)“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县“三位一体”综合改革的核心“农合联”的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的推进,走在了全市的前列。*县采取了自下而上,先乡镇后县城的“农合联”创建模式推进,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从乡镇农合联组织框架搭建入手、会
3、员吸纳、章程制订、会员大会程序、民政登记等环节,落实开办资金,并给予全程指导和服务。到4月22日,全县20个乡镇及县级农合联全部完成组建工作,进行了民政注册登记,建立了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监事会,组建了以供销社为依托的县农合联执行委员会,选举政府分管领导为农合联理事长,聘任供销社主任为执委会主任,初步搭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发展框架,形成了县乡两级农合联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标志着*市首家县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正式成立。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切实把技术推广、农机服务、农资供销、品牌营销、资金互助、保险互助、融资担保等为农服务资
4、源整合起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单位产出、提高产品价格、促进农民增收。 (三)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为解决县供销社下属农资公司经营场所和经营仓库长期靠租赁的问题。2014年县社通过招投标中心竞拍,以111.11万元拍得*县妙高街道上江工业园区地块作为农资物流仓储项目用地,项目用地6688平方米,建筑占地27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07平方米,预计总投资800万元,现已通过公开招标,今年将完成项目工程主体建设,已完成项目建设的前期审批工作,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垃圾渣土处置证,拆除原有的房屋,平地、通路、通电、通水等“三通一平”工作,目前,已正式开工建造。该项目建成,可储
5、存农资商品2000吨,农资仓储能力将大大增强,经营规模扩大,经营功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为发挥该项目的最大功效,我们不但将该项目作为农资仓库来租赁,主要还用作农资线上配送的物流中转站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储存仓库,实行资源共享,为有效解决我县当前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不规范问题,强化管控措施,推进原生态精品农业健康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了后勤保障。 (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有效拓展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为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县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要求,2015年7月8日,由县供销社全资企业-*县诚合资产运营中心控股,所属
6、三家农资经营企业*、*、*农资公司参股的*县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功注册开张。公司注册资本500万,以农业生产资料线上销售作为企业的主攻方向和抓手,逐步拓展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农村电子商务产业。上半年,我们选择了15个条件较好的农资配送点和“赶街”公司进行初步合作,先行先试,实行“赶街”公司线上接单,农资公司线下配送的模式运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解决了“赶街”公司农资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了双嬴目标,这给我们双方合作提振了信心。下半年,我们将在总结和完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和“赶街”公司进行全方位合作,争取农资线上线下的销售配送全面铺开。 (五)积极探索“三位一体”信用合作机制。 为
7、贯彻落实(*委发201517号)文件精神,深化供销社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在服务体系中的共同优势,积极支持和服务好*“三农”经济发展,县社与*信用联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新型支农惠农服务模式,共建服务网络,整合资源,共同搭建农村商品流通网络与金融服务网络相结合的“二合一”支农惠农服务网络。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开展农信担保以及以农信金融机构提供小额授信贷款为主要内容的金融服务模式,着力帮助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目前,经各乡(镇、街道)农合联推荐,县农合联初审,县信用联社审核,已有27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获得信用社信贷
8、扶持,共计授信贷款额度1120万元。 (六)积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巩固提升活动。 围绕*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创建实施方案的要求,参与“服务g20,归零翻篇再出发,生态农业看*”为主题的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巩固提升活动,并向系统内农资经营企业发出倡议,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兽)药使用和经营,要求下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有条件的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从农业投入品抓起,切实保障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 (七)协助农业部门开展“绿色惠农卡”信息平台建设。6月30日,我县举行“绿色惠农卡”信息平台启动仪式。我县在全国首创“绿色惠农卡”信息平台,通过有机整合各类惠农补助资金、电子
9、货币定向支付以及设置不同补贴比例等措施,最大程度保证了农业生产性补助专款专用,最大限度发挥了惠农政策的导向作用和激励效应。一是加强惠农补贴整合。整合规模种粮补贴、病虫统防统治补贴、有机肥补贴等惠农补贴,设立“惠农基金”,并向农户下发“绿色惠农卡”。目前,已拨入补贴资金863.9万元,已发卡3.99万户。二是搭建定点服务网络。在全县农资经营店、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配置应用终端。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获取专业服务、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到指定网点通过“惠农卡”刷卡报销相应比例服务费用,确保惠农补贴专款专用。目前,已进驻农资经营店132家,实现全县20个乡镇(街道)全覆盖。三是强化清洁生产引导。“惠
10、农基金”补贴比例向有机肥、配方肥、绿色防控物资、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倾斜,引导农业生产清洁化、生态化,实现“肥药双减”目标。同时,通过“绿色惠农卡”信息平台数据统计,对农民购买肥料、农药实时监测,实现生产可追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农户已刷卡享受补贴152.1万元。 二、存在问题 随着这几年上级党和政府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视,*供销社面貌发生新的变化,但也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方面:一是供销社自身经济基础和实力和发达地区相比还比较薄弱,“三农”服务能力比较有限;二是供销队伍存在年龄老化、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难以适应新时期工作要求;三是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办法还不多,水平不
11、高,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的作用与党委、政府的要求、农民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四是作为“三位一体”农合联试点改革单位,没有经验可依,没有成功模式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难度非常大。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农民资金互助会组建工作个(市考核工作) 、农合联的内设机构的完善问题。并开展相应的工作(市考核、县重点工作) 、抓好农资物流仓储项目的建设进度 4、配合农业部门做好“惠农卡”服务点的建设,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实现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全覆盖,绿色惠农服务平台正式启动。 5、继续做好农作物放心工程推进工作。 6、开展农业废弃包装物回收工作。 新的一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战略布署,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共*省委*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针,做好“三位一体”改革文章,推进农业现代化、夯实社会治理基础,全面搭建起以“农合联”为核心,集生产、供销、信用于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做好“大平台、大合作、大服务、大产业”四篇文章。第7页 共7页